孟子「性善論」,你對人性問題的基本看法有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5-11 19:43:38

1樓:談笑風生過一年

中國傳統的儒家學說普遍倡導人性善,以亞聖孟子為代表,宣揚至真至簡的人性之說。具體的說法,可見於《孟子·告子上》、《孟子·公孫丑上》、以及《孟子·滕文公上》等。孟子說「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分別代表著「仁義禮智」。

我們開玩笑地說,這其中唯獨沒有代表「信」的善德,意味著人們都知道「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也知道按照這四心做事才是對的,但是卻背信棄義、嬉笑耍賴地不遵守。

古代的許多統治者發於「畎畝」,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孟子以人性善基礎而提倡的「仁政」,到了千百年來的帝王那就都變成了嘴上說說而已。然而對於孟子而言,荀子可能像是個青春期逆反的小孩(雖然歷史上對於兩人是否見過的說法存疑),孟子去世時荀子才10多歲,有後人卻認為,荀子提出的性惡論比孟子的性善論更加邏輯嚴密,不像孟子「信口雌黃、胡攪蠻纏」。

除了街頭巷尾追打頑童、口裡大罵「你這小孩生下來就這麼壞!」的婦女,荀子應該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主張人性本惡的思想家。荀子把「性」和「偽」分開,「性」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而「偽」是後天加工的人之特性

比如前面提到的「仁義禮智信」。荀子認為性是惡的,偽是善的。荀子把人性看的清楚,「好利、疾惡、耳目之慾、聲色之慾」都是人性中的部分。

所以需要用師法禮儀來限制惡,培養善。培養出來的「善」不是「性」,而是「偽」,所謂「偽善」。

我們大部分都是俗人,捫心自問,還是得承認荀子說的對一些。孟子說「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其實是細思極恐的場景。誰都知道小孩子見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愛不釋手,不管大人有沒有錢、心情如何,都一定要買。

有時候到了別人家,看見人家的東西好也要抱回家去,這本是小孩的天性,大人也一樣,只是心裡想想不敢說出來。

因為道德教化告訴大人們,把別人家好的東西抱回去是不對的,是違反道德原則甚至法律條款的,不管你想抱走的這個東西是物件還是人,你都只能心裡想想。哪天如果出現生而有「禮義」的孩童,穿著開襠褲到人家做客,彬彬有禮,在飯桌上不叫不鬧,謙恭推讓,這不是細思極恐嗎?

在荀子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就是沒有看到「性」和「偽」的區別。但是想要索取的小孩子也不能說就是「惡」的,因為利己並不一定要害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性更像是「餓」的,所謂「飢餓」,即總想獲取

2樓:子不語

作業要自己做!

孟子是本性向善論,不是說本性是善。這是說人性是不分善惡了,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但是人性又是天然向善的,就像水天然向下流。孟子從惻隱不忍之心等推出了這點,推己及人,老吾老幼吾幼,人心向善,但是這個推導法又容易反證出利己是本能,有等級的愛的最高點肯定是自己,人心向惡,事實上性惡論也是儒家自己提出來的,從而倡導通過禮樂教化讓向惡向向善轉變,最後衍生出了法家。

所以,這些提法都是在論戰中對自己的理論不斷的打補丁,而真正的人性還是要回到最初,是混沌的,是薛丁格的貓,不善不惡,不生不死,因外界的影響而呈現善惡。

3樓:不我以

孟子不是「性食色論」嗎?這是人類或者也可引申為所有生物能夠存續的絕對核心,善惡卻不是絕對的,也沒有與生俱來的道理。只不過是人類經過經驗或實驗後給予的劃分,而分析的依據是什麼呢?

應該還是圍繞著存續的核心。我的理解是,有利於他人和大多數人存續的行為或事物通常被定義為善,有損於他人和大多數人存續的行為或事物通常被定義為惡。但這就有乙個問題,有利或有損本來也非絕對的,甚至會隨著事件的演化而相互轉化,而不同階段演化之後的作用物件又非一層不變。

所以所謂善惡甚至是一種偽命題,利弊則是可以根據經驗和實驗去權衡的,如果說連利弊層面也是雙刃劍,糊塗賬,比如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碰上了計畫生育,就真的是說不清了。所以科學家提出了量子理論,利弊、善惡當人們根本無法預見或者經驗不夠多和實驗不夠參照的時候,則處於一種既利也弊、既善也惡的糾纏狀態,說通俗點也就是薛丁格的善惡。

4樓:笑問

一時有點感觸,胡亂說說哈。

覺得人性生來是利已的。其實所有的生命都這樣的吧。

有些生物是共生的。

莫非有些小魚跑大鯊魚嘴裡,給他們剔除寄生蟲,是在做志願者?不!那是為了自己吃蟲子。大鯊魚看見它們就張開嘴,絕不是在做外賣。

人也應該如此。所謂善,給別人利益,一般就是為了自己生存的更舒適。互惠互利啊。

「在家不打人,出門人不打」很樸實的古訓。

人把生存經驗一代代傳下去,成了「人性本善」。

孟子舉例「惻隱之心」。人家的孩子往井裡爬,跟自己啥相干?

應該是想到自己孩子。當自己孩子身處危境時,希望無論誰見了,都拉一把吧?

有不少人道德高尚,肯利他人。有人為了救別人,寧願犧牲生命甚至一家老少的生命。應該是生存智慧型的昇華。

而有些人並沒有這種生存智慧型,只知道――搶到資源是我的!不惜阻撓、破壞他人尋求生存,甚至以鄰為壑。那是嚴重的低階生存。

5樓:點提光

人性如物性:

無其性,則不生;

失其養,則不長。

如大家說知,社會上有善人、有惡人、有先善後惡之人、有先噁後善之人、有忽善忽惡之人、有不善不惡之人、有又善又惡之人等等。這就說明,人性可以孕育出以上種種人,那麼,人性本是混沌的,或者說,包含善惡的。

孟子性善論對儒家的影響是什麼?

The Minions 孟子性善論成為儒家理論之一。德是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所以仁義禮智信都是德。無論是政治上 教育上 還是工匠上,儒家都受到孟子的性善論的影響。因為天道是德,所以人性本善,所以要推行仁義,所以要愛民如子,而不是防民如賊。所以可以一定程度推行民主。這都是一套理論。這...

孟子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的緣起和內涵是什麼?

雨落沃田 孟子緣起 孟子是接著孔子說的。孔子說人要有仁,但遺留問題是,憑什麼人要追求仁?於是孟子開始回答 因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人的本性來自天,因此人要為仁是因為天生如此,不如此便不是人了。孟子內容 人的本性有四種心,這四種心是善的可能。四種心像四顆種子,人種的好就會長成四顆樹,四棵樹就是道德的四個...

相對論的定性問題討論?

時間在引力大的地方跑得快 這個說法有什麼 依據 呢?時間 時間概念 在物理學中是乙個完全 抽象 的概念 只要你說的不是 時鐘 如果你想說的是 時鐘 的話那就 另說 啦 而 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場 則是乙個完全屬於 自然界中現實存在 的物理量!乙個是 物理概念 另乙個是 自然實物 乙個是 人類頭腦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