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令人痛心的人和事情有哪些?

時間 2021-05-11 18:06:16

1樓:序列0空想家

走麥城關公歸神

小時候只有一本《少兒版三國演義》

反反覆覆看都不敢看完這一章,總感覺 「歸神」兩個字不是什麼好詞語後來忍不住看到了,心頭大震。

關羽不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嗎。怎麼說死就死了。也很討厭劉封和糜芳。

百里無盡夷陵火,玄德夢碎白帝託。

2樓:姓王名爺

諸葛明明能家中釣魚去五路大軍

因為太監散播丞相亂主無奈北伐中斷回城

殺太監還得自貶攬責任

成為當家的大腦可是四肢卻不聽使喚

能理解嗎天要颳風下雨處處配豬隊友咋搞?

還有就是我子龍吧小時候一直認為他是個大英雄老將依在無敵將軍

樹葉落子龍死.

3樓:Haramiyida

司馬成功,這個不解釋。

賈詡善終。曹丞相文治武功,《短歌行》傳頌千古,軍事上更不用多說,如此屠城該被千古非議就被千古非議,賈詡提起來位居三公,出手的盡是絕戶計,長安的鍋有李傕郭汜揹著,宛城的鍋張繡扛著,人生履歷高光盡是讓國家墮入萬劫不復,自己倒置身事外,如此結局配嗎?

相比之下曹公一句「寧我負人」被噴了千年是真的虧大了,真要論利己主義開得看賈詡的。

4樓:寒江散人

想起來小學三年級時第一次看三國演義,看到諸葛亮死的時候,感覺天塌了,根本不敢相信,偷偷掉了好幾次眼淚。

沒被劇透過就是好,那種原始的樸素的情感都會爆發出來

5樓:二十五畫生

關羽敗走麥城這一段很令我痛心,以下內容我用的關羽第一視角,寫的不好的請多多指教。

遙想當年我在街上賣棗的時候偶遇了賣草鞋的大哥劉備、賣豬肉的三弟張飛,兄弟三人一見如故,結拜為異性兄弟,那個時候的我們是多麼的年輕、意氣風發啊!

當時社會軍閥混戰、黃巾作亂,百姓民不聊生,大哥劉備跟我說:二弟,當今天下,黃巾作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何不在朝廷謀個一官半職,為朝廷效力,造福一方百姓呢?當時聽了大哥的話心中熱血沸騰,給當時迷茫的我指明了未來的路,讓我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隨著我們兄弟三人一路打怪公升級,更加清楚的看到了朝廷的現狀:各路諸侯擁兵自重,相互攻伐,朝廷已經被曹操控制,成了他人手裡的傀儡,名存實亡。這時候大哥說要創立乙個屬於我們的時代,復興漢室,成就霸業,我聽了覺得大哥說的很有道理。

為了成就大哥的事業,我獨自駐守在荊州,保衛我們的後方,幾年之後勝利的訊息傳來了,大哥、三弟已經拿下了成都,並且在漢中打贏了曹操,曹操在此戰中損兵折將,曹魏統治區也出現了大規模反曹起義,民心依據思漢。

遙想當年的隆中對策,這不就是軍師說的待天下有變,軍隊從荊州和漢中同時出師以向宛洛,爭奪霸業嗎?如今大哥已經出師漢中並且取得了勝利,為了早日完成大哥的夢想,我也整軍出師襄樊,在這個時候我要呼應大哥,給曹魏再來乙個打擊,讓大哥的霸業早日成真,戰鬥一度打的很順利,如今已經打敗了於禁、龐德、徐晃、曹仁……只要我加緊進攻,樊城遲早可以拿下來,這樣離許昌又更進了一步。大哥三弟和我如今都已經年過六旬,我們期盼了幾十年的霸業終於就要變成現實了,想著天下一統,大哥坐在長安宮裡的模樣,之前吃過的所有的苦都值得……然而沒想到這一切很快就化成了泡影,孫權趁我荊州空虛,襲擊了我的荊州大本營,並且調兵和曹操合圍了我,我戰敗了……

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我感到對不起大哥三弟和軍師,我辜負了他們的期望,沒能完成我們共同的理想。如今我不在了,只希望他們可以好好的活下去,繼續完成我們共同的事業,待成就霸業之時不忘把好訊息告訴我……此時我抬頭看了看天空日落的餘暉,想起了那個明媚的午後,我們兄弟三人結拜的那一刻,那個時候我們是多麼的年輕啊……

6樓:

最心痛曹操啊,曹操若是活到九十必是另一番場景。曹操劉備孫權爭來奪去,最後天下落到了司馬家的手中,成了撿漏的人,英雄不可多得,但永遠有運氣好的人,當然也不是說司馬懿不聰明,但是他不配

7樓:王小智

劉備跑路的時候遇到個同宗,也姓劉,殺妻給劉備吃!

好好乙個妻子,在古代的義氣面前,竟然這樣糟蹋,很多人說劉備假慈悲,我覺得真的是假慈悲!

這個故事只是乙個很小的插曲,但是是整本三國裡面我記得最清楚的,三國演義,夫妻之「義」,豈不是義嗎?

看到女人在男人的政治面前比工具還不如,真的是痛心!

8樓:互用名匿

當先生與其主劉備走出草廬開始共圖大業時,水鏡先生一語: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惜哉!明明才剛開始,卻一切都命定了。

丞相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卻還是不能完成先帝之遺願,我到現在都不敢看三國演義的最後結尾部分,從粉上丞相的那一刻起,就注意到後面丞相的笑容便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憂慮。

「鹹決於亮。」他身上的擔子太重了,軍民政權,擅長與不擅長的,都做得無人可比,但他日漸消瘦,食不知味,長眠之時僅五十四歲,從他二十七歲出山,到生命終結,他為劉備所規劃的三分天下,興漢大業,已經實現了很大一部分了。

短短二十幾年,他為天下百姓所認識,為歷史古卷所記載,忠誠睿智名垂宇宙,短短二十幾年,本來說好功成之時再隱居山林,但到最後為了讓劉禪能坐穩蜀帝的位置,他還是拖著疲憊的身軀,分身乏術的軍政全抓,以少於敵國幾倍的人口去攻魏,每次都所獲甚多,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丞相是英雄,他從來不是貪慕功名之輩,非淡泊無以明,非寧靜無以致遠,到死也只為後輩留下些許薄產以供養生活,我敬先生,更心痛先生!

9樓:賀曉晨

王允誤國!王允誤國呀!

董卓伏誅之後,只要不頭鐵必殺李、郭,準西涼軍投降。漢室復興可期呀!

就算不能吸收西涼軍為己用,各路諸侯都失去反董大義。只要穩定局面苟下去,其時三國初期,割據之勢尚不明顯,朝廷失威未久,董賊伏誅,朝廷聲威大振,一步步削弱地方,且內無權臣,漢室未必不能復興。

皆因王允義氣用事,不容李郭被反殺,使天子朝廷陷於賊手開始淪為傀儡,再無自主之權。從此漢室也就失去了最好乃至最後重回平穩的機會。

王允誅董功在一時,義氣用事毀數百年漢室基業,罪在千秋。某種意義上更大的白首匹夫,蒼髯老賊。

10樓:lwangls老王老師

龐統之死

龐統引軍快到落鳳坡時,張任遙指軍中大將對部下說:「騎白馬者必是劉備。前面的人馬盡行放過,不要驚動。

只等劉備來到,一齊下手。」當龐統行至落風坡時,疑有伏兵,急令退軍。不料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往騎白馬的龐統射來。

可憐年僅三十六歲的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

11樓:

劉璋。可嘆劉璋滿心歡喜地迎接劉備,卻被反水。更可悲王累等人忠言勸諫,卻被不辯忠邪的劉璋斥為「數侮於吾也」。

若是劉璋聽了諫言,將劉備拒之門外,那所歌頌的劉備「興復漢室」而天助之的歷史,那所謂「成大統」的正道,是不是可以改寫?

是年冬月,引兵望西川進發。行不數程,孟達接著拜見玄德,說劉益州令某領兵五千遠來迎接。玄德使人入益州,先報劉璋。

璋便發書告報沿途州郡,供給錢糧。璋欲自出涪城親接玄德,即下令準備車乘帳幔,旌旗鎧甲,務要鮮明。主簿黃權入諫曰:

「主公此去,必被劉備之害,某食祿多年,不忍主公中他人奸計。望三思之!」張松曰:

「黃權此言,疏間宗族之義,滋長寇盜之威,實無益於主公。」璋乃叱權曰:「吾意已決,汝何逆吾!

」權叩首流血,近前口銜璋衣而諫。璋大怒,扯衣而起。權不放,頓落門牙兩個。

璋喝左右,推出黃權。權大哭而歸。

璋欲行,一人叫曰:「主公不納黃公衡忠言,乃欲自就死地耶!」伏於階前而諫。

璋視之,乃建寧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叩首諫曰:「竊聞『君有諍臣,父有諍子』。

黃公衡忠義之言,必當聽從。若容劉備入川,是猶迎虎於門也。」璋曰:

「玄德是吾宗兄,安肯害吾?再言者必斬!」叱左右推出李恢。

張松曰:「今蜀中文官各顧妻子,不復為主公效力;諸將恃功驕傲,各有外意。不得劉皇叔,則敵攻於外,民攻於內,必敗之道也。

」璋曰:「公所謀,深於吾有益。」次日,上馬出榆橋門。

人報:「從事王累,自用繩索倒吊於城門之上,一手執諫章,一手仗劍,口稱如諫不從,自割斷其繩索,撞死於此地。」劉璋教取所執諫章觀之。

其略曰:

益州從事臣王累,泣血懇告:竊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昔楚懷王不聽屈原之言,會盟於武關,為秦所困。

今主公輕離大郡,欲迎劉備於涪城,恐有去路而無迴路矣。倘能斬張松於市,絕劉備之約,則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業亦幸甚!劉璋觀畢,大怒曰:

「 吾與仁人相會,如親芝蘭,汝何數侮於吾耶!」王累大叫一聲,自割斷其索,撞死於地。

後人有詩嘆曰:

倒掛城門捧諫章,拼將一死報劉璋。黃權折齒終降備,矢節何如王累剛!

12樓:海納百川行萬里路

三國前半段給人光明,給人信心;後半段覺得真就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前半段都是英雄,有百萬軍前橫槊賦詩的曹操,風華正茂的絕世英才周瑜,愈挫愈勇的劉皇叔,國士無雙的諸葛亮,以及忠肝義膽的關雲長!

如果今天的角度想,是否可以一人當政一段時間呢?然後將矛頭向外,給華夏族爭取更多的空間?

13樓:

孔明二氣周公瑾那回,其實丁奉徐晃已經拿著令劍攔住了掩護丈夫逃跑的孫小姐。可是孫小姐說她是吳侯之妹,若是誰敢攔著她她就殺誰,甚至殺周瑜。看到這一段真的覺得好悲哀,權傾朝野,美人在側,風流倜儻,足智多謀的周瑜,其實在孫家眼中不過奴才而已。

周瑜如此,我想孔明令君等其實亦如此。

所謂的君臣佳話,不過是不捅破這一層罷了。孫小姐是衝動了些,但她也說出了實話。

日本戰國時期的天才軍師竹中半兵衛三十六歲病逝,死前感嘆自己為何生來不傻一些呢?這樣便可以成為乙個大名而不止一介軍師了。我想,在這些天才的心底,其實也埋藏著少許落寞和遺憾吧。

14樓:ABCC

看《三國演義》最讓我痛心的地方,是在我了解三國時期的歷史之後,透過《三國志》看羅貫中的筆觸,繁華的底色盡是悲涼,意氣風發之後全是無奈~

天下三分從來都是吳蜀自欺的說辭。臥龍數次北伐明知會失敗但如若不選擇窮兵黷武,軍權將會旁落,抱負落空,有負劉備所託;草船借箭,從正面看,展現了孔明的運籌帷幄,七擒孟獲,凸顯了孔明對人心的洞察,但轉換乙個角度,足以看出「益州疲弊」非一時之窘境;星落五丈原時,與蜀對陣的司馬懿率領大軍20萬,對陣蜀軍5萬,但同時,吳亦起兵10萬犯魏境,曹叡率軍20萬親征退敵,吳蜀兵力之和尚不能比魏軍一半,天下大勢已然明晰~

魏蜀吳爭天下,而核心是爭人心,拼國力。魏尚未克成一統之時,朝堂之上風詭雲譎絕不輸大一統王朝,先是曹操儲子之爭,再有九品官人制推廣之難,又青州兵造反,最終的曹氏司馬氏權力之爭,禍起於蕭牆之內而終表於外,縱然如此,魏依舊國力最盛。反觀吳蜀,吳有孫氏三代經營,踞大江,易守難攻,民生富饒;蜀前期發家很艱難,劉備常常寄人籬下,但也篳路藍縷,最終坐擁益州荊州,也撈得一票很不錯的班底~蜀國後期,班底還在,至少大部分還在,軍政大權集於諸葛亮一人之手,全民皆兵,基無朝堂之爭,卻最終被魏吞併~仔細說來,魏國革新過的選官體制贏得了人心,魏國之政壯大了國力,孫劉一直被曹家壓著打~

以羅貫中對三國歷史的了解,他完全知道三國最大的主角是誰,但是他摒棄成王敗寇之理念,堅護大漢正統,以國力最弱的蜀為三國時期的主角~個人觀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具備浪漫主義色彩,但著述的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淒涼,明知歷史的走向卻自成一格,將蓋棺定論的史實引向主觀上的撲朔迷離,在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三國演義》是一出悲劇啊!

三國裡面那個英雄死的最令人惋惜?

踏浪逐風 不說歷史,單說演義 本人對深研過 三國志 後漢書 等書 不是乙個英雄,而是許多英雄的死都令人惋惜。其實如果你仔細看 三國演義 你會發現這本書基本上寫的是一群人壯志未酬的故事,比如曹操一統北方,後止步於赤壁,敗於漢中,身雖老矣,卻依舊有著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的大志 小霸王孫策席捲江東,周郎...

三國時期的人愛學習嗎?

Gattio 私以為每逢三國問題,先看戰國如何 比如三國時期房子時不時著火,那麼戰國消防基本上就更差 所以戰國那幫士人愛不愛學習呢?汗牛充棟也好,學富五車也罷,稷下學宮也行,證明那時候好學的例子數不勝數 三國自然更勝一籌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好學的嘛,無論哪朝哪代,一如既往 天公地道 曹植字子建,...

假如沒有三國演義,你會認識多少三國時期的人物?

機器貓叮噹 曹植 七步詩 曹操 望梅止渴 孫權呂蒙魯肅 孫權勸學 周瑜小喬大喬 赤壁懷古,赤壁 曹沖 曹沖稱象 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 隆中對 各賢臣 出師表 張昭諸葛瑾黃蓋等 赤壁之戰 碧藍軍團 首先關公肯定認識丞相也認識還有貂蟬 這幾位已經成為文化符號了跟演義影響不大 曹操劉備孫權肯定會記得考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