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正直」這一概念來反駁行為功利主義?

時間 2021-05-11 16:25:55

1樓:樂觀的悲觀者

這個問題怎麼能少了我~~

鑑於目前的兩個答案已經對針對「個人完整性」異議提出了些說明與回應。

我在這裡補充一種關於它的辯護吧。

首先,對於個人完整性問題,功利主義是有資源可以回應的,它可以說,威廉斯在完全按照「情感依附」的概念來解釋「個人完整性」,這樣就會不合理的把行動者處理為地地道道的唯我論者。既然我們本質上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理性行動者,我們也需要從乙個客觀的觀點來理性的審視和反思我們的行為。所以,乙個可接受的個人完整性至少必須受制於某些理性約束和道德約束。

對個人幸福的考慮與功利主義是相容的,這樣從功利主義的觀點看,你的個人完整性是否被異化,實際上取決於這個現實世界究竟是如何的,功利主義要求我們按照對後果的評價行動,而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決服從某些限制。

這個反駁並不完整,但大致可以看出功利主義辯護的思路。下面,我介紹另一種有關「個人完整性」的辯護,可以更為清晰地回應題主提到的三個觀點:

這個辯護來自Edward Harcourt的一篇文章。

首先,他指出,威廉斯在A Critique Utilitarianism將個人完整性的表達為「是行動者在最深層的層次上會嚴肅對待的東西,也是他的生活所涉及的」(p116)。那麼,這就意味著乙個人對自己的計畫的態度不能是可以隨便擱置起來的,當這些涉及個人完整性的根本計畫被擱置時,本身就是一種犧牲(效用損失),所以功利主義與個人完整性是不能共存的。

其次,一般來說功利主義會將自己是做正當性標準(test of rightness)而非決策程式(decision procedure),以此來回應「個人完整性」異議。然而即使功利主義僅僅是正當性標準,也是無效的,因為它以後果來評價行為,從根本上用乙個總的後果掩蓋了,某種行為具有壞的特徵這一事實造成的後果,但實際上這個後果是可避免的。

第三,也是他最重要的論點。Edward認為,個人完整性所具有的價值與行動者的實踐慎思的形式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關係,所以某物對行動者有何價值的問題(即正當性標準)與行動者決定做什麼的方式(決策程式)的問題是難以分離的。這裡是想說,如果乙個人確實的擁有某些有關個人完整性的生活計畫,那麼在進行決策時,按照功利主義的正當性標準進行思考,對行為者來說都是不可能的。

功利主義的方式根本不可能進入行動者的視野。

換句話說,個人完整性不僅僅表現為行動者的偏好,而是直接參與了行動者實踐理性的構建,人們傾向保全個人完整性,與偏好是無關的,而是人們在面臨選擇時,只能想到個人完整性所提供的那種實踐慎思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想論證的個人完整性制約實踐慎思僅僅指在做道德決策的那一刻,而並非個人完整性作為不變的量一直制約著實踐慎思。

因此,「個人完整性」異議對功利主義的批評仍是有效的。

那麼,回到題主的三個觀點。第一,個人完整性並不意味著功利主義的道德要求過高,而是意味著功利主義提出了行動者無法理解的要求,功利主義的道德實踐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第二,規則功利主義同樣面臨著實踐慎思的困難,即在個人完整性存在的條件下,那一套規則甚至無法被設想。

第三,正如文中所言,它不依賴直觀,也不依賴偏好。而是直接參與了信念的形成和認知。

2樓:

威廉斯在那本書還有《道德運氣》裡面都強調了Integrity,但是這個概念和正直關係不大,甚至根本無關道德,它一般被翻譯成「個人完整性」而不是「正直」,說白了就是「我想以怎樣的方式活著」「如果不這樣生活,那我就不是我了」這樣的信念。這一點是前提,如果這點理解錯了,後面的理解就全錯了。(所以,問題出現了:

這個問題有問題啊!)

比方說我就是不喜歡殺人,功利主義就不能逼迫我殺一救多;反過來說,如果我就是不喜歡搞慈善,功利主義同樣不能逼我行善。所以,「個人完整性」並不必然是道德上好的,它只是價值中立的,屬於某個人自己的生活信念。

威廉斯認為這個東西是要優先於效用最大化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威廉斯是個功利主義的外部批評者,因為根本價值主張就不同。

但是,1、他的外部批評確實如你所說,很類似於對「道德苛求」的批評,在這種情況下它其實已經部分地轉變為內部批評——當功利主義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完全無視自己的好噁去行動時,這就是一種苛求,因為我們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3樓:劉鎮銳

對於你的第一點:

Integrity Objection的要義,至少按照SEP的陳述來說的話,更重要的地方在於,威廉士認為功利主義用「乙個不特定的,帶著上帝視角的人」來替代「這個人」的做法是錯誤的……雖然說確實當中也採用了一些Demandingness Objection的用語,但最終得到的東西還是有些許差別的……實際上當我們抽掉其中Demandingness Objection的用語之後,Integrity Objection也不會因此變成沒人聽得懂的話語……對於Demandingness Objection來說,他們所指責的是功利主義要求每個人做出了過多的犧牲(例如各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之類的),而不是「把人變成了乙個不特定的,帶著上帝視角的人」……

對於你的第二點:

規則功利主義同樣可能會受此影響,因為無論是每個行動都要最大化總體幸福,還是要按照某個能夠最大化總體幸福的規則來行動,最終,都要求行動者不是「這個人」,而是「乙個不特定的,帶著上帝視角的人」,每個人都應該做相同的事情……

對於你的第三點:

這個論證確實相當依賴於某些直觀,但似乎並不是道德直觀,它所依賴的並不是「某個行為顯然是合乎道德的/不合乎道德的」這樣的條件,而是「我不可能帶有上帝視角」、「我不可能沒有我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這樣的條件……

如何維護功利主義:

我們在這裡可以仔細看看托馬斯·內格爾針對Demandingness Objection的回應——功利主義不必要求人們為了更多人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因為我的行動終究是我的行動而不是別人的行動,因此至少在某些時候,滿足我的利益而無視他人的利益,即使是在功利主義的框架下,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此時此刻,內格爾的思路同時也反駁了Integrity Objection,因為我的行動終究是我的行動而不是別人的行動,因此我不必是那個「不特定的,帶著上帝視角的人」……而這個思路對於Integrity Objection的反駁比對於Demandingness Objection的反駁還徹底,因為在反駁Demandingness Objection的時候,內格爾還沒指出「到底是什麼時候,我才可以為了滿足我的利益而無視其他人的利益」,而在反駁Integrity Objection的時候,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必是那個不特定的帶著上帝視角的人,也可能保證總體幸福的最大化……

如何形象地理解 邊際 這一概念?

何尾紋 邊際就是 新增 帶來的 新增 比如多吃乙個饅頭帶來的裹腹感,多看一本書帶來的成長,多花一塊錢帶來的收穫,多跑100公尺帶來的身體感受等等 陳經奧 效用是主觀的,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效用是關於個人的 個體的 二是效用是脫離手段之客觀物理屬性的,以人對手段的認識和判斷為前提,其體現的是人的認識和判...

如何通俗地解釋形而上預設這一概念?

哲學為何p開頭 1 本 God 末 2 形而太上者 G 謂之道 預設 形而上者謂之 1 人心 1 事物 形而 0 中間 形而下者謂之 2 生老 2 病死 d 天堂在哪路咋走?異名同謂,道在哪如何知?3 諸位,新 中國哲學的 形而上 中國人翻譯成 形上學 的 metaphysics 簡單清晰明白,難道...

科學是如何解釋靈魂這一概念的?

魚兒入海 靈魂很可能是暗物質。暗物質是存在於宇宙中一種不可見的物質,是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這個比例有多高呢?暗物質佔全部物質總量的85 目前除了能證明它存在以外,科學對它還一無所知。以能量守恆來看,一種能量產生後,永遠不會消失,它只會轉化成其他能量形式,繼續存在。人類的肉體生命死亡後,屬於意識的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