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才 財不修道。 無才 財不養道 請問該如何理解?

時間 2021-05-05 19:49:27

1樓:hans-shaw

法財侶地,世人誤解多矣。

法是真傳竅道,是最關鍵的。

財侶地都是輔助。

因為羽化之前你還是人,吾有大患,以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有身就要吃飯睡覺,所以需要財,不過總的來說不需要太多財。有財可以節省時間,如果全靠自力更生,春種秋收到處採摘,雖然可以,但是費時費力。修道費時間啊,七返九還緩緩溫養,每一步都是水磨功夫。

為了節省時間出家遠離俗世,何必再浪費時間在瑣事上?這裡的財不光指自己日常的花費,還有侶的消費啊。

侶指的是修道的伴侶,也就是道侶,唐代八仙就是互為道侶,但是同道難尋啊。道侶是在一方入定的時候關照肉身的,你打坐入定七天一動不動,外界因素毀了你的肉身咋辦?或者不知情的人以為你死了,等你醒來估計骨灰都裝盒了吧。

修煉中後期閉關會很頻繁,一般是需要徒弟或者道童來照看肉身,因為他們修為還低,不需要長時間閉關。徒弟和道童也需要吃穿用住啊,沒財也是不行。

至於地,一般自力更生,找個山上安靜的地方,動手修個房子,能遮風擋雨就好。如果有財,可以修的更牢固一些。

得了法之後,財的需要主要就這些,不會要求很多,吃穿用住一切從簡。

然而在得法之前,古人很多訪仙求道,一去幾十年都不一定得遇真師,訪仙求道路費車馬,住店開銷都不少,能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下來的,沒財能行嗎?

2樓:十萬個為什麼

無財不養道,法侶財地,皆有內外之分。不以外財而修道,不以清名而行法。

內積法財方能養道,修道人一旦踏上此路,一切財情用度,師資修行,功行進度皆由法財而生。外人所說之財,不過是支援修行所需之物。這不是你求來的,而是你一心修行,自然需要,必有所資。

明初王靈官傳下一句話:「君若有三分修持,某必七分護持。」其義甚明。

若明了心志,真實信仰,下心修行,人心頓安,無人心惟危之嬰,有道心惟微之寧,祖師感其心,自有庇佑指點,神將感其志,護持左右不絕。出家為此,苦行為此,立信安心亦為此。七真所倡皆本於此義。

自稱玄裔者不可不知。

法財幾於德行,重積德無不克。求財則志紛,志紛則德散,用志不專則不誠,至誠無息,不知而德,無為而無以為,上德也。此為真法財。

無此財,即便富有天下,位高權重,名動海內,舌燦蓮花,仍是無根之木。算不得修道。外求名利以謀長生者,不知培根而拔苗,焉能開花結果。

修道者不可不知內外本末之別。

外財夠用即可,何為夠用?用必以簡,簡者儉也,天道運而不積,惟儉能養。為道者自知。

多藏厚積那是人心不安,貪心作祟,不管如何自我安慰,自說自話。也無用處。自古道士皆稱貧道,並非僅是謙稱。

貴以賤為基,道士以不積為稱,從天之道也。今世那些羨慕旁門金碧輝煌香車豪宅,世人景仰,萬眾尊崇而宣稱要成為富道名道者,自古不絕,隨他們去。個人追求,不關我等是非,但倘若動心以此誘人入道者,以名壞實,敗壞教法,自有罪衍,三官問罪,不可不慎。

修行途中根據身體需要,居處,衣著,飲食等等都有變化,自然而然,並無強求。能如此者,方謂知之修練。外人之論,風過而不留,不足動道人心也。

還有兩天

此文是針對立志求真成道者所寫。絕大部分朋友實際上並沒有開始真正的修行之旅,所以也不需要在乎上文中所講。乙個人最大的德行,就是叫自己對這個世界有用,那麼善待自己,家人,努力工作,好好生活,這本身就是積累德行。

最起碼不愧於天地,這樣久而久之,積小成大,慢慢來。專心於一事,自然成於此事。

謝娜才不出眾,貌不驚人,無顏無才無德,到底有什麼背景能紅到現在????

自從我回答過這種問題就一直給我推送好無奈,被困在家出不了門吃不到肉,那我就湊個熱鬧瞎回答。我不欣賞她,但是如果她一點過人之處都沒有,也不會發展得到現在。努力 她剛出來打拼的時候確實是很努力的人,吃得了苦。而且,說實話她主持的風格在以前還是挺特別的。人脈 老師是黃磊,還交到像何老師這樣的朋友,也是自己...

才德兼備,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才無德,這裡面德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我認為,德分好幾個等級。擁有大智慧型,心懷人類眾生,是大德。明辨是分忠奸,保持正義感,有一說一,不迂腐,這是小德。明白自己的上限,亦無意發光發熱,但不趨炎附勢,不為奸邪不公加瓦,這是守住本分。酷愛用刻板印象代表人事,遇事不問具體緣由,只搬出一套自己也不太懂的玄乎道理 可以是傳統文化 愚孝 愛國 政治...

三十歲有房無貸款下,存款多少才不焦慮

Miya 我剛24歲以下只是一些個人見解,存款這個東西得看你能力範圍之內你想要哪種生活,焦慮往往伴隨著迷茫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能有效緩解焦慮。通貨膨脹一直存在有能力就做好資產配置,能力一般就活著就行了窮開心也是開心的一種,沒有最富有只有更富有沒有最窮只有更窮。 fishissheep 具體要看五十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