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是金庸最好的作品嗎?

時間 2021-05-10 23:06:31

1樓:沂鬥屠

最新版吧。之前版本對段譽的描寫只能說還不懂愛情啊。。。新版描寫段譽對木婉清,鍾靈和王語嫣的態度改了非常非常多。現在的更真實一些。

2樓:呆萌蠢

說實話,不是

最簡單的體現就是

射鵰三部曲我能反覆讀上很多遍

天龍在讀第二遍的時候就已經無法忍受

究其原因,還是天龍八部過於痴了

不如射鵰那般多元化那般自然

3樓:花氣襲人

從結構情節和人物來說,算是最巨集大的,加入民族大義和佛理,內涵也多。然而就因為框架太大,很多細節經不起推敲。相比起射鵰而言,恐怕要屈居第二。

但我最喜歡蕭峰這個人物,可能是黃版電視劇集演的太好了吧。感覺蕭峰是男人的佼佼者,英雄氣概,武功蓋世,重情重義有勇有謀深明大義,對女人好,對朋友好,對壞人不客氣,對好人真誠以待。

這麼好的人卻一生都是個悲劇,他本為契丹人,宋人殺了他父母又把他養大,三十年來一直光明磊落,幫助漢人殺了很多契丹人,而立之年身登丐幫幫主,正是最好的年紀,卻突然有一天被人說是契丹人,身邊的一切都是被人安排好的,少林寺的師傅是受人所託,前任幫主一直視為父親,卻原來一直在防備他有異心,甚至死後還留下一封密函,以防萬一,原來擁有的一切都是假的。後來恩師養父母都被人認為是他所害,一夜之間身敗名裂。

幾經周折,終於確定了自己的身份,有幸遇到一生摯愛,原本想報仇後一起去塞外牧馬放羊,然而只是空許一場。即使後來去了大遼做了南苑大王,依舊不快樂。少林大會上終於得知一切的真相,殺害養父母的是親生父親、無可奈何要替他承擔罪孽,然而後來父親又遁入空門,等於一天內得而復失。

中間還有個麻煩不斷總用奇怪的方式對他好對別人心狠手辣的小姨子。

最後為了阻止大遼侵宋不惜以身犯險,被大遼皇帝視為契丹叛徒,最終在雁門關自盡。

英雄一世卻落得如此結果,然而這一切本就不是他的錯,沒有人比他更大仁大義,卻都比他命好。

每每看完,我比阿朱還心疼他。人的命,真的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也就因此,我最愛的金庸人物非他莫屬。

老金好像很擅於毀掉完美的人,小龍女被玷汙、楊過斷臂奔波一生,到了蕭峰,直接命沒了,而且是主角裡唯一伴侶慘死的。

心疼我的蕭大哥。

4樓:hbynlsl

個人覺得: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倚天屠龍記,連城決,俠客行,白馬嘯西風,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碧血劍,越女劍,書劍恩仇錄,鴛鴦刀

5樓:星辰大海呀

個人認為射鵰三部曲最好看,然後就是天龍八部。鹿鼎記不怎麼好看,不過還是堅持看完了。

射鵰三部曲和天龍八部都起碼看了兩遍以上,真的好看

6樓:

近三十年的金庸迷路過,大致的感覺是金大俠的作品質量是和長度成正比的,偶有例外,所以我推薦鹿鼎記,當然,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也是極好的

7樓:

傳說最好的是鹿鼎記,但我覺得是笑傲江湖。

不過在讀完第二遍笑傲之前最喜歡的是天龍八部,主要是喜歡喬峰。對喬大俠基本達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覺得他什麼都好,什麼都厲害,幹什麼都喜歡!覺得天龍比不上笑傲是因為天龍的故事情節有點bug,有些地方不太經得起推敲,僅此而已。

金庸三傑都是很棒滴。

8樓:雨先生

個人最喜歡《神鵰俠侶》,但《天龍八部》的故事是最流暢、最一氣呵成的,《鹿鼎記》是金庸封筆之作,寫的很用心但是故事情節卻很拖沓,故事很弱。《倚天屠龍記》結構最單一,敘事主要圍繞張無忌幾乎沒有其他故事線。

9樓:衛大胃

10樓:串串吃毛豆

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就在下的觀察,身邊許多長輩都偏愛《射鵰》一些,本人最喜歡的是《笑傲江湖》和《白馬嘯西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個人覺得《天龍八部》這部作品文筆很讚,情節也很精彩,但是讀了兩遍再回頭一看,發現情節有許多經不起推敲的地方,例如段譽身世等等,這是這部作品不夠完美的地方。

金庸為何修改《天龍八部》結局

晨煜 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環繞在佛教八苦之中,無時不刻都在印刻這句話。從段譽在無量山的洞窟中和 神仙姐姐 一見鐘情,到風流自在的情郎在曼陀山莊與王語嫣相遇開始,彷彿命運般的邂逅,如此的浪漫的起點卻隱瞞了乙個導火線 段譽愛的,真的是那出水芙蓉的妙齡少女王語嫣,還是心中所意淫出來那個如雕像 神仙姐姐 一...

為什麼我感覺天龍八部的武功和金庸其他作品的武功相比神奇不少呢?

已登出 那些神奇的武功都有缺陷,所以和傳統武藝一比最後被拉到乙個檔次。就好比逍遙派三老,武功都很神奇。蕭峰武功都是類似三部曲的中規中矩 除了擒龍功,不過他也不怎麼用 但是假想一下,逍遙三老對打蕭峰是什麼情形呢,怕也不是必勝吧。這矛盾就來了,等於是兩條線,虛竹段譽逍遙派這邊是比較奇幻的,蕭峰少林這邊是...

如何評價金庸《天龍八部》中的玄慈?

lty921110 此事關係著天下蒼生及中原武林的命脈,少林群僧當即傳訊,召集各路英雄共謀對策。慕容博甫自遼國上京南歸,於遼國朝廷動靜 軍情兵馬,無不說得一清二楚,沒半點破綻。群雄議定,便分批前往武州 代州 朔州 應州設法阻截。雁門關是遼國南下要道,中原武人更集中好手,守在雁門關外隱僻之處,終於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