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是三層境界(1 看山是山2 看山不是山3 看山還是山)中的第三層嗎?

時間 2021-05-08 07:25:46

1樓:隨便吧

是指看透事物的本質以後,又回到了事物的最初。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乙個人平時粗茶淡飯,從來沒有吃過山珍海味,有了錢以後狂吃,吃完以後覺得也就那樣,又回歸到了粗茶淡飯,風淡雲輕。

2樓:國子監侍酒

先說說山。

山是什麼?就是指某一座大山嗎?

肯定不是的。

用道德經中的話說,山是名,僅僅是物外在得表相,是表層最膚淺的東西。其內在實質是物,是除了自己外的任何東西。它甚至也可以是己,也就是自己。

題主所言三層境界。和學習易經的三層境界類似。學習易經的三個境界是。容易,困難,容易。

第一,看山是山。

我們接觸到新的事物之後,大多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站在旁邊看,覺得很容易。

第二,看山不是山。

等真的自己動手去嘗試了,又發現,沒那麼容易。也就是所謂的眼高手低。

眼睛覺得我行,雙手告訴我們,不行。

等到察覺到事情並不如我們想象得那樣簡單。這個時候開始懷疑我們自己,懷疑我們之前的看法。覺得我們之前的看法,做法全都是不對的。這時候看什麼不像什麼,怎麼弄都覺得彆扭。

這就是看山不是山了。

第三,看山還是山。

真的學通了,發現天下所有的事,也就那回事,無非都是一理相通。

到現在覺得容易以後,會認為,之前覺得容易,後來覺得難,實在都是可笑得很。

鄭板橋先生得難得糊塗。說的也是這三個境界。難得糊塗,並不是真的要人糊里糊塗一輩子。

而是要讓人在明了天下事之後,糊塗了事。睜乙隻眼,閉乙隻眼,不要看的太清,分的太清。否則水至清則無魚,。

察見淵魚者不祥。會把自己弄得很累,也容易和周邊的環境發生不愉快。

達到第三個境界,確實是化繁為簡了。可以說是乾坤天地都在一掌之中。

這個境界太高了,古往今來,古聖先賢不知道多少人,達到這個境界的,恐怕是乙個沒有!流傳在各家經典中的此類傳說,也不過是世人的憧憬而已,可望而不可及……

3樓:股市小獵手

大道至簡是道就說不清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內涵一定是很豐富的。並不僅僅是看山是山那種境界

看山是山更多的指看待事物的本相,從自以為是繁雜脫離出來。

而大道是對事物規律的認知和對自己的認知定性最後凝練取捨後的看起來簡,但其內涵並不簡很豐富的!

三境界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已登出 首先,我認為 太陽照常公升起 是一部很晦澀的電影,伴隨著的必然是解讀的多元化和開放性。我對 黃秋生被姜文殺死 這一觀點的分析表示尊重,但並不認同。結合個人主觀感受,加上電影的客觀情節,我的理解是,黃秋生的死,主要是因為 不能自由自在地摸屁股。最後一節裡面,黃秋生在新疆的生活,就是在自由自在地...

如何做到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還是山。?

悟道人R 這三個境界如果看不懂的話,可以看看下面的。心如一渠水 心在水,則迷於水中,則執動 心在渠,則住於渠,則執不動 心隨水隨渠,則無所住,則愛動不動。或者心如照鏡子 心在物,則迷於相,則執有 心在鏡,則住於照,則執空 心隨物隨鏡,則無所住,則愛有不有,愛空不空。你的鏡子美嗎?悟道人R 2020....

佛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三層境界,如何理解?第一層和第三層都是看山是山,有區別嗎?

愚見這主要說的是修行的見地。第一層,看山是山,這是凡夫見。第二層,看山不是山,這是聲聞見,入空。第三層,看山還是山,這是大乘見,所見一切皆法身。 qrh1980 起初眾生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聞思修行後,知道或體驗到山不是實有的,水不是實有的,萬法皆空 再到後來,證果後入世度化隨順眾生,看山說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