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型》?

時間 2021-05-07 11:01:14

1樓:君寶寶

哲學價值不錯,大家都肯定了,說點不一樣的。叔本華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了,有點狹隘。在他眼裡除了思考,除了精神層面的突破,其餘生活內容都是無聊的,粗淺的。

只要不是他這種生活方式的人,都是愚蠢的。

2樓:fs0ci3ty

最近把《人生的智慧型》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感覺內容挺不錯的。內心的感受差不多隨著讀書的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覺得書中所提出的觀點,淺顯易懂。結合實際經驗來看,叔本華闡述的觀點確實也是那麼回事。(比如書中提到的有精神追求是幸福的。有錢無慾,多餘的錢財可以捐出去)

第二階段:覺得越讀越煩。感覺這類哲學相關的書籍,都喜歡用大段大段的道理論證。

好像要想方設法舉出很多個例子來說服你。給人一種感覺就是說服讀者好像是作者的唯一目的。(比如書中某章節描述的騎士榮譽,我kindle劃了200頁還是在講這個)太多、太雜,閱讀體驗為0,一度想放棄閱讀?

第三階段:冷靜下來思考,重新閱讀,反覆咀嚼,覺得作者邏輯思維縝密,寫作思路清晰。其實重新看這本書,琢磨作者對某一觀點的闡述,思考換作是自己,又該怎麼描述?

(嘗試了自己描述某個論點後,再對比作者的,會發現叔本華在對觀點的闡述上一針見血、對其包含覆蓋的細節和每乙個方面都描述面面俱到、有條有理)

3樓:Yolo

一本通俗且小清新的哲理書,豆瓣評分非常高。

第一次看《人生的智慧型》半夜興奮的睡不著,我這個人經常喜歡發呆,思考很多幼稚的東西,比如人活著的意義之類的,但是很多這些自己一直以來的認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終於得以認可,並且有更加深入的研究看法,發現自己和叔本華一樣悲觀也一樣樂觀,孤獨的靈魂又沒那麼孤獨了。

4樓:是乙隻眠羊啊

看了一點點。感覺能達到他書裡的境界可能得遁入空門吧。。然而我只是乙個凡夫俗子啊。。

不可能避免生病。。也不可能完全不追求錢財。看了一點點。。

覺得活在這個世上離他所說的真正的幸福還是太遠了。不如不看吧。(現在的感覺……不能保證之後還會再看並且有新的感受)

5樓:尋求意義

他的幸福不是塵世的幸福,肉體健康內心平靜無欲無求是他所說的幸福,這本書道出了真理,奈何人不能靠真理而活,功名利祿自然不可能讓人獲得真正的幸福。也許人從來追求的就不是幸福,而是身體的享樂和各種Phantom吧

6樓:青乙

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後讀《人生的智慧型》,感覺這本書更加容易閱讀和理解,還沒有看完,這本書更像是一本人生智慧型指南,叔本華流暢的文筆,一針見血的觀點,還有一些巧思和令人雀躍的表達,在這本書裡比比皆是,不像作為意志哪麼晦澀難懂,很適合作為對哲學比較感興趣的的人作為人生智慧型大觀閱讀。精闢又全面。

7樓:

能在極端中矯正自我理念

1.「乙個人的精神能力尤其決定了他領悟高階快樂的能力」

高階快樂也沒多快樂

2.虛榮是乙個人希望喚起別人對自己的這樣一種確信。而伴隨著虛榮的大多數東西之中,還潛藏著這樣乙個希望:自己也真的能夠擁有這份確信。

3.「理性的人追求的是免於痛苦,而非尋歡作樂。」「什麼事情都不去想,就是最快樂的生活方式。」

理性其實也會帶來苦楚

3.「讓我們先關注那些不是很突出,但是精神能力超脫於平庸與狹隘之限的人。我們看到,如果這些人的外在幸福泉源堵塞了,或者不再滿足他了,那麼他就會像乙個業餘愛好者,熱衷於任何一種美好的藝術或者一種實用科學,比如植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天文學、歷史,並立刻在那裡發現諸多樂趣,從中修養心性。

就此,我們才可以說,他的重心已經部分地落在他自身上。

但是,因為這種純粹半吊子的藝術愛好遠遠不是創作才能,並且乙個業餘愛好者對實用科學的追求,僅僅是停留在現象的相互關係之上,所以他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的天性除了它們的根源之外無法得到充實,因而他的生存無法與它們交織,以至於失去了除此之外的任何興趣。

這種情形只保留在具有最高精神稟賦的人那裡,我們將這種人稱為「天才」。因為,只有在他們那裡,事物的存在與本質才會全面、徹底地納入他們的主題,藉此,他們按照自己的志向,通過藝術、詩歌或者哲學,努力將對這些事物的深刻理解表達出來。因此,對這些人來說,心無旁騖地關注自身、從事思想與創作,是非常必要的,孤獨為他所愛,自由閒暇是他的至高福分。

而所有其他東西可有可無;要是它們存在,在他們看來反倒是一種負擔。唯有對這種人,我們才能說,他的重心完全落在了自身之內。」

對普通人來說,這才是一般的興趣模型,興趣無法完全進入我們自身,當試圖看作其為拯救的時侯,恰是全盤的毀滅

4.「一旦他們停止為那些目標去奔波,面對那真實的自我,他們就被不可擺脫的無聊所俘獲。對此,只有情慾的狂野烈焰,才能為這等暮氣沉沉的愚昧大眾帶來一些活力。」

「人的性慾衰弱以後,生命的真正實質也就消耗掉了,只剩下一副生命的空殼。誠然,這猶如一幕滑稽戲」

「但大部分人的自由閒暇帶來了什麼呢?除了感官之娛的無聊與愚蠢,就是生活之無趣。阿里奧斯託說過,人們打發閒暇的方式有多麼無聊,人們的生活就多麼無價值。

庸俗之人僅僅考慮如何消磨時間,而懷才在身之人則考慮如何利用時間。無聊之人飽受簡單頭腦之限,他們的智力也就不能做別的,只能淪為他們衝動的意志之工具」

對有時侯生命中瀰漫的無聊感太命中了

5.「精神豐富的人致力於遠離痛苦和煩擾,追求嚴肅、安寧和清閒,過一種既安靜、自在、遠離痛苦,又充實的生活」

6.「乙個人的人格及其價值,是唯一直接影響他的幸福與財富的東西。而所有其他東西都是間接的,其效用也會被瓦解掉,但人格的作用永遠不會這樣。

這也就可以說明,為什麼由人格所招致的嫉妒最難平息——嫉妒是最被刻意隱藏的。」

7.有時候,桎梏也會使我們幸福

8樓:生鮮小龍蝦

真的不敢再看下去了,第一章的真理是人類的兩大敵人是痛苦和厭倦。即使我們幸運的遠離了痛苦,也會因為厭倦而變得不幸。人類真正的快樂只能是自娛自足的,並且來自於精神世界的建設,感官世界帶來的只是瞬間的刺激,有智慧型的人一塊石頭在他眼前都是乙個全新的世界,這樣也就沒有厭倦這個詞了。

不能同意更多。第三章看了一點我開始覺得這是顛覆我價值觀的一章,我這樣乙個塵世人,避免不了追求生活裡確切存在的事,把事情做得漂亮,公升職,旅遊,而這章裡卻教我不要想到去獲得,避免痛苦就是有意義的幸福,不敢讀下去了,擔心這個和我相悖的價值觀的衝擊讓我懸浮在半空中,進退兩難。我永遠也無法達到遁入空門、色即是空的境界,或許,我也不想達到,室友和我說,無知就是幸福,我竟無言以對。

看來我還是缺少慧根免不了俗,對於孤獨的靈魂來言,這是一劑良藥,對於身處20歲涉世未深的我,實在不敢如此悲觀。但是我敬佩所有有智慧型的人

9樓:系笑笑

很多讀書人都會認可的見解,不能一概而論到底說得合適與否,每個人有不同的處境不同的心理,一些基本觀點很是適用於我們~

首先,人要維持幸福,最主要的靠自己

其次,別人話裡的你,不是真實的你,不用太在乎別人評價

10樓:「已登出」

1,社交、社會關係層面的觀點比較消極、避世。

2,對普通人的評價很到位,並且獨特。

3,可讀性強,沒有難懂的句子。

4,引用多,可見作者閱讀面廣。

5,睡前聽,很好入睡。蠻雞湯的。

11樓:餘諳

《人生的智慧型》這本書有一點好,就是它完整的闡釋了俗人的生活態度和行為動機和方式,並勸誡人們要做到平衡,即在痛苦與無聊這兩種狀態中達到一種平衡,不要在不斷滿求慾望的過程中失去生命的本質。

然而,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幾乎無法做到知行合一。這樣的話,越是認同書中的觀點,你越是達不到那種理想狀態,這樣他就會反其道而行,不斷追求滿足自己的慾望,越來越走向世俗上的成功,解鎖更多成就。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逃。

12樓:無聊禿頂

存在無意義,維持存在需求意義,意義即幸福快樂。

幸福快樂短暫且永無止境,追求過高或者絕對的幸福快樂既不現實,也會產生大量的痛苦。

故人生不應該以追求幸福快樂,尤其是過高的幸福快樂為目的,而應該以避免痛苦為目的。

人生的痛苦主要有兩種,貧乏的痛苦,患有貧乏痛苦的人需要日日辛苦勞作;無聊的痛苦,患有無聊痛苦的人會坐立不安,備受煎熬。

兩種痛苦形式上常對立,貧乏的人要日夜工作,一般不會無聊;有時間無聊的人,一般不愁吃喝,不受貧乏的痛苦。

要想避免這兩種痛苦,應該適度工作,避免貧乏;留有空暇,積累精神財富,避免無聊。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型》裡提到的人生內在動力究竟是什麼?

意欲,超自然的存在。我覺得應該和熵增有關係。也就是王東嶽推演出來的遞弱代償。我覺得叔本華的意欲是遞弱代償在人生的一種表現形式。 江南的故事酒館 生來就注定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的人,從青年時代起就在內心秘密地感受到了這一事實。他就會像建築蜂巢的工蜂那樣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對於每乙個人來說,它就是格拉西...

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型》哪個版本的譯本最準確?

fionadeng 我現在看的就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胡小玲譯的版本,不知道是不是我才疏學淺,對哲學理解太淺,總感覺有些句子特別繞,翻譯用的詞彙有點誤導我 已登出 李連江譯 人生智慧型箴言 最好。這個譯本是得到了德國叔本華協會支援的。韋啟昌譯 人生的智慧型 在叔本華哲學愛好者圈子裡的口碑很好,但這個譯本...

如何理解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型》中提及的性格?

天性在我看來出生時是一樣的。實實在在你的這個肉體 遺傳基因 還有與你產生聯絡的外界環境的這些客觀事物,會逐漸給你侷限性。你的侷限性就是所謂的 性格 吧。人不可能沒有侷限性,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有具體的性格而且都不盡相同。但性格在我看來絕對不是靜止的,它應該是發展的狀態。大概就是 從出生時的圓滿 客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