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什麼是分寸感?

時間 2021-10-25 01:42:49

1樓:樹上的氣泡屋子

在合法權益之外,不期待其他人任何的優待,無論你對其他人有多大的恩澤。這樣你就幾乎不會有意無意侵犯到他人的邊界,起碼你會盡可能支付對方勞動的對價。

同時,你也有了救濟。因為你不指著特定人的優待過活,一旦他人侵犯你的邊界,你就享有隨時解除關係的自由。起碼你有著拒絕的底氣。

考慮到大部分人都是自信地認為自己是非常具有分寸感的,所以這份不期待顯得更為必要了。

很多人覺得你麻煩我,我麻煩你這樣的關係才是有溫度的且穩定的。但人與人即便此時此刻能力是互補的,未來也很難保證這一點。這種關係一定會走向非對稱,有一方會逐漸感到難以忍受但又無法從中割離開來。

因為這份關係有著多年的經營,對面是多年的夥伴、伴侶,沉沒成本太高了,起碼現在還有著已知的收益。

2樓:

#分寸感#

看了一圈,發現很多人的分寸感寫的實際上是「界限感」。

問題是分寸感的覆蓋面比身份界限這麼乙個問題要寬廣得多。

分寸感的要害在於認識到「過猶不及」的普遍性、從而建立起對一切問題趨勢的轉折點、拐點、交點、斷裂點、最佳均衡點……的敏感性。

分寸,往往在這其中的某個點上。

眼光精準,手法微妙,尺分為寸,寸解為分。

次次彈出公尺粒,正中刀鋒。

既不超過,亦無不及。

極盡可能,適可而止。

世界是由無數條曲線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的,幾乎一切你想做的事情都有一連串的最佳時點,有做它的最佳路徑。能看得見、踩得中,往往事半而功倍。

這些拍子、這些力度,就是分寸。對分寸的敏感性,就是分寸感。

培養分寸感最簡單實用的手段,就是熟練的掌握數學表達能力,學會有效的將過程和價值抽象化成時間和操作諸元相關的函式曲線,然後去求解。

這其實是個數學描述、資料監控和和實時求解能力的問題。

用在身份界限上只不過是最基本的應用之一罷了。

3樓:光陰流水

我個人喜歡用另乙個概念來理解分寸感,就是在心理學網課上學到的"界限"。

我理解的所謂的分寸感,就是能相對清晰的感知到界限,哪些事物是需要"我"出手干涉的,哪些事物是"我"只能給予建議的, 哪些事物是"我"應該視而不見的,等等。我和另乙個人的交流,應該保持在哪個範圍之內?我所說的話,哪些是在描述事實?

哪些是在描述情感?哪些是在作出評價?

總而言之,就是我有沒有將別人當成完整的人來尊重?

4樓:

這是乙個很微妙的東西,我和親密的人之間經常會沒有分寸,有時候我和家人也沒大沒小。

我同意有分寸感是一種有教養的行為,我也覺得如果和人相處能放下分寸感是一件很輕鬆愉快的事。

5樓:

有事的時候不要問我在嗎,有事直接說,能不能幹我會回覆你。

給女生發訊息的時候,人家不回就算了,可能正在忙,忙完了看見了會回你,你該幹嘛幹嘛去,如果還是沒有回,那就不要再給她發訊息了,雖然我知道你可能忍不住。

如果吃飯之前沒有說好是誰請客,你可以買單,然後發群收款,不要拉不下臉,因為你開了一次頭,後面其他人買單也不好意思收錢。如果是別人買單,你可以直接在群裡問他多少錢,把錢A掉,可以幫他化解收錢的尷尬,如果他要請客,那順便還給他乙個說明的機會。

請人吃飯或者看電影之類的,要提前約,臨時約就顯得很不尊重,另外,如果有意外,請提前說明,否則,人都出門你告訴我取消了,我日你大壩。

6樓:

是對度的把握。

水低於0度為冰,高於100度成水蒸氣。說話過於甜膩,顯得油嘴滑舌,過於冰冷,顯得冷漠。

說話語氣很重,讓人覺得霸氣,不敢踹氣;說話過於溫柔,讓人覺得沒底氣,沒志氣。

是對場合、時機的把握掌控。

我需要別人的關心,說溫暖好聽的話,但不需要你在犯錯時,求原諒時,才說好聽的柔軟的話;我需要別人的霸氣,顯得領導力,在我猶豫不決時,在我受到欺負時,但不是在你要求我做沒徵得我意見的事時,不是在你對我揮之即來招之即去時。

是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

你是我的朋友,但我不是什麼都得告訴你,也不是什麼都拿來道德綁架幫你做事,做你的丫鬟隨從,而放棄我自己重要的事。

父母是你的親人,可他們不能什麼都插手,你和誰聊天,出去和誰見面,作為成年人,在安全範圍內,不必干涉太多。

父母可以關心你,但不能以關心你的名義,對你橫加干涉,啥都對你指手畫腳。

有了物件可以交異性朋友,但要保持距離,和朋友的距離,和戀人距離是不一樣的。

7樓:鹿與溪水

不要以為對自己而言無所謂就隨意地問別人的私事僅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甚至於算不上好奇

例如「你家裡是做什麼的?」「你和誰住在一起?」「你這個東西買多少錢?」「你為什麼不××?」

開口前好好思考一下與對方的關係自己憑什麼問出這句話

8樓:自渡

我感覺這個問題很棒誒!

說一下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分寸感其實說到底還是看你對於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到達的程度的乙個把握。

就像是知乎有乙個問題是你覺得吃火鍋什麼行為很low,有人回答是什麼把咬過沒熟的扔回鍋裡,對於這個,如果是跟一般朋友,那我也會介意,但好姐妹,家人我就完全沒問題。

這也是分寸感的把握的乙個反應,跟什麼人一起做什麼事。

再比如,你發訊息給別人,一次兩次不回你,那是在忙沒看到,如果十次八次,那就是不想回,這個時候有分寸的人就不會再去找他。

再比如,不要再某一方面很明顯不如你的人面前說自己這一方面很差。簡單講就是不跟矮子聊身高,不跟明明比你胖的人面前說自己好胖吧啦吧啦。這裡的分寸感體現的是你對於別人情緒的關注與體貼。

暫時就這麼多~

9樓:有胖說

前幾天,表妹和老公離婚了,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和自己的婆婆實在合不來,表妹說希望自己結婚以後可以和老公過二人世界,因此表妹有提過分開住,但是婆婆直接拒絕了,理由是自己兒子養了二十幾年,不能說分開就分開,表妹倒是也沒介意,覺得婆婆只是比較惦念自己兒子罷了。但是最讓表妹接受不了的就是吃飯的時候,婆婆經常會做一大桌葷菜,拼命往表妹碗裡夾,說吃胖一些表妹好懷孕,其實表妹有和婆婆說過,自己希望結婚以後先打拼兩年,然後要寶寶,那時候生活更寬裕了,要寶寶也不遲,但是婆婆堅決不同意,兩個人就沒在繼續下去了,表妹本以為這樣婆婆應該懂自己心裡想的,不會再提這件事了,但是有一次表妹說上班因為辦公樓維修電路,中途就回家了,回去的時候正看見婆婆在自己房間裡翻東西,然後看見的時候就很尷尬,問婆婆找什麼,她婆婆說我不是看你半年沒動靜麼?就想看看你是不是避孕了。

當時閨蜜心裡特別不舒服,覺得自己的隱私在被監視著一樣,自己也跟老公說過,老公也一直都向著媽媽,說年紀大了,就想抱孫子,讓自己心放大點。有次表妹正在換衣服,婆婆突然就把房門開啟了,門口站著隔壁鄰居,婆婆卻不以為然的說:「你王姨說看看你房間的裝修參照一下。

」其實表妹知道婆婆沒有壞心,家裡大大小小的事也是婆婆做的,但是這樣的相處方式讓她不舒服,她跟老公提出來好幾次分開過,但是老公都拒絕了,老公每次也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聽多了也煩。不能跟媽媽吼,就把氣撒在了表妹身上,就這樣,兩個人結婚半年辦理了離婚手續。

其實這個結局本不應該是這樣子的,乙個有分寸感的婆婆不應該是在孩子的生活裡處處插手的,應該懂得自己和孩子建立一條邊界線。

成年人的世界裡,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分寸感,朋友也好,愛人也好,親人也是一樣,分寸感是最起碼的修養。做什麼事情都要適可而止,懂得距離感。願我們都可以把握好分寸感,擁有恰到好處的人生。

10樓:江以遊

分寸感,是給予對方的尊重,給予自己的迴旋,是社交距離的美學。

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好為人師,不要窺探,不要越界。

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讚美,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客氣的溫柔。

Don't get attached.

Don't pass the line.

11樓:

十分不理解那種自來熟的人,對誰都熱情友善,咋不去開技苑呢?還有那種對誰都溫柔的女人,那種對誰都關愛的男人,多少有點廉價了~吧

12樓:

利路修老師的筍絲們應該可以回答此問題。

我覺得遇事不推卸責任也不包攬責任是一種分寸感。什麼事都講究恰到好處,有該有的克制是一種分寸感。想觸碰卻又收回手也是一種分寸感。分寸感是人與人間的尊重。

很多人的邊界感特別差,這是一種認知錯誤的表現,其實不管是多麼親密的關係和身份都需要距離,這也是對彼此的一種體面。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係,也應當像水一樣,割不斷,卻又淡的恰如其分。

這樣的關係,在日常的交往當中,必然是說話留三分,說話知輕重。既不顯得生疏,又不會讓對方失了臉面。

在什麼樣的場合,知道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更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只有這樣才不至於讓別人尷尬,更不會讓自己得罪他人。

分寸感掌握好了,就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分寸感掌握不好,便會使關係分崩離析。所以,掌握分寸感,也是一門與人交往的藝術。

叔本華說: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緊,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無論是何種關係,保持合適的距離,明晰自己的邊界,才能擁有簡單的人際關係,活得輕鬆自在。

13樓:霸道相助君

坐地鐵的時候,如果人不多,大家都是隔著坐,當上來一對母子,大家都會選擇自覺串開兩個坐給他們。還是保持一定距離。沒有語言,只有行動。

14樓:捨得

分寸感,對之於對方舒適感。這便是分寸感的意義所在。

所以,可以去觀察,那些相對思維比較簡單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群體,他們的分寸感對之他所在的群體的舒適感,是沒有問題。因為大家都是那樣,習慣了。假如跳出那個圈層,就發現沒法溝通,你他都難受。

舒適感很差,就是因為沒有過多分寸感。

分寸感當中,有個比較重要核心因素,就是同理心。知道自己說出一句話,能帶給對方什麼樣的內心感受。所以,在說之前,就會思考,該不該說,如何去說。

所以,分寸感,也是分社會圈層以及等級的。即不同人群。

也有常見的分寸感把握,利於自己的與人相處的舒適度。

比如,別人的隱私,不過多打聽與詢問,即使別人分享,你也已傾聽為主。

別人的比較敏感或反感的話題,就不要去談。等等。

分寸感,前提是樹立與人尊重態度,以及說話前思考的同理心綜合。當然,這也和溝通訓練學習離不開。分寸感是人情往來,是高情商表現。

希望每個人,都能拿捏好分寸感,使之於人更好的相處。

你見過最沒有分寸感的人是什麼樣的?

男朋友的發小,是我見過最沒有分寸感的人,沒有之一,首先他發小家裡有遺產的精神病史,不算太嚴重,大概幾年會發一次病這樣子,不發病的時候與常人無異,但是他家裡會很邋遢,他發小個人也是比較邋遢。他發小每次來到我們家,都會直接躺到我們的沙發上 類似於沙發床那種 然後枕著我們的抱枕,還是結婚定製的那種 有婚紗...

如果你的異性朋友本身是乙個比較有分寸感的人,和你有比較親近的接觸,會是喜歡嗎?

長不大的楊先森 大家都是成年人,喜歡就去爭取,不喜歡就保持距離,你這樣問,顯然是自己內心對於這個學長這個行為產生了反饋,看清楚自己的內心,遵循內心感受就好. 極品職員 顯然你應該有身為女孩子的自我認知,人際交往中要保持一點距離感才行!從你的描述看,你和學長並沒有開始發展成男女朋友,最多最多算是有好感...

為什麼《創造營2021》學員利路修說出分寸感三個字後,還是有很多投他?

sisu 整個投票過程一直都是玩笑,玩笑可以開,艹蛋的世界大家都想樂呵樂呵,人帥品德好又搞笑大家想多看看唄。利老師之前也沒有表現的特別惱只要不成團不逼他以後都去唱跳,大家可以繼續開玩笑,但是玩笑過頭了就可笑了。到了三順以後顯然再往後,對於利老師來說就不是玩笑了,他連分寸感這種疏離禮貌的詞都用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