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這個社會知道的越多,越是會感到失望甚至絕望?

時間 2021-06-08 19:19:54

1樓:Ashes

有時候我看著舍友放的綜藝節目會覺得恍惚,明星嘉賓收著鉅額工資去體驗生活,而這樣的生活是很多底層人民渴望逃離又不得不一生面對的生活。總有人說底層人民素質低下,目光短淺,彷彿是原罪,但是這就是他們的生活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出生在每個月花費100多萬的月子中心的。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這個世界很魔幻,你從城中村可以望見小蠻腰、看到流光溢彩的大廈,但是邁過去卻可能需要一生,甚至耗盡一生也走不過去。

2樓:小仙女

大概是知道的多,理解的少吧,就像我最近學刑法,總感覺彷彿考到了社會上的各種陰暗面,但是吧,反過來想想,當你知道這些個不法行為的認定方式和刑罰的原則,是不是就知道遇到不好的事的時候,哪些該爭, 哪些該退讓了呢

3樓:阿薩辛

吼吼,親,這邊建議閱讀一下《資本論》,《國富論》。

假如實在對社會失望了,那就去大西北種幾棵樹吧,對社會失望的話,總不能對自然失望吧。

4樓:煎餅狗子

幸福的浪漫主義季節轉瞬即逝。人一旦長大就會被複雜的人際關係所困擾,被諸多的責任所牽絆,工作,家庭或者社會責任,一切都是。孩提時代無法理解的歧視,戰爭或者階級之類的各種社會問題,也會擺在你面前,無法忽視。

5樓:你的可愛多

這個世界就是因為有了矛盾

才得以存在

當然是你知道的越多

越感覺到處矛盾相擊

到處都是噪音

讓自己不厭其煩

然後就會對這個嘈雜的世界

產生了厭倦

這就是信仰危機

我們一直追尋的那個理想國

好像隨著對世界的了解和熟知

而變得遙不可及

不過危機裡就暗藏著機會

說不定就在某個一念之間

你就會頓悟了

原來我們對這個世界

了解的越多

其實誤會越深

原來我們以為的汙濁亂世

其實本來是個大好的天堂

6樓:佳木春生

距離產生美的原理很實用。

對於世界的期待,對於人性的善意,對一切真善美的高光希望,在現實的生活中,被不斷的打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所以,遠不如無知者無畏,無知者無罪。

人的認知還是要在某個承受限度內,超現實的事情,總有讓人一蹶不振的能力。

就好像獲知某個壞訊息,有個前期的鋪墊和預期,總會比突如其來好接受。

7樓:清祖

知道得多,只是被種種凡夫之見所負累而已。這些知識都是別人的,別人說的,別人用過了的。對於你不一定適用。

那些人整天到處跑,把知識當寶。不知道自己自身那個「一無所有」的本性才是真正的至尊寶。

看清自己的本性,按照本性去做,無關財富榮耀。

終會發現幸福的秘訣,與知識無關,與財富無關,與榮耀無關。

8樓:山水文園

在學校學到的是人類精華,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熟記!但這些東西只是人類精華,在世界面前未必是真理,更別說宇宙範圍了!美好的東西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待,不要以為美好的就能放逐天下皆準!

沒有那樣的真理。世界不斷變化,一刻也不會為了什麼美好嚮往而停滯不前!這些變化是有規律的,但是絕不會遷就你所知道的所謂真理!

有美好就必然有醜陋的一面!水不斷奔流向前,可以養育人,也可以毀滅家園!

9樓:樂正禮義

我也經歷過這麼個過程,所以我可以談談我自己的經驗,不一定對。

其實隨著對社會的了解增多,多數人的心態變化都是乙個下向拋物線,是先下落後上公升的而不是知道的越多就越失望。我當時都落到谷底了,你可以看看鏈結,這就是我在谷底時所見的社會真實。

一旦了解到這個程度,就會發現這些道理是可以有效支援人們去做好事的,所以之後就是發現、學習、思考和研究做好事的道理與規則,這就會讓人慢慢變得積極樂觀。

比如這些:

希望這些能幫到你。

10樓:雲煙台纂

生是最不公平的事情。

你不能選擇智商,不能選擇外貌,不能選擇出生點。

死是最公平的事情。

有錢人會死,窮人會死,偉人會死,螞蟻會死,好看的人會死,不好看的人也會死,想死的人會死,不想死的人也會死。

並且你可以選擇怎樣死。

11樓:臨淵

這樣說可能會比較難聽。

之所以會失望甚至絕望,其實也可能是因為你知道的還不夠多。

資訊之龐雜,知識之浩瀚。

稍不注意,人就可能在其中產生認知偏差,偏見和誤解也會隨之而來。

而一旦產生偏見,你就可能再也無法客觀理智的看待周邊的人和事了。

深淵隔壁也有高山,有暗的地方也永遠有光。

只要你願意多看看。

12樓:黑暗潛行者

先隔著螢幕敬一杯給樓主吧。問這樣的問題說明大家都是長燈下的守夜人。

其實我覺得最終說到底還是心態吧。從古代說起,那麼多權臣悍將,宦海沉浮一世,即使是滄流也被濁浪排空,即使是頑石也水滴石穿。很多人其實都有內心的正道,但他們有的不敢想,有的敢想不敢說,有的敢說不敢做,有的敢做但於事無補,對,就是這樣。

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就是唯一乙個天選之子,能看透世間一切罪惡,一切絕望,因為你要明白,永遠有你見不到的,因為啊,很多人其實和你一樣,都無助,迷茫,甚至絕望,但他們絕望過後,又跪著站起來了。有時可以把身段放低一點,你可以自命不凡,但在社會上你不可能孤芳自賞,所以,有時換乙個角度想想,對社會,他人,尤其是自己,要求低一點,也許就沒那麼絕望了。每個人都是這樣,小時候無憂無慮,有一天發現了什麼,覺得世界不太美好了,一次又一次,終於有一天,你撐不住了,你以為到頭了,結果挺過去,再回頭看,又感覺沒什麼了。

最後把最喜歡的幾句話送給樓主:聽過(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星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無論黑暗如何蔓延,總有星星的光把它照亮,世界也是這樣,所以,有絕望的地方,就會有希望產生。

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13樓:沒有什麼過不去

因為一開始,心裡對這個世界總是抱著期待的。儘管知道這世界總是壞人多於好人,黑暗大於光明,但還總是會期待世界很美好。人的心理總願意期待美好的事物,儘管了解真相,但還是希望自己所存在的世界美好而光明,這是一種自我世界美好的念想,也是自己所生活的理念,因為我們教育告訴我們,要光明正大,世界總是很美好,但實際上往往事與願違,希望是美好的,現實往往是殘酷的,當這個美好的念想被打破,心裡就會很難受,原來我所期待的世界不是這個樣子的,這樣不完美,黑暗又冰冷。

沒有辦法,有人的地方總是爭執不斷,戰爭不會停止,黑暗不會停止,除非哪天人類滅絕

14樓:吉子檬萌

乙個人小時候在愛的包圍中成長,對於感知的一切都是幸福美好的。

逐漸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開始學會感知社會的善惡,當它和原來的意識產生衝突的時候,就會產生懷疑、甚至會失望。

重新建立價值觀,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不斷去適應社會的發展。是符合人的成長規律的。

15樓:王道星

因為世界本來就是殘酷的,只是我們被人騙了太久了。

小學的時候,你想要玩,爸媽告訴你現在好好學習,中學就可以玩了。

中學的時候,你想要談戀愛,老師告訴你現在好好學習,大學就可以談戀愛了。

大學的時候,你想要玩和戀愛,現實逼著你要去拼命賺錢。

走上社會了,你想要賺錢,卻發現自己根本賺不到錢,反而是那些從小玩,戀愛,什麼都沒有拉下的人,靠著父母的關係,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

所以你才會感到失望,絕望。

現實就是這樣,沒辦法

16樓:夜鳥

我個人認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對社會抱有期待。

有期待,就至少會產生兩種可能:如願或失望。

薩古魯曾經講過的: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往天上扔石頭,石頭就會掉下來。除非你飛出大氣層,石頭就會一直往上走(此為轉述,並非原話)。

了解社會的過程,就是內在期待與外在現實的碰撞過程。抱著越多的期待與社會碰撞,產生的如願或失望自然也不會少。

回答完畢,以下為拓展:

事實上,社會中印證期待的部分和違背期待的部分都是存在的。至於誰多誰少,我想,沒誰能給出確切的資料。

既然二者都存在,失望的部分會讓人感到難受乃至絕望,為何不多關注不讓人失望的部分呢?

這倒不是在自欺欺人--在我看來,一味地認為社會美好和一味地認為社會黑暗,本質上都沒有區別。因為它們除了給我們帶來盲目的樂觀或極度的失落,並不能幫助我們過好自己現有的生活。

畢竟認真地經營好自己的日子,活出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嗎?

除非這種失望或絕望,能夠變向激起你的好奇,觸發你的求知慾,使你有足夠的熱情,去探索、研究、挖掘這個社會真相,否則,我個人不建議你在這種感受中陷得太深。祝好~

知道的越多越是世界的孤兒,反方二辯怎麼打?

劉京堯 這個辯題很有趣啊,不過攻辯質詢之類的肯定要根據你們自己的立論來展開,有了毛坯的房子才能說裡面哪個環節怎麼裝修,你最好還是補充一下你們立論怎麼個框架好一些 暫退 馬克思主義探索世界的普遍規律,當前世界,是普遍規律未能完全探索完畢,人們行為受到強力規範的世界,稱為 必然王國 共產主義時代的世界,...

為什麼經歷越多,越感覺這個社會比什麼都噁心

方天畫戟 對於你來說,社會是個調味品,社會的酸甜苦辣鹹,讓你體驗了百味人生!對於社會來說,你才是調味品。你的酸甜苦辣鹹影響了整個社會的味道。讓社會無奈的是,每個人都在抱怨社會,卻沒人抱怨自己,從沒想過,把自已對別人的味道調整一下,你自己嚐到的味道也自然是不一樣的。換句話說,你的味道,影響著整個社會的...

為什麼感覺自己知道的越多越自卑?

上帝的教皇 我家28天大的鸚鵡已經被動上我手了,帶手套是因為它的爪子太長太尖觸感太疼。 瓜刷刷 這是正常現象,覺得別人比自己好,優秀。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否定自己,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做自己喜歡做的,讓自己變得自信,這樣什麼都不怕了。 方清雅 那說明你快吾了。人一般會處於四個階段,不自知,不知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