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代替了勞動工人,這會對資本家獲取剩餘價值產生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6-08 12:08:37

1樓:徐生

總價值=總勞動=總產品=總價錢,總勞動=總就業人數*鐘錶時間=總的產品。

勞動量和產品量是對等關係,產品量和產值量是對等關係。從上述等式出發,就容易得出結論了。

隨著勞動者所創造的科學技術之發展,人類勞動所使用的機器裝置越來越多,勞動效率越來越高,就業人數是逐漸減少趨勢,從而,總勞動是逐漸減少趨勢,而總產品的種類數量是逐漸擴大趨勢。

此時,為方便起見,不妨假設所有的勞動都是雇傭勞動,所有的產品都屬於總資方,那麼,總資方會依舊占有這些總產品、總價錢、總勞動,從而,總剩餘價值是逐漸減少趨勢,而總資方在全社會總財富當中的份額,完全可能是依舊擴大。

當然,人類勞動者所創造的生產力,越來越提高,越來越發展,則產品產能的相對過剩趨勢,經濟危機的必然趨勢,也會越來越顯著。這就意味著,社會生產關係的變革要求,也越來越普遍集中。

譬如,人們會問:國家和市場誰大?民主和買賣誰高?公民和市民誰多?人權和產權誰強?

譬如,人們會想:生產力創造主體,財富所有者主體,窮人工人和富人老闆,誰具備本事?

為什麼我覺得勞動價值論是最扯的理論?

2樓:吳偉偉

資本家採用機器肯定是因為比使用工人合算。比如一台中馬力推土機可頂300個壯勞力,機器費用+油耗+折舊肯定遠遠少於300人工資+管理費。所以首先採用新技術的資本家會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

但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了,資本中機器費用大大高於工資費用。當所有資本家不得不爭先恐後這樣幹(誰落後就要破產)時,在乙個有限的封閉市場下會產生以下後果:1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

2失業人數大大增加了。3(由於失業增加)全社會工人工資大幅度降低了。4因此"有購買力的需求"大大下降了(工人沒錢了)。

5同時由於資本中機器與其它固定資產比例大大高於工資,並且投入_產出週期大大拉長,以及全社會生產的盲目性,導致經營風險大大增加。6於是經濟危機發生了:商品賣不出了_資本家破產了_工廠關門了_工人大批被解雇了_經濟鏈中斷了,工人階級因為他們生產的消費品太多而挨餓了。

於是面對這荒謬的社會制度他們起來革命了。於是資本主義制度被推翻了。由於全球化,這個邏輯的和現實的過程會大大拉長並複雜化,但道理與結果是一樣的:

社會化大生產的高生產率與有購買力需求不足的對抗性矛盾不可能在體制內解決,只能由憤怒的雇傭勞動階級起來消滅這個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人類歷史上最後乙個寄生階級而得到解決。

3樓:照妖鏡

資本主義生產力提高,主要來自於對市場的透支,只割韭菜,不種韭菜,竭澤而漁。

於是,資本主義社會定期出現韭菜荒。

不過好在人有主觀能動性,所以,每到韭菜荒的時候,韭菜們都要出來掀桌子。

4樓:

說一下個人的看法,邏輯不嚴密,結論也不一定科學。

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些機器的生產依然是由工人完成的,實際上是部分剩餘價值的壓榨發生了轉移,體現在購置機器裝置的價值上。對於購置這些機器的資本家來說,他們將原本僱傭產業工人的部分可變資本變為購置機器的不變資本。這麼看來,貌似是減少了可變資本的投入,會減少剩餘價值的產出。

但不容忽略的是,雖然直接參與生產勞動的工人少了,但是能夠操作、維護機器的技術類工人需求增多了,僱傭這些人工資自然比僱傭普通工人要高,因此可變資本不見得降低了,但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顯然的,資本家可以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而且這種剝削更加隱蔽。

逝去的人越來越多,墓地也越來越多,土地夠用的嗎?該如何處理?

想換乙個暱稱 首先說城市裡面的,人死後會把人集中埋葬在乙個地方,就是所謂的陵園,因為墳墓大部分都是磚石砌築成的,所以即使過了很久也很難消失掉吧?或許墳墓的位置用盡,對於陵園的開發商來說不再有商業價值,過了很久之後,因為年久失修,無人維護,就變成乙個亂墳崗,又經過很多年後,被後來的開發商占領,最後變成...

結婚多年,矛盾越來越多,互相傷害的越來越多,是不是越來越不愛了?

街貓 結婚之後財公尺油鹽,孩子,都可能會成為導火索,沒有以前談戀愛時候自由自在了,所以矛盾肯定會越來越多的。最重要是兩個人要懂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體諒 布丁 不是夫妻時間長了也有矛盾,關鍵是不在愛,不在為對方著想。如果有孩子建議,孩子太小或傷害小孩感情,就把對方當提款機。如對方給不了你物質就讓...

越來越多的農民到城市去打工,越來越多荒廢的田地該怎麼處理?

和你一起數星星 不請自來 座標農村 家裡也算有幾畝田地,記得2007年的時候我們還是在老家種地的,也就是一些稻公尺花生之類的,後來因為父母的工作需要到大城市去打工,我就隨著去那裡上學 2010年,因為家裡的事,回了一趟老家,那時候,很多年輕人都去了城裡打工,土地很多已經荒廢了,長滿了野草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