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各地的語言中普遍存在「同位異音」的現象?

時間 2021-06-07 14:09:49

1樓:UntPhesoca

題主疑惑的實際上不是音位變體(同位異音)的問題,而是聽感邊界的問題。每個語言的可能的音位變體都近乎能鋪滿一整張國際音標表[1],可以想象每個音位都占領著一塊區域內的發音,於是音位和音位之間存在著或模糊或明確的界線——這就是聽感邊界,邊界兩側的音會被母語者聽成不同的音,同側的音會被母語者聽成同乙個音

問題的關鍵就是,不同語言母語者對音位變體的劃界不同。即,他們的聽感邊界不同。舉個老生常談的例子,不送氣濁爆發音 [d]、不送氣清爆發音 [t]、送氣清爆發音 [t] 這 3 個音,漢語(官話)母語者和日語母語者只能把它們聽成兩種音,但邊界不一樣:

官話母語者 d t | t

日語母語者 d | t t

吳語母語者 d | t | t

而漢語(吳語)母語者聽到的這 3 個音都不同。[2]再乙個例子像英語著名的 [θ],華北的漢語母語者[3]通常認為 [θ] 和 [s] 聽起來是同乙個音,但廣東的漢語母語者[3]會認為 [θ] 和 [f] 聽起來是同乙個音,英語方言也有混 [θ] 和 [f] 的。甚至,同一種口音的母語者群體內部也存在個人差異。

比如 [o] 有人聽成「哦」有人聽成「歐」有人聽成「窩」,還牽扯出一樁漢語拼音 o 該怎麼讀的公案……

為什麼不同語言母語者聽感邊界會不同呢?因為不同語言裡看似相同的音位,「鋪滿國際音標表」的方式不同,也就是占領區域的方式不同。以 [θ] 的例子來說,華北的 /s/ 發音靠前,[θ] 本身就是 /s/ 的一種音位變體,只是比較少見,所以自然華北的漢語母語者就會把 [θ] 聽成 /s/

再回答題主的幾個小問題:

① 一部分變體對母語者來說是能分辨的,比如對北京話而言,齦後音 是翹舌音 // 的一種可能變體,但母語者能聽出這種變體,甚至可能歸為「南方口音、港台腔」。但更多變體確實是難以辨別的,就像不送氣塞音的清濁對漢語(官話)母語者而言

② 一部分音位變體是「為了發音不拗口,在特定的語音環境下不字正腔圓」產生的,但這不是音位變體的全部

③ 母語者在母語中聽到音位變體,會認為是以不同的語氣、風格、習慣來發同乙個音,但在非母語中聽到這些音時不會這樣認為,因為「說話風格」是語言的背景,是因語言而異的。比如上面說 被歸為「南方口音、港台腔」,但你聽英語 就不會這樣覺得。假如一句漢語裡所有的 s 都被替換成 [θ],你也會覺得他是不是舌頭有什麼問題,但是你聽英語也不會這樣覺得——你甚至聽不出 [θ] 和 [s] 有什麼區別

上面介紹聽感邊界採用的是乙個簡化到極致的模型,實際上這是乙個很複雜的問題,例如要考慮音素出現的環境、音素組合的可能性、人耳靈敏度的時間不對稱性之類的很多因素。上面說的「國際音標表」也只是給聲學空間打乙個直觀的比方,國際音標表只是聲音的乙個有限的「截面」。聲音,浩如煙海!

2樓:

① 不知道對於一些沒有經過專門語音學訓練的母語者來說,同乙個音位在不同發音環境下的不同變體,是否真的難以辨別

沒有專門語音學訓練的人未必能意識到「音位」的存在。以漢語為例(我就不打音標了),an往往是以a過渡到n或者鼻化a過渡到n出現在教學中的。以母語者自身普遍的分析能力以及教學說明,自然將不同條件下的a都歸類為同一音位。

所以不是「難以辨別」,而是選擇性合併,忽視其中差異了。換句話說是有意識地不區分部分差異導致無意識地忽視部分差異。

② 同位異音(音位變體)的本質能否理解為:在不影響語義的前提下,為了發音不拗口,在特定的語音環境下不字正腔圓

別的先不說,「拗口」和「字正腔圓」都蠻主觀的。

③ 對於母語中處於同一音位 / / 的不同音素 [ ],沒有接觸過語音學或者其他語種的母語者是否更傾向於認為是以不同的語氣、風格來發同乙個音

通常更傾向認為這個人說話有口音,語氣最相關的特徵是音高和時長。風格的話看怎麼定義風格了。

3樓:李溯本 Unancha

李溯本研究克丘亞語是熱情,研究青語尤其青語的聲調是擅長?

青語的聲調,按音位來劃分的話,可以有調類和調位兩種分法:

調類,包括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以及調類中和的輕聲;

調位,包括重聲的公升調、降調、平調,輕聲的高調、低調,其實是種更樸素的認識了。

最常舉的例子:公、公平、公開、公正

公:公升調

公平:降調+高輕聲

公開:高輕聲+公升調

公正:低輕聲+降調

於是你就能看出來了,四個「公」讀的都是不一樣的調位!

如果再把調位當成音位,其實也存在同位異音的現象:

陰平本調、上聲變調的公升調比較低,陽平變調的公升調比較高;

陽平本調、去聲變調的降調比較高,陰平變調的降調比較低~~李溯本黃聖雅

4樓:Articulatum

因為人類的聲道和發聲器官不是剛性結構,是一組柔軟的粘膜和肌肉。神經系統對於肌肉移動的控制不會精確到物理衡量尺度,只是每次都在發聲態勢 (articulatory gesture) 的指揮下盡量往某個吸引子 (attractor) 定義的區域移動。而且每一次發聲器官的移動都會被上乙個瞬間發聲器官所在的部位,和下乙個瞬間發音器官將要去向的部位影響。

肌肉的形狀,移動路徑以及移動時間都無時無刻受著這些要素的影響。

每乙個所謂的音位都是一組發聲器官的集合產生的產物。所有發音器官一直處在執行上乙個發聲態勢和計畫下乙個發聲態勢同時進行的過程中,非常繁忙的。這些發聲態勢在時間上擠在一起的結果就是往往前面乙個動作還沒做完了,就得趕緊忙下乙個了。

這樣就會導致某些時候動作不到位,或者一些同類的發聲態勢擠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導致超發。這是人的發聲系統的生理限制。

可是同時,語言系統使用的又是抽象和離散的系統性的符號。沒有哪個語言定義音位的時候使用類似於舌面下降到 25%, 50%, 75%和100%高度時產生四個不同的音這樣的連續性系統。高維度連續性系統會阻礙語言交流而不是相反促進它。

所以剛才描述的實際發聲上的多樣性會成為語言系統需要正規化 (regulate) 的物件。但是太正規化了又不是很可行,因為你做不到無視發聲器官的生理性質,所以條件異音 (allophone) 就作為清晰性和高效性的產物誕生了。符號需要具有最高端別的 recoverability (可探知性?

) 又要具有實際語音產出中的高效性,於是符號擁有了子符號(部下?),可以派駐到不同的場景做不同的事,但是達成同樣的功能。

舉個例子,英語的母音會被韻尾鼻音鼻化,在鼻音前實現為鼻化母音。這是因為軟顎是乙個移動非常慢非常不靈活的發聲器官(相比於嘴唇、舌頭和下顎等)。如果等到母音發的差不多了再降低軟顎開啟鼻腔通道然後發出鼻音的話音節就拉得太長了,影響表達效率。

所以語言系統就想了個辦法讓軟顎下降時間提前,提前做好準備,讓聽者在聽到母音的時候就差不多能明白自己馬上要聽到鼻音了。

而且這樣的安排中還能反映出不同語言所具有的索緒爾所說的任意性(是的,語音實現不是無意義的所謂自動化底層,而是語言結構(語法)的一部分)。即使是同樣母音鼻化過程,不同的語言在語音反映中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是母音加鼻音的 VN 序列,英語的母音的鼻化程度就比西班牙語裡的高。

所以說,同位異音的產生是語音產出的高效性需求和語言結構的清晰性需求博弈後產生的相對穩態。這種穩態是會改變的,因為發聲器官沒有任何時刻不受前後其他發聲態勢的影響。將時間軸拉長,這就體現為歷史性音變。

5樓:貓嗅狗

1、不了解會意音位的概念的話,這個問題不可能有真正的答案,而只會一直糾結、爭論下去,喋喋不休。

2、音素是最小的語言發音構成單位,同時也是最小的語言會意構成單位,每乙個音素均蘊含會意,每乙個音素所蘊含的會意均是獨一無二的,每乙個會意音素均對應著乙個會意音位。

3、譬如,英語中,位於音節開頭的所謂「常規齒齦邊音 [l] 」實際上是乙個憋氣閉舌張舌音,是乙個啞子音,位於音節末的所謂「軟顎化齒齦邊音 」對應的是咽喉部不憋氣狀態下的翹舌的動作,也是乙個啞子音,其與母音一起構成憋氣翹舌元輔復合音或憋氣閉口翹舌元輔復合音,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會意音素,伴隨著兩個不同的會意音位。這裡的[l]與分別與普通話單詞「老頭兒laotour」裡l與r的發音方式是一樣的,我不知道普通話單詞「老頭兒laotour」裡的l與r在傳統的語音學裡是否被劃歸為同乙個音位。

4、音素在音節、單詞及句子當中發音時是可以發生音變現象的,但不存在所謂的「音位變體」,沒有在意識的層面上真正了解語言的音的發音方式,才會有「音位變體」的概念。

為何上古語言中普遍存在舌顫音?為什麼後來在發展中逐漸退化,而現在有些民族舌位發不出舌顫音?

語言的形成具有隨意性,通俗點說就是 老子愛這麼念你管得著麼!不管是顫音還是吸氣音 搭嘴音之類 奇怪 發音的出現都沒有特定意義 1 至於為什麼 普遍 存在 現在一般認為人類語言是單一起源的,人類走出非洲,語言也跟著走出來了。既然都有著同乙個先祖,那麼存在一些相似發音也是正常的。逐漸退化則是因為語音在無...

為什麼從古代到現代,世界各地的建築風格普遍從較為複雜走向了簡約?

楊陽 其實還有個原因,是比較物件發生了變化。歷史風格的時候我們說的是什麼建築?一般都是宮殿 神廟 教堂。它們都是錢多,不太在乎造價和時間。所以那麼複雜。實際上看外國的民居建築的話,其實也沒比現在複雜多少。 之前看原研哉的 為什麼設計 中大概有這麼一段話 近代以前的社會,為了表現出強大深遠的力量,裝飾...

校園欺凌為什麼會在全世界普遍存在?

弱肉強食,一群人,總會有人性好的,也有人性惡的。校園暴力,多數是精神暴力,惡語相加經常看到新聞裡某某學校學生出某某事件所以,學校應該引起重視,對於學生當中的多數孤立少數,以及惡語相加,人身攻擊排斥某同學,導致同學關係緊張,甚至是引起心裡鬱悶情緒,甚至更嚴重狀況出現的情況,需要負責人的教師,校領導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