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二等 假四等理論和四等音值不同理論各自有什麼優劣?

時間 2021-06-04 13:28:13

1樓:稽古明今

等其實是聲韻共同作用的範疇。一、二等是粗音,三、四等是細音;一、四等是合口,二、三等是開口。從音理上來講,這是為了辯義特性而設計的兩個發音維度(粗細、開合口)的組合2*2=4。

那什麼是粗細呢?什麼是開合口呢?

粗細是通過控制口腔共鳴通路入口的大小,來控制著氣流的大小,具體操作就是舌根部的上抬與低位兩個狀態,近現代所謂有沒有介音i。實際上近代這種思維是錯的,是照搬拼音文字的多音節思路,相當於在漢字單音節裡面塞乙個不完整的音節。查源頭,在高本漢之前的西方漢學家就有這種擬音方式,高延用,但是他們不了解漢字的音系結構是遠比線性的子音母音拼合複雜的樂音體系,對輸出的音效做了錯誤的建模。

粗細因為控制氣流大小,所以算作聲母特性。

開合口為大家熟知,實際上是控制共鳴腔出口的扁口(自然開口)或撮口。這是韻的特性。

從聲理上來看,樂音音節是聲韻耦合的結果,古代有「聲父(聲)、聲母(韻)」之說,前者負責起振,後者負責放大濾波等,最終的音節兼備父母的特徵。而樂音音節的辯義特徵,由很多維度互相之間的組合(耦合)體現,並直接對應著口腔的控制動作。

回到《韻鏡》,有很多錯誤,其中聲母兩清配一濁是南方方言的特徵,不是古中原華夏正音的音系特點,華夏正音系統是所有的聲母清濁兩分,作者誤把講通語時帶進去的南方口音、南方方言發音特徵當做了純正的中原正音來分析。而等的困惑要上溯《切韻》,下達《中原音韻》。

上溯《切韻》是因為晉之後衣冠南渡到吳語地區,長期被吳語包圍、入鄉為俗,且「江南為橘,江北為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金陵音比中原古音有偏移,突出體現有五音不全的喉牙音不全、不分。古中原正音體系,牙音jqxngy全是細音,喉音gkhng全是粗音,這一南方吳口音口竄入,必然涉到反切上字用字的混亂,gi當作j,反切拆分的時候上字就會跨等。當然,寫韻書的人會調整,以金陵和洛下互相參照平衡,但結果依然令人困惑。

還有有音無字的情況,導致一些字反切也會麻煩,古人也看到了這種情況。

下達《中原音韻》是因為近古長期定都北京的影響,帶東北口音的通語影響很大,而他們的特點是有的聲母是發不出來的,比如ng,ngy,以就近的y代替,等等。

歷朝歷代多多少少都會帶著口音說通語,都會積累,但不斷有修正,以北宋的修正最為顯著,可能這是有說宋開始「大規模濁音清化」的原因吧。北宋其實是乙個整理上古文化的朝代,還原了很多東西,因為建都在中原,修訂韻書的主持者往往是中原人,會體察到所謂的「濁音」其實是南音,本不屬於中原,何來「清化」?

其中邵雍的《聲音唱和圖》獨步古今,基本還原了華夏正音體系,可以作為乙個「量天尺」衡量古今。

為什麼普通話開尾字中,中古二等字的韻腹音值通常較低?

李溯本 Unancha 中古往後的一段兒時間裡,二等字曾經從介音變成過兒化!不過注意,如果是有韻尾的音節,應該是韻腹先加兒化然後再綴上韻尾,因為這種兒化是由前向後的,並不像現代官話這樣由後向前!如果純粹是介音,應該不至於導致母音的改變和合併,而在逐漸消失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先變成兒化,一旦兒化,母音的...

動車可不可以取消商務座和一等座,多設二等座?

BillKillWall 動車可不可以取消商務座和一等座,多設二等座?動車可以不可以去掉餐車多設二等座?動車可以不可以去掉廁所多設二等座?動車可以不可以少點二等座設定硬座?動車可以不可以取消二等座全都站票?動車可不可以不要座椅全都站票?動車可不可以去掉窗戶增加掛票?動車可以不可以取消票價免費乘坐?動...

為啥子動車二等座和無座是乙個價錢?

LEE 無座 的真是含義是 無固定座位 即可以坐空閒的座位,但是在持有 有固定座位 的車票旅客上車時,就要讓出座位,再尋找其他的 不固定座位 fuji 個人覺得是公共資源不夠所以出的下策 下策就是車次就這麼多想走的話哎呀畢竟大家都是納稅人那就給你們乙個機會站回去 這也可以理解但個人覺得真心可以站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