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跟努力掙錢有衝突嗎?

時間 2021-06-03 22:45:52

1樓:梵夫

掙錢之所以看似跟學佛衝突,是因為人往往會通過讓自己變惡來更快更容易地攫取財富,而後又簡單地通過揮霍來尋求快樂。

這與努力是背道而馳的,本質上還是惰性使然。乙個人做什麼其實在其次,在世俗中掙錢也好,在山上打坐也好,能避免心的墮落甚至得到昇華,就都是修行。

2樓:

下面簡單提一下學佛的關鍵含義。

暴力一般分三種:一種是身體上的暴力,一種是語言上的暴力,還有一種是精神上的暴力,即身口意。

不守護身口意:勢必會養成身口意暴力的習慣,這個習慣就是術語「業」,習慣到自然即形成業力也就是身口意三種暴力即不善的業力必將引苦果(生活中充滿負面情緒極端偏執逼迫苦不堪言……);守護身口意:減少乃至不再發生這三種暴力即是善的業力這樣才能獲得放鬆快樂的果報(清淨自然灑脫思維清晰聰慧從容不迫生活充滿希望自然而然的微笑……)

善即是清淨的身口意,不善即是充滿暴力不清淨的身口意。

值得一提的是佛法是滅苦的方法,是要用到生活裡的。《佛陀的啟示》,緬甸佛教大學考試用書,值得推薦。

我們說學佛(即八正道,可參考《大般涅槃經》佛陀臨終遺言),其實是從限制精神暴力入手的(意主意造業嘛,《法句經》),去做,把學到的用到生活中去,如果與事實不符合就去求證,檢驗再到實踐。比如持戒打坐(可以參加一些南傳的禪修,比如法住禪林或者緬甸)。認真學懂了什麼是戒,什麼是持戒,什麼是正見,什麼是正思維,什麼是正業正命什麼是正語,持戒上便能明顯進步,至少漸進地,能「降服其心」了。

《攝阿毗達摩義論》

通過持戒包括部分專注的訓練(禪修),減輕焦慮不滿嫉妒慳吝憤怒仇恨驕慢偏見攻擊等嗔心將輕而易舉。如實做到的話:一方面自己勢必獲得輕鬆快樂,另一方面身邊的人也勢必會獲得輕鬆快樂,這便是學佛了(自利利他)。

展開說太多,這裡重點提到的是持戒。

當持戒清淨了,身邊發生的任何事無論逆境順境,你都將不會大驚小怪了。

內心變得寧靜,好像找到了真實的「自己」(能體會到自得其樂)。

你會積極得生活,努力去爭取自己應得的,放下不屬於自己應得的,即便失去了自己應得的,也會從容地去面對無常的變故,因為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才是世間常態。

學會寬容放下,不僅僅對身邊的人也包括自己,這樣也自然而然不再苛責自己,一切將成為過去,這是事實上的證明,你將親身經歷佛法帶給你的改變,而不是哲學詩文或者信仰層面的自欺欺人。

當然這個還沒有上公升到解脫的層面,但是,這些是解脫道導向涅槃必不可少的【道前基礎】。

這樣看,是不是佛教(佛陀真正的教導)其實並不影響世間生活,是不是。

通過持戒打坐實踐八正道,剷除暴力的惡習,為進一步獲得人生的自由(涅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不是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嗎?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不需要出家。

對於在家人來說,好好工作積極生活,照顧好緣起緣滅的每個人每件事(尤其自己的內心),平靜的活著,就像寧靜的流水一般,這便是智者都會稱讚的人生了

有錯再改。

3樓:喝綠茶憂宇宙

首先一點,你該做什麼事情都要盡力隨緣去做。

出家人做出家人該做的事情,在家人去做在家人該做的事情。

有時候在家人已經有苗頭了,機緣沒到,還得在塵世按著幹活呢。

你真的懂什麼事是佛學,不會總搞形式忽悠主義的。賺錢,好好如理如法賺,懂了自然懂。

逃避現實的,頭腦發熱的,遇事消極的,宗教斂財的,絕對不是佛教提倡的。

別迷信~

4樓:

不衝突。佛經上講的「精進」是般若六度之一。努力辛苦掙錢讓家裡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並且回報社會,是在做福德,更是生而為人的乙份責任。

前提是,所得財富是通過正道、正行而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5樓:

必然有衝突。

學佛重點是出世間法,要無漏,要解脫,要證悟法身。

努力掙錢是世間法範疇,

世間法可以是方便權宜,

但必然不是究竟解脫。

時間精力有限,學佛出世間法超凡入聖不容易。

努力掙錢也不是什麼輕輕鬆鬆,隨手就能做成的事情。

乙個還沒有證悟法身的學人,不說截斷眾流,反而要翻江倒海,顯然不太合適。

圓融無礙遊戲神通,雖大大的有為卻無漏,那起碼是大成就者,才能HOLD 住的玩法。

尚處在學佛階段的學者,顯然不適合這樣搞。

6樓:我叫廢物弟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型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

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

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公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然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無尊無卑,無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有無同然,憂思適等。

屏營愁苦,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有安時。有田憂田,有宅憂宅;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復共憂之。重思累息,憂念愁怖,橫為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

憂毒忪忪,無有解時。結憤心中,不離憂惱。心堅意固,適無縱舍。

或坐摧碎,身亡命終,棄捐之去,莫誰隨者。尊貴豪富,亦有斯患。憂懼萬端,勤苦若此,結眾寒熱,與痛共居。

貧窮下劣,困乏常無。無田亦憂欲有田,無宅亦憂欲有宅;無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亦憂欲有之。適有一,復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齊等。

適欲具有,便復糜散。如是憂苦,當復求索。不能時得,思想無益。

身心俱勞,坐起不安。憂念相隨,勤苦若此,亦結眾寒熱,與痛共居。或時坐之,終身夭命,不肯為善,行道進德。

壽終身死,當獨遠去,有所趣向,善惡之道,莫能知者。

7樓:ncit2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現代社會所有修道的人都必須面對和回答的問題,也是驗證是否真修行和修行到何種程度的乙個考點。

我們先看看修佛要做些什麼?修佛的乙個重要工作,就是要打掉我們的「貪、嗔、痴、慢、疑」五毒。貪字為首。你掙錢的動機是啥?如果是貪當然有衝突,如果不是貪當然沒衝突。

以什麼樣的動機去掙錢,其人表現出的行為、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不妨看乙個故事:唐朝的大居士龐蘊,家裡富庶殷實,可他把家裡的金銀財寶,都用船承了,運到江中心再把船鑿通沉到江底。然後自己以編草鞋、種地為生(用這種方式掙錢維持生活)。

當時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拿那些金銀財寶去做些好事?他回答說;好事不如無事!

這個故事包含幾層含義大家可以仔細琢磨。

當然現代社會和古代不同了,商品經濟已經十分發達,社會分工十分詳細。我們不能按古人的生存方式來生搬硬套,但是有幾個基礎標準還是不能變的。

做善業,不做惡業(其實善業都也是羈絆啊!)。但是個人前世因緣不同,現代人為了維繫生活,恐怕也難隨意換工作。

如果你只能在屠宰場或肉聯廠工作咋辦?其實業報都是自招,別人無可奈何,懂得這點,就要把心「空」掉,不思善、不思惡。為那些在外輪迴中承受果報之眾生,多念念經,多念念咒好了。

如果你能有所成就,就能救度更多眾生。

不以貪心而取財,盡人事,尊天命。

至於說到佛教中的勤奮和世俗的勤奮有何區別?

我是這麼看的:

世俗的勤奮,背後的動力多半是貪嗔痴。

而佛教的勤奮背後是,救度終生的大願和大悲心——同體大悲和無緣大悲心。當然當你還沒有真正達到那個境界時,驅動力還是有乙個「貪」在——貪「法」亦叫「法執著」。

就像一位成就非凡的大德說的「地前不著難登地(登地之前如果不勤奮執著地修法,就不能登地)地後執著非佛意(登了地之後,仍不放下法執著,不是佛的意思——不能成就)。

這裡又涉及到另外乙個問題,佛有大智慧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其實佛也有幾樣做不到:不能代眾生成佛,不能代眾生消業,不能代眾生受報,不能渡無緣眾生)。他還有動力做事嗎?

我們都知道,我們做任何事都是由我們的思想——念頭、願望(想要……)推動的。這種願望越強烈、越巨集大,我們做事的動力就越大。

佛當初的初心就是:救渡一切眾生。佛成就後,無所不能、無欲無求了,但是他當初的初心——救度一切眾生的巨集願實現了嗎?

當然沒有!所以佛就在這種巨集偉大願的推動下,兢兢業業的勤奮地救度眾生的!

8樓:圓乞

1、世俗來講不衝突:佛法中講究隨緣,是指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就像做生意掙錢,因上努力,就是在目標達成前,竭盡全力,做好市場、產品、客戶、競品等各方面的工作,各方面因緣具足,目標達成,這個時候坦然面對成功,不得意忘形。

如果因緣不成熟,沒有成功,也要坦然面對失敗,不一蹶不振。

2、究竟來講也不一定衝突:佛法究竟來說,對待普世的勤奮、掙錢、成功等作如夢如幻觀,夢中的成功失總歸是夢,醒來(或者說解脫),才是目的。也就是說夢中的這些努力和勤奮都是沒有實質性的,似乎這裡有衝突,但是如果這些努力和勤奮導歸到解脫的目的,那麼又不衝突了。

3、體會乙個小故事:

行者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麼?」

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

行者問:「那得道後呢?」

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

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

老和尚說:「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9樓:睫靈魔法星座

可能會有的,因為有衝突很艱難所以才有考驗的意義啊!也算是一種人生境界考驗吧,所有人的終極目標就是想努力學佛又能做到賺很多錢,這被稱為「不可能的任務」!做到的人少之又少,沒辦法就只能當個普通人,要不修好佛多念經多出力,要不賺多點錢捐給佛多出錢。

10樓:三步一顛

學佛和因為貪瞋痴三毒薰染而不擇手段努力掙錢有衝突;即便不是因為貪瞋痴三毒薰染而努力掙錢,但與決定依四聖諦修行而解脫的行者有衝突,因為是必須所斷。若不是以上二者,菩薩為利眾生而努力掙錢與學佛沒衝突,但前提行者必須是證無我慧後利益眾生的菩薩。初發心利益眾生還未證無我慧的行者不是此處所說的菩薩。

同時學兩門語言有衝突嗎?

小豬佩奇 私 日本語 苦手 日本語 歌上手 我英語和日語都是半入門階段,個人感覺日語和英語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language 日語的語法完全沒學過,認識的日文單詞都來自歌曲和動畫。我感覺日語和英語有穿插,兩種一起學倒是挺有意思,只不過日語有時候會有很多大相徑庭的英語音譯 Toraburu trou...

我想問學美聲和學京劇之間有衝突嗎?

習飛 其實二者雖說不同,也有共同之處,例如氣息的運用 所謂腹式呼吸法,氣行於背,腦後摘筋等 共鳴的運用 頭腔共鳴 鼻腔共鳴等 以上等等都是共同之處 不同呢,就是發聲位置了,京劇發聲位置比較上,基本在上顎以上 所謂提拎著唱 唱啥就得有啥味兒,揣摩韻味很重要!我高中是合唱團成員,為我的氣息打下堅實基礎,...

請問學佛有什麼好處?有利益嗎?

WAI 好處太多了,說點實際的,學了點皮毛,就可以得到很多好處了,比如,念佛,就可以實現一些小小願望,求菩薩保佑,就可以發點小財。反正我總資產幾年時間翻了10倍。目前還在不斷增加中。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 學佛的好處是自己去體會的。我從14年底接觸 地藏經 15年開始堅持讀誦 地藏經 17年抄經,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