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大學時代看了兩萬多本書」?

時間 2021-06-03 12:29:00

1樓:

朱光潛先生道:

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游,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譬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

世間許多人讀書只為裝點門面,如暴發戶炫耀家私,以多為貴。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所以這不是讀書多少的問題,是態度,是種儀式感,是思考程度的問題。我本人比較慢節奏,喜歡細細讀書,慢慢摘抄,「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爾曼·黑塞在《獲得教養的途徑》中也如是說:

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望洋興嘆,因為問題不在於數量。

有的人一生中唯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正的讀書人。還有人見書便生吞下去,對什麼都能說上幾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費。

因為教養得有乙個可教養的客體作前提,那就是個性或人格。沒有這個前提,教養在一定意義上便落了空,縱然能積累某些知識,卻不會產生愛和生命。沒有愛的閱讀,沒有敬重的知識,沒有心的教養,是戕害性靈的最嚴重的罪過之一。

2樓:從余

人說大學看了2萬本書,拜倫卻說自己不讀書。

「輸入」的最直觀表現就是「產出」的質量。

沒有產出,他說自己把通天塔圖書館裡的書看完了也沒用啊。

說到底,以數目論讀書的時候人們對讀書的理解就已經很很大偏差了。

至少要到錢鍾書那種水平,你吹吹牛還會被傳成佳話。在此之前,算了吧。

另外,以往讀書人自視甚高,讀文學書都未必算讀書。這兩萬本是些什麼書,也不禁讓人唏噓啊。

3樓:陸硯竹

我就納悶,就算他十八歲上的大學,現在三十六,就算一直大學不畢業到現在也就十八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閏年白饒一天,也就六千五百七十五天。

兩萬多本,一天三本半,全年無休才能看的完。

他看的啥啊。。。讀者嗎。。

大學生的兩萬五存款應該如何理財

佛系銀行小咖 這個問題有些不完整,主要還是有很多相關情況沒有列明。例如題主的父母是否可以在急需用錢是支援題主 決定了是不是需要留備用現金 題主投資的目標是什麼?為了畢業以後的開銷,長遠的退休計畫還是有一些特別的目標 買房買車 等。這個決定了你可以投資的期限。最後就是你能承受的風險,其實就理財產品銷售...

如何解決大學時代的迷茫?

呆毛 一 每個學期都給自己定個的目標,例如這學期要學一門樂器,或者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二 迷茫的時候一定多看書,提高文學素養的同時也可以促進自己對生活的思考。你就會知道自己想要的什麼就不會這麼迷茫了。 畢業三年路過 個人建議 為出社會做準備去看看自己想去的企業招聘需求早點讓自己的起點高於同齡人 co...

月入兩萬 ,如何定義奢侈品?

娓娓道來 這麼說吧,當我看到某些人手腕上的勞力士綠水鬼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不是個有錢人 明白了嗎?乙個人,只買自己需要的,不買別人吹噓的。當你點菜的時候,先看想吃什麼,然後組合點菜,而不是先看菜價,這比你有個什麼所謂奢侈品更有無形的魅力。當閘蟹出來的時候就買張票去陽澄湖嚐嚐鮮,清明快到了就去揚中嚐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