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所法的分類哪派更科學一些

時間 2021-06-02 19:50:49

1樓:益西達哇普覺

先說體系後說特點

心所法主要分為三大系:

說一切有部所傳,在《品類論》提出,經《大毘婆沙論》、《雜阿毘曇心論》,由世親在《俱舍論》中定型為46類心所;

大乘佛教

瑜伽行唯識學派承繼俱舍論體系,再劃分為51心所;

南傳上座部所傳,在《法集論》提出,經覺音所整理,至《攝阿毘達磨義論(英語:Abhidhammattha-sangaha)》定型為52心所。五位七十五法

此處介紹《俱舍論》整理出來的體系〔46類心所法〕為主。

心所法(46)

大地法(10)- (相應一切心)

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三摩地

大善地法(10)- (相應一切善心)

信,勤,舍,慚,愧,無貪,無瞋,不害,輕安,不放逸

大煩惱地法(6)- (一切汙染心,與不善心、有覆無記心共通而相應)

痴、放逸、懈怠、不信、掉舉(英語:Auddhatya)、惛沈(英語:Styāna)

大不善地法(2)- (僅相應一切不善心)

無慚(英語:hrīkya)、無愧(英語:Anapatrapya)

小煩惱地法(10)- (與無明相應,不能同時起兩種以上)

忿(英語:Krodha (Mental factor))、覆(英語:Mraka)、慳(英語:

Mātsarya)、嫉(英語:Irshya)、惱(英語:Pradāa)、害(英語:

Vihisā)、恨(英語:Upanāha)、諂(英語:Maya (Buddhist mental factor))、誑(英語:

āhya)、憍(英語:Mada_(Buddhism))

不定地法(8) - (前五所不攝)

惡作(英語:Kaukritya)、睡眠(英語:Middha)、尋(英語:Vitarka)、伺(英語:Vicāra)、〔普光《俱舍論記》加入:貪、嗔、慢、疑〕

釋日慧認為《俱舍論》的不定地法僅有「睡眠、惡作、及尋、伺」四類,「貪、瞋、慢、疑」這四種煩惱心所不為本論的不定地法所攝[22]。

《甘露味論》承續《品類論》列舉了十大地法,十大煩惱地法,十小煩惱地法,十大善地法這四十類心所[23]

[24]。《成實論》取材了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的心所法體系,而從譬喻師、分別說者的觀點加以評論取捨[25]。

瑜伽行唯識

五位百法和百法明門

此處介紹《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和《大乘百法明門論》整理出來的體系〔51類心所法〕,大乘佛教通常採用此分類。

心所法(51)

遍行心所(5)

作意、觸、受、想、思

別境心所(5)

欲、勝解、念、定、慧

善心所(11)

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痴(英語:Amoha),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煩惱心所(6)

貪、嗔、痴、慢、疑、不正見

隨煩惱心所(20)

忿(英語:Krodha (Mental factor))、恨(英語:Upanāha)、覆(英語:

Mraka)、惱(英語:Pradāa)、嫉(英語:Irshya)、慳(英語:

Mātsarya)、誑(英語:āhya)、諂(英語:Maya (Buddhist mental factor))、害(英語:

Vihisā)、憍(英語:Mada_(Buddhism))(小隨煩惱,10)

無慚(英語:hrīkya)、無愧(英語:Anapatrapya)(中隨煩惱,2)

掉舉(英語:Auddhatya)、惛沈(英語:Styāna)、不信、懈怠、放逸、失念(英語:

Muitasmtitā)、散亂(英語:Vikepa)、不正知(英語:Asaprajanya)(大隨煩惱,8)

不定心所(4)

惡作(英語:Kaukritya)、睡眠(英語:Middha)、尋(英語:Vitarka)、伺(英語:Vicāra)

《瑜伽師地論》於隨煩惱心所,別說邪欲、邪勝解,總成五十三法。《成唯識論述記》說邪欲、邪勝解雖是隨煩惱,但體性乃屬「別境心所」之欲與勝解,通善、惡、無記三性,因此在隨煩惱中略而不說[8]。

南傳上座部

八十九心與五十二心所

此處介紹南傳上座部

覺音以及《攝阿毘達磨義論(英語:Abhidhammattha-sangaha)》整理出來的〔52類心所法〕。[26]

[27]

心所法(52)

通一切心所(13)

觸、受、想、思、心一境性、命根、作意(遍一切心心所,7)

尋(英語:Vitarka)、伺(英語:Vicāra)、勝解、精進、喜、欲(雜心所,6)

美心所(25)

信,念,慚,愧,無貪,無瞋,舍,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快(英語:Lahutā),心輕快(英語:Lahutā),身柔軟(英語:

Mudutā),心柔軟(英語:Mudutā),身適業(英語:Kammaatā),心適業(英語:

Kammaatā),身練達(英語:Pāguatā),心練達(英語:Pāguatā),身正直(英語:

Ujukatā),心正直(英語:Ujukatā)(遍一切美心心所,19)

正語,正業,正命(離心所,3)

悲,隨喜(英語:Mudita)(無量心所,2)

慧(慧心所,1)

不善心所(14)

痴、無慚(英語:hrīkya)、無愧(英語:Anapatrapya)、掉舉(英語:Auddhatya)(遍一切不善心心所,4)

貪、邪見、慢(貪因心所,3)

嗔、嫉(英語:Irshya)、慳(英語:Mātsarya)、惡作(英語:Kaukritya)(嗔因心所,4)

疑(痴因心所,1)

昏沉(英語:Thina)、睡眠(英語:Middha)(2)據《順正理論》記載,上座室利邏多(經量部)不承許十大地法,而只說受、想、思三種心所[28]。

《成唯識論述記》記載正量部說善心所有十三,在十大善地法之外,另增添無痴(英語:Amoha)、欣、厭[29]

[30]。

《舍利弗阿毘曇論》(分別說部)[31]

[32]和《解脫道論》(赤銅鍱部無畏山寺派)[33]

[34]中,也列舉解說心所法[35]

[36]。

2樓:berryhan

北傳的不了解。

南傳是非常詳盡的。阿毗達磨是一套完整的體系。每乙個心法,心所法都有其實踐的意義。並且能夠通過實修親證。

網上可以搜尋瑪欣德尊者的阿毗達磨錄音。

如果疫情結束,可以去雲南的法住禪林參學,也可以去緬甸帕奧禪林或眉繆道場修行。

有關於心理和原生家庭的問題

心念源 雖然我比你小,但是我能給你個建議,你看看靠不靠譜吧,首先有些事情我們是改變不了的,所以我們要麼嘗試去接受要麼就只能嘗試無視,其他的方法我目前不知道 小黎大俠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只是你自己不覺得,你應該坐下來跟你爸爸好好談談,是男人之間的談話,而並非父子,你會發現,他真的也不容易 幹鵠 原生...

關於心率,熱量消耗,力量等的提問

龔運峰 1.hypertrophy 肌肉肥大 strength 力量 power 爆發力 三者訓練方法是不一樣的,肌肉肥大的訓練一般是每組6到12RM,節奏要控制發力和返程各兩拍!力量訓練一般是每組1到6RM,節奏可與肥大訓練相同,後期高階可變化,爆發力訓練其實是功率的訓練,是指速度與負荷的乘積,知...

關於王陽明和他的心學,誰講的課比較好?關於心學,大家的看法是什麼?

秦玉秀 還是看 傳習錄 為好,其他人講的大多是自己的理解。傳習錄 也只能作為輔助,幫助你理解陽明心學。最主要還是自己去悟,去琢磨。陽明心學最精華的部分絕不是 知行合一 而是 致良知 陽明心學良知論,猶如康德認識論,震撼都不足以表達我的看法。陽明先生對心學的態度 時時練,事上煉 思想是逐步前進,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