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文人的窮酸氣?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時間 2021-06-01 03:47:32

1樓:笙歌醉流螢燈火夜

他們被認為是書呆子,是封建士大夫。所謂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沒落,守舊,不懂變通,瞧不起勞動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窮二白,被誤解,汙衊,依然堅持原則,堅持信念,堅持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堅信自己生來就有責任和義務,去關懷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無論對方接不接受。

堅信國家危亡之際,必須挺身而出,去捍衛那些自己不認識,或許永遠不會認識的芸芸眾生,並為之奮鬥一生,無論對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堅信無論經過多少黑暗與苦難,那傳說了無數次,忽悠了無數回,卻始終未見的太平盛世,終會到來。

——當年明月

其實年少時讀這段話感觸並不深,隨著年齡增長,經歷的豐富,讀起來,常常不由自主的落淚。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那些聖人情懷,若達不到高度去體會,又何嘗不會被誤解為窮酸呢?

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志願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或許在一些人眼裡,因為缺乏經歷,便難以理解,所以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窮酸。

但真的當乙個人出走半生,驀然回首,才懂得燈火闌珊處的可貴。

某種意義上來講義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堅守貴族騎士精神的宋襄公,為了「崔紓弒其君」五個字不惜殞命的齊太史,醉裡挑燈看劍的辛棄疾,應該說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帶著一種文人的窮酸氣,但是從另乙個角度來講他們正是幾千年支撐乙個民族的脊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2樓:救救孩子

人的氣質受職業和環境影響不是很合情理嗎。

秀才作詩不脫俗,謂之「頭巾氣」;和尚作詩不脫俗,謂之「餕餡氣」;詠閨閣過於華艷,謂之「脂粉氣」。能脫此三氣,則不俗矣。 至於朝廷典則之詩,謂之「台閣氣」;隱逸恬澹之詩,謂之「山林氣」,此二氣者,必有其一,卻不可少。

再如:佳人無脂粉氣,名士無寒酸氣,名宦無紗帽氣,大隱無山林氣。故詠豔體語,當出花風雪月之外。

再如:楊昇庵曰:王右丞詩:

暢以沙際鶴,兼之雲外山。孟浩然詩:重以觀魚樂,因之鼓柑歌。

雖用助語詞,卻無頭巾氣,宋人黃、陳輩效之,如「且然聊爾耳,得也自知之」,又如「命也豈終否,時乎不暫留」,豈止學步邯鄲,效顰西子已哉。

再如:「……明日重攜殘酒,來尋陌上花鈿。」思陵見而喜之,惜其後疊第五句「重攜殘酒」,不脫寒酸氣,改曰「重扶殘醉」。

再如:陳眉公曰:「武士無鹵莽氣,書生無寒酸氣,女郎無脂粉氣,山人無煙霞氣,僧道無香火氣,必須換出一番境界,便為世上不可少之人。」

再如:潘景公升雲:孺人詩文端嚴典雅,惜幼之所習、長之所從,皆在苜蓿齋中,未免涉寒酸氣。

古來文人多酸腐,什麼是酸,什麼是腐,現在的文人依然酸腐嗎?

酸,估計是由鼻子的感覺,產生的一種形容詞。鼻子聞到一些酸味,比如醋,有時會覺得難受,厲害的會出鼻涕眼淚。文人一般多愁善感,士大夫經常嘆老嗟卑,看古詩文,動輒憂愁風雨,滿紙淚痕,豈不酸鼻。再來,裝模作樣,無病呻吟,當然也叫酸。再來,只是乙個掉書包,顯出書生氣息,也叫酸。腐,其意自明,不需解釋。 老楊叔...

為什麼說意識是有形態的?這種形態又是指什麼?

京阿尼快回來 對於 形態 這個詞,我個人理解是能夠用現實中的某些物體去模擬描述的,在高中學習生物學的時候,我們就學過神經元這個概念,人的記憶是神經元之間的突觸不斷受到刺激而從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的甚至是永久記憶,我們也學過,蛋白質是由乙個個氨基酸排列組合構成並擁有著一定的空間結構。那麼同樣模擬推理,...

大雁塔為什麼是古代文人最嚮往的地方?

知不言 古代的範圍有點廣,應該特指唐代。大雁塔位於慈恩寺內,曲江池旁。它以玄奘譯經而為後人所知。但是在當時卻是科舉活動的重要據點。文人嚮往那裡,懷念自己奮鬥過的地方,更是期待放榜後的榮耀與風光。中榜學子的拜謝與宴遊,比較著名的活動都在大雁塔周邊展開。曲江遊,何必三山待鸞鶴,年年此處是瀛洲 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