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反對建築工業化

時間 2021-05-06 08:31:42

1樓:

我理解這個問題是跟美學相關的。

人文審美或者藝術一直都是工業公升級的「灰度」存在,真是因為存在「灰度」以及包容,才孕育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個人理解的建築工業化,一定不能是讓建築師、建築藝術走向消亡的工業化。把建築簡單地摁在生產線上摩擦,不講審美、忽視系統、刻意踩碎,這種工業化本身就與城市規劃、建築功能、建築藝術相融合的發展規律相違背,這是梁思成時代就已面臨的困惑。

梁思成對於中國建築工業化的願景,也陷入了「既要……又要……」的表達困境中。但是很顯然,嫁接中國傳統人文,在建築藝術、建築功能、建築技術等方面的融合上,他反對當時出現的一股工業對人性一味壓制的現象,比如千篇一律的規劃及建設,導致很多房子造得「孩子們找不到家」,這種對人性的異化,任何建築師恐怕都很難容忍。因為這是和平時期的建築和城市,不是戰時的軍營和工棚,梁思成早就參透了城市和建築必須考慮技術與藝術、高質量建造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深刻洞見。

也許對「好建築」的理解能延伸出許多內涵,但成本因各種體制因素很難降低,因為產品畢竟是講利潤空間、講市場規模的,建築產業不夠集聚、市場割裂,沒有為好產品的呈現創造出非常有利的環境;說到體制,那麼市場上致力於建築藝術、建築功能、建築技術(工業化、資訊化、綠色化等等)的各種力量就需要平衡、建立生態,而不能僵化地把建築工業化理解成建築拆分、構件生產、現場裝配,如果工業美學無法賦能建築,那和梁思成那個時代又有什麼本質區別?

梁思成的產業疑惑能否從本質上解決?這不是一時半刻能解決的問題,但至少我們可以借助「工業美學」的邏輯、科技賦能 + 人文藝術的工業演進規律,對建築產業鏈進行更深層次的變革,從需求到供給,大刀闊斧、以人為峰。供給側改革,一定是基於大眾高素質需求、標準化妥協的供給側改革,但不是砍削需求本身、忽視工業美學與產業科技相互融合的改革。

遠大的裝配式和萬科的建築工業化區別是什麼?

吳一龍 補充關於遠大裝配式的介紹 遠大的裝配式並不僅僅侷限於鋼結構預製,遠大集團關於預製件的公司有兩家,一是遠大可建,專注於鋼結構工程,做工廠建設和30層以上的高層。還有另外一家蟄伏20餘年的公司叫遠大住工,相信業內人士在目前這個階段都有聽過,做的是鋼筋混凝土pc板預製,是國內第一家從事建築工業化體...

為什麼中餐不能工業化?

又是王包子 已經工業化了。涼皮。這玩意已經不需要你親自去做了。有的是賣的成品的。包括調料水。超市有的是獅子頭,扣肉等成品。只需要你回家加熱下,就能吃。口感嗎?我只能說,算了吧。 我覺得中餐不能實現工業化!工業化的中餐就是料理包啊!料理包創新難是個硬問題!料理包的代表企業有真功夫 槓崗香 小公尺姑娘等...

為什麼伊斯蘭世界,沒有產生工業化的強國?

SL65AMG 中東國家要想實現 工業化 或者 現代化 首先就得把宗教這些先踢一邊去。高中歷史必修2和選修2應該都學過吧,裡面講西歐國家實現工業化的例子可以借鑑。首先當初是歐洲自然發現與地理發現衝擊了宗教的權威性,商人為了盈利就得踹開宗教的束縛,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才會去鑽研科學,然後發展教育。發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