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習慣用行政區的名字直呼其行政中心?

時間 2021-05-31 16:04:52

1樓:吾桐

我感覺溫州這種情況並不多,一般溫州人去永嘉縣城,都會說「去上塘」。去蒼南縣城,說「去靈溪」,而去樂清市區,會說「去樂成」

2樓:「已登出」

剛上大學的時候和你有同樣的疑問。那會在西安上大學(不在市區),週末了同學都說去西安玩,我那會就覺得明明已經身處西安,為什麼不說具體到西安哪個區玩呢?而且班裡西安的同學介紹自己的時候也不會說是西安那個區的?

反而西安周邊縣上則直接說自己是某某縣的。在西安待了四年,西安人平時交流的時候很少說到市轄區比如蓮湖,新城等名字,比如未央區的人去蓮湖區便會直接說去具體某個地方。

再說下我們老家甘肅省慶陽市,下轄七縣一區(西峰區)。在老家這邊,平時縣上的人到市區便會直接說到西峰而不會說到慶陽。因為我們這裡有個慶城縣以前叫慶陽縣,雖然已經改名十幾年了,許多人還是習慣把慶城叫慶陽。

許多外地人因為不知道這個情況,往往會搞錯,比如坐車的時候。從西安坐車到慶陽市區也就是西峰,需要坐西安—西峰的班車。也有一些班車是西安—慶陽—慶城,如果坐這趟慶陽的車可能就會被拉到慶城縣,因為到了慶陽市區大家會說到西峰,到了慶城才說到慶陽。

另外,慶陽剛通高速的時候,在市區南北各設定乙個收費站,剛開始南邊的叫西峰南,北邊的叫西峰北,後來沒過多久就換成慶陽南和慶陽北了,這也是了宣傳慶陽的需要吧。

最後在很多地方都是按你這樣稱呼的,習慣就好。

3樓:

這個很正常啊,我家之前位置在現在的東昌路地鐵站附近,過黃浦江到浦西也是說「去上海」的,當時陸家嘴這一塊都是黃浦區連區都沒有跨,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難想象甚至很難接受吧。

4樓:張志強

包頭人下面縣城的去包頭市區,就稱呼「去東河」「去昆區」之類的,而很少說「去包頭」

還有不說「去鄂爾多斯」,說「去東勝」「去康巴什」

不說「去巴彥淖爾」,說「去臨河」

不說「去烏蘭察布」,說「去集寧」

其實「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巴彥淖爾」這三個地方我可以理解,但是「包頭」縣城不說去包頭,這個的確不知道有什麼來歷

5樓:sir surpass

市縣鎮村。。。你在村里去鎮上總不能說去市裡吧關鍵就是乙個地方的人才需要明確的區分

對外外省的只要說來自浙江再細一點就是某市了,並沒有多少人會問到哪個鎮哪個村,如果去過,或者同乙個地方的人才會問

兩種方式是更好的溝通而已

6樓:黃鶴

這太正常了,中國的行政一直都是以縣作為基本單位。去隔壁縣已經是出遠門了,雖然在乙個州府(地市)內,還是會以隔壁縣城駐地的名字稱呼它。不然的話你想想重慶怎麼辦。。。。。

萬州人去了渝中,當然說自己去了重慶,要是說自己去了渝中,大家會覺得他是個智障吧。。。

7樓:小黑鼠

上海遠郊區(松江、金山、奉賢、青浦、嘉定、寶山)都叫去市區為「去上海。

【上次我在松江火車站運轉K576去上海南,警察大叔問「去上海啊?」】

8樓:

不止是溫州。至少重慶和成都也都是如此(貌似國內大城市都是如此)。重慶下屬四十多個區縣,真正讓重慶人能稱得上是「重慶」的也就是主城六(九)區。

比如,乙個萬州區的人去渝中區,他會說自己去重慶了,反之,乙個家住渝中區的人去萬州區,他絕不會說自己去重慶,而是會說自己去萬州了。

究其原因,就是隨著城市中心的不斷擴張和郊縣的不斷城市化,已經將原有的狹義的城市中心的含義名義上賦予了整個城市(重慶有點例外是因為重慶作為乙個城市來講其轄區太大,簡直就是乙個省。而相較而言,成都更符合這個論述)。

9樓:譚樊馬克

人們用上一級區劃名稱呼駐地很常見。譬如我們復興廠說去澧縣,就是說去澧縣城關澧陽鎮。雖然我們也屬於澧縣,但語境裡是城關才叫澧縣。

10樓:管志華

平時我也是這麼理解的。印象中,老一輩那時候跟我說的時候,很強調我們是樂清人,溫州人特指鹿城這一塊的。對外我會說我是溫州人,對內我會說我是樂清人

11樓:「已登出」

我們金山有時候也稱徐匯區為上海…不對不對不能這麼說,應該是整個市區都叫上海啦(不過一般去上海一下車就是徐匯區。

嗯聽說只有永嘉人不管鹿城區叫溫州的。

12樓:已登出

看到老鄉過來玩一玩~我是清江富岩頭人~

上面有很多答主說過了,這種現象基本上是行政區劃合併遺留下來的,我在青島出生,住在下面縣級市即墨,和樂清一樣,即墨人去市區也都是說去青島,而且即墨下面有些村鎮去即墨市區也都說成是去即墨~歷史上來講..即墨的歷史比青島要長多了

現在在廣州讀書,班上有幾個順德同學,順德是佛山市的乙個區,是前兩年劃進去的,但是順德同學並不認可自己是佛山人,他們說我們就是順德人~和我講了順德的經濟實力以及佛山財政收入blabala反正言語間夾帶著看不起佛山的感覺。。

所以我的意思是..各地都有這種現象,但是原因嘛..見仁見智了,我在外省都是和別人說我是溫州人或者青島人,說樂清和即墨也沒人知道呀哈哈哈

13樓:比利陸

舊地域行政劃分製成的習慣。

本人佛山市南海區人,現在去禪城市區都會說「去佛山」,實際上禪城區與南海區現在都已同屬佛山。

而以前南海為市,禪城一帶屬佛山市,所以習慣上南海人去禪城會說「去佛山」。

14樓:

我是上海老閔行的,以前老閔行是上海市區的飛地,居民也是空降過去的上海人(和原上海縣本地居民作區分)。我們那兒也說去上海市區本土(徐匯,南市,黃浦等)說「去上海」。

我們這兒這種情況是由於上海市區是大致由原上海縣城(南市)為核心外帶租借雙核心擴充套件出來的,也就是說一開始只有上海市區才被稱作上海,市區居民使用的方言為上海話。

至於郊區,以前圍繞上海特別市(直轄市)一圈郊縣(上海縣,奉賢縣,松江縣,青浦縣,南匯縣,川沙縣,嘉定縣,寶山縣,崇明縣)皆屬於江蘇省,後來劃歸上海市管轄,所以它們不是傳統上「原生」上海的地方,就會出現這種叫法。

至於閔行區,50年代由上海縣閔行鎮(老閔行),吳涇鎮(小於今吳涇鎮疆域,剔除原塘灣鄉)劃為閔行區,按照市區建制建設的乙個新市區,居民為市區人,為郊縣之中的乙個市區島。2023年上海縣吞併閔行區,整體使用閔行區的名字至今。

所以題主不妨根據這個思路從區域擴充套件和吞併來分析分析問題。PS: 我聽說以前溫州叫「永嘉」。

為什麼人們習慣壞習慣比好習慣更快呢?

人間行者 壞習慣一般都是給人以即刻快感。以打遊戲為例,你每打一局遊戲都可以獲得一種反饋。短期,快速 再比如可樂,他給人以甜蜜和刺激。所以壞習慣不需要什麼昂貴的成本。短期,可視 好習慣就不一樣了。比如你每天跑步二十分鐘。別說能不能跑下來,能不能明天堅持都是問題。你會疲憊,會在意他人的目光,場合,下雨什...

為什麼人們喜歡給狗起人類的名字?

陸淺言 動物有他們的交流方式,狗幾乎是用鼻子交流,你會看到很多狗子相遇都是互相聞屁股,這是介紹彼此的方式。但是人是用語言交流的,人類來飼養,當然要遵循人類的生存規則。名字只是語言交流方式的一種形式,哪怕是你不給狗取名字,你喊 狗子,過來 那實際上也是乙個名字。另外給狗起人類的名字這個題目可能有一點歧...

為什麼人們可以習慣(危險的)偏見,並且沉浸其中從而不自知不審視自己

紅紅火火 當我們與人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被別人否定或者有異議的時候可能本來自己不太肯定的觀點自己就會下意識的找理由找證據證明自己哈哈哈哈哈哈哈挺有意思哈真的就是這樣可能是本能吧 怎麼感覺我的回答有點跑題了不過應該跑的不遠 Yuanyuan 不是人們習慣並沉浸偏見中,是個人學識修養感悟能力自省能力還未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