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下,人們的道德水平是提高了還是下降了?

時間 2021-05-30 18:24:11

1樓:嘮斯基之王

不應該用道德來評判「市場經濟」。因為「市場經濟」本身在生產符合他自身的新道德

但是會使人們的道德水平提高。市場經濟是自由經濟,法制經濟,自由合作平等,在這樣的社會,人們必須遵守契約,無法坑蒙拐騙,人們基於自願進行交易,滿足自己的需求,增進別人的福利,這就是最大的道德。道德不是鼓勵別人施捨,存這種思想的人其實是不道德的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將今日中國的經濟當做真正的市場經濟了,須知我們今天的所謂不道德的情形恰恰是因為市場經濟不純粹造成的,而不是相反。

就算這種不甚純粹的市場經濟下,我們的道德水平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

2樓:「已登出」

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會因為減少資訊不對稱而規範人的交易行為,迫使人遵守相應的道德規範。

但是這種理想的經濟制度事實上很難達到,只能無限逼近,在此過程中人會越來越遵守道德規範。

但是人遵守道德規範和內心道德水平高低沒有必然關係,是社會制度使然。

所以人的道德水平不會因為市場經濟而出現很大的波動。每個時代都有一群人在感嘆世風日下,道德淪喪,這種說法是不是有道理,還需要商榷。

3樓:安子曰

一、市場不是原因,但不完善的市場可以使固有的問題顯現。中中國人道德滑坡是在改革以前而不是以後,九十年代人民大學的老師做過乙個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中中國人的道德水平在WG期間嚴重滑坡。

二、市場機制不健全。在完善的市場體制下,人的經濟行為屬於重複非零和博弈,因為重複非零和,所以會越來越趨向於道德。

首先,我們缺乏完善的信用機制,使得博弈不具有重複性,這一定程度上也是源於大國家小社會造成的社會原子化和人與人之間資訊的相對封閉。大國家下的原子態使人們只知道上級和國家,不知道鄉里和鄰人。在這種狀況下,爆棚的民族自豪和底層互害之間並不矛盾。

第二,市場對官場的依附導致社會網路的科層化,極大地影響了市場活力,造成社會嚴重內卷,使得人與人之間常常是一種零和博弈狀態。

4樓:透明的思想

從社會角度看道德是可以用來支撐社會秩序的。中國古代能夠形成乙個龐大的帝國,一方面是有乙個龐大的官僚體系,另一方面就是儒家思想構建起了很高的道德水平,降低了社會治理的成本。儘管絕大多數人無法成為聖人,但很多人可以成為君子。

尊老愛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的觀念成為潛移默化的行為,這個社會就是高度有序的。但是道德只能規範簡單的人際關係,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產生了複雜的經濟關係。複雜的經濟關係就不適合道德規範來協調了。

此時法律就成為更適合的社會秩序的維護與協調的機制。很多人對此有很多感慨、失落甚至報怨,但這實際是社會變遷的必然結果。

舉個例子:過去我們說「雷鋒出差,好事做了一火車」。如果雷鋒活到現在,他還做一路的好事,則有吃官司的可能。

假設他幫助列車員打掃車廂拖地。如果有人因為地濕滑倒摔傷,傷者不一定因為雷鋒做好事認為這只是意外。他可能會上法庭告雷鋒,要求賠償。

順帶把列車所屬的公司,甚至鐵道部一起告了。因為他買票是來享受客車運輸服務的。現在在車廂裡受傷,所有相關方他都可以告。

這裡無關道德,只有利益。這就是市場經濟。歸根結底,50年前是計畫經濟,所有的財產包括人都是國家的。

生老病死都有國家兜底,受傷國家會養你,這種體制下你不可能去告乙個做好事的人。現在是市場經濟生老病死多數情況下都是你自已的事,所以你會選擇告所有可能會賠錢給你的人。

雷鋒精神是乙個時代遠去的背影,傷感很正常但不要太糾結。不代表新時代就沒有道德了,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了,比如現在有慈善、有志願者、義工……現在是法制社會,但多數人沒有看到的是法制的成本非常高昂,不然也不會有人寧願私了也不願打官司。這不是我們的法律制度有漏洞,沒有漏洞的法律制度成本會更高。

所有的小糾紛都通過打官司來解決,那我們不是在法庭上,就是在法庭門口排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道德都是最有彈性、成本較低的社會關係協調方式。

最後回到題目,不要用簡單的道德水平高低來衡量,適用的是什麼才重要。

透明的思想:道德的起源於高尚的心靈還是現實的博弈? | 進化的歷史041

5樓:新和諧公社

幾十年前,幾乎不存在「看見老人摔倒了不敢扶,因為怕被訛詐」的社會現象吧?

幾十年前,沒聽說過地溝油,也沒有新增了瘦肉精的肉,新增三聚氰胺的奶粉吧?

幾十年前,也沒有套路貸吧?

這都是道德水平下降的例項,還有很多。

道德水平提高的例子,也有。

兩者一比較,就可以得出,道德水平整體是提高了還是下降了。

當然,幾十年前可能都沒有奶粉,但並不能否認出現了三聚氰胺奶粉是因為道德水平下降。

6樓:綦光超

市場經濟對應著的是計畫經濟,計畫經濟現在很多70後,80後,90後,00後都沒親身經歷過,只是聽大人說說,感受不深。其實我們也可以把乙個大公司內部看成乙個小的計畫經濟體,論證我就不論證了,因為我們要談的是道德。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公司內部的員工是不是都搶著做道德模範?你是不是身處乙個無競爭的和諧環境中?我在國企和私企都工作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但由於受教育層度的高低影響,我接觸的國企的員工表現是表面上和和氣氣,背後勾心鬥角。私企呢直接就表現出來,我就是欺負你,你能咋的。

為啥這樣,這和教科書上教的不一樣啊,工人階級是最先進最團結的呀。我現在感覺無它,所有人作這些不道德的行為都只是為了向權力獻媚。在計畫經濟體內,決定資源分配的是權力,但權力不可能絕對公平,肯定會有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吃虧,這樣就導致每個人都在競爭進入權力的受益圈子。

這是人的本能,這個過程中,最講道德的老實人就只能吃虧,不講道德的反而會在權力的保護下為所欲為。

市場經濟肯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它用明規則代替潛規則,我覺得還算好一些吧。也許將來會有更好的經濟制度,但未來的事誰知道呢。

7樓:羅Sisi

應該說,市場經濟下,人們的文明程度提公升了。

市場經濟是充分競爭的,競爭需要提公升的能力是分層次的,最初期大家拼力氣,拼武力,拼膽量,直到水平相差無幾的時候,競爭這些只能兩敗俱傷,然後進入了拼產量,拼效率階段,當產量,效率達到了相當水平之後,就需要拼質量,拼服務,當質量服務再次達到極限水平之後,就只能拼體驗,拼人品,拼信譽,拼創新。所以市場經濟發達的地區,競爭程度比不發達地區要更加激烈,所依仗的競爭籌碼層次更高。

這些已經被歷史驗證過了。人類早就過了依靠武力侵略,殖民的階段,取而代之的要看行業和領域,存在越久的行業,越是依靠信譽,品牌,服務,質量來獲得生存空間,新型行業還有一部分在拼體力和效率。不依賴這些文明的因素,企業無法在競爭中生存。

個體也一樣,越是高階的崗位,越依賴信譽,總監以上招聘,基本100%要通過第三方背景調查,任何汙點都有可能導致在競聘中失敗,誠信,踏實,自律性以及基本成了通向晉公升的必要條件。

如果人們的文明程度提公升了,道德水平是不是也相應提公升了呢?

8樓:鄭莊公

當然下降了。市場經濟必然會引起道德下降,使人作惡,這是客觀規律。這不是人性決定的,不是人性本惡,而是經濟制度決定的。

科學就是要探索客觀規律。現在我們就一同來探索這個客觀規律。

假設你做包子,包子是做給你自己吃的,那麼你會用黃紙板冒充肉餡嗎?打死你也不會。但是如果包子是賣給別人吃的呢?

這時候你要的就是利潤,就有可能用黃紙板或其它東西冒充肉餡。你自己煮牛肉吃,要染色嗎?不需要,煮好就吃。

但是如果牛肉是賣的,就要染色。看看,給自己做的東西絕對不造假,賣給別人的東西就可能造假,從絕對不可能到有可能,這就是滑坡,質變的滑坡。

你還是你乙個人沒變,但是為什麼做給自己的東西你不造假,一賣給別人人你就有可能造假?這就是制度造成的,市場經濟,商品交換制度,追求利潤,必然會使人道德下降,有違法犯罪的趨勢,教育是沒有作用的。這就是客觀規律。

全宇宙普適。

有人說,現在道德混亂,都是文革的遺禍,這是在給市場經濟甩鍋。文革時是計畫經濟,不是市場經濟,不圖利潤,道德比現在好得多,不坑不騙,沒有假冒偽劣。

9樓:項叔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農耕時代的商業即是如此,更何況商業時代呢。

但無論什麼時代,都沒有提及人的道德水平。所以可以以此推斷,不存在道德下降。因為,一直都是處在不高的水平。

10樓:sdiezlk

真正的市場經濟,一定會使人們的道德水平提高。市場經濟是自由經濟,法制經濟,在這樣的社會,人們必須遵守契約,無法坑蒙拐騙,人們基於自願進行交易,滿足自己的需求,增進別人的福利,這就是最大的道德。道德不是鼓勵別人施捨,存這種思想的人其實是不道德的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將今日中國的經濟當做真正的市場經濟了,須知我們今天的所謂不道德的情形恰恰是因為市場經濟不純粹造成的,而不是相反。

就算這種不甚純粹的市場經濟下,我們的道德水平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

11樓:魯刃頰

道德和經濟制度沒半毛關係。

當今是市場經濟,突然切換為其它經濟制度,人們的道德水平就提高了?恐怕未必。

道德問題其實只是個教育問題

道德高的會自覺遵禮守禮,道德敗壞的通常鄙視社會禮的約束。

知禮懂禮遵禮守禮,在於素質教育

當代人們對社會道德的普遍感受不滿,來自兩方面的比較。

1、與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社會比較

2、與當代自由思想發源的西方社會比較

改革前社會道德普遍來自傳統素質教育共產主義理想的激情。隨傳統教育的衰落與共產主義理想激情的衰落,道德素質也普遍衰落。

而改開後,來自西方社會的個性自由的思想,對傳統教育的衝擊,也導致了當代素質教育的不適應。個性自由是西方社會的傳統,西方社會在以自由為核心的價值觀念下,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西方素質教育傳統,其教育也相對成熟。而個性自由對中國來說是個舶來品,相對來說不成熟且與傳統文化存在不一致的價值傾向,這也反映在當代素質教育方面,有些不協調不成熟的地方。

這兩方面的因素導致當今的素質教育未明顯發揮作用,素質教育仍任重道遠。

西方的民主自由價值傾向為個人不受約束;

而傳統道德價值傾向為遵守社會禮的約束。

但深講二者內涵其實差異不大,都是要在個人與社會間取得平衡。

但對於何為平衡標準,東西方價值觀念有所差異。西方傾向於維護個人的利益;中國傾向維護社會的利益。因此,西方社會禮少法多;而中國社會禮多法少。

因此,中國當前的道德與素質問題,只有在批判並繼承了傳統教育的優勢,並且在理清社會禮與法的邊界後加強素質教育才能有所改觀。

在現代市場經濟下我們談仁義道德有多少意義?

太行一棵草 第一,講道德並不意味著必須無私,無私並不一定就符合道德,自私還是無私本身是中性詞,並不應該附加特定的情感上的褒貶,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才能判斷哪個更符合道德要求。比如,乙個人自己的父母還在挨餓,卻把麵包施捨給別人,這種做法能叫仁義道德嗎?乙個賣燒餅的努力把燒餅做的非常美味,這並不是他大公...

教育和市場經濟是如何掛鉤的呢?

高寒先生 其實,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三個步驟來解決與回答 是什麼 為什麼 怎麼做 教育是什麼?傳道 授業 解惑。這裡面體現了一種需求,就是求知者想要學習更多東西,知之者來提供這種服務,所以教育本質上就屬於一種服務行業,最近網際網路圈比較火的知識付費就是教育的商業化表現。市場經濟的本質不也正是一種供給與...

利己主義盛行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嗎?

今天天氣不錯 市場經濟學很大部分是屬於西方經濟學或者微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就是 理性人 即如何實現個人經濟利益最大化。這無關感情,無關風俗,無關文化,甚至,無關道德。 王治平 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人,一切理性行為都是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當利己行為有利於自己時 比如勞動就有錢掙 有飯吃 就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