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子提倡使百姓沒有知識呢?

時間 2021-05-06 02:12:36

1樓:「已登出」

大智若愚。如果,一開始,你做一件事情之前,就看清楚了利弊,有沒有覺得熱情減少了點?雖然清醒,卻不如懵懂,未知,覺得刺激?有新鮮感,更容易覺得開心?

2樓:梵夫

老子看世人,就像看一塊塊木頭。

木頭們將如何成為皇宮的梁,龍床的榻,雕花的窗,看著是知識。

老子覺得人太顛倒了,生於道中,就像樹生於天地間。

一顆樹上能汲取天的精華(道的智慧型),下能吸收地的營養(德的智慧型)卻非要把自己截斷,去當一塊木頭。

從「天下神器」,變成「不祥之器」。

老子嘆了口氣,騎著牛出了函谷關。

《道德經》道篇全解析:老子的王道

3樓:

為天下渾心不是使人思想混沌純樸,而是說最大化地去實現民眾意願。

這段原文是這樣: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聖人皆孩之。

他是以聖人的角度來說事,說聖人像是領導,但我引領歸引領,不需要以我的個人意志來引領,相反要以百姓的意志來決定方向。你人品好,有能力,是好樣的,我善待你,你不好,包包稜稜的我也善待你,你說的有理我就接納聽你的,嘴裡跑火車超越常識了我也不急著下判斷作反駁,先假設你是對的。聖人在這位置上戰戰兢兢,是為了把百姓的意志最大化地集中上來,不偏誰,不坑誰,百姓都瞅他倒底接納什麼反饋了什麼,他也都拿百姓當孩子呵護(或他拿自己當孩子,以百姓為照料自己的父母)。

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百姓不是指底層人民,而是貴族,老子時代,最底層人民是沒有姓的,貴族才有姓,所以說老子在幾千年前就開始講西式那種民主也不確。在那個時代,貴族才有學習文化的條件,所以說什麼提倡讓貴族們也不學習,走向所謂的「棄智」式純樸就玩笑了。

老子這東西傳到莊子那就是心齋氣聽,這是乙個重大轉變,就是把帝王術和內修聯絡起來了,有前輩說古人從外丹研轉到內丹是一大天才,其實該天才思路的大根子在莊子這,天人合一的脈,就是物質能量內外身心一體的脈,什麼東西會天天好的也想壞的也尋思?這東西你不能鉗制它管束它,聽就好了,不管來的是什麼,你都善待聽憑,功夫用久,德自在焉。

讀書忌讀死,莊子已將死讀之弊借斫輪者說明過,老子的東西講的是他那個時代的事,之所以現在人看覺得也能用,是因為高度凝練過的東西擱哪往往大差都不離格,好比削了根棍子,抬桶是它,橇櫃也是它,根據恐龍骨架能推出它體型,但它身上有沒有毛你不知道,看雞那造型差不多,說雞是恐龍演化的,那離事實就遠了。

4樓:郭尚陽

老子有嗎?老子只是讓百姓不要鑽到知識的牛角尖裡,不要玩弄心機巧詐要歸於純樸。至於放下學問為道日減那是對修道人的要求,那是對於修煉和培養心性的方法,是讓你拿得起放得下,與一般意義上的「不學習」並非乙個層面的東西。

5樓:諳泉庚歆

1.提倡的不是沒有知而是無知,知不是知識;是內心中那團蠢蠢欲動的「智慧型出有大偽」的「智」火焰,且有沒有「智」也不管你,不去用就行了,能而不為;不要耍這樣的聰明,小聰明啊~

2.有好就有壞,有美就有惡,有善就有不善,有信就有不信,聖人渾自己的心,渾而為一,善不善者皆善之,信不信者皆信之,美不美者皆美之,好不好者皆好之,信、善、美、好皆強立名相,實則就「這個」,刻意為之則為仁,無為而為則為德。3.

6樓:張孰梳

這要和道德經中的難得之貨篇章有關係,老子在對於人民的闡述之中是這樣的: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虛心,吃飽飯,不要太大志向,壯壯實實的,讓人民群眾無知也沒有慾望,不要刷小聰明。

對統治者的要求是這樣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慾,使民心不亂。

不追求賢能,人民就不爭,沒有難得的東西,人民就不會盜竊,沒有什麼明顯的慾望,人民的心不會混亂。

這裡幾乎上展現的就是老子超然理想的社會狀況,沒有聖賢(人才),沒有珍物(奢侈品等等),就沒有什麼可以產生慾望的,民心才不會因為利益而亂動。

前面的就是說解決溫飽和身體健康,並且保持無欲無求,沒人耍小聰明,這也是理想的社會狀態,老子的概念闡述,在當時那個時期確實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人心思定,

人民群眾想回到的史前時代狀態,大家集體主義,有肉一塊吃,大家都窮的叮噹響,也不存在盜竊,不存在寶物,不存在人才的概念,確實沒有慾望,除了打獵要奸詐之外,平時大家都不耍小聰明。

但實際上並不現實,但確實反應了當時平民的訴求,和平,不打仗,沒啥慾望。

當然,你仔細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例子,別的不說,難能之貨就很多,房子車子都很重要嗎?

拋卻社會給你的概念,單從生活角度來看,有地方住就好了,管他是租的還是買的。但社會就要求你擁有一套房,一輛車甚至更多,婚禮還有籌備鑽戒,籌備彩禮。

奢侈品很重要嗎?跑大老遠去吃乙個好吃重要嗎?抽老婆很重要嗎?似乎都沒那麼重要,與你的生存無關,剔除掉不必要的東西,你只要能吃喝住行完成生產其實就結束了。

口體之奉,香物之求,華麗衣衫,很重要嗎?只要能吃就夠了,只要能住就夠了,只要能走就夠了,只要有穿的就夠了,其他的,都是多餘的,溢位來的東西。

然後回歸問題,老子為什麼提倡老百姓沒有知識:

老子提倡的可能是老百姓少競爭,多生產,人民資訊閉塞,不被外物所累,超然於世,不累形,長壽。

但老子的這種思想,真的還能適用於現在嗎?我也不知道。

7樓:有愚

至上方能至真,至下方能至純。

不尚賢正是尚賢,只不過世上人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那資質悟性,尚賢而不能賢,不上不下,半瓶水晃蕩以致亂事生,在說白了就是一種委婉的表達「是塵土你就老實點乖乖沉底,白雲自然飄上去,上清下濁各正位,乾坤理順世安寧」。不尚賢,乃持重,必然不會被各種歪風邪氣吹起,自然沒那麼多理可爭,自然也沒那麼多事了,所以不尚賢這是屬於清靜無為思想下的一種表態,虛其心而實其骨,愚而不蠢,下而有純,即純不雜,能映道也。

8樓:燒雞製作人

老子提倡百姓讀書的地方被刪了

那批提倡讀書的人被坑了

這麼說吧你能看到的書都是別人設計過篩選過的書古代統治者不希望老百姓聰明

聰明了不好管

9樓:李星儒

本章未有談及你所說的「提倡百姓沒有知識」,而且各人對「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你的這一句話是將三句凝練而成的一句,漏字也多,雖然不是說讓你不要以這樣的方法去理解,而是你的個人見解至少要客觀一些。

此句可以說是「聖人」這個角色是未有固定好噁的,不因「自己」的主觀意識而刻意針對具體的某些人,而是交由「天下人」去評價及判斷,而且還會如自己的孩子般保護著他們,所以「渾其心」是不看犯事的人平時的好壞表現,而是以他做的這件事所造成的善惡稱度來執法,這才是我對此章的個人理解。

10樓:奇蹟人生

不知道你是故意的,還是真的不明白其真實含義。

原文: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這裡就沒有所謂的使民無知的意思。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說的是聖人在這世間,沒有自己這個角色的慾望和偏見,聖人的心可以和天下的一切相合。

結合整段解釋,就很清楚了。

聖人沒有私心,以眾生的心為心。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對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對他。

這是德善,德是道的自然表現。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他。

這是德信,德是道的自然表現。聖人在這世間,沒有自己這個角色的慾望和偏見,聖人的心可以和天下的一切相合。百姓們都只關注自身的事,以及自身的所見所聞,聖人看待他們就像看待還未長大的孩童一樣。

這是聖人的處事方式,在普通人看來不可理解。但這是覺性覺醒以後最自然的狀態。

聖人的心靈是已經長大的心靈,而百姓的心還未成長,百姓看待事物,還處在「固定的反應模式」裡面。就像電腦程式一樣,需要判斷後才能做出決策。所以有偏見和執著。

而聖人的心,不做判斷,因此他能看到百姓的心,看到他們的執著,並能接受和理解。然後用自然的方式面對百姓。

就像大人看著笨拙的小孩在學走路,走對了,笑一笑,走錯了,還是笑一笑。因為聖人知道,學習這條路是必經的,小孩終歸能學會走路,並且長大。

11樓:娑婆

知識令人智昏,這世間知識越複雜,人心越精巧,滋生詭詐巧智,離大道越遠。

樸樸素素,少私寡欲,自然無煩擾,此為養生長葆之道。

12樓:破風

知識是應對「變」的,只有處境變化無常,才需要不斷用知識調整自身,如果「處無為之地,立不變之機」,知識自然就沒有用處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不是提倡沒有知識,而是在描述「道」的狀態。

13樓:今夕何夕兮

也不僅僅是老子或者道家思想是這樣。

儒家對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釋也是存在兩種不同的說法的,而且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解釋為「不可以讓他們知道道理」的。

統治階層是不希望民智廣開的。精英教育,精英治國的市場,時至今日,仍然是主流。不信,你看看美國的公立教育,台灣的快樂教育。都是另一種方式上的讓老百姓沒有知識。

真正提出廣開民智,只是近代的時候才開始有的。而真正能夠落實到位的,只有由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發起的覆蓋全國範圍的掃盲運動。而其實,是在80年代末期都還有這樣的做法。

14樓:

帛書·甲本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屬耳目焉,聖人皆孩之。

這段話什麼提倡使百姓沒有知識呢?

聖人恆無心,但,是人就有私心。因此,為了使「聖人無心」,那就得議定乙個章程,這個章程是抽取眾人之所惡而生的規矩,現在叫XF。

XF作為根本法,它保護「善者、不善者」,也保護「信者,不信者」,因為這個相對概念本質上不存在對錯問題,而是權責所致,這個相對概念可能是正位的,但也可以是逆位的。俗稱:賊喊捉賊。

XF生效了,便能為天下渾其心,讓某些人不能仗著屁大點兒的權力去搞顛倒黑白,讓百姓明白職位與人是分離的,正逆位根本不好說,故信混沌而不信黑白。可以說,專門提出來批判「禮制『的。

此時,百姓便是你(統治者)的耳目,幫你挑出蛀蟲,讓你保住位置。就像美國一樣,美國根本不會倒下,倒下的永遠是政治家的派系。對外,他們代表國家,對內,他們隨時變得什麼都不是。

你什麼時候覺得,充當耳目的人沒知識了?

我無為,而民自化。

老子認為,人根本不需要我教,人家自己就能學。

老百姓為什麼叫老百姓?

吳先生 上古時期,軒轅黃帝兼併炎帝部落,建立了炎黃部落,這個新生的炎黃部落由姬 姜 姚 嬴 姒 妘 媯 姞八大氏族組成。這八個氏族就是中國最古老的八個姓,中國現在90 以上的姓都是由這八個姓演變而來的,這也是我們自稱 炎黃子孫 的原因,我們都是炎黃部落的後裔。有個詞叫 黎民百姓 黎民是指被征服的九黎...

百姓為什麼紀念屈原,而不是孔子 老子這些人?

Stargazer 以下全憑我個人感覺,有可能我知識儲備不夠對這三位造成誤解,敬請諒解。當然,我的回答對任何一都沒有貶低的意思,畢竟我還沒有那個自信 其次,老子所奉行的 小國寡民 的思想,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乙個社會都不符合,更何況中國現在是社會主義大國。老子的思想在中國社會實現的機率很小很小,接近於沒...

平民百姓為什麼稱為平頭老百姓?為什麼不是毛寸頭 朋克頭老百姓呢?

已登出 從滿人傳下來乙個惡習 睡平頭 就是給剛出生的嬰兒後腦勺固定在硬枕頭上,後腦勺平了方便留辮子好看 不知道平頭百姓這個詞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若是近幾百年,應該和這有一定關係 獨魚僅一 眾多回答中已經有人指出了 士人冠而庶人巾 這裡補充一下。古代,男人成年後是不剃髮的,而是把頭髮向上盤起形成髮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