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努力工作呢?我現在就可以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了。 這個觀點需要反駁嗎?

時間 2021-05-30 02:18:56

1樓:Isa Huang

自由不是想要什麼就可以有什麼,而是想拒絕什麼就可以拒絕什麼。

富翁用錢買到自由,而他選擇的享受只是恰巧和漁夫的生活一樣,但是他是多選題

漁夫用自由換錢,而他選擇的方式只是恰巧和富翁的享受一樣,但是他別無選擇

2樓:李徵

請問各位,你會問路邊的乞丐為什麼不工作嗎?

你會問賣煎餅果子的大媽為什麼不去寫字樓上班嗎?

那麼故事裡的富翁為什麼要問漁夫不去打魚?

從善意的角度看,富翁是希望漁夫「出任CEO, 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從惡意的角度看,富翁心裡想:「我經過艱苦奮鬥淘到第一桶金,經過長期努力賺取財富,現在才能享受在海邊散步曬太陽的樂趣。你個漁夫,居然也享受曬太陽,你不配!

「你這個漁夫就應該「艱苦奮鬥,長期努力賺取財富」然後才有資格享受在海邊散步曬太陽的樂趣。」

所以很多成功人士告訴你,你必須主動尋找挫折困難。如果你做不到你就不應該休息、不應享受最微小的樂趣。

但現實中很多成功人士是買地,炒房獲得大量的財富。這些成功人士需要手下的打工仔努力工作。所以成功人士寫了好些成功學書,教會打工仔如何做個好打工仔,這樣成功人士能夠賺更多錢而已。

超越階層,想得美。

3樓:

佛陀成佛前是淨飯王的嫡傳子,未來的國王。

吃最好的,

穿最好的,

用最好的,

娶了最漂亮的老婆,

後來他覺得這些都不能取悅他,毅然決然地去修行了。他衣不遮體,討乞殘羹剩飯,骨瘦如柴,如同乙個乞丐。

然而你我都知道,那些真的吃不上飯沿街討乞的乞丐跟佛祖是決然不同的!這個不同就在於前者是迫不得已而後者是自我實現。

同樣是曬太陽,富豪可以在此曬太陽也可以去森林打熊,更可以去北極看海豹。而漁夫則只能曬太陽。乙個人可選擇的餘地越多,他就越幸福!

譬如佛祖,他只要願意,他還可以是那個錦衣玉食的王子,而乞丐則沒有任何其他可能。

所以好好努力吧,不是為了什麼確切的東西,而是為了更多的可能性。

4樓:Rubempre Lucien

世上怎麼會有漁夫這種人。其實要飯的反而會這麼想問題,如果真是打魚的,自己知道漁船漁網的維護問題,出海的風險,魚價的漲跌,絕對不會說這麼不著調的話。

5樓:陳亮晶晶

很簡單,漁夫這種是不可持續的,如果他老了呢?生病了呢?雖然短暫來說他是活在理想的狀態了,但是無法長久而且沒辦法對抗各種變化的因素,好比小白領每個月的工資剛好生活,為什麼要努力進步,存錢呢?

是為了一種安全感,一種可持續。

6樓:張偉

富商說:

有了錢,你不僅可以在這個海灘曬太陽啊,還可以在任何海灘曬太陽。

這個問題,就和我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種同學問的問題差不多。

(小初高工作的)

問:你為啥讀書啊

答:找個好工作啊

問:為啥找好工作啊

答:賺錢。

問:那你看,我現在不就賺錢呢嘛。

大學的不學習的同學

問:你那麼學習不累啊,為啥啊?

答:為了畢業有個好工作啊

問:有個好工作幹嘛啊

答:嫁個好人家哇

問:那你看我現在處物件不就對了麼。

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

7樓:王大錘

我覺得關鍵在於選擇權。富翁有選擇在海邊散步曬太陽的餘地,他也可以選擇不這麼做,換一種消遣方式。而漁夫卻沒法選擇,他只能在海邊散步曬太陽。

8樓:yutakaxin

不需要反駁,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但是享樂主義的人最終都會被社會淘汰,因為他們對社會貢獻太低。。這和自然選擇類似。。

社會需要那種有慾望有動力的人,來加快社會發展。。。為什麼二戰的時候那麼多國家瞬間失守,都和享樂主義有關。。縱觀各個朝代大部分都是享樂導致滅亡。。

所以享樂的人不羨慕你們有再多的錢,因為需要付出努力,你們也不需要羨慕享樂的人,因為他們從來不會去考慮未來。。

9樓:

「我知道這觀點不太對,求反駁」,你既然知道答案,那是來找理由的。

反駁是告訴自己堅持的理由,而不是用來改變別人。

1、金錢的背後------健康+情感交流+知識+娛樂+規劃2、為人的背後------挑戰+成就(認可)+責任+成長3、天生麗質難自棄

10樓:正在註冊

我嘗試從另乙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富商所說的「曬太陽」和漁夫在做的「曬太陽」是不同的。前者,指代一種無憂無慮且充分自由的生活狀態(不止能夠曬太陽,還能在暴風來臨時躲進自己的別墅,或者在曬夠了太陽後去倫敦喂喂鴿子)。後者,只是「曬太陽」本身(也許可供漁夫選擇的娛樂休閒方式有限)。

我的結論是,既然此「曬太陽」非彼「曬太陽」,那這個問題也就沒有意義了。

11樓:

以我理解,這個故事不是關於財富的,講的是兩種不同的心態。以財富去評判兩者不同做法,出世入世,標準因人而異。

但寓言說得很清楚,富翁的思維是:放棄曬太陽努力工作賺大錢不必工作曬太陽。聰明人,不是麼?精打細算、眼光長遠、有雄心抱負。

而漁夫他的最終目標沒有表明也是曬太陽(只是富翁的理解),打魚夠了生活後他就享受生活,做喜歡做的事。自然有很多人替他擔心:生病了怎麼辦呀?孩子教育呢?萬一打不到魚了呢?

殊不知: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

「請循其本。子曰『汝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道德經》:不現可欲,使民心不亂。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心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而值得玩味的是,有更多的錢不能減少人的恐懼,相反自身的安全感會依賴於財富與地位。就如黑客帝國所說:究竟是我們控制了財富,還是財富控制了我們?

馬克思:「資本家是人格化的資本。」

如果富翁的發心是:組織更高效的生產,幫助更多的人不必為生計愁,可以安心曬太陽。那他的著眼點不再是工作後的報酬,工作就是當下。

一樣的行為,在心態上差別是巨大的。(同樣只是以工作為例)

生活中,肯定有許多家長如此教育:你不能這樣選擇,應該如何如何,這樣才能成功/成長/有未來。但是成功從來不在別人標定的西天,只在自己取經的路上。

結論:心安樂處,即是身安樂處。

12樓:江嘉鍵

基本同意@唐逍的觀點。補充一下,賺錢不僅僅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還可以改善別人的生活。在理想的情況下,金錢是對個人貢獻的獎勵。就像某人說的,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富翁可以這麼回覆漁夫:你是情願一輩子無所作為地曬太陽,還是跟我一起去改變世界?

13樓:

這個世界上,除了在沙灘上曬太陽,還有別的事情可以做。

我不想反駁任何觀點,而我的觀點卻是介乎「富翁」和「漁夫」之間。

如果非要反駁,可以對漁夫說:那在自家海灘上曬太陽的時候,你用哪個牌子的防曬油塗在身邊的嫩模上?

14樓:唐逍

重點是這個漁夫在這裡曬太陽他吃什麼?住哪兒?生活必需品怎麼解決?

在這些基本的生計問題解決之後,才有怎麼過生活的選擇。如果可以自給自足那麼喜歡多工作的就多工作,喜歡消遣娛樂休息的就自己消遣娛樂休息。如果自給自足都做不到,生計問題都不能自己解決不就只能做慵懶的寄生蟲了麼?

話說回來,為什麼這個富商跟他對話會顯得富商不佔理。原因是選擇了賺大錢的人很可能忘記錢最終的意義是什麼,僅僅把錢當作價值本身。其實賺錢無非是為了生活,並不是賺大錢就最好。

賺大錢也要付出,很可能是對生活的犧牲,也許忙碌賺大錢的人並不比沒多少錢但懂得打理生活的人過得舒服。這是乙個需要自己權衡的問題。如果富商一開始不是跟他說打漁是為了錢,而是直接說打漁是為了維持生計,進而更好地生活,那這位漁夫恐怕就很難回覆了。

@陳思榮答案裡提到的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這個我之前是有了解的。在解決基本生計問題之前,錢很重要;解決之後基本生計之後,有一些在窮人看來奢侈的消費,也會增加快樂;但多到一定程度之後,這更多的錢給人帶來的就往往只是數字大小上的感覺而不會有實際上的差別了。調查統計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似乎還沒有涉及到的是掙錢這個過程帶來的不快樂,掙大錢的人是不是承受了更多的壓力、不快。)

但 @陳思榮得出的結論我是不贊同的。調查的結果顯示 7.5 萬美元的年收入是乙個界限,小於這個值,金錢的增加會增加幸福感,大於這個值更多的錢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這個統計結果是乙個重要的參考,但它跟漁夫自己快不快樂沒有直接的聯絡。漁夫自己掙多少錢會快樂完全取決於漁夫自己,和他自己對生活的需求直接聯絡,而與別人的生活沒啥關係(除非他把自己與他人的比較看得很重要)。所以不應該用 7.

5 萬來限制漁夫,漁夫開不開心完全是他自己的事情。甚至哪怕這位漁夫在別人看來天天沒什麼吃的也沒好衣服穿,他都有可能自己感到快樂。個人體驗這種事完全是自己和自己的身體決定的,而不會受某個群體的調查結果限制。

15樓:杞人

當富翁不想在沙灘上曬太陽想去阿拉斯加吹冷風看極光的時候富翁依然可以想去就去

至於漁夫連生病都不敢依然只能每天在海上風吹日曬

我努力工作是為了什麼?

一粟 沒有誰特別愛工作吧,而在工作的背後是自由 選擇和快樂,而對於某些人來說也是自我價值社會價值的一種體現。所以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要的很簡單,不過就是想要的東西可以直接得到,要吃的美食就想吃就吃,想去看的世界也能快樂的去看而已。這個世界很精彩,所以愛上工作也不難。 無法兌現的諾言 直白點為了...

我們為什麼要如此努力工作,永不停歇?

月貝凡東 我同樣有相同的疑問 現在年二十三月一萬五 一兩年之後穩定在兩到三萬賺的錢不多,只能算工資很高的打工族。只想在積累了一定資本後撒手不幹。對於大部分來說,工作既非愛好也不是理想,通過錢買到的東西既非所需也非所愛。只要有不需要錢來娛樂自己的信心,積累幾年不幹完全沒有問題。誰告訴你活著一定要買一套...

我為什麼要努力?

賀巍 既然對一切都看得如此淡然,卻為何希望有人能勸醒你 這個希望的背後,是什麼呢 不是每個人都必需要努力 努力 再努力 但是,在你希望被勸醒的裡面,是什麼在蠢蠢欲動,卻又被慣性限定 遊心ME 對世俗和慾望的捨棄,本是修行之人追求的一種境界,他們非常清楚這種追求持續不斷 連綿不絕的慾望的過程中帶來的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