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評價乙個在物質生活層面匱乏,但腦子裡卻總在思考人生的意義之類,關注精神層面的人?

時間 2021-05-12 10:21:41

1樓:吾欲攬六龍

隨便說幾個大家都了解的吧。

如何評價莊子?

如何評價陶淵明?

如何評價梵谷?

如何評價顏回?

如何評價杜甫?

如何評價居里夫婦?

如何評價蘇格拉底?

如何評價第歐尼根?

如何評價釋迦摩尼?

如果某些人對符合這個標準的所有人都看不上的話。

我覺得上面那位杜甫的詩說的很好。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長江萬古流。

2樓:一曉的空間

思考人生意義不是為了超脫,而是為了找到前進的方向。意義很簡單,就是怎樣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

當然一開始,我們不需要想太多,只要知道先養活自己的身體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人們認為活著只有物質層面的東西才是真實的,精神就是吃飽了撐的,那麼你掙再多的錢,生命質量並不比乙隻螞蟻更高。你會喪失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

有感情,有理性,有對所有美好事物(絕不僅限於物質層面)永不停止的追尋,你才能把你這副皮囊帶給你的所有美好可能都活出來,以人的姿態好好活一回,人生才不虛此行!

3樓:

這個世界的乙個悖論,就是人一定要物質世界上富足,才能開始追求精神世界。

其實,不然。 那些物質世界匱乏的人,往往是精神世界也匱乏的人。 精神世界匱乏是因,物質世界匱乏是果。

不知道提問者是否對此類人有責怪的意味,但若是他與你的人生無關,那就放他自由,讓他自行探索自己的生活就好。 若是他與你的人生處處相關,那麼想清楚他到底要對你負起哪些責任,跟他講清楚。

這個世界的錯綜複雜,就是因為很多人不關注自己,而總是去關注別人的人生,而變得如此錯綜複雜,其實若是想要每個人變得幸福,那就是自己只關注自己就好了。

4樓:橙子會變甜

這個要分年齡段來看,但我整體評價都很低。

我大致把題主所說的人分為兩類。

①25歲以下。

②25歲以上。

前者,25歲以下,想這麼多,純粹吃飽撐的。

吃不飽的人,沒能力思考人生的,他要思考的是怎樣能讓自己吃飽。

所以,25歲以下,物質匱乏但不足以讓他感受到飢餓,他總是思考人生和精神層面,屬於吃飽撐的。

這個年齡段,應該做的是學習、上班、工作。

該學習學習,該上班上班,該幹啥幹啥。

至於精神層面?人生意義?

實不相瞞,我不覺得乙個25歲以下的人能想出個什麼結果。

這個年齡的人,恐怕外省都沒去過幾次吧。

有見識嗎?

有思考嗎?

沒有。

這個年齡是沒什麼積累的。

你可以說:我有一些見識、有一些思考。

我可以說:你那見識僅僅是「見過」,你那思考是「胡思亂想」。

如果你思考人生意義僅僅是因為「迷茫於自己的匱乏局面」。

那我可以告訴你:只要你還在物質匱乏,你就始終會迷茫。

乙個因貧窮而感到難受的人,不會因為想的多了,就變得開朗。

也不會因為想的多了,就撿到了幾十萬的錢。

精神層面和人生意義不會解決你的物質問題,想解決物質問題,還是要去賺錢。

如果你繼續思考下去,你也僅僅是乙個「繼續思考下去」的人。

你物質匱乏的局面,仍然不會改變。

不要因為沒有勇氣面對現實,繼而在腦袋裡胡思亂想。

這依然是逃避現實。

後者,25歲以上,想一想人生和精神也挺好,但不能「總是想」。

因為這個年齡往上,見識和經驗會越來越多,有能力思考出一些結論(不一定高深,但已經有了具體的形態)

但是,這個階段主要做的事,應該是賺錢。

因為物質匱乏,匱乏就需要去補充。

天天想「人生」、「精神」、「大道理」,還是無法挽回物質匱乏的局面。

實際操作、賺錢,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

這個年齡往後,要承擔各種責任。

輕則結婚生子,重則車房貸款養老。

此時如果滿腦子還是大道理,別的不說,至少會拖累你的親人。

因而,我對這類人的整體評價都很低。

因為精神無助於物質生活。

而生活始終是物質為主。

你可以精神超脫,但你父母精神不能超脫。

你的孩子也不能超脫。

5樓:清風一士

我也是,但是思考太多往往什麼也得不到還會影響情緒與當下的生活。感覺思考得越深所想的東西就越是脫離實際,就算與周圍的人談論他們都覺得我有毛病,都叫我把當下的事做好,現實的壓制往往又把我打回去,他們都叫我別想太多,我很迷茫,或許他們是對的,活在當下才是我們應該想的吧。

6樓:羅斯元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外國的蘇格拉底時代……那時候人們的物質方面不算豐富,但彷彿誰也不太關心物質,精神才是他們的全部,思考才是流行。關心本質,這世界上只有人才會這樣做,這也是人在地球上最特殊的原因之一,我覺得作為人就應該不斷思考,思考眼前、思考過去、思考未來、思考本質。精神境界原本跟物質不搭邊兒,只是人類社會走向物化時代後,物質基礎顯得越發重要,沒有物質基礎人可能永遠騰不出時間精力去思考本質問題。

當然不絕對,只要接受的教育夠高、自我素質夠高、身處環境夠雅,即使自己很貧窮,但是內心世界豐富,精神境界層次高,也會做這些思考。

7樓:佳木春生

聰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纊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讀何妨兼營,古人有出而負耒,入而橫經者矣。生而為人,在物質世界中,始終要考慮一些運氣的問題,所欲所求不會盡得,但人內心和精神層面的追求,卻不受現實所限,思想始終是先於身體自由的。

物質層面的匱乏有時候是人力所不能改變的,但是有了精神生活,幸福感和生活質量反而會高,只不過當下社會的價值導向是金錢至上,一切成果不能通過財富來評判,就是失敗和不被認可。

8樓:Ewan

這個問題描述的人,不正是自己嗎?

「物質生活層面匱乏」,我21歲,一無所有,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是如此。

「思考人生的意義」,18歲我上大學,有時間探索認識世界,我真正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度過」這個問題,以前中學我偶爾也會想一想,它像一顆種子,不知何時種在我的心間,等待乙個合適的時機發芽成長。

首先,跳出問題本身。提問者,要麼是這類人,要麼不是。前者,這是乙個很好的行為,向別人徵求意見、看法,完善自己的思想,思維觀念;後者,你想去衡量這類人,即其價值和意義,當然也是為了完善自己,不過要注意一點:

價值和意義的判斷,應該由其本人完成,其他人也許能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但無法替代本人。

再來看問題。人有兩塊世界,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前者,自然界,物質;後者,心理,精神思想,觀念。

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會相互影響,但沒有乙個絕對的標準。

1.我們上學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家都想賺大錢,改善自己物質生活。

大部分人每天為了生計奔波,哪有什麼機會思考人生意義這類精神生活範疇的問題。

他們也許根本就不知道精神生活,也許早已被家庭、學校、社會所限,成為環境的產物。

馬洛斯需求,從最基本的生存,物質基礎到最高的自我實現,這是理解本題一塊的拼圖。

2.我們上學也知道,哪怕是貧困潦倒,照樣能活得逍遙自在(精神世界),這樣的人物例子太多了。

人的一生都伴隨自己的精神世界,物質或許很重要,因為它是基礎生存資料,但一旦達到基本標準,在下乙個階段,它就不那麼重要了。

有的人有機會認識到精神世界,觀念秩序,思維邏輯,關於人本身的問題。自然而然,很容易就會想到「人生的意義」這類問題,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覺得自己想到這些問題,和個人經歷有關係,比如我在一段時間裡,覺得人生沒意義,非常迷茫,所以為了走出這個困境,我不得不解決自己關於人生意義的觀念問題。

不是每乙個人都會思考「人生的意義」,有的人在無意識之中,或許已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義,有的人所處狀態沒有機會讓其思考這些問題。

結論,「人生的意義」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幫助我們成為自己真正想成為的人,這和物質匱乏相比較沒啥意義,因為前者本質是完成自己對人生的價值判斷,以此更好地面對現實,這是精神生活範疇,後者只是個體在某個時段的狀態的概述,即物質生活匱乏。

花了一半篇幅說精神生活,因為其重要性,乙個人的物質世界可以匱乏,但精神生活不能,這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

上面講的角度是從問題本身來講的,我想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產生也會有興趣,即為什麼是這樣?知道「是什麼」是直接處理這乙個問題,知道「為什麼」能更深一層地處理這一類問題,這一塊拼圖是心理學。

提醒一點,思考精神層面的問題只是乙個開始,並不是目的,想一想最終目的是什麼。

9樓:

這樣的人都是有追求的人,我認為要比貧窮就自甘墮落,被物慾驅使要強得多。

孟子說,無恆產者有恆心,只有士能做到。小人是無恆產者無恆心,很容易被操控。就跟狗一樣,往東扔一根骨頭,你就往東。士不一樣,餓死也不吃嗟來之食。

關注精神層面的人,不一定會完全不被物慾驅使,但至少他們是有追求的人,他們的目標在於更高的層面,是人性,而不是動物性。

10樓:四疊半主義者

「哲學就是竭力思索生命,思索我們已經學到的東西,思索我們在宇宙的位置。從字面上講,哲學就是對智慧型的愛。它追求更廣闊的圖景,渴望這樣一種知識,那種使我們理解自己的生命以及周圍世界的認識。

因此,它是對價值重要性的堅持,是對完全陷入生活瑣事而僅僅隨波逐流的拒斥。」

大問題》

看到問題,我的腦海裡就出現了以上這段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對於我個人而言,重視精神絕非壞事,只是要把握乙個度。畢竟「實際的操勞或操心,比反思更為原始。

有用性先於沉思,『當下上手狀態』先於『現成上手狀態』,『在世存在』和『與他人共在』先於『獨自存在』。我們不是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上空盤旋,從上往下凝視,而是已經在這個世界上,並且參與其中——我們『被拋』到這裡。而『被拋性』必定是我們的起點。

」(《存在主義咖啡館》)

11樓:禿頭獅子

大概說的就是像我這樣的人吧,物質貧乏,生活簡單,剩下了太多時間,於是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難道活著就是為了過這種生活,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不安於現狀卻沒有能力改變,只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越想越煩躁,越想越迷茫

身體已經死了,思想還活著,總感覺我的肉體配不上我的靈魂,為了活的更快樂開始自我麻痺,活著就是沒有意義,開始奉行及時行樂主義,思考是一件好事,但想得太多就不容易快樂,我只是乙個普通人而已

還有一種人,像月亮與六便士裡的那個畫家一樣,一直不安與現狀,總是想追求熱愛的事業,尋求精神富足,一無所有流浪街頭,但他是快樂的,拋妻棄子玩弄感情,那是他為了藝術所做的犧牲,在世俗的眼光裡他是不堪的,但對他自己來說活著的意義已經實現了

物質匱乏但總在思考人生意義的人怎麼評價,這個問題好像就在說物質匱乏的人沒資格思考人生意義,只有物質富足的人才能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也就是說活著有意義的前提條件是成為乙個有錢人,這不是太可笑了嗎

如何評價乙個嚮往豐富物質生活卻不願意努力同時把努力掛在嘴邊的人?

筱帝 我不想評價你女朋友因為在我看來你做錯的比你女朋友做錯的更多 所以我跟你談談慾望吧 也是通過慾望這個東西來跟你剖析一下你女朋友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 嗯 人是先有慾望才會去做事的 比如你看乙個女人長得很好看就也沒有什麼優點就是長得好看純粹的花瓶 但你就是看上人家的皮囊了就想跟人家來一發 這就是慾望 ...

MMORPG遊戲在策劃層面上如何設計乙個新穎的物品揹包系統?

把揹包做成三消遊戲,相同的道具無法自動疊加,必須連成線才能疊加。然後苦逼的強迫症患者就得花乙個小時去整理揹包,或者怒刪客戶端,或者怒花十塊買一鍵整理揹包。 新穎的揹包系統.揹包是為其他功能服務的,釐清目的先.回過頭來看這個問題,也可以人為賦予乙個目的,比如增加揹包系統可玩性,提高蒐集,提高付費神馬的...

乙個真正愛你和乙個在物質上能滿足你的人你會選擇哪個

Apple 看到這個問題,我會覺得,乙個真正愛你的人不能滿足你的物質需求,而乙個物質上能滿足你的人可能沒有非常遷就你,事事順著你,照顧到你的需求和感受。愛你的他,去了解那個真正愛你的人,愛的是你哪方面,顏值,身材,經濟條件,溫柔賢淑或者其他,當你有一天沒有或者這些條件減弱了,他還會那麼愛你嗎?你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