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良知」是什麼?

時間 2021-05-12 04:15:44

1樓:

先生日:「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所以,良知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的道德感和判斷力。

良知是我們心的主宰、心的上帝。

良知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2樓:為誰乄執著

良知就是良心,

你看著乙個幾歲的小女孩在菜市場被撞到在地,沒人扶一把;

然而,在一輛輛小貨車、三輪碾壓而過後,依舊無人無動於衷,連個120都沒人打;

時間對於小女孩而言,不是十幾分鐘,而是其一生,路邊不過一公尺處行人匆匆而過,卻如視無睹。

如果這樣的場景乙個人的心不會感覺到有種痛的感覺,那人基本上是麻木而且沒有良知的。

PS,真實事件。

3樓:馬牧之

「良知」是儒學中乙個歷史悠久的概念,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孟子提出並使用的。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

「良知」是生活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經驗事實,也就是說,「良知」「呈現」於經驗世界這一點是生活本身已經解決了的問題。人的四端之心(惻隱﹑是非﹑羞惡﹑辭讓)常時呈現,即表示人常常實有其覺也。這個覺就是人的良知。

決無一人一生永不呈現其良知的,除非他是死。

良知是呈現證成的邏輯線索表現為三個條件的滿足:其一,普遍必然的道德法則是由「良知」頒定的。這個條件的滿足解決的是「道德自律」問題。

其二,「良知」能夠保證普遍必然的道德法則實現。這個條件的滿足解決的是實踐理性的「動力」問題。其三,「良知」必須在經驗世界「顯現」。

這個條件的滿足解決的是「良知」的現實性問題。

4樓:隨風

良知中的知不是一般意義的知識,知識是可以說、寫出來,可以成為一種規範,而良知是一種判斷善惡是非的智慧型,是未發之「」,因此不可明確的說明,重在乙個「」字,這也是道家「無」的境界。當然,這樣未免虛空,對於我們一般俗人而言,權且把良知看作為當下所處 社會的價值共識也無大錯,這是儒家主於「有」的境界。

5樓:史思明

知,「知行合一」的知。代表認知,一種善惡觀念的認知,一種行動。

陽明說,是非就是個好噁。「是非」就是「知」,由人性情感作為助力,經由善惡觀念的知性裁定,而由人性能力執行之。

陽明 「致良知」之意,其實跟孟子一樣。存心養性。就是把失去的「善」找回來。

這個善看起來是道德自覺或本能的良心(比如我們經常聽到你這個人良心大大的壞)。其實還是長期歷史-教育的積澱成果。

克己復禮歸仁,我善養我浩然之氣。怎麼復?約束自己。怎麼養呢?孟子也說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

6樓:月下之夜

百科:順應天道而賦予的智慧型。我們從表層也可以理解「良知」為良好的知識,初步的認知,良好的認知,或是良心公德,善良和責任,那古代孟子: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之中的「良知」又指的是什麼?。

良知是什麼?

馬恩祥 心理醫生 12月8日心學日曆 王陽明曰 良知只是乙個良知,而善惡自辨,更有何善何惡可思?傳習錄答陸原靜書 度陰山曰 良知能夠辨善惡 思善思惡,是我們後天對善惡的定義。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定義所謂善惡,因為人與生俱來的良知早就能幫助我們判定出善惡,而且它的判定是快速的 幾乎沒有間隔的。所以王陽明...

致良知 到底是什麼意思?

wangzheng 得道之人必然高壽 王不是所以別鑽死犄角 王的文章趕腳是把簡單的事搞複雜 其實就是 做事做學問搞科研 專心致志 心無外物 實事求是 格物致知 理論聯絡實際 知行合一 個人拙見,在結合字義詞義,致 顯示 顯現,良知 孟子 不慮而知為良知。個人理解是要顯示本性的那種不假思索,本來如是的...

你認為禮儀是什麼?

大明太祖高皇帝 禮儀起於周,但周禮與現在的禮儀是不同的,或者說是禮儀朝著乙個開放性的方向發展了。現代的禮儀,禮大多指謙和讓,儀指的是在特定的場合著特地的服裝與行為,這是現代主流價值觀所倡導的禮儀,其他的就沒有限制,全憑人類經驗去與整個社會相處,所以禮儀的存在,相對給個人多了更多的合理性選擇。但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