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提唐朝就有一些人扯胡人血統

時間 2021-05-10 08:32:39

1樓:

這就是一滴血原則,根據這個原則中國哪有什麼五千年的歷史,明明是五千年的殖民史!我一直覺得給中國皇帝開除國籍是一種弱智行為,滿族蒙古族皇帝是殖民者不是中中國人,好,那麼有四分之三異族血統的皇帝是中中國人嗎?二分之一呢?

四分之一呢?慢慢的香腸就切到壓根就不存在中國這個文明了。

2樓:

對漢族,要採用一滴血原則。也就是說,.......n次方有疑似胡人血統,他就不能算漢人。

所以,對於某些人來講,這個世界上漢族是不存在的

3樓:負熵

因為覺得胡人不是中中國人才是奇怪的,清末南方勢力崛起,以民族主義為口號。甚至不惜篡改歷史,把中國一部分的北方民族說成異族,以至於後來文化自我矛盾。始作俑者就是日本人,從元清非中國,下一步就是唐,日本人自己鼓吹自己發源蒙古高原,以此建立對北方的正統性。

追根溯源。正統漢人從不鄙視北方民族,甚至認為北方民族就是夏人分之,無論是司馬遷的史記,甚至更早的山海經都有這種記載。戎狄根本不帶有貶義,戎裝,狄甚至是姓氏,野蠻,蠻夷才是貶義詞!

南方人為了確保自己對中國領導的合法性,不得不篡改歷史。因為歷史上南人的地位很尷尬。

4樓:尚善弱水

要是有點異族血統就是異族,那中國五十六個民族都有漢人血統,他們咋不把全國五十六個民族統統視為漢人呢?

漢朝公主嫁給了一代代匈奴王,致使後來的匈奴王們的漢人基因高達百分之九十多,他們咋不說匈奴王族是漢人呢?

甚至,他們還生造這種歷史謠言:「西戎周秦,南蠻漢,崑崙晉,鮮卑隋唐,沙陀宋,回回明」等等。

作為華夏漢人,洒家一直承認,漢人首先是文化意義上的民族。

因為華夏先賢的「華夷之辨」,本來就是對文明和野蠻的區分,而不是對血統的區分。

孔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人也;文王生於歧周,卒於郢,西夷人也。」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唐律名例疏義釋義》雲:「中華者,中國也。親被正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

《全唐文》程晏:「四夷之民長有重譯而至,慕中華之仁義忠信,雖身出異域,能馳心於華,吾不謂之夷矣。中國之民長有倔強王化,忘棄仁義忠信,雖身出於華,反竄心於夷,吾不謂之華矣。

豈止華其名謂之華,夷其名謂之夷邪?」

此類言論不勝列舉,要旨都是以文化論民族。

但你若是一定要拿血統論民族,那我告訴你:

事實恰恰相反,中國漢人的父系基因一流純正,而中國游牧民族的父系基因,幾乎全被漢族男人給融合了!

至於原因嘛,主要是中國游牧先民的生產力水平實在太低,發展不出夠大的人口基數,致使人口比例相差太懸殊了。

空口無憑,有據為證:

【到公元581年,中中國人口剩下4430萬,其中南朝314萬,北朝漢族3500萬,漢胡混血兒500萬,鮮卑雜胡116萬。所以隋唐北方漢族血統大概為(3500+250)/4116= 91%。

隋唐漢族雖然融入了部分北亞人種,但主流上仍然是北方遠東人種。】

——《中國民族史》,王中翰主編

如果你拒絕相信古代的史據,還有現代科學為證。

現代分子人類學已經證明:漢人的父系基因一流純正,而蒙滿等游牧後裔的父系基因,則大多來自漢人。

至於原因何在,你懂得一池水跟一杯水的差距吧?

幾十萬遊牧人的基因,落在上億漢人之中,就像一杯水落在一池水中,被稀釋得接近於零。

而上億漢人的基因,隨便濺出幾朵浪花落在幾十萬遊牧人中,就像幾大桶水落在一杯水中,至少能把他們「融合」大半。

尤其是,每一次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後,失敗的游牧民族歸降了華夏政權,都要接受漢人先民的統治和教化。

而且在婚姻政策上,漢人政權也能積極促進民族融合。以使那些失敗了的游牧民族,無論從文化上還是從血統上,都能盡快被稀釋於漢人之中。

據明會典卷141刑部十六《律令·婚姻》記載,蒙古色目人婚姻:

「凡蒙古色目人,聽與中中國人為婚姻,務要兩相情願,不許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

其中中國人不願與回回欽察為婚姻者,聽從本類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請特別注意這兩句:

【凡蒙古色目人……不許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

——知道這是啥意思吧?!

所以,歷史記載和現代科學殊途同歸、互為印證,共同詮釋了這個合理的結果:

漢人的父系血統一流純正,而蒙滿等游牧後裔的父系血統,則大來自漢人。

華夏漢人就是用文化教育加上基因稀釋的方法,把失敗後的原侵略民族給「同化」、「融合」了。使他們從野蠻落後的族群,蛻變為文明先進的華夏民族的一小部分。

如果你還想繼續發出質疑:

為什麼游牧民族的人口那麼稀少,而華香農耕民族的人口總是那麼眾多?

那我就繼續告訴你:

這不僅是因為,華夏漢人總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最終打敗或消化掉曾入侵中原的游牧先民;

尤其是華夏先民的人均生產力,能以舉世最長的時間領先世界,因此才能發展出世界最大的人口基數。

而游牧先民的生產力水平嚴重不足,養不活夠多的人口,致使人口基數比起華夏漢人過於懸殊;所以,只能被稀釋融合於人口基數一直領先世界的華夏漢人之中。

5樓:socialism

「漢族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納魏徵言,遂覺勞費日甚,幾失久安之道 —李世民

6樓:

唐朝李氏是皋陶的朝代。

皋陶之皋正是太昊少昊之昊。 皋陶顓頊祝融這幾個人是與山東海岱地區原始先民直接相關的。

同時又透露出這支先民很早就發明了製陶技術且技藝優良,如歷史記載的「昆吾作陶」(昆吾為己姓後),皋陶實為「昊」字的緩讀。

皋陶後裔李姓涵蓋很廣。 大學政治系裡有兩個同學都是金髮的,她們姓 Lee。而且據我所知她們八代之上都沒有亞洲血統。

7樓:彌堅

李唐極度鄙視胡人,斥之為賤籍,你還覺得李唐有胡人血統嗎?把李唐的血統玷汙了,就是等於侮辱了華夏的文明。日本一直以來就是這麼幹的,我們的文人墨客們,自從滿清以來,脊梁骨還是彎曲的,所以自然要替人家搖旗吶喊了。

沒看見芳芳嗎?沒看見季子越嗎?李唐不是胡人,如何對得起日本每年花費的鉅額的文化侵蝕的資助費用呢?

所以我一直提倡,不要對日本這種國家有絲毫的寬容之心,對這種族群一定要徹底的在物理層面上讓其變成歷史。雖然我們可能手段有所改變,但是目標決不能改變。

8樓:少循

荒謬,中國古代是父系社會,血脈也是按父系。清主福臨母蒙女,玄燁、顒琰母漢女,從來沒人說滿清血統不純,甚至理所當然把滿人認作金國女真人之後,儘管滿清統治者多次強調非女真之後,當初稱女真不過是其借勢。

同理。唐高祖母雖鮮卑女,妻亦雖鮮卑宇文周宗室女,然其父系世代中國漢人,世受漢文化,又居中國天子之位,若說他們是胡虜,甚至一味強調其鮮卑血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可笑至極!

9樓:戈文波

1、李虎叫大野虎,出生於內蒙古

2、李虎兄弟叫起頭與乞豆

3、拓跋在陰山一代漢姓李

4、馮承鈞於〈唐代華化蕃胡考〉中,因為其祖父李虎的兄弟名為起頭與乞豆,非為漢族姓名,懷疑李淵家族有可能出身胡人

5、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蘇日巴達拉哈在《蒙古族族源新論》一書中,認為李淵家族為高車後裔

6、根據唐朝法琳的看法,唐朝皇室非老子李耳後裔,並非出自隴西李氏,而是拓跋氏後裔

7、現代DNA檢測李唐Y疑似N單倍群

8、日本學者金井之忠主張李淵家族出身胡人

10樓:秦能補拙

因為這正是唐朝輝煌的關鍵,別誤會我不是說混血,而是那乙份開放與包容,乙份願意學習一切的精神,讀詩書、胡旋舞、突厥衛兵、禪宗興起…而後才有大唐盛世

11樓:放豬小民

早年的李二:「自古賤狄夷,朕愛之如一。」

晚年的李二:「戎狄人面獸心,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

大帝以一生的經驗對胡人作了定論。

12樓:九命天鷹

胡扯罷。

李世民是百分百的漢人。

李淵剛起兵反隋的時候,李世民還不是什麼天策大將軍的時候,突厥來犯,李淵想棄都逃跑。李世民就以衛青、霍去病的故事激勵李淵,李淵才定下心,與突厥決一死戰,最終打跑了突厥。(故事大概是這樣。

這個故事是歷史記載的)

在這個故事中,李世民的精神世界完全是個漢人。

13樓:金岡金失俠

屬於選擇性偏見,有其他目的。他們在扯李唐有鮮卑人血統時,就是不提李唐的漢人血統,就像李唐的父系y不是漢人的一樣。

其次,南北朝幾百年混戰,鮮卑,匈奴本身就有了很多漢人血統,早就跟漢人融合為一體了

如果扯的話,那匈奴從和親以來,匈奴高層就一直有漢人的血統呢,大單于還是劉姓的小舅子呢

14樓:自動回覆機械人

何止是一提唐朝就扯胡人,而是之後一提宋朝就扯沙坨族,一提元朝就提蒙古族,一提明朝就扯回族,一說清朝就拉出來滿族……總而言之,在這些人眼裡,唐宋元明清,跟漢人沒關係。

15樓:

因為總有皇漢痛罵啊!偏偏我們義務教育統一用教材了!傻傻的心無芥蒂的跟著D走,愛國愛家,簡簡單單的按照老師教的,書本寫的做人生活!

突然在網上看到了狂轟濫炸,有些極盡侮辱之事,太受打擊了!

大家都不罵,內部簡單生活,一致對外不好麼?

實在攔不住,你們願意咋辦咋辦吧!記得有種別連累別人,別連累我們過不太平!連累了,要還的!

16樓:知洲

漢人的界限是什麼,靠血脈那是胡扯,漢朝之前的7國了解下,文化認可才是漢的正統,因為根本沒有漢的民族,漢只是文化的符號不是民族

17樓:蔡厭清III

因為你唐是真的胡。

當然,這個問題可以有乙個淺的解釋和乙個深的解釋。淺的解釋就是:以今度古,如果今天哪個同學有八分之一少民血統,那他身份證上肯定寫成少民啊。同理可知,李世民應該算少民。

不要笑,很多人覺得現行制度就是真理。所以擬定制度時,真的不能忽視負面影響啊。

深一點的解釋就是,隋唐本來就有不少鬍化成分。

整個南北朝時期,實際上可以看作南朝正統和北朝蠻夷的軍事對峙。北朝政權無論魏、周、隋,都是各種鮮卑人、漢人、漢化鮮卑人、鮮卑化漢人雜居的處所。

而最後北朝隋吞滅南朝陳,則標誌著中華第一帝國滅亡。

在整個隋和唐前期,漢胡雜處的關隴貴族集團,一直都處於權力的上層。比如宇文化及,尉遲恭,長孫無忌,元稹等,都是鮮卑姓氏。而且上層不注重華夷之辯,也導致其他方面出現變夏入夷。

比如元稹有詩為證:

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羶滿鹹洛。

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

火鳳聲沉多咽絕,春鶯囀罷長蕭索。

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最典型的是服制,如果說先秦-漢-魏晉南朝-宋-明代表的是漢服主流,那麼隋唐就屬於不那麼主流的乙個分支。比如女性的裙腰提到胸口,宮裝還袒肩露臂這種,可能是受到了鬍化影響的。

當然,唐中期以後,隨著關隴貴族集團的消亡,唐帝國的鮮卑痕跡也就日趨消失了。所以鮮卑化在唐朝雖然存在,但並不是貫穿始終的。

為什麼在出國後,一些人變得尤其愛國,一些人則對本土文化產生了極端厭惡?

出國後才看清中國 zz文化經濟各個領域的本質,改變得益於國外頂級教育環境,思維 全面自由的資訊和個人的成長。結論就是,中國很好,中華民族很偉大,但是zf該換了,禍害無窮。 我覺得出國只是乙個催化劑。什麼出國之後,一些人極度厭惡中國,一些人懷念中國,從根本上說,就是有人從一開始就不喜歡中國,出不出國這...

為什麼一些人排斥AA制?

Cro 我認為跟社會發展的文化和行為習慣相關吧。你要是不好意思,你可以說 我來請吧 也比AA制要好。你提出AA制就表示你不希望欠她人情,但是你又不夠大方把她那份也出了,同時又可以說明你跟她關係比較遠也不想拉近關係。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我說一下我在美國留學的經驗,AA制這個東西很常見,大家出來玩什麼都是...

為什麼一些人無法接受文身?

李飄飄 有水印。算了,就當給師傅打廣告了,這是我剛剛在手上文的,我實習兩個月,錢全攢下來做這個了 回家我爸媽估計會弄死我,不過這是我自己賺錢弄的,我腰桿很直啊嘿嘿 Homer 老一輩的就是這樣,我和你一邊大,前兩天問過我媽能不能紋身,我媽說 看看紋身得是什麼人,只有混混才紋身 反正就是很堅決的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