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現象或者說理論要研究到什麼程度?

時間 2021-05-10 07:02:33

1樓:雞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用這句古詩詞來描述科學研究的道路再合適不過了。舉個小例子,十九世紀著名的物理學家們都認為物理的基本問題都已經解決掉了,只是還有兩朵討厭的「烏雲」,這兩朵烏雲中的其中一朵就帶來了現如今的量子力學的產生,我們現在看新聞也能看得到,說我們國家發射衛星驗證量子通訊,並且量子的世界仍舊存在非常非常多的問題等待解決,量子力學本身就是建立在基本的五個假設上,這五個假設是人為給定的,也就是量子力學本身就是乙個「空中樓閣」,基本假設為什麼成立,到現在物理學界也沒有定論,只是假設之上的理論可以拿來做實際應用,才有了現在的量子通訊和傳說中的量子計算機。

那麼,科學理論研究究竟是不是有沒有止境呢,誰也不知道,從哲學上講一定有止境,但實際上來看,對於人類發展歷程來說遙無止境。也同樣舉乙個例子,我們人類對於空間探測的,有多種方式:有地面觀測,比如射電望遠鏡,光學望遠鏡,空間中的哈雷望遠鏡等等;有衛星觀測,比如用來觀測太陽耀斑爆發的soho衛星,比如對地球磁層觀測的cluster衛星簇、themis衛星簇和mms衛星簇,比如對金星進行空間探測的金星快車,比如探索者一號和探索者二號。

對於地面的光學天文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這些還可以探索到比較遠的宇宙空間,但是觀測主要侷限於電磁訊號的觀測和影象觀測,具體當地究竟是什麼情況,發射探測衛星是最好的辦法,目前執行最遠的兩顆探測衛星就是探索者一號和二號,他們分別於本世紀初穿過了太陽系的邊界,經過了幾十年,才剛剛穿越了邊界,太陽系可是銀河系中的滄海一粟呀,銀河系可是有八萬光年,就算一顆衛星以光速前行也需要八萬年才能穿越銀河系,八萬年之後,人類在哪,誰能講的清楚,而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你想探索完宇宙,那就不知道需要多上個八萬年了,人類又在哪!

所以,你要問科學理論研究有沒有止境,我說有止境,就是不知道人類能不能到達那個科學的止境了!

2樓:我叫鐵柱

個人感覺其實任何乙個問題如果研究下去都是無限的,但人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你是搞研究的,那你是需要用自己一百年的生命盡自己所能去推進問題的研究,如果你是從事其他行業,那很簡單,研究到能解決你的問題滿足你的需求即可,比如你做管理,你需要懂人性,但是人性你是永遠研究不完的,但如果你能懂到一定的度,你就能在這個社會上成為乙個優秀的管理者,能夠解決正常管理工作中絕大多數的問題,就已經夠了

3樓:我欲登風

我們通常是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

我們需要的是從現有知識的範圍內,向外誇出那麼可見的一小步。而不是空想那後面的第三步第四步。誇越式發展從來都不存在,誇越式理論多數是笑話。

特別喜歡乙個女孩,要堅持嘛,或者說應該堅持多久?

derder 其實喜歡這種事情自己是控制不了的,即使你知道ta對你沒有興趣,內心還是想從ta的表現中挖出ta 可能喜歡你 的蛛絲馬跡,從網上搜啊,問朋友啊,刻意去試探啊巴拉巴拉。無論如何,喜歡乙個人完全控制不了,不是說自己想不想堅持,或許你會喜歡ta好久好久,或許在某次看到ta時,突然就發現,好像沒...

如何成為乙個好的日語翻譯(口譯),或者說要成為乙個好的日語翻譯需要具備那些東西?

日語老師雪舟 日語能力自然不必說了,中文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十分重要。除了語句的通順之外,還需要結合所處的場合選擇合適的詞去把譯文翻出來。所以我們既要加強日語的素養,也要加強中文的語言能力。這是硬實力。軟實力就是,我們需要抱著一顆不斷學習的心態。因為作為乙個翻譯,我們接觸的可能是各個領域的資料檔案等等,...

有沒有乙個瞬間懂得了什麼道理?或者說是哪個瞬間讓你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

我倒不是瞬間就領悟了 是這樣的,我高一的時候呢不喜歡地理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到了高二,我選了文科。然後我發現學文科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地理,因為地理真的一竅不通,每次寫選擇題都在心裡扔色子。後來我決定努力讀書了,第乙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地理。怎麼解決?我也不太清楚,就給自己買了一套卷子,三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