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中「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可以說明晉朝因為得國不正而不敢提「忠」嗎?

時間 2021-05-29 23:03:00

1樓:

西晉得國一大半靠滅蜀滅吳。

武帝沾沾自喜說:我平天下而不封禪。

武功之外也需要那麼一點,因為人家要問,高貴鄉公安在?

至於孝治天下,陳情表這一句也是當時社會一般觀念的反映,而不光是西晉的意識形態。

問題就是世家大族是西晉舉足輕重的力量,對孝的宣傳是統治階級內部意識形態整合的結果。既能得到皇權的忠的體面(特殊利益),也符合世家大族的需要(一般利益)。

而忠又並不完全是對皇權的,是上下統治層次的普遍存在,皇權只是權力金字塔頂端。

所以對孝的宣傳強調超過忠。一方面也是效果問題。忠這東西往往是各顯神通了,還用得著綱領程度的宣傳?勤王是忠啊扛著紅旗也是忠啊百萬雄師也是忠啊

2樓:高階督察黃啟法

以孝治天下的還有我漢啊,所有的皇帝諡號都有個孝字呢,比如剛剛被歷史書減了戲份大家耳熟能詳的漢武帝其實就是漢孝武帝,大漢朝得國應該除了朱八八沒有更正的了,總不能說大漢朝以孝治天下就是忠字說不出口。

3樓:洛嘉

呃……《陳情表》這個我覺的說明不了吧?

-------

明帝時,王導侍坐。帝問前世所以得天下,導乃陳帝創業之始,用文帝末高貴鄉公事。明帝以麵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4樓:青袍如草

中原王朝的話,確實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如南朝皆是權臣篡位,唐則是外戚。

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很有意義,唐宋皆有盛世,只是既得利益者的更替,誰的統治對百姓而言並無太大區別。法統一事,角度不同自然不同。如三國時,魏代漢是明明白白的禪讓,是不是比季漢得國更正呢?

太始四年六月丙申,武帝有詔:「士庶有好學篤道,孝悌忠信,清白異行者,舉而進之;有不孝敬於父母,不長悌於族黨,悖禮棄常,不率法令者,糾而罪之。

這是乙個例子,以孝治天下,並沒有什麼問題,這是欽定的。另如歷年的親講孝經,就不贅述了。

而司馬氏得國不正,連簡文帝都承認,也誠如魯迅所說:魏晉,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殺。為什麼要以孝治天下呢?

因為天位從禪讓,即巧取豪奪而來,若主張以忠治天下,他們的立腳點便不穩,辦事便棘手,立論也難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以孝治天下,更多的是一種立場,一種手段。如同劉邦的白馬之盟,可以理解,誅非劉氏王者,是一種封侯的途徑。孝也不是單純的孝。

九品中正下,這成為了入仕的一大阻礙,陳壽即使如此,只是「使婢丸藥」,結果「坐是沉滯累年」。

而更甚的是,曹操殺孔融,司馬昭殺嵇康,都是以不孝為罪名。到了晉時,王敦想廢太子司馬紹,則「欲誣以不孝而廢焉」,屢試不爽。

得國不正的司馬家不忠是事實,那麼孝呢?八王之亂是後話了。

如何看待陳情表沒有抄襲陳情令?

鬍子名 我也是服氣現在的各種 粉 有的 粉 已經變成瘋魔的代名詞了,有個啥相似的都說抄襲,真正抄襲的帖上來拍出來也沒少看一眼,維權成功的作者有幾個啊。所以真是說話負點責任,別無腦誇大維護,把人家作者好端端連累的也讓人厭煩了。我沒看過 山河令 但 天涯客 應該更早一些吧,這咋扯的上抄襲。前兩天我也看有...

怎樣評價李密的《陳情表》?

蓮燦 我只想說他如果終生不仕的話,肯定名聲比現在大好幾倍,中中國人就喜歡那些徹底的人。當然,他祖母死了,他也沒有理由了,不仕可能會被砍頭。 胡唱 今天突然想到了陳情表其實我很反感把李密的初衷上公升到忠國之情 那樣顯得陳情表親情的主題虛偽。每次讀起來覺得字字泣血時,又想到是為了推脫任命,搞得我心裡亂七...

讀李密《陳情表》,你不覺得有問題?

沒。作者簡介有介紹大概的,史書裡也有介紹,他家,他祖母娘家在當時來看,有錢是事實。李密是官宦家庭出身,他自己也有做官經歷,物質及社會階層上來說,那時的他並不是貧苦人民,只是用今天的目光看,文章裡的他看起來 貌似 過得比較貧苦。他呈的表,也許是待價也許是婉拒避禍也許真有祖母之故。但是,真的好感人 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