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動力技術只是一種未來電動汽車的過渡技術嗎?

時間 2021-05-30 17:55:06

1樓:

像電池這種自帶氧化劑還要揹著氧化還原劑一起走的肯定不是終點。

混合動力提供了乙個混合的思想,讓兩個系統揚長避短。而且誰說了混動只能汽油機了?柴油,煤油,氫氣,甲烷,甲醇等高儲能物質都有潛力。

所以說燃料電池才是未來,可惜現階段只有氫氣能用。

2樓:試車路上

混合動力技術並不只是石化內燃機+電機的組合,未來或許會有電機+氫動力發動機、氫動力發動機+核能等等組合,混合動力是一種將多種不同的動力結合最優化的技術,跟使用什麼能源無關。是一株永遠需要延展的科技樹。

3樓:樂知

看了一些回答,大部分人覺得混動phev方案更加實用合理,其中重要的理由是化石能源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緊缺,但大家也忽略了乙個更加緊迫的問題,就是分散使用化石能源的環保問題,仔細思考一下全球,尤其是中國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是否還有空間讓內燃機汽車更加大範圍的普及?

純電動汽車BEV是大勢所趨,至少目前還看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4樓:殭屍馬克兔

個人認為並不是過渡,而是實實在在可以替換傳統內燃機的技術。

首先,油電混合不僅僅在家用車領域,在超重型卡車,火車方面早就應用了。(雖然是內燃機發電,電機驅動,但是我認為可以認為混合動力)

另外,在日本已經有大量混合動力的汽車了,可以認為技術十分成熟了。

5樓:

相比德國日本

中國唯一能趕超汽車的機會就在電動或者混合動力了原因也很簡單

混動或者電動跟傳統車相比少了很多傳動+零配件德國也想推廣電動車

但是傳統廠商一直唱反調啊

你們都搞新能源那上下游各種配件小廠家怎麼活自動化已經打翻不少人飯碗了

再來個電動車

公會估計要鬧翻天

這結論不是我說的

去年大眾出事之後wiwo出了一篇專欄

回顧大眾近二十年戰略失誤裡面寫的

傳統行業發展太好對於新技術也是一種阻礙

6樓:港灣

確實是一種過度產品。但是用一種比原有產品和最終產品都複雜的技術來說,不會用太長時間就可能淘汰掉的。至於未來動力問題,純電動汽車並不是未來。

因為電池儲存和容量的問題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可以像燃油一樣的方便。如果說當下燃油汙染嚴重的話,那麼真實的純電動汽車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的汙染遠比燃油嚴重,只是我們沒有認識到和一般人看不到。就像食物裡如果吃出一根頭髮或乙隻蒼蠅,那麼人們會季度的憤怒而跟商家做鬥爭。

但是一些食物裡新增的化學藥品可以致癌或要命,但是食物看起來很好看,那麼人們就會接受。乙個國家或者說乙個社會需要穩定,也需要緊急的發展,那麼在選擇發展的幕後就必然會隱瞞部分真相,為了穩定。純電動汽車會存續乙個時期的,但是之後的動力應該是來自氫動力。

這項技術在發達國家已經處於研發階段了。至於未來最終的動力是什麼?很難說,畢竟有的技術與科學只是在某一時期的產物。

過了這個時期,就會有新的理論、心得技術去推翻之前的理論與技術。也許說這話太遙遠了。至少在外面今天已經出生的這些人來說,估計只能趕上燃油車、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了。

7樓:

目前的電池,還是遠比汽油,天然氣弱的能量儲存介質。

所以電動車能否真正意義上取代燃油/氣車。只要看世界上會不會出現充電5分鐘通話30天的蘋果手機就行了。

8樓:含辛

「BUT,從技術角度來講,混合動力技術比純電要複雜很多,如果用一種更複雜的產品作為一種相對簡單產品的過渡,從邏輯上是不是有點講不通?」

就這句話回答一下題主。技術的發展規律永遠是:

複雜技術實現簡單功能

複雜技術實現複雜功能

簡單技術實現複雜功能

9樓:王甲

摘錄我寫的一篇文章中的內容吧

可以說混動車是燃油車的乙個子集。電動車應該與燃油車這個大類進行模擬,而不應與混動這個子類對比。如果未來純電動車有技術突破,應該說是電動車取代了燃油車(包括傳統車和混動車)。

10樓:三人禾

現在做電動汽車完全沒有技術問題,電動機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控制方法也比發動機簡單,唯一的問題就是電池的充電時間和能量密度,所以不存在也不需要過渡技術,只要電池解決了,好的電動車分分鐘造出來

11樓:

純電動受困於充電效率和續航能力,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買輛車不會只用於上下班,而且拋去政策的支援,又有多少人實際會關心這輛車是否有排放,最實際的還是考慮油費和電費等現實的問題,個人認為現階段較為實際的是油電混合,但是雖然技術難度高於純電動,也可以看作是純電動的過渡品,相當於從A到B的過程中加了個A+B來過渡,而且現在屬於市場的初期,各種技術都有突破的餘地,等鋰電技術成熟了,純電動必然淘汰油電混合。混合動力另乙個趨勢是燃料電池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相對成熟,現在主要面對的問題是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製氫技術的突破,繼續穩定的輸出功率,同樣的綠色沒排放,跟加油時間差不多的充氫時間,續航能力強於純電動。

12樓:

電池技術一旦成熟起來,電動汽車就翻身了~不過想想,手機電腦這麼些年的發展,電池都沒有爆發式的突破,期待汽車電池的短時爆發,有點不太現實~目前的石油產量也還沒到倒逼都去使用電的程度,這個過程將是緩慢而痛苦的,尤其是對電池基礎研發的群體來說。不過技術儲備必然是贏得下場競爭的關鍵,一如那些老牌發動機企業。

13樓:sylvia wang

單從技術層面講你說的沒錯。可是純電動由於各種條例以及續航里程的限制,(比如社會上暫無配套設施如充電站)暫時沒有辦法被徹底執行。在這樣的情況下,混合動力便成了乙個引子,可以解決問題,也可以使消費者有安全感地接受新產品。

14樓:張抗抗

從需求驅動的角度來看,混合動力確實是純電動的「過渡技術」(或者稱為是「過渡方案」更合適)。但必須承認,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純電動不免感到很害躁——因為混合動力技術綜合來看更複雜、更巧奪天工,在科技樹上怎麼看混合動力技術都不是純電動的「過渡技術」

假如我理解了題主的困惑,那我再重新表述一下,看是否合適:「為啥混合動力技術既難又不徹底省油,而現在又佔據了市場的主流,這是不是人類/中國的科技樹點錯了?

事實上,確實可以這樣理解。人類的科技樹,很多是相互關聯的:沒有技術A就不可能有技術B;而又有很多技術是並行發展的。

若時間回到100多年前就會發現,當內燃機/外燃機/電機三條科技樹在汽車應用上互相競爭角逐的時候,外燃機科技樹比內燃機略慢了幾年,失去了福特的青睞敗下陣來,從此再與汽車無緣。

而電機科技樹則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老子電機不知道比內燃機高明到哪去啊——在內燃機大橫其道一百年後,燃燒學家還搞不清楚氣缸裡發生了什麼,如果內燃機理論是大海,那麼發動機專家還只是在海邊揀貝殼的小孩子。而電機則是先理論模型(法拉第、洛倫茲、麥克斯韋)再設計,精巧得不得了,IEEE一幫老流氓專家已經成精了,把電機理論吃透了導致後人都沒難以再挖坑靠學術混飯吃,幾個公式就可描述的電機可靠、省心、高效。電機科技樹點得高、點得滿、點得穩,那為啥電機一直無法在汽車應用上與內燃機競爭呢?

——因為電池科技樹一直沒有點。

石油危機、能源危機早已有之,各國提了也不止一次兩次,但幾十年過去,電動汽車一直沒有起色——因為電池科技樹一直沒人點。直到90年代以來,筆記本與手機的大量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現實需求」,不必什麼補貼,不需要什麼政策,大把的鈔票刺激使人們開始瘋狂地在電池科技樹上加點(在此感謝一下近況不太好的索尼發明了鋰離子電池)。突然有一天,汽車行業的工程師發現電池科技樹已經加了n多點了,只需要再加m點就可以應用於汽車了,這才給了電動汽車第二次歷史的契機。

而在2023年左右,人們又發現這m點技能點真tm不好點啊,於是又開始審視技術路線了,開始思考混合動力與燃料電池……

以上這個例子可能有些發散,答主在此做乙個概括吧:

1. 從技術本質上來看,混合動力總體來看更複雜。從科技樹意義上來看,混合動力技術並不是純電動的「過渡技術」。

2. 歷史車輪中的科技樹更多是由「需求」決定的。從需求驅動的角度來看,混合動力是純電動的「過渡方案」。在此,使用「過渡方案」比「過渡技術」更合適一些。

3. 科技樹的發展有很多偶然性。

若外燃機的科技樹快大概十年左右,福特選擇了外燃機路線,也許在地球這個星球上,異常複雜、巧奪天空的內燃機科技樹只應用於極少的領域。

若並行的電池科技樹早發展100年(前置科技樹也相應地提早),地球上都不會有內燃機這個科技樹——這真是電動汽車的不幸。

若沒有個人消費時代的到來、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快速發展,電池科技樹永遠都沒人點(或緩慢的點),電動汽車永遠翻身之日——從這個角度上說,這又是電動汽車的大幸。

限於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此回答部分在引用資料、邏輯上均有些腦洞略開,答得略為隨意,請謹慎閱讀。當然,部分史料我會積極地補充上出處——盡量以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精力產出盡可能可信的內容。

相關回答:

各大汽車廠研發強混車型是如何從技術上規避豐田混動專利的?目前有哪些主要型別呢? - 張抗抗的回答

Tesla 為新的 Model S D 系列安裝了兩個電機以提公升效能,如果每個輪子裝乙個電機是否能進一步提高效能? - 張抗抗的回答

為什麼插電混合動力油耗顯著低於普通混合動力? - 張抗抗的回答

純電動車有無變速箱? - 張抗抗的回答

電動汽車堵車不耗電的原理是什麼? - 張抗抗的回答

為什麼特斯拉 Modle S P85D 四驅比 P85 兩驅續航還要遠點? - 張抗抗的回答

15樓:

技術複雜不等於就不是過渡方案啊。

而且一般來說,過渡方案為了做到上下相容,往往是更複雜的。

舉個例子:

在飛機從活塞螺旋槳動力到噴氣式動力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同時安裝活塞螺旋槳和渦輪噴氣發動機的飛機,例如說B36、P81、KC97等等。而這些飛機也無一例外的,都因為結構過於複雜和維護保養過於繁瑣,而在噴氣式引擎的穩定性得到大家的認可後,很快的就被噴氣式飛機徹底淘汰了。

所以在輕型乘用車輛上的混合動力,無論是豐田那種,還是秦那種,都會在電動系統成熟後被淘汰。

但是對於一些大型車輛或者其他領域的,會不會有某種形式的保留,這就比較難說。

假設豐田普銳斯拿掉混合動力,只是一台汽油機,那麼它對應的卡羅拉嗎,還是雅力士?還是雅力士和卡羅拉中間還是卡羅拉 ?

yhz yhz 參考Lexus的命名吧,比如es300h明明是2.5l 電動機,這型號就表明了是在3.0公升這麼個檔次的。還有rx450h 大頭 感覺蠻奇怪的問題哦,這也是新了解豐田混動的朋友容易發生的誤區。一 你的理解大概是 雅力士 A汽油機動力 雙擎動力 B汽油機動力 發電機動力 COROLLA...

混合動力和渦輪增壓的技術哪乙個更有前景?為什麼混合動力在日本和美國更流行,而渦輪增壓則在歐洲大行其道?

1 渦輪增壓首先是二戰,用於解決高空戰鬥機缺氧難題產生。戰後此技術用於汽車,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缺氧地區效果非常明顯。乙個沒有渦輪增壓的汽車注定適用性不強,沒有上青藏高原這樣地方的志向,即便上去也吃力得不是一點半點 2 混合動力意味著節能,節能不僅意味著減少油耗和更遠的行程,混合動力更意味著減少不必要...

在人類現有技術的前提下,能否製造出一種動力推進裝置,在遠日點推著地球脫離太陽系?

可以借助其他天體的引力,比如如果有乙個與太陽對地球引力相當的作用於地球的天體,拉離地球出太陽系。類似於火箭發射器等,利用引力進行二次加速。只是這樣的天體,可遇而不可求。 cold26sp 知乎第一次回答,有點小緊張哈。就題主問題的乙個小細節提出不同看法 題主提出在遠日點推動地球,以期將地球推離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