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史鐵生《我與地壇》中說的每乙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乙個人質,每乙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 ?

時間 2021-06-09 00:25:55

1樓:

苦難的永恆和愛的訊息的傳揚是其作品中反覆強調的兩點。

上一小節中也是同樣丟擲乙個問題,後面跟了一段似乎不是回答的回答。

設若智慧型的悟性可以引領我們去找到救贖之路,難道所有的人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智慧型和悟性嗎?

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所以在這裡也是回答緊靠的上文留下的問題。

那麼,是消滅慾望的同時也消滅恐慌呢?還是保留慾望同時保留人生?

下面的回答:

每乙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乙個人質

講的是激情投入生活的人都是慾望的人質,為慾望而活,怕滿足不了慾望而受苦,所以淪為人質

每乙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

接受慾望和其相伴而生的苦難,接受自己不僅因為慾望而活,還是因為慾望使我們活著,活著總要做點什麼,那麼陰謀——演員是慾望的人質也就被粉碎了

這句話需要解釋一下,雖然世界是慾望與苦難的組合體,慾望永不滿足,尋欲受苦是我們活著的目的,無盡的慾望與苦難的目的也是讓我們活著,也就是說如果不是這個「無盡」,我們便不是活物。沒錯,這個苦難永恆的世界是為了我們活著才是這樣。不好聽的說法是,沒錯我們是慾望的奴隸,但這是使我們活著的唯一方法。

每乙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

也就是所謂無欲無求的人,說自己跳脫紅塵外。只要是演員(大家都是這人間戲劇的演員)便不可能無欲無求,除非死了。

每乙個倒霉的觀眾都是因為它總是坐的離舞台太近了

說的是沉溺於慾望與苦難(舞台),沒看到苦難的永恆和其必然性,自怨自艾

所以史鐵生的回答就是,「保留慾望同時保留人生」

本節最後的結尾也說了,

我在這園子裡坐著,園神成年累月地對我說: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與福祉。

即是慾望催生苦難,慾望生於苦難,二者一體兩面,誰也離不開誰。

可能有人要問了, 慾望害我好苦,人這麼浮浮沉沉,蠅營狗苟何必呢,到底有什麼意義?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

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裡,勢必會跑上來乙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

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乙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乙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於永恆尺度上去找尋意義,那便有了永恆的意義。

2樓:

「每乙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乙個人質」

要理解這句話應該要聯絡上文:「可我為什麼活得恐慌,就像個人質?」。

作者為什麼恐慌?作者擔心自己寫作的能力枯竭,作者有每時每刻都能文思如泉湧的慾望,所以作者覺得自己像個人質。聯絡到這裡演員也有演好角色的強烈慾望,有成名的慾望,他會擔心演不好交給他的角色,有很大的危機感,所以他也是乙個人質。

「每乙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

前文說過:「乙個人質報復一場陰謀的最有效的辦法是把自己殺死」。我認為觀眾粉碎了陰謀,殺死人質是指觀眾看透是演員的慾望在演出。

(觀眾看透了一切都是慾望,所以在自己層面已經殺死了人質);前文說過:「只是因為我活著,我才不得不寫作。或者說只是因為你還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寫作。

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是懂得欣賞的觀眾明白演出只是一齣戲。演出是演員為了活著而不得不有個事做,沒有必要太過挑剔,反而會得到很多意外收穫,感到快樂。

「每乙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

乏味的演員以為他是與這出戲無關的,他即使再投入,也是努力的表演,結果就是表演痕跡明顯,演不好戲劇。

「每乙個倒霉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台太近了」

前文說過:「只是因為我活著,我才不得不寫作。或者說只是因為你還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寫作」

演員為了活著才來表演,演員不會每齣戲都表演的很好。倒霉的觀眾期望太高了,沒有置身事外看透人生這個舞台的能力。他們以為演員是為了表演而活著,自然每齣戲都應該演的精彩。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觀眾會得到很多失望,所以倒霉。

我是聯絡上文理解的,不知道作者是不是這個意思。作者可能要告訴人們,沒有哪個人是生來就要幹哪件事的,不要太挑剔別人的表現,人只是為了活著而不得不找個事做。人們應該寬容一些,對別人的作品或者成果放平常心看待,不要期望太高,自然失望就會少一些。

自己去做事情,做好做不好壓力也不會太大,自己心態也會平和一些。請指正。

3樓:木森

每乙個激情的演員是指有著熱情,有著色彩,強烈的活著的人。他們之所以難免成為人質是因為生活中的瑣碎和自身的種種慾望驅使著他們不得不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

每乙個懂得欣賞的觀眾是學會欣賞生活的人。他們在暗淡無光的生活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美,他們粉碎了別人所言的生活無味的陰謀,他們用慾望與信仰造就了屬於他們的畫卷。

每乙個乏味的演員是指那些生活中沒有幹勁,頹廢的人。他們放棄了夢想,失去了希望,認為生活中的美好與自己無關,他們沒有那種向上的慾望,只有低階的物慾與生存慾望,他們稱不上是人質,生活對他們並不屑。

每乙個倒霉的觀眾是指那些沉迷於生活之黑的人,他們眼中只有生活的黑暗,他們太貼近生活了。他們是被生活的黑洞所俘獲的獵物,他們沒有撥開雲霧的雙眼

人活一世,是要有激情的,是要有慾望的,是要學會尋找美的。這種慾望不是那些俗欲,是渴望得到更好的生活,是渴望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最棒的演員是明知人生如戲卻依然活好自己,是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深。一旦沒有這種可以稱之為信仰的東西,注定只是碌碌無為的暗淡無關的跑龍套。願你即使身處深淵,亦能看到懸崖上的花,願你即使身處黑暗,亦會眼望星空。

怎樣理解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但是太陽每時每刻都是旭日」及其之後的話

知識軟體知識全集 夕陽是什麼?旭日是什麼?都是太陽啊。老年的我,現在的我,少年的我,嬰兒的我是什麼?別的新出生的少年是什麼?人造的機械人,ai又是什麼?都是功能 學習,使用,思考。那麼我 學習,使用,思考 別的少年 學習,使用,思考 別的人 學習,使用,思考。我 別的少年 別的人。同時我 老年的我 ...

你最喜歡史鐵生《我與地壇》裡的哪篇文章?為什麼?

卑微小逸 說兩段自己很喜歡的文字 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曾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還有這一段。 小海魚 史鐵生的文章讀著總有種壓抑而通達的美感,很多高深的文章理解不了,合歡樹 一篇比較通俗,算是從小讀到大。為啥一篇很簡單的隨筆能反覆看這麼多年呢...

怎樣理解楊德昌電影《一一》結尾,洋洋說的 我也老了 ?

YOYO是我的小盔甲 結尾洋洋說 尤其是我看到那個,還沒有名字的小表弟,就會想起你跟我常說 我老了 我很想跟他說,我也覺得 我也老了 這句話本身並沒有什麼很深刻的含義,乙個小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罷了,翻譯過來就是 奶奶老了去了別的地方,我感覺自己也老了,是不是也要去別的地方?這是乙個小孩子正常的思維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