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欲表荀彧為三公中的司徒還是太尉?

時間 2021-06-07 01:30:56

1樓:

1、時間都是建安十二年。

《三國志》:十二年,復增彧邑千戶,合二千戶。【彧別傳曰:

太祖又表曰:「昔袁紹侵入郊甸,戰於官渡。時兵少糧盡,圖欲還許,書與彧議,彧不聽臣。

建宜住之便,恢進討之規,更起臣心,易其愚慮,遂摧大逆,覆取其眾。此彧睹勝敗之機,略不世出也。及紹破敗,臣糧亦盡,以為河北未易圖也,欲南討劉表。

彧復止臣,陳其得失,臣用反旆,遂吞兇族,克平四州。向使臣退於官渡,紹必鼓行而前,有傾覆之形,無克捷之勢。後若南征,委棄兗、豫,利既難要,將失本據。

彧之二策,以亡為存,以禍致福,謀殊功異,臣所不及也。是以先帝貴指縱之功,薄搏獲之賞;古人尚帷幄之規,下攻拔之捷。前所賞錄,未副彧巍巍之勳,乞重平議,疇其戶邑

」彧深辭讓,太祖報之曰:「君之策謀,非但所表二事。前後謙沖,欲慕魯連先生乎?

此聖人達節者所不貴也。昔介子推有言『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君密謀安眾,光顯於孤者以百數乎!

以二事相還而復辭之,何取謙亮之多邪!」太祖欲表彧為三公,彧使荀攸深讓,至於十數,太祖乃止。】

《後漢書》十二年,操上書表彧曰:昔袁紹作逆,連兵官度,時眾寡糧單,圖欲還許。尚書令荀彧深建宜住之便,遠恢進討之略,起發臣心,革易愚慮,堅營固守,徼其軍實,遂摧撲大寇,濟危以安。

紹既破敗,臣糧亦盡,將舍河北之規,改就荊南之策。彧復備陳得失,用移臣議,故得反旆冀土,克平四州。向使臣退軍官度,紹必鼓行而前,敵人懷利以自百,臣眾怯沮以喪氣,有必敗之形,無一捷之勢。

復苦南征劉表,委棄兗、豫,飢軍深入,逾越江、沔,利既難要,將失本據。而彧建二策,以亡為存,以禍為福,謀殊功異,臣所不及。是故先帝貴指縱之功,薄搏獲之賞;古人尚帷幄之規,下攻拔之力。

原其績效,足享高爵。而海內未喻其狀所受不侔其功,臣誠惜之,乞重平議,增疇戶邑。

2、漢晉時候的三公算不上虛銜。

曹魏太尉:賈詡、鍾繇、司馬懿、滿寵、蔣濟、王凌、司馬孚、高柔、鄧艾、王祥。

以高柔高文惠的履歷為例,魏國初建,為尚書郎。轉拜丞相理曹掾,遷為潁川太守,復還為法曹掾。文帝踐阼,以柔為治書侍御史,賜爵關內侯,轉加治書執法。

四年,遷為廷尉。明帝即位,封柔延壽亭侯。在官二十三年,轉為太常,旬日遷司空,後徙司徒。

爽誅,進封萬歲鄉侯。高貴鄉公即位,進封安國侯,轉為太尉。常道鄉公即位,增邑並前四千,前後封二子亭侯。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諡曰元侯。

從廷尉、太常、司空、司徒、太尉,都是一步步的。

再看賈詡賈文和的履歷, 董卓之入洛陽,詡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遷討虜校尉。後詡為左馮翊,又以為尚書僕射,」乃更拜詡尚書,典選舉,多所匡濟,傕等親而憚之。會母喪去官,拜光祿大夫。

傕復請詡為宣義將軍。天子既出,詡上還印綬。表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

冀州未平,留參司空軍事。太祖領冀州牧,徙詡為太中大夫。文帝即位,以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增邑三百,並前八百戶。

詡年七十七,薨,諡曰肅侯。

3、趙溫不是曹操的司徒。

4、漢獻帝時代的太尉:永漢初年,董卓,黃琬;中平六年,趙謙;初平年間,馬日磾,皇甫嵩,周忠,朱俊,楊彪;建安二年九月,太尉楊彪、司空張喜罷。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至此,東漢無太尉) 十三年春正月,司徒趙溫免。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曹操自為丞相。

(至此無三公)

5、針對後漢書中的「又欲授以正司」和三國志中的「太祖欲表彧為三公」。

1)本處正司疑為三司,可以與後文相對應。

2)結合李賢的注釋,彧先守尚書令,今欲正除也。。。。一說是除去「守尚書令」一職。

3)《宋書·蔡郭傳》:蔡為正司,不應反在儀同之下,而於時位次,相王在前,蔡公次之耳。

《宋書·劉穆之傳》:謂宜加贈正司,……於是重贈侍中、司徒,封南昌縣侯,食邑千五百戶。

結合宋書的說法,正司與儀同三司對應,那麼就是三司。

綜上,結合來看,曹操似乎有表司徒的想法,以代替趙溫,但是荀彧推辭,就不了了之。後來就把趙溫免了,自己還是丞相。八月丁未,光祿勛郗慮為御史大夫。

荀彧為什麼反對曹操稱公?

楊充 先來了解一段歷史東漢自從漢明帝之後,皇權就衰落了。支撐帝國統治的實際上是三類人 宦官 外戚和大士族。到了東漢末年,由於軍閥興起,皇權徹底淪為軍閥的傀儡,需要依附皇權才能生存的宦官和外戚全完蛋,就只剩下士族還在社會上有一定的政治地位。那麼這些士族是怎麼看待漢皇室的呢?現實很殘酷,士族也普遍不看好...

曹操和荀彧的私人關係如何?

從曹操文集來看,有關荀彧有以下幾篇 從數量上可以壓倒其他人。表章 請封荀彧為萬歲亭侯表 或 請爵荀彧表 臣聞慮為功首,謀為賞本,野於平陽。珍策重計,古今所尚。侍中守尚書令彧,積德累行,少長無悔,遭世紛擾,懷忠念治。臣自始舉義兵,周遊征伐,與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發言授策,無施不效。彧之功業,臣由以濟...

曹操不稱帝和荀彧有沒有關係?

建安元年,曹操迎獻帝之後,變為了漢朝之臣,南征北討,意氣風發,權勢加重,一改當年有志青年的形象,儼然打起了漢朝的主意,這時的荀彧怎麼想的,我們不知道,他有沒有做過什麼,由於漢朝都許之後資料很少,只知道他阻止復九州和曹操稱公,其他我們也不知道。不過一邊曹操是故君,一邊獻帝是皇帝,他夾在中間,既不能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