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講,喜歡LV和喜歡佛法到底是不是一樣的?

時間 2021-06-03 22:42:47

1樓:爾時

很簡單,就如金剛經所講一樣。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法只是渡眾生的船。眾生得渡了,船也就應該捨棄了。而法,是講給不覺眾生的。

你與其說是喜歡佛法,不如說是喜歡明心見性。喜歡真明。

而對於物的渴求,是在於所用。對於佛法的喜歡是在於明。

2樓:計玉璋

本質上喜歡是一種貪,一種執著,對於所有接觸的人事物都是。厭惡也是貪,也是執著。

我喜歡厭惡的態度與佛法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你喜歡的態度是不是一樣只有你知道,或是說只有你能知道。別人的分析與臆測也就止於此。

修行是否源於一種慾望?貪執於精進本質上是不同的。

你覺察的細微程度決定你的答案。

3樓:占星師羽志

從究級的角度,萬法皆空性,什麼都一樣一樣

從二元對立的角度,lv代表了貪欲,佛法則是解脫

大多數人都在這之間吧,可能在很多個時刻,喜歡lv和喜歡佛法是出於同樣的念頭

4樓:左偉

這個問題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喜歡的本質有很多種,這其中就有很多分歧了。但是你只需要知道LV和佛法不一樣就行了。觀自在即可。

5樓:華藏淨流

不一樣。喜歡名牌包叫貪欲,欲貪,順染汙性,喜歡佛法叫善法欲,順清淨解脫性,本質上講喜歡是對淨妙可愛的物件發起的,只不過前者是顛倒想,與無明相應愚痴性,後者是如理作意,與慧相應善抉擇性。打別人的孩子和打自己的孩子雖然看起來都是打孩子,但後媽和親媽就是不一樣,關鍵看安的什麼心,同理。

南無阿彌陀佛!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6樓:飛龍小院

1、喜歡LV。能讓你自己暫時得到休閒樂趣,過後只留回憶。想有樂趣,還得重來。

2、喜歡佛法。能滿足你最初喜歡佛法的一點心意。但可能會讓你:悟無為有為,解輪迴之苦。

阿彌陀佛。

7樓:善見 bhikkhu

如果您喜歡: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如果您喜歡:空有不二。

如果您喜歡:毗盧遮那頂上行。

如果您喜歡: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如果您喜歡:「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不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那您還不如喜歡LV包來得實在!

又;如果您喜歡諸如: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隻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第1經 (第1卷)……等等

那麼:豈是LV包可以比擬?

8樓:方世玉

當人們越來越追求外在物慾時,所表現出來的時物質越來越豐富,心靈卻越來越空虛,這是必然的。

「無源之水怎麼可能淵源長流」

無根之木怎麼可能蔽日參天

9樓:信願持名

欲樂與法樂

(摘自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著作《般若:心靈處方》)

世間的人,種種營養,都是為了追求快樂。快樂處處求,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欲樂,一種是法樂。

所謂,欲樂,一般說,世間有「五欲」——財、色、名、食、睡。

財——財富人人都想擁有,擁有財富固然可以為人帶來快樂,但是「人為財死」,因此,有錢有財有時也會帶來許多的災禍,財富有時也會造成許多不幸。

色——男女情愛固然可愛,但是「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愛得不當,往往增加許多無謂的煩惱,造成「慾海狂瀾」,不可自拔。

名——善名美譽,人人喜愛。可是「譽之所至,謗亦隨之」,爬得高,跌得也重。甚至「盛名之累」,有時候也會帶來許多的不幸啊!

食——千奇百怪的飲食,固然飽人口腹,但是多吃,腸胃消受不了。所謂「病由口入」,何況很多的罪業,有時候也是由吃所產生的。

睡——睡,本來也是一種享受,但是睡多了,成為懶散,被人譏為「好吃懶做」,自己的前途也難以有很好的發展。

所以,世間的五欲之樂,只能說是一半樂,一半苦,苦樂參半。自古以來,聖賢都是教誡大家不可以縱慾。佛陀雖然不完全教誡世人要禁慾,但是,欲需要疏導,慾海博覽,需要導之以正,所以要追求「善法欲」。

「善法欲」就是能帶給人「法樂」,所以法樂就是精神上的快樂、真理上的快樂。例如行人行義,就會為自己帶來快樂。又如正知、正見、正念,也會給人帶來法喜;甚至讀書明理、聽經聞法,都會帶來法樂。

10樓:斐斐

本質上截然不同。

喜歡LV是因為貪,喜歡佛法是因為佛法能破除貪。為什麼要破除貪?因為滿足貪心而帶來的快樂不能長久,一昧去追求身外之物會增加我執,眾生執無為有,執虛為實,執幻為真,沉浸在用物質粉飾「小我」的短暫的快樂中,為滿足持續增長的慾望而不斷追求「更好」。

人生無常,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就算能壽終正寢,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寧願感慨做出下面哪種感慨呢?

A. 我這一生擁有了X只LV,它們為我的生活增添了美好,也間接證明了我的能力,提公升了我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形象,我將以「優雅」「品味」「高階」的形象存在世人的心中。我這一生,值了!

B. 我將要離開這個世界了,我慶幸自己在有生之年遇到了佛法。它讓我明白「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我現在更坦然面對死亡。因為我明白,死亡並不是終結。在這個身體壞了之後,我會帶業繼續我的旅行,直到永脫離輪迴,離苦得樂。

11樓:護法居士

阿難。我以十法得證菩提。雲何為十。

一者能施所愛之物

二者能施所愛之妻

三者能施所愛之子

四者能施所愛之頭

五者能施所愛之眼

六者能施所愛王位

七者能施所愛珍寶

八者能施所愛血肉

九者能施所愛骨髓

十者能施所愛支分

是名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2樓:「已登出」

喜歡,就是造作。但喜歡佛法起嗎方向是解脫,善造作。喜歡lv是隨波逐流,惡造作。在沒有理解何為心的時候,造作善比造作惡好些。

13樓:

喜歡LV是為了占有它裝扮自己,並且想獲得更多的LV。

喜歡佛法是為了使用它消滅自己斷除我執,然後擺脫它乃至遠離一切法。

同一起點,不同方向,終點不同。

14樓:清香白蓮素還真

喜歡LV和喜歡佛法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區別在於喜歡佛法最後是讓你放下喜歡

喜LV是,我明天還想買另乙個款式;後天想背上街給好姐妹看看;然後又覺得愛馬仕也不錯;剛才跟我同款那個人是不是A貨?

喜歡LV如果能讓你明心見性,那它也是善法。如果不能,反而雜念和私慾越來越重,那就不一樣了。

15樓:致於道

喜歡lv和喜歡佛法對於個人來說是一樣的。對於佛法來說不一樣。佛法是讓人開悟進而超脫煩,lv是給人心理滿足的感覺。所以本質上是不同的。乙個是超脫乙個是滿足!

所以你這個問題等於沒問。不過側面說明你對於佛法也只是喜歡,喜歡本身就是一種煩惱。喜而不得就是煩惱的起源。

16樓:stanleyqiu

從佛法角度來看任何「喜歡」都是心的一種狀態,一種執取的狀態,基本屬於貪嗔痴慢疑中的貪。

但是隨著被心喜歡的物件不同,從世間法的角度來看,事情往往也是不一樣的(修行佛法的根本目的是涅槃,這個就是出世間法的範疇了,普通人還遠遠夠不上,哪怕要修行佛法也只能從世間法入手,從開始喜歡佛法入手)。

佛法的善惡是從心的狀態出發的,心處於無貪嗔痴慢疑的狀態,就是善心,反之,貪嗔痴慢疑的心就是不善心。

世間法也是有善惡的,而善惡的判斷往往就是被喜歡的物件(還有喜歡的程度,過度了也不善)。然後我們的心喜歡的物件出問題了,自然就不善了。

現在可以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了。從佛法的出世間法的角度來看,喜歡就是喜歡,本質上都是心的貪執(出世間法的角度)。可是我們凡夫俗子關心的往往不是出世間法,而在世間法的角度來看,被喜歡的物件往往就是判斷善惡的基礎。

而佛法的修行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只能從世間法入手:戒定慧中的戒和定基本都是在世間法的範疇中,只有慧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會進入出世間法的範疇(初果)。

小前鋒和得分後衛到底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已登出 拿吃雞距離就是突擊手跟狙擊手的區別 SD裡的職責分配很明顯流川楓SF 三井壽SG 現代籃球基本上完全模糊了概念所以出現了分衛搖擺人這個定位 Lazy Sun 也從名字分析 shooting guard 和small forward必須是forward衝鋒陷陣更加深入敵方內線,而shootin...

十年前的混子和如今的混子到底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

騰蛇乘霧 十年前的混子1995到2000,非常敢打,其實學生黨所謂的混子連個渣子的不如,我們這邊二中九幾年的事,幾百個人堵了學校的門,二中的老大帶走出來 實話直說 以前的混子憑膽子混不好可以開個小生意混好了可以洗白當老闆 現在的混子基本上沒出路了社會變了法治社會現在都是想辦法求財誰還當古惑仔誰完蛋 ...

喜歡和愛最本質的區別到底在哪?

心悟 可能喜歡是一種無意識的情感衝動,也就是本能,或直覺 愛,是一種有意識的,受個人文化修養或道德律約束的意識形態 愛的本質是利他,或互利,最高境界是無條件的奉獻,這只在人類社會中才有的。而喜歡可能更接近的是原始狀態 喜歡與愛有時難以區分,也許喜歡是愛的前奏,誰知道呢? 封閉貨車 深度 愛 喜歡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