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否是乙個字作為乙個詞,而不是像現代有四字詞語,兩字詞語等?

時間 2021-06-02 23:59:34

1樓:李智軍

也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不是研究這個的,就瞎說不負責哈。

感覺越古老的文章,越少見兩個字組成的詞語,隨著時間推移,多個字組成的詞語越來越多。

我感覺是最初文字形成時,每個字都是各有意義,不需要和別的字組合表意,到後來社會發展了產生了新的需要表述的意思時,要麼新造乙個字,要麼兩個字組合來表達這個意思。因此到現在有很多兩字、三字、多字的詞語。

另外從口語中獲得的詞語也有很多,看話本可以感覺出來。白話文運動後就更多了。

不過如果深究一些詞語還是挺有意思的,比如「思索」和「思考」,如果細究,可能「思索」可理解為多點「求索,探索」的意味,而「思考」可能多一些「考究,考證」的意味。

2樓:

比如《紅樓夢》裡有多次出現「形容」這個詞,最傳神的是第三回裡借黛玉的所見所聞描寫惜春的出場「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前面黛玉眼中的迎春、探春,皆用了十幾二十個字描寫,至惜春處則八個字一筆帶過,描寫內容與文字兼得參差之妙,大得山林丘壑,不顯呆板。這裡的「形容」二字就指的是形體、容貌,外貌神態描寫,這種看似兩字詞語卻是一字成單獨的詞,這種詞可能有些古今異意的味道,也可能有古人煉字的體現,簡單的字詞,細細咂摸,韻味無窮!

在如《儒林外史》第四裡,僧官偶遇佃戶何美之,何美之請僧官喝酒,吃火腿的一段描寫:「這也不妨。想不想由他,肯不肯由你。

今日無事,且到莊上去坐坐。況且,老爺前期煮過的那半隻火腿吊在灶上,已經走油了,做的酒也熟了,不如消繳了他吧。今日就到莊上歇了去,怕怎的?

」這裡有個詞「消繳」,消滅、上交、繳械等,引申未消受、吃掉的意思,詼諧幽默不乏豪爽只此詞不能,真正的吃貨該是這樣的。

關注這樣的詞,對於選詞煉字是很有幫助的。這種詞只限本土作家,受中國傳統語感影響較深的容易出這樣的詞語,反正受西方翻譯腔點染較深的作家則不大會有這樣的好詞。

3樓:熊斌

古代基本就是乙個詞乙個意。

比如對馬樣子顏色不一樣。

玉也是。

只是有很多東西是一起出現的,所以就代指而統稱了。比如牙齒,脊椎。

4樓:樓西

不錯,題主發現的對

古代確實乙個字當詞的現象比較多,其實文言文不難,而是太簡略了

但也有兩個字是乙個詞的時候……越早越是乙個字就是乙個詞……

5樓:之乎

「字」與「詞」的混淆,是近代以來語言學的乙個最基礎的錯誤。古代所謂「文」「字」是指口語中存在的,但口語中稱「名」,而寫到書簡上就稱「文」(獨體)或「字」(合體)。但「詞」則是指口語中不存在的書面語成分,如「之乎者也」之類,許慎稱之為「意內而言外」,也就是人們在口語中表意必需而無法用文字表現的東西,像語氣、邏輯關係等。

比如,二人相見,乙個問:「來了?」乙個答:

「來了。」用文字表現的話,都是「來了」兩個字,寫在書簡上,意思完全相同,口語中前者是問後者是答這兩種語氣就無法體現。再如,「天陰要下雨」,這是乙個生活常識,人人都明白,但其中包含的邏輯關係,用文字無法表現,於是文人就用「因為」(原因是)表示原因,用「所以」表示結果,也就是「因為天陰,所以下雨」。

這些文人創造出來的成分,老百姓口語中是沒有的,但在書面語中缺少相關語境,就必須新增這些人造的非口語成分以作說明。上世紀初最早明確區分「字」「詞」的語言學家是章士釗。他在《中等國文典》分析《孟子》「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一句的詞,分別稱為「名詞」「動詞」「介詞」,並提出「一字可為一詞,而一詞不必為一字。

泛論之則為字,而以文法規定之則為詞,此字與詞之區別也。」王力先生的「一字可成一詞,而一詞不限於一字」,就完全照抄了章氏的說法。呂叔湘先生曾批評章氏「沒有說出怎麼個規定法」,對其「文法規定之則為詞」的說法似有疑義。

其實章氏所說的「文法規定」乃是指語言學家的一種人為規定,並非本來如此。黎錦熙先生曾說:「從開始講語法起,就要跟聽者約定:

語法上『是把詞作單位』,文章和語言中,最小的單位是詞,以後在學習時可以一律叫『詞』,不必叫『字』。」可見稱「詞」而不稱「字」,並非是繼承傳統觀念,而只是現代語言學家與「聽者」的約定;而這個「約定」的結果就把「字」「詞」的本來所指倒了乙個個兒,將本指非口語詞彙的「詞」,用來指全民口語;而本指口語的「字」被棄而不用,成了與意義無聯絡的文字學概念。這個問題當時就引起很大的爭論,如陳望道先生就認為用「詞」或「詞兒」這個概念「本身也不十分妥當」,並指出三點。

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跟文法歷史上的別種用法相交錯,說明上或者思想上平增種種麻煩。文法史上是以所謂『意內言外』謂之詞,略當於所謂虛字,如《經傳釋詞》一部書名裡的『詞』字就用此義。而現在所謂詞,卻並不是虛字。

」王力先生也注意到這種爭論,:「語言學家對於詞的定義,本來就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而我們對於中國的詞,更感覺得確當的定義實在不容易想出。」但仍堅持「從意義上著想」,強行將詞定義為「語言中的最小意義單位」,將古代的所謂「虛詞」也囊括其中。

而事實上,自先秦以來以迄於清的兩千多年間,「詞」是指「無義」(孔穎達)的「虛字」,正與現代所說的「語言中的最小意義單位」相矛盾。

6樓:

這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語言文字都是在不斷地完善和發展的。

文字發展初期,幾乎都是乙個字代表乙個詞甚至乙個句子。但是漸漸地也逐漸開始出現二字、三字甚至多字詞語。我不是語言或文字專業,不能給你準確的回答,等更專業的大神給你解惑吧~

歷史背誦得要乙個字乙個字背嗎?

甲骨文 看你的學習階段了,既然標籤打了高中歷史,那確實沒必要,尤其是古代史部分。不過有一些部分需要逐字背清除,主要有這麼幾個部分。第一是比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這樣的特殊名詞。第二是近代史和世界史部分涉及政治知識的知識點以及對其解釋。第三是一些很模稜兩可的地方,比如鐵犁牛耕和鐵農具牛耕,皇帝和天...

為什麼我默讀時心裡總要乙個字乙個字唸出來才能理解,我想知道大家都是這樣嗎,但這嚴重拖慢了我的閱讀速度?

白眉毛王 瀉藥但是多閱讀,量增加,這會有明顯見長的 我只能從個人方面來解釋了,我讀書很慢通常兩種情況一是我本人心情焦躁,沒有認真的去體會語言和內容,也就眼下了了,看得快但是一眼即過了,所以逼迫自己乙個字乙個字讀,雖然即使這樣效果也不好 二就是文章生詞多,句式雜糅在一起,標點少。我看起來就會很吃力,就...

怎麼加乙個字毀掉乙個動漫?

涼宮春狗日的憂鬱 Cleannad 安全金屬狂潮 朱日常中二病死也要談戀愛 輕生音少女 幸運星座 冰菓凍玉子市墳場 Free 境界碑的彼方 甘肅城光輝遊樂園 小林家的畫龍女僕 紫羅吊蘭永恆花園 吹響!上海低音號 少女終末旅行社 男子約高中生的日常 賈寶石之國 笨女養孩 雪碧藍之海 JOJO的奇妙大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