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齊,秦,楚,燕,趙,魏,韓,在我國封建社會諸多政權中,為何只有韓沒有作為國號使用過?

時間 2021-06-01 08:42:22

1樓:小曉

因為我們有好多人都不待見現在的那個近鄰吧!

—————————這裡是分割線—————————

上面純粹抖個機靈,哈哈

春秋戰國之後,國家意識逐漸加強,戰國七雄,加上宋,魯,衛,鄭,中山等中小國家紛紛上台,戰爭頻仍。我在此將戰國七雄實力大致分位三擋:

第一檔:秦,楚

第二檔:齊,趙,魏

第三檔:燕,韓

不難看出,在七雄中,南韓實力確實是倒數一二的,西面是強秦,東面是大魏,北面是悍趙,南面是硬楚,四周都是強敵,影響實在是有限,能夠自保著實不易,當然也是第乙個被秦國滅的。

南韓領土範圍實在是太小,國力也不堪三擊,在七雄中幾無話語權,沒有啥存在感,自然不會有人想接盤它的國號。後世在河南這地建立的政權多會叫魏而不是韓。

一般後面的統治者在給自己的朝代,國家或者政權起名字是會綜合考慮很多因素。地理位置這個是最為重要的乙個因素,戰國七雄的實力範圍其實基本奠定了後世政權的國號。

秦:陝西,四川,重慶

楚: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上海

齊:山東

趙:河北,山西,內蒙古

魏:河南

燕:河北,北京,天津,遼寧

韓:河南

後世的政權一半都會根據上面的地理位置為自己的政權立號。這也算是對封地的一種延續,同時也可以聚攏人心,激發認同感。前秦後秦都城在陝西西安,西楚都城在江蘇徐州,前趙後趙都城分別在山西呂梁和河北邢台,北齊都城在河北邯鄲,曹魏都城在河南許昌,前燕都城在北京。

當然,這些政權好多是多次遷都,但都在大致的既定範圍之內。

戰國七雄 齊楚燕韓趙魏秦。歷史課本上為什麼是這個順序?

宅小爽 為什麼我學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有和我一樣的嗎?原諒我歷史巨渣無比但這七個國家仍然記住了,還記得老師說過是按照地理位置來的,儘管他們到底都在哪我一直沒記住 微笑 涉江 我那時候記的是 秦齊楚趙魏韓燕 名字背的順溜,但地理位置什麼的竟然沒記住 讀書馬虎 現在書讀的比小時候多一點了,地理位置和各...

戰國七雄誰的滅亡最令人遺憾?

沉默的樹 遺憾不知,但齊滅的最憋屈。如果說趙人戰至最後一滴血,那滅齊簡直是最順利的,齊人的血性最終都消耗在了臨淄城的繁華之間,最終由齊王建奉千里之地百萬甲士不經一戰而歸秦。 燕國。燕國歷史非常神秘,前期歷史斷層,隱約在春秋時期打醬油,戰國時期莫名成為七雄之一。燕國大事不多,也就禪讓內亂攻齊之戰,但是...

戰國七雄的回血速度怎麼那麼快?

飄雪之夜 1.其實還是需要恢復相當久的,一兩代人比較常見,比如伊闕之戰之後過了二十年魏國才緩過來梭哈了一把華陽之戰,華陽之戰後又經過十幾年的修整才再次暴兵參與邯鄲之戰。2.在農耕時代,如果土地承載力允許,人口恢復速度其實十分可觀。3.基層控制力缺乏,存在虛報現象,如果不是六國檔案被焚毀,我們可能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