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滅韓甚至趙後,其他諸國仍不聯合抗秦?

時間 2021-05-07 04:57:43

1樓:haha kim

秦統一的程序起點在商鞅變法,變法的結果是秦國變成了乙個徹底的耕戰機器,此時,除非其他六國也實行同樣的變法,否則由秦統一的這個結局是不會改變的,即使嬴政沒能統一六國也無所謂,因為他的兒子或孫子也會統一六國的。

2樓:聽雪樓

這其實是個無解的題目,後人知道結果而已。但是在當時,可以說是陽謀,沒辦法解決。

就拿那個著名的成語:朝秦暮楚,說的就是魏國。你能怪魏國沒有眼光麼?

魏國想抗秦,但是乙個人打不贏,那怎麼辦?齊國觀望,楚國因為怕魏國倒向秦國,出兵打魏國;魏國為了抗楚怎麼辦?齊國觀望,只能想秦國求救·······反正就是各種亂,各有恩怨,各有爭端····怪就怪魏國自己實力不強····

回到滅趙,如果說秦國是虎,那趙國在當時就是狼。救還是不救,其實很糾結·····

3樓:呵呵

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兩千年前跟現在沒什麼區別,各國君主跟我們也沒什麼區別,他們真要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戰國縱橫家哪來那麼大勢力?但是就如你明知道不努力女神將來只能給別人啪啪,現在依然在這裡刷知乎一樣。

君主們聽聽縱橫家吹吹牛娛樂一下身心沒問題,有便宜撿也可以打一打(六國伐齊),真要冒風險擔壓力去打強秦,還是再看看局勢比較保險。真正能直面壓力做出改變的必是汗青留名的豪傑,如秦孝公渠梁,如趙武靈王雍,如魏公子毋忌,戰國末期六國君王的名字又有幾個人知道?

4樓:

在秦滅六國之戰開始之前,山東諸國曾經組織了一支九國聯軍,由齊、楚、燕、韓、趙、魏、宋、衛、中山九國組成。兵源主要為前六國,後三國想必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實力,最多繳納贊助費,在聯軍中掛乙個名分罷了。原本九國盤算著在滅秦之後如果瓜分占領區的各項事宜,結果在崤函一戰中,九國聯軍幾乎全軍覆沒。

既然秦國僅失皮毛,而九國元氣大傷,那麼山東各國唯有力圖自保。更何況,即便成功破秦,將來以六國為首的反秦集團內部勢必要面對新一輪的生死決戰,至於哪國最終統一全國,就由不得我們猜測了。

秦國正式吹響統一中國的號角,由於六國主力軍幾喪於崤函之戰,山東六國基本上無力抵抗秦國的虎狼之師,至多為自己的滅亡踩踩剎車板而已。於是便有齊國花錢買和平的基本國策(縱使九國聯盟覆滅秦國,齊國地處東方,分秦故地半點兒好處也撈不到),楚國向東的退守戰略,還有燕國突發奇想的恐怖襲擊。

歷史不容我們假設,也不存在一定的「為什麼」。在戰場解決不了的問題,欲在談判桌上解決是不可能的,歷史一次次地為我們驗證了這條公理。崤函一役,九國已無心再戰,只得任由強秦宰割。

5樓:寒鯤

1.滅國速度:秦從滅韓到收齊,只用了不到十年,這是什麼速度?

注意同樣的戰場規模,即便到了現代世界大戰的各主要戰場還各打了四年和六年,十七八世紀的封建歐洲,還有七年戰爭、三十年戰爭。兩千多年前,鐵器還算中高階兵器,基層部隊用的都是青銅和皮革,這樣的情況下,不到十年,掃滅六國,秦,順風順水的速度,擋不住。(見下圖,注意時間)

2.史無前例:上一次可以和秦兼天下的只有周武滅商了,八百年前了,何況周滅商只在河南發生了戰事,後續的周公東征,也只在河南山東之間的地區進行。

同樣是以關中為根據的征伐,秦以川陝二省之田力、以關中(今陝西省三分之一)的人丁戰力,屠滅關東五國(黃淮地區)與楚(長江中下游),這可是更古未有的奇蹟戰力。注意,古文常用

「掃」字和「兼」字(掃六合、兼天下)來形容始皇的統一戰爭,可見此種滅國的速度、戰力遠非制度仍舊停留在半封建半郡縣、貴族把持政權的六國所能比的。後世唯一可以與這一次的震撼匹敵的,只有蒙元了。秦破了史無全國性作戰的前例,元則破了史無大洲級作戰的前例。

留給對手的,只有深深的震撼和恐懼;留給後人的,除了深深的震撼,還有激動的熱血維持著秦熱、元熱。

3.合縱太落伍:戰國後一百年,所謂的合縱,不過是六國終於發現秦的強大而不得不聯手抗秦,這種合縱盟誓是春秋國際的路子,但不適應戰國的形勢:

周天子全無威勢且,前259年就被滅了,盟主的名分就有問題了,而且戰國征伐不是軍陣對戰,而是國戰,合縱盟誓太過鬆散;所謂的連橫,其實就是分化瓦解政策,用陰謀、用美女、用財帛,秦能用士人而非貴族,所以這些伎倆都能比列國玩得徹底。齊發明、晉常用的盟會模式,對付夷狄正合適,對付楚這種國家體制稍微不同於中原的文明就勉強應付的過去(最後還是靠晉挑撥吳楚矛盾,把吳拉進渾水,才勉強壓住了楚),對付秦這種徹底執行列國變法而且變了不止一次的國家,就顯得落後於時代了。換句話說,戰國中期的變法徹底性決定了哪一國能脫穎而出,戰國後期,只是對變法成果的打分罷了。

戰國後期,列國使渾身力氣才憋出乙個合縱,是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大家都看得出來,所以才自顧自的享今朝之樂,破罐子破摔唄。

4.秦強六國非一變之功,從孝公用商鞅開始,秦國歷代都用列國務實之士(荀子入秦都感嘆過秦的國風),秦制、秦兵、秦謀,三者交相高速邁進,其不威震天下是不可能的。六國的貴族再昏聵,也好歹是有家學培養,有點歷史感的,自己的國家,連貴族勢力都掃除不出宮廷(有的大夫直接取代了國君,然後又被原本的家臣控制,以下犯上無窮盡),郡縣、耕戰、軍功等政策又怎麼可能執行徹底,對於這些情況,貴族集團總會有一兩個明白人吧?

能做到四君子那樣「養士」就名傳青史了,這恰恰從反面證明了想進行其他更深一步改革的難度(換做秦國,士都給國家養了,關你明白時務的貴族什麼事?)。六國貴族,不識時務者昏聵作樂、但求保全一時,識時務者,又能怎樣?

國風壞了,來不及了,無力回天。還記得鉅鹿之戰麼?當年先到的各國聯軍也不還是作壁上觀麼?

都經歷了亡國之恥了,還是這個樣子,可見六國貴族氣數盡了。

補發第5點

5.地理與後勤,韓魏在戰國後期完全就是秦國的跳板。長平之後,整個山西都是秦地,六國就靠著黃淮平原和江漢平原,已經不是當年可以叩關而攻秦的時代了,六國完全處在中國地理上的最低的地勢階梯,這個仗怎麼聯合起來打?

何況秦國關中蜀中都很少做過戰場,而連橫策略又加劇了六國之間的攻伐,燕屠齊、趙屠燕、韓魏常常四處撿秦軍過後的便宜,楚國還動不動和齊國翻臉。六國那什麼供給和秦軍打仗的聯軍?總之,秦國的關中和蜀中都是大後方,中原、山西、南陽盆地是戰略跳板,六國也就只剩下被刀俎的命運了。

6樓:盧立進

魏國、燕國此時弱得不值一提,唯一能抗秦只剩下齊、楚兩國。但齊一直是秦國遠交近攻政策的受益者,在五國伐秦之後對外政策急劇保守。而楚國此時自守有餘,進攻不足,就靠著楚和魏燕根本打不過秦國。

最後還有一點,之前秦國已經在中原腹地建立了東郡,直接斬斷了六國南北合眾之戰略要道。例如趙國想要和楚國合兵一處也基本沒可能了。

一東郡

這是西元前230年秦滅韓之後的戰略形勢圖

圖中可以看出,秦國建立的東郡(魏信陵君死後,秦迅速發兵奪取魏國二十餘城)已經將北面的燕趙、南面的楚國分隔開來,二者無法合兵一處,互相支援。或許是出於邯鄲之戰時秦軍慘敗於趙魏楚三國聯軍之教訓,秦國這次將三國合縱的道路直接斬斷,從而使其各自孤立作戰。如若不然,我覺得李牧率領的趙軍和項燕的楚軍聯合作戰的話倒是有可能擊破秦軍。

另外秦國也憑藉了東郡和齊國接壤,對齊國造成威脅。

二齊國

齊國在田單復國之後的戰國歷史當中基本是個打醬油的存在,只顧著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外方面和秦結好。可能是齊泯王時期齊國過分武力擴張以致招來五國伐齊之悲劇使其在對外政策方面不敢再有什麼大動作。印象中齊國出手的一次是趙國拿長安君作人質才幫忙趙國擊退了一次秦軍的進攻。

戰國七雄 齊楚燕韓趙魏秦。歷史課本上為什麼是這個順序?

宅小爽 為什麼我學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有和我一樣的嗎?原諒我歷史巨渣無比但這七個國家仍然記住了,還記得老師說過是按照地理位置來的,儘管他們到底都在哪我一直沒記住 微笑 涉江 我那時候記的是 秦齊楚趙魏韓燕 名字背的順溜,但地理位置什麼的竟然沒記住 讀書馬虎 現在書讀的比小時候多一點了,地理位置和各...

秦拿下野王後,馮亭把上黨送給趙。此時秦為什麼選擇攻打長平?戰略目的是什麼?

飄葉之夢 先說說秦昭王,早年在燕國為人質。秦武王去世,回國奪位,是為秦昭王。即位初期,宣太后當權執政,外戚魏冉處理庶務,任用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 齊國 楚國,攻取魏國的河東郡和南陽郡 楚國的黔中郡和郢都 今湖北江陵市 聽從范雎之言,奪取宣太后 魏冉的權柄,正式親政。秦昭王在太后和穰侯的專擅掣肘下...

秦滅六國,為什麼秦君大多賢明,而六國國君大多昏庸?

桃之夭夭 法家大顯身手,大展巨集圖 先問是不是,再問有沒有。秦國勝出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有當時最管用的制度。或者說,他們把這個新制度建設得最徹底,也運用得最徹底。這種新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國內的資源和財富,最大限度地激發民眾的生產潛力和戰鬥勇氣,並保持令行禁止步調一致的集體性格,從而橫行霸道,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