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為什麼將統治中心移到江戶?

時間 2021-05-07 04:38:13

1樓:八臂修羅

人吶就都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預料。乙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考慮到歷史的行程。我絕對不知道,我作為乙個三河小諸侯怎麼把我選到江戶去了

2樓:不懂戰國

前段時間在別處已經回答了與此差不多的問題,但並沒有展開說。後因朋友的指引查閱了一些資料,現在此再詳說一下:

從江戶時代的史觀來說,將家康入國前的江戶描述成乙個小鄉村,因家康卓越的眼光和行動力,再加上後來將軍們的不斷營造,逐漸發展成甚至在世界上也有名大城市,當然這也會讓人覺得是為了突出家康的先見之明而已。但在江戶幕府所謂的正史《德川實記》中,家康曾想選擇小田原城為居城,但秀吉認為小田原乃樞要之地,遣一家臣鎮守即可,建議家康應該選擇所謂的「形勝之地」,即江戶。之所以沒有選擇天下堅城小田原及幕府起源地鎌倉而選擇江戶,學界又分成了幾種不同看法。

關於優待說,秀吉認為小田原及鎌倉周邊沒有良港,而江戶雖然當時尚未形成規模,但可以建造良港,為水運和海運之要衝,將來很有發展潛力;關於謀略說,由於小田原的堅固,秀吉也怕家康像北條氏那樣據城圖謀不軌,因此建議家康以當時相對荒僻的江戶作為本據;第三種就是敬而遠之說,因家康有在小牧長久手時與秀吉對陣和敵對的前科,但作為當時實力最強的大名,秀吉為了天下大計又無法一口將其吃掉,因此首先迫家康上洛臣從,後又將其轉封至關東,以直臣堵住東海道一線,雖然給予家康高位,但對其行動進行暗中封鎖。以上述幾種說法為基,後來的學者又提出了新的認知,比如江戶史著名研究者北島正元指出,在進行了家臣分配後,為了更好地控制武藏、相模、伊豆等地,從地理位置上,江戶似乎比小田原更加有利。後來江戶都市史研究學者鈴木理生還是從江戶的水運著眼,江戶在北條氏時代從物流流通及海運、水運方面並未受到北條氏的足夠重視,但對於東海道環伊勢灣沿岸出身的家康來說,充分認識到江戶與東海道一線保持密切聯絡的重要性(筆者不懂戰國在翻的一篇關於武田水軍的文章裡,提到了環伊勢海的水運對於駿遠三一帶的巨大影響力,而江戶和駿府又同是家康居城之地,因此家康對於海運的重要性有著高度認識),所以現在的說法基本都從江戶所擁有的強大水運能力來切入。

近幾年來,關東戰國史研究的第一人黑田基樹指出,從天正十一年起(1583),北條氏就已經開始關注江戶一帶,以周邊的武藏巖付、下總關宿和佐倉為江戶周邊的支城,拱衛著關東水上交通大動脈。可見在北條氏的最末期也已經開始認識到江戶周邊的重要性及其潛力。

除了從以上經濟方面著眼,學者川田貞夫又從政治上著眼,家康被轉封東國,與豐臣氏的東國支配構想有一定關係。從後來秀吉委家康以東國,委毛利輝元和小早川隆景以西國編可窺一斑。而且家康入主東國,對於局勢尚未完全穩定的關東和奧羽諸勢力,也是個相當的震懾(家康取代上杉景勝為豐臣政權在東國的取次)。

此外,江戶還是從京都沿東海道、經南關東、北關東至奧羽的主幹道的主要據點,如奧羽有變,大軍可沿著這一主幹道北上。

綜上所述,家康選擇江戶要說完全排除豐臣秀吉的構想恐怕並不可能,但從豐臣政權對東國支配的願景及江戶自身的立地條件來看,江戶由家康進行統治,確實是個合適之地。

3樓:Tenkabito

第一,慶長大轉封之後,關八州變成德川大本營,家康在此經營已久,有著牢固的統治基礎。

第二,從歷史原因來看,關西近畿政權多不長久,如平氏、豐臣氏,兩代滅絕。室町幕府雖說維繫較久,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動盪之中,將軍權勢名存實亡。

第三,關東歷來是武家龍興之地,兩代幕府皆由關東興起。

第四,關八州平原為主,切水道豐富,在農業社會利於發展。

4樓:愛國是爸爸的權利

猴子很大的一步棋就是在攻下小田原城後,就用北條家的土地來交換烏龜駿河遠江三河等等的封地。這也是烏龜在伐北條家之後一躍成為坐擁石高人口排行榜第二的原因。但讓烏龜受命在江戶設都,疲於解決民眾戰後的不滿情緒,與根深蒂固的三河盡快脫離干係且滾到江戶白手起家才是猴子大人的真正算計

5樓:

關八州の咽喉を押へて。少しも身を動し手を出 さしめじと謀りしのみならず。又關東は年久しく北條に歸服せし地なれば。新に主をかへば必一揆蜂起すべし。其敗に乘秀吉が胸中。

關東原本是北條家的領地,2023年小田原攻陷之後秀吉就匆匆決定了對家康的轉封(在當時轉封領地以削弱大名實力是一種慣用的政治手段,也有說轉封家康的領地是為了制衡東國大名),同年8月家康移居江戶——當時的江戶歷經戰亂,破舊荒蕪(因此有說法是移城是秀吉的強迫,意圖讓家康修城再度削弱其實力),但江戶作為支城,相較於領地內的其他城市(小田原,鎌倉等)一方面沒有過多的舊氏殘部,另一方面也確實擁有一些地理優勢與歷史因素(風水,港口,要塞,道灌築城的基礎等),再加上家康本人對源賴朝的極度崇拜(實際上家康當時的處境與源賴朝類似)——所以儘管遭到了家臣的反對(一說),他最終還是把江戶當做了居城。

江戶成為德川家居城之後,實際上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並不是德川家的政治(統治)中心,2023年德川家康讓位德川秀忠後成為大御所,借「天下普請」修繕江戶之故,隱居駿府,理政伏見,開創長達十餘年(至2023年)的「大御所政治」(也就是駿府政權),讓駿府成為了實際上的政治中心(目前二元幕政研究領域的學者中也有人提出:幕府初期江戶的支配權僅在關東以內,而駿府的支配權則可以拓展到全國)——所以事實上江戶成為名副其實的幕府政治中心是在2023年家康死後,秀忠取得實權之後的事情。

關於幕府初期的「二元政治」局面(有興趣的童鞋可以深究~),下面的圖可以作為參考:

好像跑題了)

總結起來,我認為江戶最終成為德川家的統治中心,在當時情況下考慮有以下幾種原因:

受到秀吉強權限制,轉封關東後,家康當時可選的城市不多,江戶是備選城市中大環境較好較有發展潛力的乙個(太田道灌也曾經把江戶作為關東的要塞)。

家康在2023年還是乙個250萬石的有力大名,且轉封根基未穩,他未必料到了之後發生的戰爭自己會取得完全勝利,因此服從秀吉(佯裝築城,減弱實力)是一種較為符合時勢的做法。

源賴朝作為武家政權的開創者,受到家康的極度崇拜,在當時二人情境類似的情況下,家康根據關東,效仿鎌倉(鎌倉同處關東並且臨海)自建都市,也不難理解。

到2023年,江戶成為德川家居城已經有10多年,城市建設已經小有成效。並且此時其他地方尚有舊部殘餘,遷都更是會導致民心不穩——實際上明治初期,天皇遷都東京也因考慮到民心與穩定,幾經返折,甚至還提出過遷都名古屋的妥協措施。另外,考慮到早期江戶城建設多為防禦工事,2023年左右才開始大規模擴建——推測家康早期對江戶的規劃應為:

能作為本城的軍事要塞,而後期則為:名副其實的武家政治中心。

至於德川家之後的發展得益於江戶的種種(比如軍事,戰略等),其他幾位知友已經說得很好了,就不贅述了。

參考諸多,必有疏漏,敬請指正。以上。

6樓:王宗遠

在本能寺之變後,德川家康與取代織田信長的豐臣秀吉數次對峙後,雙方以政治婚姻後合談後,豐臣秀吉繼續遠征九州,而家康經營其領國;家康免除鐡匠等徭役、開設驛站、土地測量等基礎建設措施。

2023年,豐臣秀吉強迫德川家康將其領地移往江戶(今東京),反而使德川家康藉機從地方性諸侯轉型成全國性的諸候,並在豐臣秀吉遠征朝鮮時,拒絕出兵。

以上摘自維基百科 - 德川家康

讀《德川家康》是什麼體驗?

晏寧 今天讀完第一章。占個坑,看什麼時候能讀完。按照我看 廢都 的速度,930頁看了四天。9488頁的 德川家康 應該得36天,現在處於期末複習階段。那麼盲猜兩個月吧。 晨光和月色 讀了這本書,對我人生改變很大,少了急功近利,更多了耐心。最喜歡的裡面的詩是 人身五十年,如夢亦如幻。從裡面體悟到的最有...

為什麼德川家康被稱為源氏長者?

天一人 不同意最高票說法。家康確實在剛當上三河守的很短一段時期內自稱過藤原氏,但當時他根本沒顧上做考證源流偽造家譜這些基礎工作,基本也就是用嘴一說,比朱元璋自稱源自朱熹還要假,加上同時也自稱源氏,所以誰也不會當真。後來德川自己都放棄了源出藤原氏的說法。松平氏如果真和上杉 伊達一樣,是源流清楚的藤原出...

德川家康是個什麼樣的人?

戰國頂級政治家 政略比軍略更強的男人 信長公能打,政治體制改革被踢翻 秀吉公也能打,政治一團亂 家康公雖然也挺能打但沒有那麼能打,但是整合關東從東向西沒有絕強的政治手腕是做不到的。北條家做不到所以撲街冚家產,家康公做不到也得撲街冚家產,凡關東勢力不能統一日本則必死無疑。家康公做到這一點,那他就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