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歷史上大多是將軍統治的,天皇卻能一直存在?

時間 2021-05-06 11:42:53

1樓:ydw0514

日本哪乙個將軍都沒發統一本土,這是日本本土地理決定的,日本有很多小平原但沒有壓倒優勢的大平原,所以農業時代沒法真正統一,既然統一不了,周天子肯定就要存在啊。

2樓:無能齋主人

大河劇《葵德川三代》中有個名場面:

天皇綠帽子事件後,德川家康怒不可遏要處死所有涉事公卿和妃嬪,朝廷方面低聲下氣連連懇求寬饒,家康堅決不聽,語氣彷彿馬上要揮刀上洛親自替天皇處決。

這時候天海大僧正在旁邊說了一句,大意是無論怎麼樣,請不要消滅朝廷。

家康一聽嚇了一大跳,表面上仍舊強硬地堅稱自己是在為天子掃除奸佞,刻意強調自己是忠心耿耿一片好心,怎麼可能想要消滅朝廷呢。後來還是減輕了懲罰。

一句「不要消滅朝廷」的提醒,讓震怒的大御所瞬間冷靜下來。以家康多年來的經驗和智慧型,自然明白這句話的分量,明白自己越俎代庖處分天皇的臣與妾之後會有多麼惡劣的影響。

德川家擁有絕對優勢的土地、糧食、兵力,尚不敢逾越臣子的界限。其他幕府又何敢?

哦對了,鎌倉的北條家幹過不少挑戰皇權的事,京城欺負天皇一時爽,東勝寺裡全家火葬場。

3樓:漢志驢

其實除了幾個出自藤原氏的將軍外,理論上所有的將軍都是天皇的父系後裔(當然德川的血統實際上很可疑),因為他們的祖先是降為臣籍的天皇子孫源氏。既然君臣名分早在幾百年前就定了,自然將軍的追求也就是天下人,而不是天皇了。

4樓:遠離垃圾人

天皇是日本人的精神寄託,也就是日本人的信仰,日本人講究信仰和傳承,認為在這個變化的世界裡應該有乙個東西是可以固定不變的,是值得信賴的,那就把它保護起來當神一樣供著。

5樓:

答案就隱藏在你自己的問題描述中。

中國認為帝王之位,有德行者居之,不拘於乙個家族。因為中國從沒有乙個有超然地位的神裔家族,中國也沒有神權傳統。

而日本有天皇這個神裔家族,他們不僅代表著國家政權,還代表著整個國家的信仰神道教。而神裔的血統也不是任何外在的德行、武力所能改變的,完全看出身。

由於神道教在日本已經根深蒂固,所以任何想取天皇而代之的人,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自己也是天皇一族的神裔。

徹底改造整個國家的信仰體系。

2屬於史詩+地獄難度的操作,日本國內的人想做到,難於上青天。即使你是能一統天下的英主,都遠遠不夠。

廢天皇易,廢天照大神難。

如果12都沒有,還要強當天皇,就算有實力,也是明顯的法統不正。天皇一族散葉無數,斬草除根也是不現實的,最後結局只能是迅速激起反對浪潮,最後不敵而敗亡。

6樓:新同學

最根本的原因有二,一是日本天皇基本沒有掌握過國家實際權力;二是在日本信仰體系裡天皇既是君主,也是神祇,兩者是一體的。

關於日本天皇沒有掌握國家權力這一點,很多人有過提及,這種情況其實一直持續到近代。雖然近代天皇曾一度掌權,但二戰失敗後,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政體,天皇只具有國家統一和禮儀性象徵。但中國歷代皇帝中被權臣架空,卻又終遭篡位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比如漢獻帝和曹丕。東漢末年,漢室及漢帝如喪家之犬,栖栖遑遑,四處逃竄,被割據一方的軍閥們呼來喝去,棄之如遺,漢室威嚴掃地。天皇也經歷過這樣的待遇,但權臣卻依然將天皇作為國家之象徵,通過架空天皇,並以天皇的名義繼續發號施令,卻沒有取而代之。

個中原因,並不能以天皇不實際掌握國家權力來解釋。

其實,第二點天皇是日本國教——神道教領袖,且是日本信仰之核心天照大神之後裔才是決定性因素,也即早期日本從根本上來說是政教合一國家,天皇既是君主,也是神。你可以取代君主,那凡人能取代神嗎?即使洞察天皇只是廢柴一坨的權臣也清楚知道,與其將千百年民眾奉之為神,信仰堅定之極的天皇一腳踢下神壇,踢下君主寶座,倒不如繼續尊奉之,而自己以君主和神的代言人施行統治,這對於社會體系和國家結構的穩定太重要了。

其實縱觀三大宗教,除佛教以多神和自渡為教義以外,其他兩個一神教的創立者默罕默德和耶穌,都聲稱自己是神的使者或兒子,而不是自稱神可見,在那個科學如同荒漠,靈異只能從神學解釋,神的力量作為國家核心價值觀和哲學體系的年代,神是多麼重要,而自稱神卻又不是那麼好玩。那麼天皇的虛君政治特徵就只能一直延續下來了。我們其實也可以拿中國的改朝換代來對比一下,凡是改朝換代的勸進表中,無一例外,第一點都是天象,最近天象有變,各種祥瑞、天書頻出,這是上天也就是神要我們改朝換代的依據,神的旨意仍是中國舊時代可以換掉皇帝的第一政治正確的標準。

中國的皇帝雖然名為天子,但卻從來沒有自成體系的神話和神學體系將天和當朝天子建立血緣關係,而不是像天皇是天照大神血親後裔這樣有"DNA"保證的神種,所以「當今天子德薄,上天久缺祭祀」,現皇帝被換掉,整個德厚的皇帝就順理成章了。

而如果有人再問,為什麼現在天皇也沒有被取消或取代,我覺得這就不是天皇這一政體的問題,而是現代所有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共同問題,是另外的範疇了。

7樓:大納言

可以理解為曹操為什麼不代漢,而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是平安時代的藤原氏還是平氏源氏北條足利豐臣德川因為還沒有取得絕對優勢,只能說是最大的軍閥,假如像中國古代那樣取得絕對優勢的早就篡位了

8樓:撥雲見日

我認為原因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沒有真正做到統一全國的強有力的政權!

日本歷代將軍、幕府皆是如同袁世凱那樣暫時獨強,威服全國,而沒有真正統一全國,地方實力派眾多且蟄伏待機而動。一旦篡位必受全國地方實力派圍攻!

至於什麼宗教神統、血脈在利益面前都是扯談!日本真有單獨一方勢力真正實現統一,必然會取代天皇自立為政教合一的首腦,進一步加強統治力,這才能把反對力量降到最低!

9樓:balabala

一方面是皇帝玉璽般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幕府內部矛盾以及各種大名土豪的存在,幕府沒能達到強有力的控制,只是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

10樓:言耘耔

第一日本從來沒有被外族占領過除了1945戰敗這是乙個很重要也很容易忽略的因素

第二天皇具有宗教意義天皇是上帝的子孫不管信不信這都給後來的實權人物以巨大的壓力你要取而代之需要有乙個完美的藉口,有巨大的道德宗教政治風險。反觀中國,皇帝從來都是誰有實力誰當從夏商周上古時期就是這樣。後來的人想要當皇帝已經有了一套可借鑑的模版禪讓。

操作起來沒有什麼風險

第三天皇很早就沒有實權,他只具有乙個象徵地位。這樣的位置搶來也沒有什麼用,當個將軍也不耽誤你坐享富貴也可以世襲。

11樓:sman

我缺乏日本歷史知識。感覺大約天皇不是乙個政治角色,是中國的皇帝加孔子。幕府取得政權,相當於取得皇權,但對於宗教,或說國民的意識形態,沒有什麼力量去動搖。

動起來可能會有極大的麻煩,既然大權在握,出於成本效益的考慮,於是供奉在那裡了。

精神偶像,難以搬倒。一時想不到可靠的方法。

12樓:陳摯

如圖最典型的就是日本第一大天狗後白河,木曾義仲殺進京都就跟源義經,等源賴朝要討伐義經就宣布義經為朝敵,前後短短六天,《平家物語》裡說「朝三暮四,世上不安,實在可悲!」當然世間可悲皇室不可悲,靠抱大腿一直延續到現在。總之就是誰拳頭大就承認誰,站錯隊不要緊沉船之前馬上跑,要不就兩頭下注(南北朝),南朝的悲劇了北朝的還在,最後明治天皇一句話南朝又恢復正統了。

當然有時候也要靠點運氣,歷史上足利義滿和織田信長都被認為有取代天皇的野心和實力,但是都在最關鍵的時候意外悲劇。

13樓:

日本天皇特殊啊,他是」無姓「的,所以他的祖宗是不可考的,祇能上溯到神話。若考究日本歷史,神的後裔也不止天皇一家,好多都是,但這些神的後代,後來都有姓了,姓就是他們的官職。早期的日本貴族,物部氏,大伴氏,都是以官職為姓,天皇無姓,反映了不太光彩的幾點:

天皇這個家族的血統,在沒有史的時代是紛亂的。早先的天皇,未必是乙個人,更可能是幾個人。

根據日本的記載,早年的天皇壽數特長,往往統治七八十年至於百餘年,不合常理。大致這些天皇,本來是好幾個人公用了乙個人的名字--------這種傳統,在日本流傳下來,就是把人名充作家名,歌舞伎的名家,比如市川海老藏,市川團十郎,最初本來是江戶時代演員的藝名,因為演的好,便成為後代公用的名號,現在是第十一帶市川海老藏,十二代的團十郎,真名反而湮沒無人知道。除了歌舞伎,商人也有這種叫法。

早年的天皇,大概也是這樣幾人公用乙個名號的。

期間有個神功皇后,以皇后的名號在位七十年,這位神功皇后的後代天皇,是父親死了一年多以後才出生-----古代史書(傳說)以迷信愚人,聲稱神功皇后忙於國事,祈求神讓自己的孩子晚出世,也就瞞過去了,以此來看,神功皇后那裡,天皇絕對是換過了。神功皇后這個人,也很難說壽長九十,之後好幾代,都是堪比烏龜的壽命,多半是當時貴族們弄的把戲。

所以早期的天皇,古墳時代那些長命百歲的老烏龜,實則血統紛亂不可靠。後來的短命天皇,血統才有點可信度。

14樓:劉大腦袋

我是來糾正題主說法的

將軍統治日本也就是幕府時期,日本歷史上有過三個幕府:源家的鐮倉幕府經歷了9代將軍,足利家的室町幕府經歷了15代將軍和德川家的江戶幕府經歷了15代將軍。明智光秀在本能寺殺死織田信長後也被天皇封為征夷大將軍,可他只坐了10天天下,被日本人稱為 「十日の天下人」

鎌倉幕府141年,室町幕府237年,江戶幕府264年,加起來將軍統治日本600多年,期間還有長達150年的日本戰國時期,就那麼點地方分出66個諸侯國,各路村長混戰,當時的幕府對村長們的控制力挺一般,後期甚至成為村長的傀儡

而日本建國以來,天皇一直是國家元首,日本的皇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從沒被推翻過,至今已經傳了超過120代天皇,當然前面的二三十個天皇多數是傳說中的人物。

所以你看看,天皇統治已歷經百世,幕府將軍總共才統治600多年39代將軍,怎麼能說日本歷史上大多是將軍統治的?事實上在平清盛之前,武士都只是天皇豢養的一群狗罷了,地位很低

15樓:人要遇時

日本的地理位置偏離大陸,常年以來與大陸歷史的程序脫節,並且絕大部分時間裡它是滯後於大陸國家的發展程序的。雖然唐朝以後,日本吸收大陸文明的程序從未中斷,但是它卻是有著自己理解的選擇性吸收。隨著中國封建文明的逐漸沒落,日本吸收時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強調自己的主體性。

日本的天皇制與幕政就是其中非常明顯的民族特點。日本社會是非常強調等級秩序,非常強調血統的。很多官位,很多職位只能有特定家族出身的人擔任。

而日本的天皇原本是大和國的祭祀,在日本統一的程序中,逐漸成為了國家元首。和銅年間編撰的《古事記》神化了天皇的地位,至此之後,所有家族的興衰,執政的更替,但是天皇的地位無可動搖。就算是在動盪的南北朝時期亦是如此。

包括後來的明治天皇也是事實上的"統而不治"。總而言之,事實上也有很多人把天皇架空,但是卻不得不承認他的權威。更多的是利用天皇的權威來說明自己執政的合法性。

為什麼歷史上有才情的女性大多是風塵女子

機智的信長 所謂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之人,乃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風塵女子既入此門,便不必有大家閨秀之溫婉 小家碧玉之可憐 愛 第二性之覺醒乃在環境之變異,無需矯揉造作,我自為我,天地為一物,何愁阿堵物。雖禁錮更深,但已於火海,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女子無才便是德,乃程朱之見,前世亦有奇女子...

為何好聽的粵語歌大多是悲情底色?

RFJ 從創作層面上說,本身負面經歷和體驗更容易讓人想得多吧,從而將感受更細膩的表現在歌曲中。從傳播層面上說,以前好像有心理學家研究過,負面的感受或情感體驗更能讓別人產生共情。從發展的過程,華語樂壇最初應該是從香港開始迅速發展的,那麼在早期粵語歌很容易體現出優勢而廣泛傳播開來。然後就進入迴圈,越多人...

為何日本動漫多是雞血中二的題材?

不止這些,日本這民族就跟中二。相對於日漫,更喜歡歐美漫和老國漫 現在國漫受日本影響太重 沒什麼說教,沒什麼吼來吼去,人物顯得更 正常 一些。 答主連續劇看的不多,還停留在 抗日奇俠 一起打鬼子 和 向著炮火前進 的記憶當中,小時候看這些連續劇時覺得很勵志,現在回想起來,中國電視劇集有很多穿插這種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