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為什麼要寫資治通鑑?

時間 2021-05-06 09:21:47

1樓:趙全

早在英宗朝,司馬光就撰寫了一些編年體歷史,在後來,以歷代君臣事蹟為名上呈君主,皇帝下詔,讓他加編成大書,之後司馬光召集眾人編撰,而關於起始點,則以春秋止於獲麟,周室不正,起始於三家分晉受封諸侯,因此就從三家分晉起,止於後周顯德六年世宗徵淮南,因為歷來都是不為本朝修史,原因是為尊者諱。同時因為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受排擠,就集中精力編書,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鑑,待全書編成,上呈宋神宗,神宗皇帝賜名資治通鑑,謂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2樓:Exterminator

大部分答案都在寫為什麼是資治通鑑,而不是其他紀傳體/編年體的非通史類史書。我則想從另乙個角度看這個問題,為什麼寫資治通鑑的是司馬光,而不是同時期的其他人(比如程頤,王安石什麼的)

時間回到熙寧年間,那個時候神宗皇帝正支持者王安石進行熙寧變法,朝堂之上也形成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新黨和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從地理上劃分,新派多為南人而舊派多為北人。

那個時候南北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南方多保留了文學新風,而北方保留了比較嚴肅的吏治(其實這種差異從南北朝的發展中就可以得出,北朝一直到隋文帝有一種嚴肅樸實的吏治之風,而南朝則是浪漫的文學之風)從北宋科舉的南北取士差異就可見一斑。對於新舊黨爭來說,北人又可以細分為三個派別:洛派,朔派和蜀派;而司馬光的政治思想後來演化為朔派的指導理論(司馬光那會兒朔派還沒成型)

朔派是正統的北方派:洛派主理想,而朔派主經驗;洛派主徹底改革,朔派主逐步改良;洛派是經術派,而朔派是史學派。

朔派的政治思想與其他派別的根本區別在於不關注所謂「王霸之辨」(新黨和洛派的主要區別)

司馬光曾說:「合天下而君為王,分天下而治為伯。方伯,漬也;天子,海也。大小雖異,水之性奚以異?」又雲:「後世學者以皇帝王霸為德業之差,乃儒家之末失也」

所以,司馬光認為上古三皇和秦漢隋唐的帝王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故而不行復古之論(洛派的核心主張)他們希望大體上延續漢唐的制度,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動。也正因此,過往的歷史經驗對於朔派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需要通過過往的歷史經驗來指導其政治主張。我覺得這也是司馬光為什麼要編纂資治通鑑的原因。

多說幾句,其實朔黨由於完全依託漢唐史實,其政治主張偏於保守和實際。做事平穩不偏激,而問題則在於改革不徹底,背後又無鮮明的理想依託,使得其結果空洞而懈弛。這也是熙寧變法中司馬光一味反對王安石卻無法提出更好改革方案的體現。

3樓:Benjamin

資治通鑑就像是北宋版的《C語言入門到精通》,用各種歷史故事教你進行系統程式設計(行政管理)工作,這是乙個北宋的高階程式設計師闡述自己的程式思想(治國理念)的一種方式,符合他守舊派的身份。

手動狗頭。

4樓:鹽選推薦

《資治通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史學經典著作,是最有代表性的編年體通史,和另一部史學名著《史記》並稱為中國史學史上的兩大高峰和兩大經典著作。它所記載的歷史跨度,據司馬光自己說一共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的三家分晉,一直講到陳橋兵變之前的一年(959),加起來正是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而事實上,如果深入解讀文字,就會發現,它裡面最早的歷史事件,其實是發生在西元前 453 年的三家滅智伯。

把這五十年加上,整部資治通鑑記載的歷史就已經超過一千四百年。

這部龐大的歷史著作,由司馬光率領三位非常優秀的助手,整整工作了十九年才完成,這還不包括司馬光早年為完成這部著作所做的準備工作和前期工作,真是乙個非常艱鉅的任務。

在這一章裡,我想把這部書最重要的特點分幾條線索理出乙個基本輪廓。

首先,大家看《資治通鑑》的書名,和我們所看到的一般史書的書名有很大的區別。比如說,我給你一本《史記》,那應該就是跟歷史事件有所關聯;再比如《三國志》,那應該是講三國時代的歷史。而這部《資治通鑑》,書名四個字中沒有乙個字和歷史有直接關係,那這個書名要如何解釋?

獨樂園圖卷.仇英.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司馬光撰有《獨樂園記》,描寫自己在洛陽的宅院。仇英的這幅《獨樂園圖》,描繪了《獨樂園記》中提到的主要園景,司馬光在畫面中反覆出現

5樓:自在池蓮

立功立德立言聖人的三大要素,對古代文人來說這是最大的追求。一本《資治通鑑》可以讓司馬光這個名字流傳千古,淮南王劉安即使造反作亂,他的淮南子也沒用失傳,可見古人對此的重視程度了

6樓:故紙堆裡寄此生

補充兩點題外話:

希望以後提到《資治通鑑》的時候,別只說「司馬光寫(撰、著),這樣容易給人一種錯覺——這294卷是他乙個人寫的

司馬光只是「主編」,還有「其他作者」。其他多人參與的「正史」「官修書目」「私家書目」類似,勿讓一人專美,同時避免詆毀集於一人。

張舜徽《廣校讎略·援引古書標題八篇論》之「論稱引官修諸書不當標舉一人」

由於時代原因,我們現代人閱讀古籍,一般都需要參考「古人注釋」,否則某些篇目、某些偏僻的或專業的知識,很難弄懂。因此讀書的第一步就是擇書,一般都集中於「經典古注」,如:

裴松之《三國志注》

酈道元《水經注》

劉孝標《世說新語注》

李善《文選注》

《史記》三家《注》(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

顏師古《漢書注》

胡三省《資治通鑑注》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顯然此「52萬字」僅指「原文」,不包括「注文」。所以,乙個現代人說「我讀過《史記》」,不是只指「50多萬字的『原文』」,而是包括後代「文言注釋文言的『古注本』」。

如中華書局經典繁體豎排10冊本三家注《史記》235萬字,是原文的4倍多。而我們大部分人應該讀的就是這「三家合注本」(白話翻譯本除外)。因此「我讀過《史記》」的真正含義一般是指「我讀過三家注版共235萬字的《史記》」

為什麼?「正史」中最好理解的就是以「人」為中心,講述人物生平的「列傳」,簡稱「文言體故事會」。

即使某些「字詞不懂」,並不妨礙你理解故事的整體「大意」,不過有時這些「大意」會讓人「判斷出錯」

而部分人所謂的「我讀過《史記》」僅指一兩篇「本紀」、「世家」,幾篇「列傳」……這些家喻戶曉的名篇(人物傳記)就是他表面所讀過的《史記》。

至於其他「專題性」強的「乾貨」,則略而未看刷一眼混臉熟。如「志」、「書」、「表」……未精讀就不要說「我讀過《史記》」。

這些「學術性」比較強(知識點密集)的篇目,非借助「古注」不可讀。

如《史記》中的《天官書》《樂書》《曆書》……《漢書》中的《百官公卿表》《律曆志》《郊祀志》……

史家之難,在於《表》、《志》。而《表》文經緯相牽,或連或斷,可以考證而不可以誦讀,學者往往不觀。

(《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類一·〈讀史記十表〉》提要)

如果你接觸的讀過《史記》的人,言必稱「五十萬字」,這時你就要考慮——他真的讀過《史記》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前四史」都有「古注」,是古人「集體智慧型的結晶」……同樣,《資治通鑑》也包括經典的「胡《注》」

眾所周知,《資治通鑑》中涉及大量的人名、地名、書名,即便是專業人士,也難以很容易地識別。

所以普通人要專門閱讀《通鑑》,還得靠老胡

「古注」不僅有助於答疑解惑,也儲存了部分「散佚的珍貴的」文字。

不過,古人在讀卷帙浩繁的《資治通鑑》之前,往往先閱讀《通鑑紀事本末》入門——故事體。

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開創了以「事」為中心的紀事本末體,實現了史書編撰體例的突破——編年、紀傳、紀事本末三足鼎立。彌補了以「時」為中心的編年體和以「人」為中心的紀傳體的缺點。

7樓:天淵道人

王安石在汴梁呼風喚雨地變法,司馬光這個舊黨赤幟,到了西京洛陽,不寫書還能幹嗎?難道整天想著自己的老朋友老對手光芒萬丈,自己官場最精華最能有所作為的十年在養老的地方穴地而居?這種痛苦和憤懣,還能怎麼發洩呢?

8樓:何不二

他倒是想幹別的,奈何在軍國事上,就是個廢物呀,仁英二宗相比其他封建帝王,不夠儉樸嗎,結果面對三冗帶來的國家財政破產問題,他司馬光除了讓皇帝儉省,其他的屁放不出來乙個,神宗打發他去洛陽修書,一修就是十幾年,不是沒有原因的,要是神宗沒有英年早逝,他司馬光踏實在洛陽等死吧。高後垂簾把他召回來,他唯一幹的事就是盡廢新法,我甚至懷疑他精神可能已經不正常了(昔日政治明星地窖修書十幾年,換我也得瘋),對了,還有神宗的廟號及荊公的諡號,真特麼絕了。司馬光唯二的長處就是嘴皮子和筆桿子,他的諡號反倒該是個文。

請問,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鑑》到底有何用?

九里山大王 以史為鑑的鑑,不僅僅指的是教訓和警示,還有借鑑參考的意思。雖然已經被西方科學和哲學思想洗禮過無數遍的現代中國人沒必要像古代儒家士大夫那樣對歷史的經驗篤信膜拜,但是也大可不必嗤之以鼻,否則是不是有點矯枉過正了。書還要看是誰讀,在咱們這樣的小白手裡,資治通鑑 充其量就是乙個高階大氣裝叉用的歷...

司馬光 司馬遷 司馬懿他們是什麼關係 ?

Dan 司馬光家族世居今山西夏縣,家族譜系完整。根據 梁溪司馬氏宗譜 記載,北宋靖康二年 公元 1127 年 司馬光曾孫司馬召和司馬伋為避戰亂,由山西夏縣遷居至江蘇無錫和浙江紹興兩地。手抄族譜和 涑水司馬氏源流集略八卷 記載 明萬曆年間 公元 1573 1620 年 司馬光十六世孫司馬晰由浙江紹興重...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好處是什麼?

太白金星 司馬光是可以說是宋朝歷史上的大罪人,憑藉一己之力將宋神宗與王安石等新黨十五年間的努力生生扼殺,使大宋走向下坡路,他到底是圖什麼呢,答案就是為了士大夫階級的利益,為了繼續享受原有政策帶來的階級劃分。司馬光以私利而不顧大義,真不知道怎麼有的這麼高的歷史地位,真是個大笑話。 哈克 當國家在走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