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矮星的演化過程,各階段分別是怎樣的?

時間 2021-05-31 17:14:30

1樓:夏日 雨音

低於0.35倍太陽質量的紅矮星,它們主要通過熱對流把能量從核心輸送到表面(而太陽由於能量大,因此主要是熱輻射方式進行能量的傳輸;0.25倍以上0.

35倍以下質量紅矮星熱對流不充分,核心也會有氦堆積),而對於0.25倍太陽質量以下的紅矮星中心生成的元素氦,無法在其核心進行有效的堆積。也就是說,氦核因為核聚變對流上公升到恆星表面,於此同時恆星表面的氫也可以通過熱對流進入紅矮星內部進行核聚變——總結來說,紅矮星可以更充分的對它的氫進行燃燒。

當紅矮星的氫經過長時間核聚變被消耗掉很大比例後,無法點燃氦聚變的紅矮星會因為核聚變的減少而發生收縮,重力收縮所製造的熱量、加上剩餘氫聚變所製造的熱量,會讓紅矮星體積變小的同時,溫度上公升,最終直接變成氦白矮星,並最後變成黑矮星。

0.25倍太陽質量到0.45倍太陽質量的紅矮星,核心都會有氦元素的堆積,因此在它們進行演化的過程中,氫核聚變反應會不斷地向外層移動——形成紅巨星。

這樣的紅巨星無法點燃氦聚變,不會有氦閃發生。質量太小,亮度太低,體積可能還沒有現在的太陽大。然後紅巨星包層向外擴散,留下核心的氦白矮星。

0.6--2.6倍太陽質量的恆星,也就是從橙矮星開始到藍白色主序星形成的紅巨星都足以進行氦聚變來產生氦閃,最後進入漸進巨星分支,最外層氫殼包裹氦殼一起往外膨脹,內部核心已經聚變成碳氧核心,然後外層擴散形成行星狀星雲,消散後中心留下高溫的CO白矮星。

如何提前使恆星轉變為紅巨星乃至於白矮星?

暢遊狄拉克海 好問題,提問者讓我想到了乙個困擾天文界很久的問題 質量較小的氦白矮星是怎麼來的?根據恆星演化,我們知道越大的恆星燃燒的越劇烈死亡越快且最終死亡過程都較為劇烈 超新星 只有較小的恆星 指太陽質量 才能在演化的後期通過不那麼劇烈的死亡過程形成一顆白矮星。而且通過演化規律我們知道,白矮星質量...

將太陽系中的太陽分別替換為紅巨星 褐矮星 脈衝星 黑洞會使太陽系變成什麼樣?

我看見了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感覺我又要熬夜了,就想寫點啥。紅巨星 這一塊我不太懂,也沒有貼圖 當一團分子雲因為引力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慢慢地由於引力的塌縮,內部溫度逐漸公升高,直到溫度達到一千萬度左右時,內部突然點亮氫聚變反應,突然的發光,光會把周圍未吸積到自身的物質推開,這預示著乙個恆星的誕生。恆星的...

人類的演化是否是失敗的?

精神病老大哥 我以為,您認為的失敗之處恰恰是人類演化的成功之處。因為在目前看來,人類很可能是地球上唯一走上腦力特化這一演化道路的物種。正因為人類的肉體能力不夠強,所以與其演化出獵豹的速度去追羚羊,還不如動動腦子做一根能扔出去的長矛,在羚羊逃跑前殺死它。更何況演化,一沒方向,二沒計畫,你也沒法規劃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