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後主劉禪,北伐戰爭你怎麼打?

時間 2021-05-06 01:52:57

1樓:「已登出」

亞歷山卓能用一群馬其頓鄉巴佬和天天背後捅刀子的希臘同盟城邦懟死兩洲帝國阿契美尼德波斯,漢尼拔能靠六萬遠征軍在羅馬老家義大利孤軍奮戰十五年差點懟死羅馬,拿破崙能懟得人口數倍於法國的歐洲列強喊爸爸。戰爭的藝術就在於不確定性,誰國力強誰就一定贏那仗都不用打了拿資料一對比低的直接投降吧

2樓:司墨君

列舉事實:

1 關羽帶著劉備家眷,包括兩位夫人住進了曹營。

2 關羽每天白天必不在家,每每總被曹操屬下宴請,五天一小宴十天一大宴。

3 曹操送走關羽,命令各關隘城防不得為難劉備夫人一行。

4 長阪坡,曹操士兵沒有抓住劉備夫人和阿斗,趙雲就出阿斗,在曹軍陣中七進七出毫髮無傷,並且曹操命令不得放箭。

5 劉備接過阿斗,摔阿斗沒有摔死。

6 劉禪在鄧艾軍到達成都時率全城軍民出城投降。

7 你給我說說劉禪北伐的理由是什麼。

3樓:

大力發展科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5年出蒸汽機,炸藥,普及量子力學,無線電

10年練鋼鐵,築鋼筋水泥。

20年出飛機大炮及多夫。

25年統一中原大事可成。

30年普及科技,收復島國,俄羅斯,東南亞,建立亞洲共榮體35年發展裝甲核彈出中東土耳其,收復歐洲

40年出航母進攻美洲,澳洲,非洲。

50年光復漢室,大漢地球國建立。

4樓:

1 持續發展,諸葛亮內政很好,先修生養息,既可以積累蜀國實力,也可以避免諸葛亮過勞死。諸葛亮一定要保住。等司馬懿死了,基本上沒誰是諸葛亮對手。

而且,魏國對蜀國一直掉有警惕心,爭取一戰搞定

2聯合吳國,爭取同時進攻魏國

3一直修生養息到司馬懿死的時候,蜀國基本上可以增加幾萬軍隊把然後趁機北伐

5樓:十一點半

啥事不幹坐等包養。

吃香的喝辣的啥心不用操,討一群老婆哪個膽敢說句「要我還是要遊戲」就立馬休了再討兩個。

哦~呵呵,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6樓:不忘初心

任何脫離政治的軍事都是耍流氓。甲午海戰,還不是輸了,為什麼?蔣介石輸了,為什麼?

如果我是他,我會改革先,先集權,把軍隊牢牢掌握在手裡。然後開始打土豪分田地,讓28萬戶百姓反身作主,開始人民解放運動,消除益州集團對人民的壓榨和對大局的擾亂破壞。實行君主立憲制,實現民主。

大力發展科技和經濟,加強文化興國。做到這一步了,魏國的老百姓,東吳的,都來蜀國了,都在當地建立根據地了,都嚮往成了蜀中國人民了。操魏和東吳政權還不是成了光桿司令?

所以說,戰爭不見兵的才是上策,就算當今,比核彈更厲害的,還是人民啊!

7樓:

前言:其實沒得打。一手爛牌啊。我就憑印象隨口一說,想到哪說到哪,可能廢話有點多,不想看就別看,浪費時間。

看的人就賴著性子聽我扯。當然,錯了還請告訴我,我改。不想誤導不明真相的群眾。

以下正文:

蜀漢從建立到滅亡,原因很多。但有三場戰爭極其的重要,可說是關乎蜀漢的國運:一、赤壁之戰;二、漢中之戰;三、夷陵之戰。

說赤壁之戰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滅袁紹於官渡;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破壺關而定關中;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徵烏桓平定北方,同年郭嘉病亡;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敗北。

曹操掃平北方諸雄直下荊州而欲席捲天下,這個策略對不對?顯然毫無問題。荊襄是孫吳抵定江東的根基所在,失去荊襄,東吳不存。

這又要說大勢了。自古偏安東南的政權,想安穩,必守住揚州和荊州。如二者不能同時維繫,寧捨揚州而不捨荊州,為何?

荊州地理位置太重要,一旦失於敵手,上游屏障皆無,敵軍即可順江東下,克夏口、柴桑,破採石,直逼建業。東吳也就亡了。曹操深知荊州對於東吳的重要性,大軍裹挾而來,就是問句話,若你孫權小兒降了,那麼天下為我所有,如果不降,也由不得你避而不戰,據江而守。

想我橫掃北方群雄,騎兵精銳更是無人能敵,滅你小小東吳不在話下。所以曹操才在赤壁之戰表現出了以前沒有的剛毅和沉穩,以至於荀攸的計謀都沒有採納,因為他篤定此戰必能大獲全勝進而一統天下。

孫權非庸主,且手下有周瑜、魯肅一般能臣幹將,當然死守父兄無數次血山火海的拼殺中打下的基業。正是在這樣乙個基調下,孫劉聯盟才得以達成。雖說此間諸葛臥龍的功勞不小,但也別小瞧了東吳一班謀士的戰略眼光。

赤壁之戰,曹操敗北。東吳想乘勢而收荊襄,進而取漢中,下益州,和曹魏隔江而治。萬沒料到劉備快人一步拿下大半個荊州且據而不還,託詞暫借。

有人會奇怪,此刻北伐且不是很好的時機?是,但是曹子孝鎮守江陵,硬是阻礙了吳軍北伐的戰略意圖。周瑜遇到曹仁的拒收,劉備的無賴,平生志不得施展,嘔血而亡,也在情理之中了。

閒話暫擱。正是據有了荊州,蜀漢能夠三分天下的條件完成一半。而另一半,要靠下面來說的這場戰爭。

說漢中之戰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破馬超定關中、西涼;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平定益州;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定漢中,劉備聞訊與孫權議和,平分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敗曹操佔據漢中;同年秋,稱漢中王;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

為何漢中如此重要?還是要說道戰略態勢。漢中北接關中南連益州,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當年劉邦稱漢中王,具有了漢中、巴、蜀,正是有了不世出的兵家奇才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戰定三秦,出潼關滅趙、魏,進河北滅燕、代,而後南下迫降齊國,從而完成了對楚國項羽的戰略包圍,垓下一戰,四面楚歌,從而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可見,拿下了漢中,進可攻,退可守。牢牢佔據了戰略的主動權。

自古入川有三條道:金牛道、公尺倉道和陰平道。恰恰這金牛道正是鏈結益州和漢中的重要通道。

戰略據點劍閣正在此道之上。劍閣不失,益州可保無虞。說個題外話,守川萬不可忘記了陰平道,此道被接隴西,南臨涪城,鄧艾滅蜀,正是偷渡陰平之功啊。

公尺倉道位於川東水路,暫擱話頭。

正因為拿下了漢中,想劉備肯定自以為益州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北守劍閣、涪城,東守白帝、閬中,益州固若金湯。稱王為何不可以?至於稱帝,雖原因更在於公元220年曹丕魏篡漢自立,為明正朔,但稱帝的底氣也就在左擁巴山及漢中、右臨荊襄和三峽的險固戰略態勢上。

這也是蜀漢戰略態勢最具優勢的時期。

說夷陵之戰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關羽被呂蒙擒殺;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張飛為范強、張達所害;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大軍被陸遜在夷陵擊破;同年,孫權進封吳王;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白帝託孤,病亡。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

長江自古為天險,而最險要的一段就位於三峽。三峽道東接夔州,西連夷陵。這夷陵正是乙個戰略要衝,據有了夷陵,一方面可以可以遏制敵軍自江而下進逼夏口,另一方面也可北出江漢而襲襄陽。

依舊從戰略態勢看。夷陵之戰的因由還是在蜀漢與東吳的荊州之爭上。建安二十年,蜀漢東吳平分荊州,到了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獨軍北伐,威震華夏。

荊襄定防守薄弱,孫權令呂蒙奇襲荊州,昭烈帝萬沒料到糜芳、士仁不戰而降,以至完全的亂了關羽的戰略部署,不得不回撤南郡,終究敗走敗走麥城為呂蒙所擒。

即得荊州,江東地位險固,自不必和劉備繼續爭鬥而讓曹魏得利,於是孫權遣使求和,想穩固長江防線戰略同盟,同抗曹賊,然劉備盛怒之下已容不得細細思量,竟然不許,點齊大軍東下伐吳,逼得孫權不得不將關羽之首級送與曹操,進而得封吳王而擋劉備的雷霆之怒。關羽之死,荊州之失,雖依然據有漢中,但蜀漢國力已然去了一半。到了章武元年的張飛遇害,章武二年的夷陵之敗,蜀漢元氣大傷,不得不與東吳通和。

而一代雄主劉備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可嘆可嘆!!

就中國地理戰略態勢而言,北方險要有西北、河西、隴西、關中、山西、山東、河北、遼東,人民殷實,物產豐富;南方險固有江東、淮南、荊襄、巴蜀諸郡,雖貨資斐然,但轉輸賴於水路,而水路上源均控制在北方要郡手裡,且戰線過於綿延,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尤其是南方無良馬產地,不能建立強大的騎兵,這在與北方大兵團的規模野戰對抗中,南方總是要吃虧的。

漢末天下之所以三分,主要是因孫劉聯盟維繫「川陝—荊襄—江淮」所謂常山蛇勢的戰略防線,孫劉聯盟則與曹魏隔江而峙,孫劉不和則南弱北強,世間動盪。孫劉聯盟如此重要,維繫的關鍵是什麼?當然是荊襄九郡。

荊州為何如此重要?一是因為荊州富足,二硬荊州風流雅士,三因荊州地勢險要。這真要多虧了劉表。

天下紛爭,中原板蕩,諸州中唯獨荊州在劉表的治理下儼然成了世外桃源。說到這東漢十三州也很有意思,各有所長。青州、涼州、徐州的士卒極其善戰,幷州、兗州、冀州、豫州的謀士更是如過江之鯽,而荊州、益州、揚州則地勢險要,不管是人口還是物產都足以割據而立。

題外話。

到了後主手裡,天下大爭之時已過,父親傳下來的基業唯有漢中、巴蜀,所謂無天時,無地利。而諸葛武侯主政,雖平南中,屯漢中,立主北伐。但從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至建興十二年(234年)前後共五次興兵伐魏,均未成功。

那蜀漢可有人和的便利?那更沒有,諸位均悉知蜀漢內部的荊州集團、益州集團、本土豪門望族為了各自的利益鬥的你死我活,空生生耗費了不少國力。

成大事,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而從各方面看,蜀漢均不佔優。然要一統天下,後主何能而為?依我淺見,秘訣唯在「攘外」和「安內」的抉擇之上。

諸葛北伐到底對還是不對?當然是對的,他的抉擇是由攘外而安內,一方面依靠戰爭來硬生生拉動國內戰略潛力的迸發,從而轉嫁國內不可調和的矛盾,另一方面是襲擾魏國不讓其修生養息,否則一旦精神氣足,蜀漢覆滅不可避免。北伐出兵最理想的態勢是經漢中而不入關中,急轉南下入南陽盆地,南下襄陽,北拒南陽,然後下洛陽,據潼關,割裂河北鄴都、許都與關中、隴西的聯絡,從而再出奇兵入武關,一戰定關中,然後據守蕭關、蒲阪,然後著力經營關中為帝王帝業,以待時機,克復中原,完成天下一統。

諸葛的戰略規劃是沒有問題的,但最終不能完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襄陽為東吳所有從漢中大軍入南陽,然後破伊闕犯洛陽,萬一東吳背後捅一刀,如何收場?關羽就是前車之鑑。

以前看史書讀到這一段總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北伐中原諸葛死心眼的都是從漢中出兵而不是從江州、夔州順江而下。現在我明白了,孫劉聯盟是蜀漢得以偏安的重要屏護,大軍東下,贏了兩敗俱傷而曹魏得利,且無精兵悍將,荊州不可守,輸了,如夷陵之敗,空耗國力而已;二是蜀漢國力無以支撐這樣一場大戰,所以當魏延獻子午谷奇謀的策略被諸葛生生否決。這不是不能為,而是不可為。

不說子午谷地勢險要,就算拿下關中也無兵可守,更不要說還要分兵牽制汝南、潁川的魏軍,萬一汝南、潁川失守,北伐之功將前功盡棄;三就是對手司馬懿了。不多說,司馬老謀深算,洞察了諸葛的戰略意圖,一直緩兵不戰,牢牢拖住蜀軍。外加蜀道崎嶇,又無水道,軍隊補給非常困難,而魏軍就食豫州、司隸,戰略物資補給極其方便。

外者拒而不戰,司馬才有了和朝廷討價還價的砝碼,這也為日後賺的篡奪曹魏政權積攢了不少政治資本。

建興12年(公元234年)八月,諸葛武侯病逝五丈原。由攘外而安內的戰略失敗。看來要「繼承先帝遺志,恢復漢家江山」只能先安內再攘外了。那麼,如何安內?

先看看後主是怎麼做的。其實劉禪親政初期幹的不壞。一方面遷蔣琬為大將軍,治理內政;另一方面令鄧芝下江東繼續奉行聯吳抗曹的戰略路線。

蔣琬輔政十二年,完全依據諸葛武侯的舊制,國內安定,人民裕足,而最大的區別就是蔣琬開始嘗試從水路攻擊魏國的上庸、魏興,但戰爭規模有所收縮。到了費禕輔政,基本放棄了對外用兵而休養生息,怎賴費禕理政料民的能力確實比諸葛武侯差了不少,尤其是處理荊州集團、益州集團之間矛盾的時候處置不當,導致矛盾有所激化,費禕遇刺這是這一激化的集中體現,而姜維的連年征戰也最終拖垮了整個蜀漢。蜀地本天府之國,山川險固,沃野千里,就算無力北伐,但也足以據險而守,姜維屯兵沓中與曹魏接連數十戰,贏多輸少。

可晚期劉禪寵幸黃皓,戰略態勢再次發生變化。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曹魏伐蜀,鄧艾渡陰平,克綿竹,直抵成都,劉禪出降,蜀漢滅。

一代雄主必然要蓄精養力,蟄伏待機。若我是後主,如何安內?東漢末,士族門閥,豪強望族,是極具政治能量的。

對內施行教化,獎勵耕戰,對外集流民為東州兵,就食巴東、漢中。取南中之資以豢荊州之士,用巴蜀之饒而養益州之傑。東結孫吳之好,起舟而收通商之利;北通蠻戎之和,周物而得良馬勁弓。

重兵屯涪陵、劍閣、利州,合州,另遣一散騎出漢中進藍田,扼武關險道,一舟師出江州下夔州,據白帝而守。如此修生養息,積蓄人口,二十年必有大成。

安內完成,如何攘外?等候時機而已。

一旦天下有異動,必死守瞿塘關。大軍立刻分兩路揮師北上,一出陰平道直奔隴西,一出漢中劍閣,直取關中,令一偏師出武關下南陽進逼伊闋。如此兩路大軍只須一軍得破,關中必為我所有,當急出潼關逼洛陽,佔虎牢而守孟津,汝南、潁川如甕中之鱉,當不戰而降。

而後分據南陽、樊城,與東吳襄陽隔河而望。再後遷都關中,經略中原,屯重兵於虎牢、孟津、樊城、新野、榆林。伺機分兵北上攻占代、雁門、晉陽,恃險而守。

這是關鍵的一步,稍微解釋一下。這次出兵一定要動若雷霆,巽疾如風,當一年內完成全部戰略部署。如此做主要是為了攻克關中,解除關中和隴西對巴蜀的軍事壓力。

主力依然是出漢中一路,出兵隴西意味有二:一是讓關中敵軍分兵北鄙,緩解漢中大軍的壓力,二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即便拿不下漢中也可出九原而下晉陽,然後經略河西。偏師出武關而下南陽意味還是有二:

一是輔助主力軍的攻勢,牽制敵軍兵力,以防敵軍開進潼關回援,二是進逼伊闋,協助瞿塘關的守衛,防止東吳背信棄義趁火打劫。經略中原完全是壓迫魏國和吳國的戰略防線,迫使其戰略前沿後撤,若魏主英明,當退守河北,定都中山、廣固一帶,而西線堅守真定、許昌、鄴都,南線堅守廬州、歷陽、廣陵,尤其是山陽、盱眙、鍾離、壽春一線,是重中之重,以防東吳渾水摸魚。其次當連線東吳以抗蜀漢,不然命不久矣。

吳主若是英明,趁著蜀魏交戰,當遣一幹將屯守夏口、襄陽,伺機進犯白帝、樊城,大軍經採石、京口,攻克壽春、睢陽,經略淮南。重中之重還是死守荊襄九郡,同樣與柴桑、雲夢訓習水師,以防蜀漢大軍東下。

我真的希望劉禪和彼時的魏主、吳主同樣的英明,這樣歷史也許就好看多了。如此大的動作,天下的戰略態勢依然發生了重大變化。蜀漢和魏國的分界當以太行為界定,而蜀漢與東吳的依舊對峙與荊襄,但蜀國依然佔據了優勢,而東吳和魏國的北部邊疆當在淮南山陽、盱眙一代,此時魏若保不住淮,當屯重兵於下邳、彭城,穩固淮西防線。

當然,新均勢終究要被打破,一旦時機出現,我又要出手了。這次目標真是整個江淮。

江淮險固,不定江淮無以奪山東,不取山東無以降河北。大軍三出,一軍出虎牢直撲淮北,過許昌、河間,經略兗州、青州,當徐徐而圖;一軍自晉陽出井阱,一偏師搶飛狐口,過居庸、紫荊,直取薊州,侵略如火;一軍下夔州,平夷陵,逼夏口,入漢江而上,過烏林、江陵、長阪,進取襄陽之南,再派一偏師經夏口南返,襲取長沙、桂陽、零陵諸郡,經略荊襄。江淮平定,重兵屯廬州、廣陵、歷陽、壽春、鍾離、徐州、廣固。

待薊州得手,遣一軍直撲河間、真定,橫掃河北。自此與東吳劃江而峙。

這完全是乘勢便利,第一部戰略目標,完成山西、隴西、巴東、中原的戰略態勢,進逼江淮是自然而然的決策,進逼江淮的這一軍為主力。拿下江淮,一方面切斷了魏國和吳國的聯絡,另一方面魏國南面屏障盡失,戰略防線被進一步逼至山東臨漳一帶,而吳主失去江淮,江東唯一的屏障就是荊襄和長江天險構築的戰略防線。所以吳主、魏主英明,定然嚴防死守。

為牽制兵力,一偏師奔襲薊州,侵擾魏國北部防線,一軍下夏口,逼江陵,吳主不得不在二選一的戰略攻勢下放棄揚州防線而死守荊襄。所以一偏師襲擾長沙、桂陽,江東必分兵守柴桑、採石而無暇北顧。沒有吳主的兵力,定能拿下江淮,然後重兵死守淮北與黃河一線,平定山東。

魏主戰而不能,四面楚歌,只能選擇在上谷、漁陽與我決戰,魏國的騎兵戰鬥力不可小覷,怎麼打就是戰術問題了,因時因地而異。拿下這一戰,北方已然平定,拿不下這一戰,只能退居山西、淮北一線,再次等候時機。當然戰略不變,先滅魏,再滅吳。

滅了魏,滅吳就好說了。

若魏得以滅,大軍當即分兩路南下,東路過潁水,直撲溧陽、丹陽,南路過鍾離,徑取歷陽、柴桑。南路強行軍,御達即刻發動攻擊,一旦攻克歷陽,長江水脈切斷,上下游而不通援,東吳情勢危矣。用懷柔羈縻之策誘降荊州,水師可順江而下進逼採石渡。

而後屯重兵於廬州、廣陵,待機謀奪交州之地,如此不出餘歲,天下一也。

自古割據江南的政權,有荊州才得以偏安。東晉有荊州,得以留存,而至桓玄反,司馬家身死國滅;南朝宋齊梁陳,陳沒有荊州,被隋軍殲滅;南宋無有荊州,歲餘而降蒙古;南明沒有荊州,終至顛沛流離而不得苟安。那麼江淮呢?

江淮是江南政權得以北伐的戰略要衝,守江必守淮。南朝最強大的軍隊北府兵就是江淮流民組成的軍隊,戰鬥力極其彪悍。北伐之議,沒有江淮為依託,南朝軍終究入不了中原,受不了中原。

有了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的實施,東吳已經沒有了荊州、江淮,無險可守,朝不保夕,滅亡也自然而然。

至此,北伐大功告成,漢室天下中興。於是劉禪彪炳史冊,功成千古,文治武功,堪比光武。

慢慢的寫都寫了我快兩個小時。看來我還真是廢話多啊。唉~~

下次再不寫這種腦洞大開的答案,太費神。一方面上了年紀,一方面腦子也壞了,很多東西不是記不住就是記岔了。看完整個答案的諸君還望海涵。

就這樣吧。真是累!

如果你是三國劉禪,會不會選擇投降

這是我對劉禪的看法。如何評價劉禪,他是傻還是聰明?再說說自己。公元263年,諸葛瞻率兵與鄧艾在綿竹交戰,諸葛瞻戰敗身死,大軍兵臨成都城下。此時的我,已經56歲了。遙想當年,昭烈皇帝56歲時,率軍攻取益州,屯兵以圖漢中,天下三分有其一,兵馬雄壯,謀臣武將上下一心,逐鹿中原只在一念之間。諸葛武侯英年早逝...

如果你是皇室戰爭的主策,你將如何改變現在巨大的流失情況?

SilverSeed 雖然是2016的老帖了,但我還是來說說2019年的玩家流失原因吧。1 新手教程缺失。新手階段 指5000杯 現在最高有8000吧 以下或者卡等高於同杯數人的。他們極其缺乏技術指導!別說調卡序 分路式拉扯 一帶一路 啟用主塔 左右兼顧 反預判 骷髏精銳 意義河在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

如果你是男孩,你怎麼選?

魚別丟 怎麼選就不說了,子非魚,我回答了也是治標不治本,你的問題已經不是這個選擇能解決的了,你既然問出了這種問題,就說明在你心裡很糾結,甚至開始逃避,你在逃避問題,逃避責任,不敢去面對,但是這很正常,我畢業那年和你差不多,面臨很多選擇,我也是逃避。這個事情吧,你多聽聽自己的內心,別用利弊去權衡,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