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有多少名人是被箭射死的

時間 2021-05-30 07:39:53

1樓:

標籤有演義,就以演義為準吧

直接被射死的:

孫堅(死於黃祖軍,亂石亂箭射死),

龐統(徵西川被張任君誤以為是劉備而射死於落鳳坡)[正史死於攻城]張郃(追擊諸葛亮中計亂箭射死於木門道)

郭淮(射箭不中被姜維抓住箭反殺)

夏侯霸(隨姜維北伐攻城在城下亂箭射死)[正史不詳,但有猜想是在張廖即位車騎將軍前已去世]

吳蘭(與高翔同軍過橋時被魏軍射殺)(此處可能有誤)凌操(被甘寧一箭射死)

鍾會(成都之亂死於亂箭)

(張嶷與徐質對陣被徐質所殺)

被箭射中隨即死亡的:

張遼(夷陵之戰後魏伐吳被丁奉射中腰,回到許昌後箭瘡迸裂而亡)甘寧(夷陵之戰帶病出征被沙摩柯射中頭,隨後坐於樹下而死)[正史病亡於夷陵之戰前]

徐晃(被孟達射中頭隨後去世)

太史慈(攻合肥被張遼射中,病重而亡)

黃忠(夷陵之戰被馬忠射中肩膀,是夜隕於御營)[正史病死於夷陵之戰前]姜維(成都之亂被亂箭射倒,隨後自刎而死)

典韋(這個應該不算,因為是身被箭但最後是被長槍補刀所殺)諸葛瞻(綿竹之戰被亂箭射中隨後自刎)

中箭但沒死的

曹操(漢中之戰被魏延射中落馬,被龐德所救,沒了兩顆門牙)周泰(保護孫權身被二十多箭?)

樂進(與凌統對戰被甘寧射中酒了凌統,隨後不詳)關羽(被毒箭射中右臂,刮骨療毒)[刮骨療毒……]夏侯尚(定軍山之戰與夏侯淵交換人質,在魏軍營前被黃忠冷箭,帶箭回營)姜維(郭淮連射好幾箭都被姜維用槍撥落)(郭淮你是射的箭還是帶吸盤的玩具?)

2樓:劉冠章

為什麼《三國演義》的武將都不會被箭射死?

但還有如何進一步篩選的問題:比如其中哪些位算「名人」哪些位不算(比如郭淮、張嶷算不算)?

中箭當時沒死,但緊接著被殺的算不算(比如典韋、鍾會)?

中箭當時沒死,但緊接著自殺的算不算(比如諸葛瞻)?

中箭當時沒死,之後傷重不治而死的算不算(比如太史慈、張遼)?

中箭受傷本已將近養好,之後又遇到其它事情導致傷情反覆的算不算(比如周瑜)?

還有書中沒明確交代「死」了的(比如中箭後落馬、落水),但從此再也不出現的,如何甄別?

這些恐怕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妨按照各人理解,自行取捨吧。

3樓:覓星辰

感謝指正,稍作補充,以下以《三國演義》為基準,演義中受箭傷後病死的將領們也歸於此類了,至於正史中如何,著實不知,不足之處,望知友們指正。

這個太多了,沒辦法一一舉例,說幾個有代表性的吧。

一、最有名的謀士。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名士。進攻西川時作為劉備的軍師,在落鳳坡處,中劉璋軍埋伏,死於亂軍之中。一代名士就此隕落。(火燒赤壁獻連環計的也是此人)

二、後期頂尖將領

張郃,三國後期十一數二的名將。諸葛亮北伐時見此人,認為張郃不除乃是蜀國大患,遂設計將其亂箭射死。要知道能被諸葛丞相因為能力強而單獨設計的武將可不多,還有乙個叫姜維,諸葛武侯的繼承人,後來的蜀國大將軍。

三、死於箭下的箭術最好之人

黃忠,黃漢公升。黃老將軍那可是能與關二爺過招不敗的人,百步穿楊,箭無虛發,當年與二爺大戰時可以說指哪打哪了,但就這樣的箭術大將,最終卻也是在隨劉備伐吳之時,被吳將暗箭所傷,不治身亡。

四、死於箭下的諸侯

孫堅。孫堅與劉表之戰,孫堅被劉表軍引誘而出,隨後進入敵人埋伏之中,石子箭雨齊下,江東的開創者就此身死。這算得上是少有的,死於箭下的諸侯。(孫策,孫堅之子,也與箭有一定關係)

五、簡要羅列一下

鍾會死於亂箭之中,太史慈與張遼作戰時死於箭傷,張遼與吳國作戰時死於丁奉之箭,凌操被甘寧射死,甘寧被蠻將沙摩柯射死。

大家說,三國中有沒有可能劉禪是被諸葛亮控制了,而不是他真的什麼都不懂?

擱我我就封異姓王,假節鉞,就賜九錫,丞相肯定不接受 那我就降一檔,手書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大纛,見之如朕親臨,丞相可以先執行後稟報,然後自己開心的去給丞相督辦糧草就好 倉鼠餅乾 不是不懂,只是想法不一樣。阿斗和很多蜀臣想法都是偏安一隅,自己過小日子。諸葛亮則覺得躲小地方不是長久之計,主動出擊才...

三國中真正的小人是誰?

生為曹操長子,小時候奶媽是孫夫人,和孫十萬做朋友,找個叫馬謖的當下屬,先生活在董卓統治的領地,後來到孫策的領地當讀書人,娶孫魯班作妻子,和麋芳作親戚,生個孩子叫馬超,收呂布為義子,不小心的罪了曹丕,死後妻兒交給司馬懿,幾百年後讓羅貫中寫你的傳記。簡直爽到爆. 大多數英傑嚴格來說都算不上小人吧,只是各...

三國中有哪些人物是彼此對立卻又惺惺相惜?

埼玉 羊祜和陸抗。祜與陸抗相對,使命交通,抗稱祜之德量,雖樂毅 諸葛孔明不能過也。抗嘗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無疑心。人多諫抗,抗曰 羊祜豈鴆人者!時談以為華元 子反覆見於今日。抗每告其戍曰 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無求細利。孫皓聞二境交和,以詰抗。抗曰 一邑一鄉,不可以無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