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穆之一死劉裕不得不南返?

時間 2021-05-30 02:30:22

1樓:「已登出」

1、準確地說,劉裕是東還彭城,並不是南返建康。當然,京師建康的重要大事的處理還是要由徐羨之、張邵等人先派人到彭城諮詢劉裕的意見後,最終才能決定。《宋書.

張邵傳》:邵對曰:"今誠急病,且世子無專命,宜須北諮。

"信反,方使世子出命,從中可窺知當時建康朝中大事的處理要先向彭城諮詢劉裕的意見,才能決定。

2、對於劉穆之在王弘為劉裕討要九錫時,愧疚病發一事。要澄清的一點是,劉穆之在劉裕北伐後秦前,就已經事先和王鎮惡預估到了加九錫的事情。

將發,前將軍劉穆之謂曰:"昔晉文王委蜀於鄧艾,今亦委卿以關中,卿其勉之。"鎮惡曰:

"吾等因託風雲,並蒙抽擢,今咸陽不克,誓不濟江。三秦若定,而公九錫不至,亦卿之責矣。"---《南史.

王鎮惡傳》

從此條史料可知,劉穆之在王鎮惡的前鋒部隊出發前,就已經和王鎮惡預估到了九錫之禮一事。只不過這裡透漏的,王鎮惡和劉穆之約定的加九錫之禮的時間是在"三秦已定"。而王弘是在劉裕抵達洛陽,還未攻克關中時,就跑回建康向劉穆之索要九錫。

比先前劉穆之預估的時間提早了一年。

因此劉穆之最後的愧疚病發,極有可能是劉裕沒有把加九錫這麼重要的大事交給他這位最重要的心腹處理,甚至事先都沒有知會他,而是交給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弘。或者還有乙個可能是,劉裕也許事前也是和劉穆之約定三秦克定後加九錫,結果大軍抵達洛陽時(還沒有收復三秦),劉裕可能被誰勸諫了一番(極有可能是王弘),就臨時派王弘返回建康索要九錫。估計,劉穆之一下子產生了失落感,接受不了,以為劉裕把他給晾啦。

加上劉穆之當時有疾,身體本就不怎麼好,乃至張邵都在劉裕出兵後秦前,都向劉裕表達了一旦劉穆之突然病重不行啦的擔憂。眾多因素疊加,劉穆之一下想不開,就病情加重,不久病逝。至於劉裕為什麼最終要把向朝廷索要九錫之禮的任務交給王弘,而不是劉穆之,大體可能是因為劉穆之根本不適合在此問題上出面。

加九錫等於改朝換代的前奏,必須要讓江左的士族高門接受和認可,顯然讓第一等的門閥大族琅琊王氏出身的王弘在此問題上,帶頭出面更合適,更容易得到士族高門的接受。而劉穆之這種布衣寒士,反而非常不適合在此問題上出面。而且,當時江左的不少士族高門本就和劉穆之有過節,對劉穆之充滿了鄙夷,即便是在劉裕本集團的內部,高門士族的代表謝晦與劉穆之的矛盾在當時就已經公開了。

只能說,劉穆之關鍵時刻離世還是很可惜。

另外,晉宋禪代之際,琅琊王氏感覺集體叛晉啦。不僅王弘帶頭為劉裕索要九錫之禮,而且劉裕派去縊殺晉安帝的那位王韶之,也是出身琅琊王氏。連弒帝這種有失大節的"下人"才幹得髒活,都親自攬過來。

可見,琅琊王氏為了向即將誕生的新朝表忠誠,擠占一席之位,真是……

2樓:劉義隆

關於燕成武帝 @慕容垂 陛下的回答,我覺得有必要補充兩點。

劉義隆:通過分析在劉穆之逝世問題上劉裕的心理猜測劉裕從長安退兵問題

貼一篇本人舊文。

我認為總體上講,當時內部政敵基本已經肅清,徐羨之諸輩守成也當有餘,不構成劉裕必須返回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在本文中推測劉裕的回軍可能與其懼怕死亡的心理有關。

原文:劉裕第二次義熙北伐攻滅後秦是在義熙十三年八月,十一月前將軍劉穆之逝世。《宋書·武帝中》記載為:

公欲息駕長安,經略趙、魏,會穆之卒,乃歸。

《劉穆之傳》記載更加詳細:

高祖在長安,聞問驚慟,哀惋者數日。本欲頓駕關中,經略趙、魏。穆之既卒,京邑任虛,乃馳還彭城,以司馬徐羨之代管留任,而朝廷大事常決穆之者,並悉北諮。

沈休文先生在這裡認為劉裕得知劉穆之去世訊息後緊急返回是因為「京邑任虛」。但是實際上,我認為這個原因未必走的通。劉裕在回師的同時命令徐羨之接管事務。

當然,毋庸置疑的是,徐羨之的能力比起劉道和差得遠,但是當時實際上政敵已經基本肅清,後方基本安定,只要乙個中人之材就肯定沒問題。就算真的因為徐羨之「起布衣,又無術學」而不放心,那麼還有謝晦呢。

《宋書·謝晦列傳》載:

義熙八年,土斷僑流郡縣,使晦分判揚、豫民戶,以平允見稱

這個行政水平總沒問題吧。宣明雖然號稱「入關十策,晦有其九」,但是《宋書》上面對於第二次義熙北伐中謝晦的表現僅稱:

從徵關、洛,內外要任悉委之。

總體來說,我認為謝晦的臨陣謀略水平不宜過分高估,並沒有達到不可或缺的級別。甚至還有傅亮也是可以的選擇,《傅亮傳》載:

博涉經史,尤善文詞。

且其也是從徵十餘年的舊臣,威望理當足夠。

綜上來看,劉裕實則沒有必要回師彭城,完全可以趁勢西征赫連勃勃。

在這裡,我認為不僅需要考慮到作為東晉權臣、一位傑出軍事家、政治家的劉裕,更需要考慮到的是一位作為垂暮老者的劉裕。

我前面提到,當時國內政敵已經基本肅清,無論是徐羨之還是謝晦、傅亮等人坐鎮後方基本都不會有大動亂。當然,我很謹慎地說了「基本上」,就是要排除一種情況,就是劉裕猝死在北伐途中,甭管戰沒還是突發急病,那樣還真會有問題。

長子王世子劉義符(宋少帝),12歲,所在地不明,可能是建康

次子桂陽公劉義真(廬陵孝獻王),12歲,從軍北伐【引《武三王·廬陵孝獻王》】

三子彭城公劉義隆(宋文帝),11歲,鎮彭城【引《文帝紀》】

其餘劉義康、劉義恭、劉義宣、劉義季四人在劉宋建立之前記載模糊,在此不表。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劉裕劉裕目前的安排存在一定風險,即為王世子坐鎮首都,二子在軍中,三子在劉裕封地、北伐根據地彭城。劉義真、劉義隆中任何乙個小朋友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都可能極大削弱東晉或宋王國的力量。這對於劉裕集團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而且,不難看出, 劉裕各個兒子年紀尚小,而且宋國宗室不旺。劉裕最有能力的弟弟臨川烈武王劉道規早逝,另乙個弟弟長沙景王劉道憐無能。劉道憐子劉義欣薨於文帝元嘉十六年,年三十六,時年十四;劉道憐子(出繼劉道規)南郡公劉義慶,出繼劉道規,薨於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年四十二,時年十五。

較為年長者僅劉裕族弟劉遵考,薨於後廢帝元徽元年,年八十二,時年二十六。

現在再把問題回到劉穆之去世的問題上。我之前說過,劉穆之去世並不能使得劉裕「京邑空虛」,但是劉裕的退兵毫無疑問與劉穆之的死有一點關係。

劉穆之亡年五十八歲,劉裕時年五十五歲,劉穆之長劉裕三歲,兩人大致屬於同齡人,而且劉穆之更是劉裕的股肱之臣,某種意義上甚至可能是至交好友。

從心理上講,並且通過《劉穆之傳》中稱劉裕「哀惋者數日」的描述看,對於劉裕這位步入暮年的老人來說,晚年喪友對於他必然予以了一定的打擊。甚至於很可能加深了劉裕作為垂暮老人對於死亡的恐懼。

也許到這裡有朋友會說:劉裕並沒有少經歷死亡。誠然,劉裕生而喪母,幼年喪父,但是趙安宗薨於劉裕出身當天,劉翹去世時劉裕亦不滿十歲,不可能對於自己的生死有太多的觸動與擔憂。

而劉穆之的死很可能傳遞給已經五十五歲的劉裕乙個明確的大限將至的訊號。

【按】孝懿太后遺詔曰:「孝皇背世五十餘年」,故知翹卒時武皇未滿十歲。

而且之前說了,劉裕宗族沒有年長、有能力的宗親,沒有人能夠承擔類似於後世宇文護的角色。所以一旦劉裕在稱帝前去世,那麼就意味著宋國必須面對大臣輔佐幼主建立霸府的局面,劉裕之前從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那麼劉裕不稱帝就是乙個極大的冒險。

而且這種危險在劉裕稱帝後能夠大幅度降低。畢竟賢臣輔佐幼主歷史上早已屢見不鮮。

出於這些原因,綜上在下認為:劉穆之的去世加強了劉裕對自己生命的擔憂,害怕自己去世後幼主無法應對局面,某種意義上促使了劉裕急於回京並在在世時篡位稱帝。

為什麼白起戰功赫赫。難逃一死?

三腳架 恰巧寫了個文章,符合這個題目.很多人問 為什麼白起戰功赫赫,卻終難逃一死?回到唐太宗李世民對白起的評價 白起為秦平趙,乃被昭王所殺 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雄主,他的角度和我們有所不同,他的意思是秦昭襄王作為君主應該對白起悲慘的結局負主要責任,同時勉勵他自己不要重蹈秦昭襄王...

古代打仗時,為什麼主將一死,就會失敗?

化作紅 呂岑會戰中瑞典國王卡爾古斯塔夫帶兩個隨從誤入敵軍陣中,從而陣亡,然而瑞典人在失去統帥的情況下發瘋作戰,華倫施泰並未佔到半分便宜。 clemens 試圖用舉例子的方式解釋乙個立場都是推納,但推納多有假設傾向,強調少勝多,奪帥屈人之兵是在鼓勵面對強勢之前的勇,不可避免的戰爭,縱使力量對比懸殊,但...

人都有一死,為什麼活著時要那麼努力?

小小的人 不知道,反正每天都在努力活著。不管每天會遇到什麼事,不管人生曾經有多難,轉眼間也都慢慢過去。未來有不開心,也有歡樂,還想著能有兩個孩子,就這樣平平淡淡直到不屬於這個世界。 哈爾的奇幻小屋 有個詞叫作 行屍走肉 人既然活著 那就要活的漂漂亮亮的 這一輩子 總歸是要做些什麼的 但不管你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