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麼不在2023年這最好時機挑起戰爭而拖到了2023年?

時間 2021-05-06 00:57:07

1樓:十六夜Arno

第一;政治經濟必要性還不太夠,事實上2023年也不完全必須。

第二;2023年的軍事準備程度遠遠不如2023年,無論是總參規劃,海陸軍軍備還是邊境基礎設施預備建設都遠遠不如2023年(很多長站台邊境貨運站是2023年完工的,從1905到1914,排除東攻西守的年度預案,小毛奇相對於之前反而是強化了後勤運輸能力安排)

2樓:

因為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德意志帝國想要發動一場世界大戰。

@高林 姥爺對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有乙個精闢的論述,就是:德意志帝國的外交目標是沒有目標。

3樓:

這個問題不成立。

1,德國並不是戰爭發起者。

2,德國並不想發動戰爭,在最後通牒過了後才宣戰,也是參展國最後乙個做戰爭動員的。

3,多讀書。

4樓:腓特烈霍亨索倫

即使到了2023年,德國包括歐洲各國也沒能做好完全的戰爭準備。2023年德俄關係沒那麼壞,甚至可以說比較近,具體可以參考當時威廉和尼古拉的見面。英國方面皇家海軍完爆德國海軍,根本沒機會打大戰。

2023年後的很多事件都對一戰爆發有影響,。但是在2023年,沒有藉口發動戰爭

5樓:劉政

發動一場戰爭不僅僅考慮的的是國家的實力對比,影響決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意識形態、文化差異、宗教信仰等等,另外還需要乙個好的藉口。2023年總體環境相對穩定是個積累過程,而2023年,新老列強矛盾激化,塞拉耶佛事件又給以同盟國藉口,一戰爆發

6樓:

稍作補充,題目中其實有隱含「德國是一戰實際的策劃和發動者,所以德國在把握這個時間」。

其實學界對一戰是否擦槍走火、亦或者不可避免仍有爭議,更何談是德國主動這場戰爭?個人認為當時雖然已經形成劍拔弩張的國際形勢,如同幾個人相互拿槍指著,但別忘了德國腦袋上也有幾把槍的(俾斯麥所擔心的聯盟),塞拉耶佛事件如同乙個觸動,有一兩個冒失鬼先開了槍,然後大家開始火拼。如果不是這個觸動,德國未必會主動發動這場明顯很凶險的戰爭,還要等待其他的機遇,所以可能會繼續拖下去。

為什麼英國在2023年撤回了部署在遠東和太平洋正值當打之年全部的老人星級戰列艦?

幽靈戰艦復仇號 其實很簡單,就是英帝國戰略部署調整的一部分。1904年開始的費舍爾改革,其重點之一就是艦隊重組計畫。1904年底,在開始裁汰大量舊艦的同時,RN將原有的本土艦隊改名為海峽艦隊,駐紮於多佛,並從地中海調來四艘戰列艦。次年夏季從中國調來的五艘老人星級也被編入其中,戰列艦數量達到17艘之多...

德國為什麼不對2023年侵華道歉反思?

因為堅持正義與時刻反省戰爭罪行的東德,已經永遠消失了 蔣夢珊 八國聯軍侵華中德軍虜獲的義和團軍旗桿金鐵拳經蘇聯歸還中國 人言者free 德國 清國,你自己先宣的戰,自己打不過來,還不允許我打過去嗎?這就好比A國對B國宣戰,結果被B國反推,A國認為這是B國對A國的侵略。 便利員kiwei 都幫你們推動...

ENFP的Fe不在前四位 為什麼共情能力這麼強

個人感覺不是共情能力強,是有模板,就是你難過的時候我應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就顯得共情能力很強 比如室友例假難受,我會關心的問需不需要我幫忙,要不要給你倒點熱水 但也僅限於此了,因為我覺得你需要幫助,所以會主動問你,你拒絕了我也覺得沒什麼 可能很擅長發現身邊的人需要什麼,尤其是情感上的 但也不是想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