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朱見深真的被低估了嗎?

時間 2021-05-11 16:08:19

1樓:含糊其辭

最近很多人喜歡吹朱見深貶低朱佑樘,其實是還沒有主見的。看到別人這麼說我也這麼說罷了

明朝經過土木堡之變後實力下降很多,當務之急應是休養生息,而不是大興土木,四處征伐。成化梨庭確實不錯,但也耗費了民力物力,那留給朱佑樘的還能剩多少?如果朱佑樘也搞乙個弘治梨庭,那明朝能剩多少年?

還有佞佛之事,憲宗佞佛彷彿理所應當,大有我是昏君我怕誰的意思,而孝宗就不可以,老雙標了。

自古以來,評價乙個皇帝不是只看開疆闢土,也要看百姓生活。

請不要再硬洗了,捧一踩一真沒意思。

2樓:Tzw

明史評價;一,憲宗早正儲位,中更多故,而踐阼之後,上景帝尊號,恤於謙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輅,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時際休明,朝多耆彥,帝能篤於任人,謹於天戒,蠲賦省刑,閭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於斯復見。二,顧以任用汪直,西廠橫恣,盜竊威柄,稔惡弄兵。

三,夫明斷如帝而為所蔽惑,久而後覺,婦寺之禍固可畏哉。

第一部分因為沒有立場問題還客觀第二部分;任用廠臣觸犯文官的利益,剝奪文官兵權,加強反腐監查,犁庭建州,滿清差點滅族,所以東林和滿清的評價和實際正好相反。第三部分,憲宗一直都是掌握著權力,萬妃也沒有地攤文學描述的那樣,可惜後期治吏不成功,有點荒廢。如治吏有前期治亂,治世的成果,那憲宗可真的稱的上一位雄才偉略文治武功的雄主。

3樓:

雖然說明憲宗又犁庭建州,收復河套的戰績,武功徹底碾壓明孝宗是沒問題的(孝宗朝的武功基本就一笑話),但是......總有一種不惜民力的感覺:

成化元年,荊襄流民起義

成化三年,廣西流民起義、揚州鹽民起義

成化四年,開成滿俊起義

成化六年,李原起義

成化八年,四川榮縣起義

成化十一年,湖廣起義

成化十三年,福建白眉起義

成化十六年,潯州起義

成化十九年,桂林起義

成化二十三年,鬱林、陸川起義

弘治二年,山西王良起義

弘治五年,廣西古田起義

弘治十二年,公尺魯起義

弘治十五年,江西王武起義

成化年農民起義是每2.10年一起,即使除去「荊襄流民起義」這種前朝「遺澤」,起義頻率也達到了每2.3年一起,而弘治年農民起義是每4.

50年一起。雖然說以古代社會那渣渣一樣的生產力,農民起義基本沒法避免,哪怕是在盛世治世。但弘治年農民起義頻率確實比成化年有大幅的下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農民起義統計並不嚴謹,也不能反應農民起義的性質。

4樓:鄒樊

史書對成化皇帝朱見深的評價不低,對他的政績持肯定態度。網路上因為《明朝那些事》的流行而被低估。

《明史》:憲宗早正儲位,中更多故,而踐阼之後,上景帝尊號,恤於謙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輅,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時際休明,朝多耆彥,帝能篤於任人,謹於天戒,蠲賦省刑,閭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於斯復見。

顧以任用汪直,西廠橫恣,盜竊威柄,稔惡弄兵。夫明斷如帝而為所蔽惑,久而後覺,婦寺之禍固可畏哉。

《明憲宗實錄》:「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運,垂衣拱手,不動聲色,而天下大治。」

鄭曉:帝仁恕英明,少更多難,練達情理。臨政蒞人,不剛不柔,有張有弛。

進賢不驟而任之必專,遠邪不亟而御之有法。值虜寇數侵邊,惟遣將薄伐,不勤兵以竭我財力,虜亦離散,內外寧輯。荊襄嶺海,時有寇竊,推轂之際,戒勿妄殺,或不用命,賞罰兼行。

崇上理學,褒封儒賢。江淮大祲,截漕賑饑。星文示變,側身省過。

臣僚進諫,即涉浮偽,時有幹忤,薄示譴謫,旋蒙牽復。若乃尊禮孝莊,尊景帝,保護汪後,褒恤於謙,其於愛憎恩怨,絕無芥蒂,帝諄然於天理彝倫者也。以故雖屢有彗孛之災,而國家康靖,有繇然矣。

我接觸的關於明朝的史書對憲宗的政績都持有肯定的態度。乙個皇帝的作為可以從廟號裡反映,成化的廟號是憲宗,唐朝有個中興之主的廟號也是憲。

成化朝的軍事行動

成化元年

峽有大藤如虹,橫亙兩厓間。雍斧斷之,改名斷藤峽,勒石紀功而還。

冬十二月癸卯,撫寧伯朱永為靖虜將軍,充總兵官,太監唐慎監軍,工部尚書白圭提督軍務,討荊、襄賊。

成化二年

乙卯,朱永大破荊、襄賊劉通於南漳。

成化三年

建州女真首領董山叛亂,明憲宗派兵征討,還命令北南韓王出兵肋剿。明軍分五道各萬人出塞攻至建州,大獲全勝。建州衛首領李滿住父子,建州左衛的首領董山等人均被明軍斬殺。

成化六年

十一月癸未,荊、襄流民作亂,項忠總督河南、湖廣、荊、襄軍務討之。

成化七年

己未,荊、襄賊平,流民復業者一百四十餘萬人。

安南黎灝攻占城,破之。

成化九年

庚子,王越襲滿都魯、孛羅忽、加思蘭於紅鹽池,大破之。諸部漸出河套。

成化十五年

派兵征討女真

成化十六年

戊寅,王越襲亦思馬因於威寧海子,破之。

成化十八年

六月壬寅,亦思馬因犯延綏,汪直、王越調兵御敗之。

經濟成化朝是明中期商業與手工業飛速發展的開始。

政治廣開言路,輕徭簙賦。平反于謙等人的冤案,重用在土木堡之變被英宗打壓的人,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商輅。還有要提的就是鄖陽府治,解決了荊襄流民問題。這個方法到清朝都還用。

《明史》除了他對女真的軍事行動沒有寫之外,不實的地方是關於汪直和萬貴妃的記載。汪直是太監,筆桿子握在文官手上。被黑不奇怪。萬貴妃下毒害孝宗,墮胎都是假的。

這是商輅的《國本疏》

「題為國本事。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於天地,光於祖宗,誕生皇子,聰明岐嶷,國本攸系,天下歸心。重以貴妃殿下躬親撫育,保護之勤,恩愛之厚,逾於巳出。

凡內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門聞之,莫不交口稱讚,以為貴妃之賢,近代無比,此誠宗社無疆之福也。但外間皆謂,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見,揆之人情事體誠為未順。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煩貴妃撫育,俾朝夕之間便於接見,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愜眾人之公論,不勝幸甚。

臣等職居輔導,偶有所聞,不敢緘黙,謹具題知,伏候聖裁。」

這是乾隆寫的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墜胎

憲宗偏寵萬妃,任其妒毒而不能檢制,幾成炎劉燕啄之禍,柔暗實無可辭責。但宮闈事秘,流傳又豈口盡憑?如所稱『後宮有妊,皆遭潛害』,則此前之佑極,生於成化五年,何獨無恙?

且其何察必嚴,又何獨於紀妃以『病痞』相蒙?而宮婢鉤治,亦肯代為容隱?至皇子既生,即使張敏溺斃,敏縱慾護救,亦必潛匿外廷,密為保育,又安敢仍留附近安樂堂之他室?

吳後復往來哺育,竟不慮萬妃之稍有知覺乎?且佑極故在,而敏驚稱知『上未有子』,出於何意?且佑極旋即立儲,又豈能隱秘不使萬妃知之?

記載家傳聞異詞,往往從而緣飾,不足深信類此多矣。史家記萬妃之事,皆謂其驕妒橫行,至於後宮有妊盡遭藥墮。今以憲宗封建諸子證之,知其說殊不足盡信。

蓋憲宗偏寵萬妃及妃之恃寵驕妒,固當時情事所有。若謂其專房溺惑,則後宮必進御無期,何就館之多,竟爾繩繩相繼?如是年及孝宗初受封,共有十人,其最幼者乃憲宗第十四子,而所云飲藥墮胎者若尚不可勝計,其生不為不蕃。

萬妃果妒者,豈能挺貫魚及眾而誕生成立者,如是多乎?總之宮闈事秘,傳聞已不可憑,或由眾人深嫉萬安之假附亂政,遂飾為無稽之言以歸萬妃。記載家耳食滋訛,於成化間事,幾不啻漢成時昭陽禍水,而不顧其跡之矛盾,亦可怪也!

弘治朝修的《憲宗實錄》裡沒有任何萬貴妃墮胎的記載。

為什麼明憲宗朱見深會專寵比他大十幾歲的萬貞兒呢?

滬通大橋 明憲宗跟萬貞兒的這些事,主因是在朱祁鎮身上,他的土木堡之變,不但導致了大明危機,同時也摧毀了朱見深的一切,只留下了萬貞兒,哪怕跟他母親同齡,那又如何?所以當我們追尋到這個根由時,想必都會有種莫名唏噓。 首先,我猜,這個萬貞兒應該挺好看的吧。按紅樓裡的掌事大丫環來看,應該是屬於美貌且聰慧細心...

如何評價朱見深?

彌勃佛 收復河套,英宗以來第一次打垮了蒙古人,實現了大明朝最後一次開疆擴土。接手了乙個西南到處叛亂的明朝,留給兒子乙個和平完整的國家。雖然喜歡萬貴妃這事的確槽點多多,但放在大明朝,這真的算個事嗎?汪直也的確做了點壞事,但是前有王振,後有劉瑾,魏忠賢,汪直真的算惡棍嗎?綜上所述,朱見深妥妥的明君,明朝...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熾 朱瞻基 朱祁鈺 朱見深 朱佑樘七個皇帝算英明君主嗎?

朱元璋 朱棣 開拓君主 朱瞻基 朱見深 守成令主 朱祁鈺 中興之主 朱高熾在位太短,影響太少 朱祐樘?明史協會教授口中的弱智嗎? 故鄉的梅花開了嗎 再後面武世穆三個也可以算。之後的萬曆有爭議,做過一些昏庸的事但是也擊敗過日本,算不算英明都可以。之後的從泰昌到永曆這七個就只是普通的君主了,不英明也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