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廣為流傳的理財觀念其實是錯誤的?

時間 2021-05-05 20:12:08

1樓:幫主

普通人最好不要理財

怎麼定義普通人?

沒有幾百萬閒錢的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理財的結果通常只有一條,理著理著錢少了,或者錢沒了。

理財初期偶爾能賺點,但後期基本都會虧。

最可怕的很多人的命運會從此一跌不振。

為什麼會這樣?

1、理財是極其專業的遊戲,新人基本都是韭菜,是給別人賺錢用的道具。

2、有些事情是不能碰的,或者盡量不要過早接觸。比如賺快錢,乙個人年輕的時候往往心智還沒有成熟,如果這個時候讓他賺到了快錢,那麼有很大概率他這輩子都會毀了。

就以賭博為例,如果讓乙個普通人在賭桌上贏到了100萬,那麼他這輩子都不可能戒掉賭博了,他會賭一輩子,因為這種終極快感會讓他產生路徑依賴。

理財也是如此,動動手指,瞬間賺了幾萬塊,比自己辛辛苦苦996幹乙個月工資還多。

如果這個人心智不夠強大,就會產生幻滅感,還上啥班啊,幹啥正事啊,專心投機得了。

最後結局就是好不容易賺到了第一桶金,再次返貧。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了之後也不想幹正事,因為心態已經完全變了。

看完兩件事:

2.關注 @幫主和下方專欄,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幫主聊副業

2樓:藍喵喵真的不胖

正好今天看到個有趣的圖。

可能我的關注點有點奇葩。

所以,回到正題。

我們生活中往往太過於強調收入這個流量的概念,而忽略了資產這個存量的概念。

就像前幾年,很多青年立志定個小目標要年薪百萬,同學聚會的時候年薪50的看年薪10的眼神中莫名多了些複雜的因素。

但我們容易忽略的是,乙個月薪3000的朋友,可能資產100萬每月投資收入8000。乙個月薪5萬的小夥伴交完稅轉完房貸和生活支出,所剩無幾。

理財這個事兒吧,你首先得有「財」。不然,就算你投資天分爆表,年收益率200%,結果只投資了2000塊,還是感覺理了個寂寞。

我自己血的教訓,如果回到我年輕的時候,我寧願稍微斷捨離一點,早點養大自己的生金蛋的鵝,再用金蛋來滿足自己的慾望。

多關注存量的增長,莫碰消費貸,切記。

3樓:big hunter

理財是件很難的事,沒本事的不要去理財。

我覺得這是個最大的謬誤,理財完全不難,沒有人都應該學,每個人都能學得會,不要望而卻步。

4樓:樓軍威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殊不知複利增長當年限拉長後有多恐怖。

把錢存銀行好,殊不知存銀行的利率還趕不每年通貨膨脹的速度,越存越少到頭來只會

5樓:一泓清泉

如果有人告訴你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你就問他,前七大是什麼?他肯定答不出來,因為他在背台詞。這個台詞的範本就是:

每年定存一萬,年化15%,四十年後就身價千萬,不同的範本略有差異,但基本都是在說,只要你堅持定投,借助復地你就能創造奇蹟。但實際上任何乙個告訴你複利奇蹟的,都在迴避幾個致命的問題。舉個例子,你是乙個頂尖籃球手,罰球命中率在90%,那麼請問你連續20次都命中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是0.9的20次方等於12%。而90%的罰球命中率有多難,NBA成立至今能做到的球員也只有4個人,也就是說看似你已經是頂尖高手中的頂尖高手了,但如果想連續20次命中,概率依然是低到可憐。

那麼15%的年化收益,有幾個人敢宣稱自己能達到90%的命中率,注意,是每年都90%的命中率,如果做到了連續20年不失手的概率也僅僅是12%。那問題的關鍵在於萬一失手了怎麼辦?投籃的話不過是丟乙個球,但複利往往意味著前功盡棄,他們只告訴你賺錢是複利的,但絕對沒有告訴你虧錢也是要按照複利算的。

每年定投1萬,第10年的時候手一抖,虧了15%,注意並不是這1萬塊錢虧了15%,而是說這10年所有的積蓄的總額整體虧了15%,更進一步我們觀察複利的曲線有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發現了嗎?或者我們換乙個說法更直白一些,也就是他所謂的高收益,真正有威力的是最後那一段,最後最後那幾年,而前20年僅僅是打基礎用的,你必須要是頂尖高手,還必須得一次都不出錯,才有資格在最後幾年領取高回報的門票,也就是說高額回報至關重要的前提是,你要有鉅額的本金做基礎的,先得有個1000萬才能去賺3000萬,至少得是同一數量級。但問題是很多人是一兩萬塊錢起步,想賺到百萬千萬,這個數量級的差距用複利就永遠無法跨越的。

其實真正篤信複利的人就在我們身邊,就是父母那一輩的人,他們節衣縮食,克勤克儉,遙控器得套個塑膠袋,剩菜熱了三遍不捨得扔,一輩子的錢都在利滾利,而且當年的利息遠高於今天,那麼請問他們的1000萬呢?問題出在哪?出在通脹本身也是複利的,每年的通脹都是在去年基礎之上繼續通脹,你會失手,但是你的對手不會失手。

當年的萬元戶定存了40年,終於每月領到了幾百塊錢。懷疑精神是第一位的,其實我們換乙個角度看,複利之所以流行,並不是因為賺錢,而是因為產品設計,它完美的契合了目標買家的需求。你沒錢沒關係,1萬塊錢就行;你不會沒關係,一說就會了;你沒特長沒關係,不需要特長啊;你想要高回報沒問題,40年之後你就可以變富豪了。

每乙個環節都是在給買家量身定製。任何策略,我們關心的並不是可不可以,而是有沒有用。1000塊錢複利到1150可以嗎?

可以。有用嗎?沒用。

所有基於吃利息的方案,從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6樓:李方劍律師

1、我買的理財是銀行的產品,合同都是和銀行籤的。絕大多數的投資者不會看合同,不會看理財的發行人,不會看理財的投資方向。要知道銀行銷售的理財分為直銷理財與代銷理財,什麼意思?

直銷理財是銀行自己開發的產品,你買理財時,是銀行與你簽合同,你的自己是轉給了銀行;而代銷理財中,發行人只是利用銀行的平台進行銷售,發行人有可能是券商,也可能是某個公司,你以為在銀行中籤的合同對方也是銀行,而實際上,這裡銀行只是服務的第三方,你的資金流向了發行人,出了問題,第一責任人並不是銀行。

2、我買的保本理財,出了問題是銀行給我兜底。你的理財之所以能賺錢,是因為有下一步的投資。所謂的保本,並非銀行兜底,而是基於產品設計。

投向債券等資本市場的理財,通常會進行配比投資,確保出現大風險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本金不虧損。而投向股權等實體經濟的理財,往往通過回購協議、劣後主體設計、對賭協議、第三方流動性補足等方式進行保本設計。

先寫到這裡,後續再更.....

7樓:巍然

前面的群友寫得很好,引述一下哈: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配置好能覆蓋疾病、意外等風險的保險讓自己在事業期保持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投入通過理財為不同時間屬性的錢,找到與之匹配的理財產品最終實現財富的積累和增值,擁有更多自由的生活選擇權

這才是我們普通人理財的終極目標。

8樓:寧波老劉

分散風險,雞蛋不要放同乙個籃子裡,當然理財觀念隨時都可以轉變,也是靈活運用的,不同時段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都不一樣,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理財觀念

9樓:杯水驛站

跟某個同事聊天說理財的事情,他說我沒錢不理財。我覺得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錯誤觀念。理財是一種習慣,是乙個技能,學會了錢少也會變富裕。不理財再多錢也枉然。

10樓:荹菀

感謝知乎理財邀我回答這個問題。大V們的回答都好全面啊!那我就從自己的角度來說說吧。

我是寶媽,在帶娃的過程中,每天都在反思,我的父母是如何養我的,我自己是什麼感受,那麼,我應該如何去養我的孩子呢?

對於理財這件事也是。

我父母教給我,要好好學習,不要每天就想著錢錢錢,錢太多不是什麼好事情,夠用就行。

所以,我從來都沒想過要掙多少錢,似乎我如果想掙太多錢,就是心術不正。

我父母教給我,不能亂花錢。

從小,在錢方面,爸媽管的很嚴,偶爾有那麼一塊錢零花錢,我能裝好久,我媽在洗衣服的時候發現我的錢還在,會誇我不亂花錢,所以到現在,我確實不亂花錢,誇孩子真的對孩子的行為有非常大的引導作用。

我的壓歲錢,父母都拿走了,說是給我交了各種學費(學校的和興趣班的)。

父母掙得錢,也都放銀行,因為父母跟我說:投資風險太大,賠了可不行。因為那時候,父母真的賠不起。

我自己接觸理財,是在休產假過程中,每個月掙得錢變少了,看著比平常少好多的錢,內心有著焦慮。由於我確實不怎麼亂花錢,以前掙的錢也一直存著,才開始想著怎麼用錢生錢。

確實,父母沒法教給我們他們自己本身並不會的東西。那個年代的父母,大多沒有多少錢,也沒有理財的思維,自然也不會注意孩子的財商啟蒙之類的事情了。但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就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理財。

不過,大家自己理財的同時,不要忘記了孩子的財商啟蒙哦~讓我們的理財觀念傳遞下去。

11樓:我有乙隻小毛驢

窮人把錢用在吃喝玩樂上,富人卻用錢來生錢。

這句話,很多人都誤會了。

生存需求是最基礎的需求,沒有生存,何談發展。所以不是每個窮人都不希望把錢用在生更多的錢上,而是要先一些基礎的條件,先想到這裡,後面再補充吧

12樓:暢享太陽

多和別人處好關係,日後遇到困難可以照應一下。最後發現成為朋友都是彼此基本同等水平的,這裡地位不單指財富水平,可以是乙個富人和乙個優秀的知識分子是摯友關係等等。其實,本質上是平等的利益交換哈哈哈哈哈,這樣就特別現實,成年人的世界也的確這樣哈哈哈,祝每個善良的心都可被溫柔以待peace.

13樓:王師的鸚鵡

腎(西醫意義上的)和性功能沒有直接關係

西醫的腎和中醫的腎不是乙個意思

中醫的腎指的不是乙個器官

所有各位別信那些補腎的廣告啦!

想改善能力去看合規的西醫吧

14樓:阿喵

老王對理財非常著迷,每天研究生財之道。他特別喜歡購買高收益的產品,只要哪家推出預期年化收益高於市場利率的產品,他就會兩眼放光。

但他深知「雞蛋不要放在同乙個籃子裡」的道理,於是,精明的老王把一百萬分成了4等份,購買了4家p2p的產品,分別是e租寶、牛板筋、唐小僧、善林金融……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雞蛋不要放在同乙個籃子裡,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理解這句話的人。

乙個人的認知,決定了他的格局;而乙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結局。

高風險高收益,這句話也誤導了許多人。

高風險不一定意味著高收益,但高收益一定意味著高風險。工商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只有4.1%,照樣爆雷。

對非法集資而言,覺得高收益就是非法集資?未必!把收益提高不容易,但如果非法集資想把收益降低到看起來合法的地步,還是很容易的。

資本市場上,所有的收益或虧損,都是認知的變現。

哪些廣為流傳的名言,有鮮為人知的後半句?

會一點哲學的豬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出自 莊子.養生主 這句話通常被用來鼓勵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過後半句味道就變了字面意思是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積極的理解是生命有限,選擇學習的內容需要謹慎。 蘇浩浩啊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老師...

2020 年新出現了哪些廣為流傳的謠言?

陳柒月 有乙個,我很不能接受的,就是說無骨雞爪是老太太用嘴啃出來的 反正我是沒相信,那麼多的無骨雞爪,哪有那麼多老太太,再說了,老太太的牙口都有那麼好嘛,反正就離譜,怎麼可能。但是你每次吃無骨雞爪時,總會有一兩個情商低的跟你講 我聽說,無骨雞爪 嘔 阿源老師 收到了 知乎科學 的提醒,2020年的闢...

有哪些著名的雞湯其實是瞎編的?

白小白 我說乙個吧 溫水煮青蛙 但其實!青蛙又不傻!有人反覆做了溫水煮青蛙的實驗,實驗證明 不論溫度上公升多慢,水溫上公升到一定程度,青蛙會開始躁動不安,試圖逃離,基本一到40度左右,青蛙就會一躍而起。 武梵 那年在乙個KTV門口附近,兩夥人打起來了,混亂中乙個女孩被撞倒在地,我衝了上去抱起她,往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