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到底算不算漢室的忠臣

時間 2021-05-08 18:49:24

1樓:劉義隆

荀顗、賈充、石苞、裴秀:咸寧初配饗太廟

劉穆之、王弘:元嘉九年配饗劉裕廟庭

褚淵、王儉:永明十年配饗蕭道成廟庭

崔巨集:太和中配饗太廟

蘇綽:明帝二年配饗宇文泰廟庭

孫騰:皇建中配饗高歡廟庭

房玄齡:貞觀二十三年配饗李世民廟庭

曹魏配饗太祖曹操廟庭名單:

第一批:故大將軍夏侯惇、大司馬曹仁、車騎將軍程昱第二批:故大司馬曹真、曹休、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太常桓階、司空陳群、太傅鐘繇、車騎將軍張郃、左將軍徐晃、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太尉華歆、司徒王朗、驃騎將軍曹洪、征西將軍夏侯淵、後將軍朱靈、文聘、執金吾臧霸、破虜將軍李典、立義將軍龐德、武猛校尉典韋

第三批:故尚書令荀攸

第四批:故軍祭酒郭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別的國家的開國文臣都能夠進廟庭,但是荀彧直到曹魏滅亡,甚至於王司徒、郭宇宙都已經配饗曹操廟庭了,荀令君都還沒有配饗太祖廟庭?

曹魏方面什麼意思應該很明確吧

2樓:碧煉

人在印度,剛下火車。

雖然我熱愛我的祖國,愛的死去活來,甚至於肝腦塗地也在所不辭。

但我現在畢竟在印度,我要講職業道德的嘛。

所以我幫印度變的強大,我把我認識的那些人才帶到印度,一起讓印度變的強大,我眼睜睜的看著印度欺凌我的祖國,都是沒辦法的,要講職業道德的嘛。

我的心,是純粹的。

我的行跡,是我太過於講職業道德了呀。

於公於私,我自問無愧於心,也請大家不要對我有什麼誤會。

————行程介紹過後的正題————

中國歷史上有名有姓的忠臣不計其數。

區區不才,隨便舉幾個栗子,與大家一起品品。

商之比幹,忠直敢諫,一顆七竅玲瓏心被紂王剖去,依然死忠於商。

週之周公,為了周王朝夜以繼日嘔心瀝血的工作,諸葛亮之前的完人,也是乙個比諸葛亮成功的人。一代賢相,權傾朝野卻不欺君,最後還能還權於王。

楚之屈原,屈夫子因為直諫,早早被趕出朝堂,楚國淪陷時,以身殉國。

當然還有蜀漢之諸葛亮,宋之岳飛、文天祥。

這些人都是忠臣當中的典型,例項其實還有,但就不一一枚舉了。

不過唯獨一人,要多說兩句。

神探狄仁傑!

這位武后當政時的宰相,除了斷案如神之外,也是個敢於直諫的忠臣。

雖然身為李唐的臣子,全力以赴的為武后打工,但在任期當中,大力扶持挺唐派,也是事實。

可以說,武后最後能還政李唐,狄仁傑居功至偉。

所謂忠臣,是要有實際行動的。以身殉國算是最直接最激烈的一種,嘔心瀝血死而後已也算是一種,數十年謀劃數十年臥薪嘗膽最後一招翻盤也算是一種。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行徑。

看荀彧雖然頂著漢王朝的官職,但荀彧的一生,都是在為曹魏打工而已。與其說荀彧是漢室的忠臣,倒不如說是曹魏的忠臣。

與其說荀彧的死是為了漢室,倒不如說荀彧是死於他一直效忠的曹魏的猜忌。

乙個真正掌管了漢室內政大權的人,沒幫漢室取回任意一點皇帝的權威,沒有培養出任意乙個忠於漢室的臣子,也沒有聯合外臣做那勤王之舉…

反而成了曹魏掌握漢室大權最有力的助手…

所謂的漢室忠臣…

不提也罷。

忠誠,不是用嘴巴說的。

忠誠,是要用行動來證明的。

3樓:洛公子

在我看來,荀彧的勸諫和夏侯惇的勸諫,是意外切合的雖然表達不同,但都是說,滅了蜀吳再做皇帝,才能名正言順然而夏侯惇,是曹操最親信的家人

荀彧,畢竟是外人

所以不會有人把夏侯惇當做漢室忠臣,而會把荀彧當做如果說荀彧最初棄袁歸曹,還是為了漢室大業

到了衣帶詔,董承作亂,曹操已然對漢室,對劉協徹底失望而在此之後的多少年,荀彧依然是尚書令,為曹操辦事,對抗劉協因此,最後的漢室忠臣很可能只不過是後人的聯想罷了甚至,就像某位大魏純臣,只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

4樓:流雲追風

嚴格意義上肯定是不算的。要扣字眼的話,那就勉強算是。

之所以這麼擰巴,原因在於這人無論忠不忠漢,都肯定不忠曹。

九年,操拔鄴,自領冀州牧。有說操宜復置九州者,以為冀部所統既廣,則天下易服。操將從之。

彧言曰:「今苦依古制,是為冀州所統,悉有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並之地也。公前屠鄴城,海內震駭,各懼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眾。

今若一處被侵,必謂以次見奪,人心易動,若一旦生變,天下未可圖也。願公先定河北,然後修復舊京,南臨楚郢,責王貢之不入。天下咸知公意,則人人自安。

須海內大定,乃議古制,此主稷長久之利也。」操報曰:「微足下之相難,所失多矣!

」遂寢九州議。

眾所周知,曹操領冀州最遲2個月後即向袁譚宣戰。所以荀彧當時說這話,等同於睜著眼扯淡。之後也就曹操南征前問策,荀彧答了一句。

深辭讓。操譬之曰:「昔介子推有言:

『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君奇謨拔出,興亡所繫,可專有之邪?雖慕魯連衝高之跡,將為聖人達節之義乎!

」於是增封千戶,並前二千戶。又欲授以正司,彧使荀攸深自陳讓,至於十數,乃止。操將伐劉表,彧所策。

彧曰:「今華夏以平,荊、漢知亡矣,可聲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操從之。

會表病死。

從字面上就能感覺出兩人的疏遠。

袁氏速敗,使得曹操勢力空前增強,事情發展大大超出了預料。

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颻江渚,羽怒曰:

「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備曰:「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

」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捨。」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

所以,荀彧的為難,也不是不能理解。

既然是友軍,那還說什麼。不說了。

5樓:

可能有點不對題,看到有的答主說荀彧忠於漢室,不是忠於劉氏。感覺這個邏輯有點奇怪。封建王朝家天下誒,劉氏確實不一定等同於漢室,但是漢室肯定得姓劉。都不忠於劉了,怎麼可能忠於漢?

6樓:陳延陵

是,但不完全是,荀彧首先是忠於曹操,其次是忠於漢室。他希望曹操挑起復興漢室的大旗。事實證明他的前半生是正確的,曹操一直在承受非議。

但權利的膨脹會擠壓夢想的寬度,曹老闆終究是凡人,當滿朝文武都是自己人的時候,誰又會去忠於漢室呢?成也荀彧,敗也荀彧……

7樓:君山

荀彧少時被何顥稱讚為「王佐之才」,二十七歲舉孝廉入朝,拜守宮令,如果他生在盛世,他完全可能直接成為天子近臣。可攤上永漢元年(189)這種節骨眼,他能跟隨誰呢!

董卓之亂,賞識他的恩師何顥和侄子荀攸刺殺董卓,何顥自盡,荀攸下獄。同年,荀彧先設法出京,再棄官歸鄉。他已預判他的家鄉穎川是四戰之地,一旦天下有變,將首當其衝,所以力勸父老即刻離鄉,不能久留。

但是幾乎沒有人聽他的,族人們多留戀家鄉,不能認清即將到來的大禍。最終荀彧帶著部分宗族投奔韓馥。後來,董卓兵至穎川、陳留的時候,他留下的親人們慘遭屠戮和劫掠。

此後,袁紹奪了韓馥的權位,又待荀彧以上賓,此時這個年輕人雖受重視,弟弟和同鄉好幾人都在袁紹麾下做官,究竟有幾分出於本心,幾分出於不得不為?

荀彧再次預判袁紹難成大事。荀彧的悲劇從青春時已經注定了,他過於聰明,聰明到幾乎像是穿越者,可惜人類對於真知灼見,往往直到災難降臨才能被真正意識到。

他人在袁紹麾下,身後是一群宗親。他不像後來的諸葛亮,諸葛亮幼年時經歷了家鄉屠城,親人死散的慘劇,他正當年時,家庭結構(弟弟+老婆)簡單到幾乎只需要考慮自己的個人志向。而拖家帶口,又寄人籬下的荀彧有多少選擇餘地呢?

他暫時只能在袁紹那裡暫棲,等風起青萍之末。

初平二年,時年三十六的奮武將軍曹操來到東郡,時年二十九歲的荀彧當機立斷甩了袁紹。這時候的曹操還是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當世英雄。二人一見如故,「吾之子房」便是此時。

荀彧一生不缺遠見卓識,但缺能信他,任其展才之人,他少年和青年時所親歷的,正是廟堂之上朽木為官的全部亂象,看到的是董卓、李傕這種豺狼,何進這種廢物。突然在一幫庸才面前,出現了一位真正有可能平定亂世的雄才,荀彧投其麾下不是必然的嗎?

二人在東郡相知,又在曹操準備稱公時徹底決裂,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大喜與大悲,後面的一切都是照著預定劇本來罷了。

永漢元年,舉孝廉,拜守宮令。董卓之亂,求出補吏。除亢父令,遂棄官歸,謂父老曰:

「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宜亟去之,無久留。」鄉人多懷土猶豫,會冀州牧同郡韓馥遣騎迎之,莫有隨者,彧獨將宗族至冀州。而袁紹已奪馥位,待彧以上賓之禮。

彧弟諶及同郡辛評、郭圖,皆為紹所任。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

卓遣李傕等出關東,所過虜略,至穎川、陳留而還。鄉人留者多見殺略。

董卓之亂,關東兵起,卓徙都長安。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謀曰:「董卓無道,甚於桀紂,天下皆怨之,雖資強兵,實一匹夫耳。

今直刺殺之以謝百姓,然後據殽、函,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此桓文之舉也。」事垂就而覺,收顒、攸繫獄,顒憂懼自殺。攸言語飲食自若,會卓死得免。

我當真不知,史書裡明明白白交代了前因後果的事情,為何要給荀彧腦補不存在的動機?

荀彧已經基於現實作出了他最好的選擇。曹操的確是當時最有可能實現他的志向的人物,是他這噩運橫生的兩年裡,頭一件賞心樂事。

畢竟又不是打遊戲,開局主公隨便挑。

8樓:如懿

不算我認為令君一直是忠於曹操的他反對曹操稱公未必是忠於漢室他對曹操失望未必是因為曹操放棄了「匡扶漢室」的理想而是曹操逐漸消磨了「統一天下」的理想詩中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卻把心思更多的放在爭權奪勢上面,而令君曾真心希望他能還天下以太平,救黎明之蒼生。我認為這才是荀彧的初衷。無關誰是天下之主,只求盛世安康。

9樓:水神天下

很多歷史人物在評價上都是有爭議的,或者說用不同的標準能得到不同的結果。

因為對很多人來說,他自己想做的和實際做的可能是不一致的。

就像乙個人,他想做好事最後卻做了壞事,可能自己做法不周到,也可能身不由己。

乙個人想匡扶漢室,最後可能給覆滅漢室的火把上添了油。

荀彧,就是如此!

他這一輩子將自己匡扶漢室的理想寄託在了曹老闆頭上,希望曹老闆是乙個捨身匡扶漢室定鼎天下的無雙國士。

可我們這些歷史後來人回頭看,曹老闆顯然不是那樣的人,他的子孫更沒有那樣的人。

荀彧將他一生的理想託付在了一片霧水之上,看似白得潔淨,大得漫天,實則太陽一出就都消散開去,無影無蹤。

這一來,他的人生悲劇自不必說,他的評價也不見得能討得了好。

所以最後評價人物,還得看評說人各自站在哪一角?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評價的?

如果說,乙個人一生都以匡復漢室為理想,奮鬥始終。當最後發現實現不了之時,能坦然捨身以死報君王,這算不算忠臣?

如果說,乙個人一生都給摧毀漢室的篡奪勢力添磚加瓦,給他們壘好了地基建好了高樓,這樣「助紂為虐」的人,他是不是漢室的忠臣?

蜀漢算不算漢室的延續

pro大頭叔叔 分兩點看 從血緣與國家形式上看,與光武帝的東漢並沒甚麼不一樣,光武帝也只是西漢皇室的遠親,東漢朝廷重臣也跟西漢朝廷完全不是乙個體系,與劉備的漢在本質上差別不大,東漢如果是漢的延續,當然視劉備的漢為漢的延續沒啥問題。問題是,劉備未稱帝前是做過十幾年漢獻帝朝廷的漢臣的,而建安十三年後,劉...

我媽到底算不算偏心?

你們三姐妹太自私了你弟的情況我不知道 暫且不說你們都成年了還這麼斤斤計較 一點老本都想著挖乾淨 現在社會男生娶妻跟女生嫁人本來就是兩個難度,你爸媽給的物質差別某種層面來說是很公平的。這就是重男輕女了嗎?還有你們三姐妹現在就想著以後養老不想盡心出錢出力的問題了?不過你說得對,家產分配不均勻確實養老也不...

海淀到底算不算市區?

海淀不僅算市區,而且還是北京的腦區,甚至惠及昌平區。就一條學院路就撐起北京的智力要素,而清華北大坐鎮近北五環,把昌平臨近海淀地區也帶起來了。比如天通苑,回龍觀,西二旗,西三旗什麼的 韓嘯 海淀比較大,每個人觀點也不一樣。海淀和昌平接壤的地方,就不太算市區。海淀南邊就算市區。老北京認為海淀不算,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