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為何無力廢掉宦官?

時間 2021-05-08 13:59:36

1樓:禁與千尋

古代從來沒說皇帝最大,否則怎麼會改朝換代呢?只能說通常皇帝的權利很大,接近最大而已。皇帝可以通過建立國家,繼承皇位來獲得皇權,但是為了國家的運營必然也是會自我限制一部分權利。

而在運營過程中,或者繼承者過程中,權利會發生變化。

所謂王權沒有永恆,就是如此。

最簡單的,老皇帝死了,小皇帝繼位,這個時候皇帝年幼,不能進行統治管理,於是就得別人幫助,而這些人幫助的過程中自身也會攫取權利,如果等到皇帝年長的時候,這個幫助者有什麼想法,皇帝就會被架空。

最常見的就是皇帝的老娘,舅舅之類的,也就是外戚,或者類似的。

而皇帝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於是就會自己培養自己的勢力,但是由於外戚這些人的監視,以及皇帝需要尋找乙個只能對皇帝衷心的物件,這個時候太監就是最好的選擇。

別的人掌握權力可能威脅皇權,唯獨太監不會。

所以並不是皇帝不能廢掉太監,而是皇帝需要太監,廢掉這個太監,還有別的太監。哪怕不是政治鬥爭,只要皇帝過於信任太監,那麼太監就可以擁有一定勢力。這在皇權交替中更顯著。

如果當太監擁有了可以擁立皇帝的權利的時候。

禁軍就能殺掉皇帝。

因為這個時候,太監必然是用實力表明殺了皇帝就會有新皇帝登基,這個時候禁軍就立功了。

否則不殺皇帝,皇帝本身無力反抗太監,而太監卻可以借皇帝之手乾掉禁軍首領。

皇帝無力廢掉太監,往往是因為老皇帝死的時候,太監已經掌握極大權利,這導致人們只相信太監可以廢皇帝,皇帝無力除太監,這個時候皇帝是無法掉用群臣除掉太監的,而太監本身會在皇帝身邊安排各種人監視,皇帝又很難殺掉太監。

甚至一些皇帝繼位的時候年紀很小什麼也不懂,懂什麼廢不廢的。少數想要廢,奈何太嫩了。

否則哪怕皇帝上台實力弱,隨著時間推移還是可以重新整我權利,廢掉太監,只是皇帝身邊怎麼能沒有太監呢?

2樓:中國萬歲

因為皇帝不想廢掉宦官,而不是無力廢掉宦官。

在官僚政治成熟之前,乙個皇帝如果不想當傀儡,不想死於非命,那麼一定要有和自己利益相關的政治團體,否則一定會被廢被殺,被當傀儡的。

這個團體可以是皇族,可以是外戚,可以宦官,可以是自己的小弟。也可以以上一起存在,只要上述的政治集團還存在,並且處於平衡狀態中,那麼皇帝的權利才有保障,才能駕馭全國上上下下,權利巨大的貴族或者士族,否則隨時會死於非命。

到了唐朝的時候,宦官集團就是依附於皇權的利益集團,他們有自己的軍隊和稅收系統,因此他們天然的和朝臣和軍閥不對付。從整體上看,宦官集團的整體力量,單獨的和朝臣集團的整體力量對比,或者和所有節度使的力量對比,宦官的力量實在是太小了,正因為如此,他們無力脫離皇權,因為有皇帝罩著,要把太監全殺掉的口號還喊的震天響,要是沒了皇帝,這種口號隨時都會變成現實的。

唐朝的皇帝顯然也不想把宦官集團整個制度型的消滅,因為唐後期的皇帝,皇族,外戚等力量實在太弱,如果再沒了宦官,皇帝還有啥呢?還拿什麼去和朝臣和節度使鬥呢?

3樓:飛哥傳說520

唐朝宦官欺負皇帝是從李輔國開始的,而他欺負的物件有三個:唐玄宗、唐肅宗和唐代宗。而平庸了半輩子的李輔國之所以有這樣的機遇成為大唐宦官專權的第一人,都是拜安史之亂所賜,亂世出的可不僅僅是英雄。

李輔國開了乙個好頭,後面的宦官有樣學樣,後來宦官更是統領神策軍,兵權在手,更加無法無天,甚至能夠廢立皇帝,決定皇帝的生死。當然這一切的外部條件是帝國被藩鎮弄得皇權衰落,而內部的朋黨之爭也在暗流湧動。因此,宦官更是肆無忌憚。

李輔國四十歲之前就是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宦官,在高力士手底下做事,後來服侍李亨,安史之亂發生後,李輔國輔佐李亨北上靈武僭越稱帝,李亨的性格比較懦弱又非常信任李輔國,這給李輔國崛起創造了條件。

李輔國把持朝政,和張皇后聯手,排除異己,對從四川迎回來的太上皇,欺負起來無所不用其極,縮減開支都是輕的,他建議唐肅宗將李隆基從興慶宮搬到太極宮,在唐肅宗拒絕的情況下,私自矯詔逼著唐玄宗遷居,還在半路上埋伏了五百名手執大刀的騎兵,準備劫持李隆基,嚇得李隆基差點從馬上跌落下來,如果不是高力士出言呵斥了李輔國,還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後來李輔國索性把李隆基身邊的陳玄禮和高力士都支走,只留下李隆基孤身一人。

在唐肅宗病重之際,李輔國和張皇后就繼承人的問題起了衝突,導致了一場宮變,唐肅宗提前去世,唐代宗被李輔國扶立為皇帝,然後李輔國就對唐代宗說:「陛下您只管在宮中喝茶聽曲,外面的事情老奴處置就可以了。」唐代宗是怎麼回報李輔國的呢?

在乙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有強盜進了李輔國的家,然後李輔中國人頭落地了。

李輔國同時期的宦官程元振和魚朝恩也是權勢滔天,干涉朝政,不過這一時期的宦官雖然欺負皇帝,但到底還不是特別過分,等到唐德宗時期,那才真正開始了宦官的時代。

大唐自安史之亂後,藩鎮林立,割據的現象時有發生,地方越來越不受朝廷的管束,唐天子的政令所及之處是非常少的。這樣的情況下,朝廷想要收回部分土地,就得有戰爭,但安史之亂的教訓在那裡擺著,皇帝對武將已經失去了信任,而各地的節度使也是前一刻平叛後一刻反叛,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利益來決定站哪一邊。這個時候宦官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

唐德宗繼位之後,對藩鎮問題採取了強硬的措施,但因為太過強硬,期間沒有轉圜商量的餘地,以至於激起了更大程度的反叛,而緊接著涇原兵變發生,唐德宗讓禁軍統帥白志貞組織反抗,結果根本沒有士兵前來。不得已的情況下,唐德宗出逃,跟隨在他身邊做護衛工作的正是竇文場和霍仙鳴帶領的宦官們以及親王的護衛隊。

這讓唐德宗更加不信任武將,索性將神策軍的統領權交給了竇文場、霍仙鳴,乙個是左神策護軍中尉,乙個是右神策護軍中尉。從此神策軍這支最大的禁軍就有宦官統領,有了兵權自然話語權就重了很多。

唐德宗去世後,唐順宗繼位,搞了個「永貞革新」,觸動了宦官們的利益,宦官們千方百計阻止。順宗在繼位的七個月後,就被宦官俱文珍給逼下了臺,而唐憲宗被扶立為皇帝。唐憲宗是安史之亂中真正改變了大唐政治格局的乙個有為皇帝,但是執政後期開始服食長生不老藥,性情暴躁,動輒打罵宦官,最終被宦官所殺。

另乙個被宦官所殺的皇帝是唐敬宗,他十六歲登基,十八歲被宦官所殺。

每當皇帝去世後,宦官們多分成幾派,擁立不同的皇子來爭奪皇位,所以唐中晚期有不少皇帝是宦官扶立的,目的就是選擇自己認為好控制的或者能帶給自己利益的皇帝,不過也有他們看走眼的時候,比如唐武宗去世的時候,宦官們擁立痴傻的李忱繼位,即唐宣宗。但事實證明,唐宣宗絕不痴傻,甚至被譽為「小太宗」。

不過宦官的為所欲為在滿足自己私慾的同時,也把大唐帶入了深淵。皇權被瓜分得差不多了,朝廷的抗打擊能力脆弱不堪,最終大唐在907年被朱溫所滅。

4樓:九啦啦啦啦

唐朝的宦官在玄宗時期開始走向巔峰,要想想,安史之亂有那麼多名將,但是統領節度使的卻是乙個魚朝恩,關鍵是宦官手握重兵,特別是唐末那個年代,有兵有人才是老大。

唐朝為何后權外戚(有女皇帝) 宦官專權(廢立皇帝) 黨爭 藩鎮割據種種威脅皇權的情況都為歷代罕見?

趣見 隋唐政治版圖沿襲南北朝,君不見南北朝爭權殺伐之風之烈,弒父殺兄屢見不鮮,堪稱中國的黑暗時代。大一統,統一的是國家版圖,政治版圖遠沒有統一,關隴河東江南巴蜀等勢力集團依然有相當自主性。在內表現結黨營私,權臣外戚易亂朝綱,在外則為節度使尾大不掉,唐亡後的五代十國,基本就是這些這些政治勢力再次從幕後...

為何唐朝皇帝少見有活過60歲的?

摩訶不思議 你翻翻史書,唐朝整個就一宮廷政變史。基本上沒出過政變的也就唐高宗吧。高祖有玄武門之變,被迫禪讓。不過運氣不錯,活到了七十。太宗時太子李承乾政變過,被廢。到了晚年作死煉丹磕藥中毒死了。武則天靠這個起家的,臨了還被張柬之擺了一道。唐中宗最慘,第一次在位就被廢掉了,復位後自己的太子政變過一次,...

唐朝有多少皇帝?

科技小助手 唐朝 公元618 907 繼隋朝後大一統王朝,共歷21位皇帝,享年289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李唐。1.唐朝21位皇帝按順序排列及關係 1 唐高祖李淵 唐朝開國皇帝 2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祖第二子 3 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第九子 4 唐中宗李顯 唐高宗第七子 5 唐睿宗李旦 唐高宗第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