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蜀漢而言,發動夷陵之戰是否是徹頭徹尾的錯誤?

時間 2021-05-05 12:29:51

1樓:尋梅聽風

對於關於死後的蜀漢來說,無論從政治原因,還是從劉備的私人情感來說,夷陵之戰都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從政治上來說,劉備的基本盤是荊州士人集團,比如蔣琬、董允等等。現在荊州丟了,蜀中的本土世家大族根本靠不住。劉備不能不作出表態,否則他的基本盤就會動搖,跟隨劉備入川的荊州那幫人很有可能不會再支援他,到時候蜀中的世家大族再趁機反水。

劉備苦心經營的事業,就有可能徹底崩盤,前功盡棄。所以他只能大興伐吳之師。這樣的話,無論勝敗,最起碼他這份心,荊楚派都看到了。

以後,他們會更加緊密的團結在劉備周圍,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盡力,鞠躬盡瘁。

從劉備的個人感情上來說,張飛、關羽跟隨他多年,雖然沒有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結拜,但是三人情同兄弟。現在關羽死了,如果劉備不替他報仇,那麼劉備,也就不是劉備了。

2樓:郭振華

郭振華:關羽張飛是否名不副實?是劉備看走眼了嗎?

郭振華:面對殺了關羽取了荊州,咄咄逼人的孫吳,劉備除了歷史上發動戰爭還有別的選擇嗎,能用外交手段恢復和平嗎?

先說結論,伐吳不是錯誤。但具體操作中有錯誤。

一,伐吳的政治需要

君臣之義別人談的很多了,荊州士民之心講的也不少。劉曄「示強以自固」也講到了。我就不說了。說點別的。

自從孫權「上書討羽以自效」到襄樊之戰白衣渡江到受封大魏吳王,再到夷陵戰後曹孫反目前,曹孫兩家的使者往返來往不絕,而同時江東斷絕漢使,孫劉兩家無使者。曹丕稱帝即位,劉備稱帝繼漢,兩帝之間,孫權受魏封則與漢為叛臣。爭奪帝統出兵有需要,孫權位置與曹丕出兵襄陽也表明攻打江東曹丕很難出兵相救。

即使出兵,曹孫關係也很難合作無間,精誠合作。相反如果不出兵,曹孫聯絡緊密如果長期化,長此以往,劉備蜀漢只能坐以待斃。長期聯絡,曹魏反應過來,對江東分化拉攏手段下,未必不可能真的消化江東。

孫權虛以委蛇拖的時間長了未必能頂得住壓力,手下群臣是有可能離心。稱臣久了就可能真從了。只有曹孫關係破裂,劉備才有機會。

劉備年號章武,這本身就是乙個政治訊號。「國多以弱滅,漢獨以強亡」,漢朝政治傳統就是動武不稀奇,漢靈帝混成那樣子還出兵涼州。這種政治傳統下劉備出兵並不稀奇。

相反繼位後,劉備面對口中漢賊龜縮反而自我貶損,不太正常。

出兵東吳,曹魏可能反應說過了。而出兵曹魏,孫夫人變生肘腋,自回江東,襲取三郡,白衣渡江,就江東的戰略信譽,孫權大魏吳王的封號地位,出兵曹魏戰事一旦長期化,江東會作何反應?各位應該可以猜到。

3樓:老槍

在下覺得,對於蜀漢而言,發動夷陵之戰有其必要性,不是徹頭徹尾的錯誤。只是劉備還是有欠考慮,比較草率,尤其沒有把握好這個「度」。

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劉備興兵伐吳,並糾纏到底,不見好就收,就犯了這個兵法大忌。

實際上,劉備集團也應該知道,荊州是東吳一方必取而後已的,那麼劉備集團其實可以有另乙個選擇,即為保孫劉聯盟不致破裂,乾脆在向東吳索取一定補償後,在「湘水之盟」時放棄荊州,關羽全軍進川,全力爭奪漢中,而後並力奪取雍涼關中,效秦滅六國故事,也不失為乙個好選擇!否則荊州孤懸在外,兵力不足,獨對兩大敵,始終是一大隱患。

當然,在東吳背盟、荊州丟失、關羽被殺的情況下,劉備出兵伐吳也勢在必行。不討回一點公道,劉備無論對蜀漢還是對兄弟情義都無法交代,良心上也過不去這道坎。但伐吳究竟打到什麼程度,這就很值得講究了。

因為這次劉備伐吳即使獲勝,奪回荊州故地,又將派誰鎮守?又如何保證守得住?!劉備此時已喪關羽張飛黃忠三大將,馬超也不久於人世。

謀士中徐庶早已離去,龐統法正馬良已死,蜀漢人材凋零,基本無人可獨當一面。如果要兼顧荊益兩州,勢所不能啊。

所以劉備應該在伐吳之初,在奪得一定優勢和好處,佔據上風時,趁勢與孫權談判。讓東吳交出縻芳傅士仁等叛徒(至少初步為關羽復了仇),並付出一定補償後,雙方再結聯盟共抗曹丕。然後全力攻略雍涼,擴大勢力範圍。

如此,即使不能北定中原、興復漢室,至少也可使蜀漢不至於成為三國中最弱的一方,蜀漢國祚也可能儲存更久。

4樓:

頭不算錯,尾錯的離譜。

頭不錯很多人都已經闡述過,荊州被奪,關羽被殺,還有張飛的血海深仇。這種局面你必須要打一仗呀,就跟孫氏爭黃祖,曹操打陶謙一樣。君主必須像獅子一樣勇猛,東吳騎在你頭上拉屎,你自己把屎嚥下去,人心就散了。

但是尾就錯的一塌糊塗了,劉備大家都說百折不撓,但是另外一方面來說,劉備也不願意妥協,諸葛亮二次北伐,陳倉打了20天,就自己走了,四次北伐,趁著收麥季過來,割完麥就走了。同樣的,孫權和曹氏的合肥巢湖回合制,大家硬是給玩成行為藝術,孫權把人口收攏齊了,然後曹操就表演假信退兵,高臥退兵。曹氏去巢湖耀武揚威完了,孫權就表演老賊不死,孤不得安。

而劉備他的目標是啥,看上去是想讓曹丕出兵,逼和孫權,但是曹丕擺明了是把孫劉當袁紹兩兒子看待的情況下,下一步要怎麼搞,不知道,談判,把範達他們送回來出氣,然後孫權割地賠款,拿幾個縣,沒有。

肅清後方,把朱然等人給俘虜了,也沒有,就在那裡對峙,指望著陸遜或者曹丕有人犯傻。完全沒有給自己搞乙個撤退時間點,或者只給了乙個不切合實際的撤退時限,那最後就導致了夷陵。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公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

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5樓:碩鼠

發動沒錯。被孫吳打了,不還手,就有好欺負的感覺。多用兵也沒錯。

劉備集團的整體實力(人口,糧食產量等等)不如孫吳。必須集中兵力,才能搬回一局。也不算衝動。

其實從白衣渡江,到夷陵之戰,隔了至少一年半。---- 錯就錯在「親率」兩個字。劉備乙個靠嘴皮子在諸侯間撈好處的政治家,跑到一線去做啥?

手下懂軍事的,還要他來當場拍板。所以輸就輸在他乙個人。

6樓:

我認為夷陵之戰該打,哪怕是劉備知道失敗也會打。蜀漢是乙個及其浪漫的國家。而劉備又是那種為了兄弟可以不管不顧的人,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這也是為什麼能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吸引了這麼一票人在身邊,而恰巧這些人還都是很有能力的人。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夷陵之戰使得蜀漢國力衰弱。但畢竟我們開了上帝視角都知道火燒連營,都知道白帝城託孤。但是那時候吳國老將不多了, 就是周泰韓當他們了。

陸遜還沒這麼出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曹丕竟然沒有趁機南下伐吳。

7樓:

並不算錯,當年成吉思汗攻金戰爭打到一半,得知花拉子模殺了他600人的蒙古商隊,大怒發兵,結果是金國又苟延殘喘了許多年,倒是花拉子模四年就被滅了國,他不知誰是主要敵人嗎,當然知道,但是他憑藉傑出的軍事才能化不利為有利。倘若劉備夷陵之戰打贏了,死前滅了吳國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那今人也不會苛責他,關鍵是他打輸了,這就像一件事你不聽別人勸非要幹,成功了叫力排眾議,失敗了就叫一意孤行,劉備的原罪就在於他軍事水平的不足,但當時已失去關羽張飛的他已經找不到除自己外合適的將領了,他不得不親自出馬。

今人評價古人是完全知前後結果做的評價,當年成吉思汗西征前也不知勝敗如何,甚至提前留下遺囑,如果自己死在半路了就立第三子窩闊台為繼承人。我們今人看古人最忌站在上帝視角事後諸葛亮,古人沒有上帝視角,他不知自己的決定是對是錯,但自知此時必須要這樣做,而且是孤注一擲義無反顧地去做,這樣做需要的魄力、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需要面對的周圍的指責、以及無人支援自己所帶來的心理孤獨感不是現代人能想象的到的。

8樓:室一郎

劉備伐吳不是唯一選擇,也不算是錯誤的決定。

評價古人的決策,不能站在上帝視角,必須考慮決策者的戰場迷霧。

劉備當時有幾個選擇,選擇的背後都是基於自身的戰略。

1、若繼續堅持隆中對戰略,則荊州,或至少是南郡這個橋頭堡必須控制,那麼伐吳部分恢復戰場態勢是必須的選擇。

2、調整戰略,改兩路進取中原為單路出川,放棄荊州,讓魏和吳把焦點放到荊州,自己經營西川漢中,待機北伐。那不需要伐吳,可外交警告和威脅。不打你,但告訴你我隨時可能打,讓東吳夾在中間承受壓力。

3、擱置爭議,在劉備這一代不再謀求所謂統一,立足發展川漢,未來如何進取,交給後世子孫。

大概就是這三個選擇。

這三個選擇有進取心程度差異,並無對錯之分,劉備選擇第乙個方案還有安撫荊州派的考慮,但主要還是要繼續貫徹隆中對戰略,為關羽報仇這個因素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沒有哪個政客的決策主要是看感情。關羽的死遠沒有丟荊州重要。

從戰役程序上看,劉備開始就沒想大打,想軍事打擊為輔,迫使對方議和,恢復在荊州的利益。從這個角度更證實了此戰並非是單純的為關羽報仇。

劉備是設想能夠不打或者小打獲得第二個湘水之盟。然而世事難料,東吳的強硬態度打亂劉備計畫,變成了必須大打,而劉備又失去了最好的戰機。最後導致大敗。

回到正題,劉備這個決定是正常的選擇,並無錯誤。錯在對東吳態度的判斷有誤,軍事上行動比較拖沓沒有在初期開啟局面贏得和談的優勢地位。

9樓:廣宗伯吳起

我覺得夷陵之戰的敗因最主要是師出無名,國戰豈能為一將軍之死而發動?曹操專擅、曹丕篡漢才是劉備真正的死敵,雖然為前將軍關羽報仇是國之大事,但這還未足以讓全軍同仇敵愾,劉備也沒得選擇,不伐吳會讓跟隨多年的老同志寒心,季漢的衰敗從關羽被東吳害死那一刻已經開始了,又或者說劉備入川時就已經開始(後面的結論出自教員,他認為劉備戰線拉的太長,不能首尾相顧)

10樓:大晉宣王

首先要知道劉備打東吳的目的何在

為關羽報仇?這只能算是一小部分原因,劉備想要的是恢復湘水之盟後的領土(也就是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很準確的說是占領江陵。江陵可以說是遏制住荊北和荊南的交通要塞,北可威脅襄樊,南可爭奪荊南。

同時毗鄰大江,與蜀中聯絡緊密,可以讓蜀國的勢力重新伸向荊州。

這是其一,其二在於荊州算是劉備真正的發家之地。劉備手下的勢力可以一分為三,一是劉備南逃荊州前的手下,例如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簡雍,糜竺等人;二是荊州士人,例如黃忠,魏延,馬良,向朗,霍峻等;三是益州本土勢力,例如李嚴,吳懿,黃權,劉巴等。荊州失手代表著荊州派在蜀國的權力分配中落了下風,為保證三個勢力能夠相互制衡,劉備選擇打東吳奪荊州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第三在於魏國,看一下魏國諸將在夷陵之戰時都分布在哪。

曹仁:又詔仁移屯臨潁,遷大司馬,復督諸軍據烏江,還屯合肥。

曹休:遷徵東將軍,領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曹真:真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

夏侯尚:遷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

張遼:遼軍至,太祖乘輦出勞之,還屯陳郡。

張郃:以郃為左將軍,進爵都鄉侯。及踐阼,進封鄚侯。詔郃與曹真討安定盧水胡及東羌。

徐晃:以晃為右將軍,進封逯鄉侯。及踐阼,進封楊侯。與夏侯尚討劉備於上庸,破之。

臧霸:遷鎮東將軍,進爵武安鄉侯,都督青州諸軍事。

從這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魏國四位宗親和四名外姓將領的分布,除了曹真和張郃在雍涼之外,另外六個將領都分布在荊北,豫南,揚州,青州等與東吳臨近的州郡,這也讓劉備有了打東吳的底氣(漢中有魏延把守,問題不是很大)

所以夷陵之戰的發動並不是錯誤之舉,只可惜劉備遇到了陸遜,陸遜為夷陵之戰已經做了一年多的準備,把夷道城加固的很好,並且掐住荊門江口,這才有後來劉備主力久攻孫桓駐守的夷道不下,劉備水軍派不上用場,陸遜切斷江北黃權與劉備的聯絡等一系列的做法。

夷陵之戰對蜀漢造成了多大的損失?

冷空氣 首先夷陵之戰並不是殲滅戰,而是一場擊潰戰,雙方實力相等如果不是發生一方全部投降坑俘幾乎不可能被全軍覆沒。而且夷陵之戰最激烈的一戰並不是火燒連營,而是馬鞍山攻防戰,火燒連營後劉備方立馬捨棄營地據兵馬鞍山防守,陸遜也調集主力日野圍攻,雙方激戰一天死傷萬餘人,劉備頂不住壓力,再打下去估計真要被活捉...

夷陵之戰蜀漢如果取得完勝,三國的走向會如何?之後劉備一統天下的可能性有多高?

黑鴉片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僥倖取勝了,那麼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奪回關羽失去的荊州。這個時候天下格局又恢復到關羽生前的狀態,也就是一強對兩弱。曹操是一強,劉備 孫權是兩弱,這個是基本格局。那麼對孫權來說,荊州只是他實力增長部分,而不是他的核心區,孫權的核心地區是江東八十一縣。不要看江東的地盤不大,但是他有非...

請認真看說明,是否有人認為夷陵之戰的劉備依舊是英雄,以及你們是何時原諒他的過失的?

欲效淮陰 戰敗就是戰敗了,這點沒什麼需要避諱的,劉備說自己看到孫桓的時候他還是個童子,如今卻把自己逼入窘境的時候也確實是心態崩了,這也沒什麼不能承認的。值得注意的是大敗之後劉備的一些行動。劉備在馬鞍山一敗塗地,噩耗敗報紛至沓來,聽到黃權投魏的時候,有司提請要抓黃權的家人治罪,劉備說是他自己不起黃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