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海洋生物(比如海帶)長得十分像植物?這有什麼優勢呢?

時間 2021-06-02 13:14:13

1樓:

生物的形態,取決於多個影響因素,包括天敵、食物、生存環境因子等等,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導致了生物的不同形態,這些形態相對必然是對生物本身是有利的。可能有助於捕獲食物,也可能有助於躲避天敵,或者是更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等等,或者這些影響都具備!

2樓:蘆智剛

【多圖預警】 一是擬態,如知友提到的葉海龍 ,

好處是捕食和反捕食時可以迷惑對手。 這方面陸地上的竹節蟲、 枯葉蝶、 蘭花螳螂等 都可與之一較高下,並非海洋動物獨有,不再贅述。

二是趨同,比如海百合。 為什麼海百合並沒有偽裝成哪一種植物,我們卻覺得它「像植物」呢? 因為它具有一般植物的三大結構特點:

【固著】【輻射對稱】【表面積大】

而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水具有空氣或土壤等介質所沒有的能力:

【擴散】

海水的流動擴散使得食物碎屑和浮游生物在整個海洋中相對均勻地散布,海洋腐生動物(以沒有逃跑抵抗能力的浮游生物為食的也算在內)就以這些稀薄而穩定的饋贈為生。它們不需要「找」,只需要「撈」,移動幾乎沒有了用處,而與濾食效率息息相關的表面積成為第一競爭力,於是它們發展了這一特性,不發展或放棄原有的運動能力,進化成枝繁葉茂的固著形態。

這和植物汲取Sunny異曲同工。

相較之下,陸地上的腐生動物卻需要和捕食性動物一樣運動覓食,因此它們的結構也和捕食性動物相似,也就是「像動物」。 是否固著和運動的關係顯而易見,但其實對稱性也是由運動能力決定的。這並不是說固著動物特地進化成輻射對稱,而是說輻射對稱(甚至不對稱)本身是基礎的形式,兩側對稱則是針對運動過程中的【前後之分】才衍生而來的改良。

固著生物(包括植物)沒有這種動力,也就不會進化出兩側對稱的體制。 (其實海星是會動的,只是不快——它只要快過被它吃的珊瑚就行了XD)

3樓:喵小苗

等它們感受到生命危險時可以靜靜的裝成一株植物,畢竟吃葷的動物大多就不吃素了。

隨著大自然的發展及演變,它們為了生存而在漫長的歲月裡逐漸形成了一種這樣的形態,算是一種自我保護。

類似於變色龍會改變自己的膚色來隱藏自己躲避傷害。

4樓:Lily

主要是擬態,動物長的像植物,就可以混淆捕食者(或獵物)的認知,使得它們遠離它(或者靠近它),目的就是方便趨利避害咯。比如有一種長得像海藻的萌萌噠海洋動物,是魚哦,葉海龍,草海龍。

5樓:雨花

趨同進化,形態服從功能。多細胞藻類形成現在的形態是適應固定生活的,用根部或假根固定、用大面積的葉片捕捉光線和營養。當一些動物也需要固定自己、需要大面積地捕捉浮游植物動物的時候,相似的形態就會獲得進化的優勢。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它們營固定生活,跟植物走到一塊去了

有哪些長得好看或者很醜的海洋生物?

海洋歡樂谷 第二屆海洋生物 醜萌 大賽 https mp.weixin.qq.com s?biz MzA5MzQyMjAwOA mid 2651675873 idx 1 sn 4994a6e12794c93c215371f37f2d9064 chksm token 1531821890 lang z...

為什麼海洋生物幾十億年沒能進化出智慧型?

Whhtaafaak 是沒有進化出文明,而不是沒有智慧型。逆戟鯨可以在鏡子中識別出自己,某些海豚也可以。人類祖先可以受到火的啟發,開啟熟食紀元,不僅能殺滅寄生蟲 細菌和病毒,還能降低消化系統負擔,也可以取暖 嚇跑野獸。但是逆戟鯨就不行了,火到水裡,就滅掉了。它們沒有運用火的條件。 Jaeger 這還...

為什麼巨形的海洋生物很多,但很少見到巨型的陸地生物呢?

我從力學的角度聊下 海洋動物力學模型是個板。海洋動物每點受力是很小的。海洋動物靜態時,體重約與水浮力平衡,受的力是水表面的壓強。陸地動物受力模型是個框架結構。大象受力最大的地方,是腿處。每根腿的受壓壓強約為,體重xG 腿的截面面積。簡單說,海洋動物可以把體重劃為乙個面來承擔,但是對於陸生動物而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