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們怎麼看《科學革命的結構》這本書裡的觀點?

時間 2021-05-06 22:25:58

1樓:

此書是罕見的巨作。

該書將「結構」和「革命」放在書名之中,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孔恩不但認為科學革命是事實,還認為它們具有「結構」。他仔細描繪了這乙個結構,並且為結構中的每乙個節點分別起了好用的名字。

他有發明箴言的天賦;他的命名已經掙得了非同尋常的地位,因為一開始那些詞彙雖然會顯得比較艱澀難懂,但是有一些業已成為日常用語。

孔恩為科學革命勾勒出的過程如下:

一、常態科學

二、解謎

三、典範

四、異常(現象/事例)

五、危機

六、革命

科學革命的結構:常態科學擁有了典範,致力於解謎;接著出現了嚴重的異常事例,導致危機;最後以乙個新的典範解決危機。

另乙個較為著名的詞雖然沒有出現在各節的提名之上,但也昭然若揭:不可共量(incommensurability),也即:在革命與典範轉移的過程之中,新的概念、新的主張與舊的無法進行嚴密的比較。

即使使用同樣的字詞,意義也不一樣。從這個概念衍生出另乙個概念:新理論取代了舊理論,不是因為它真實,而是因為世界觀改變了。

科學的進展不是一條通往真理的直線,而是脫離不妥當的世界觀,脫離與世界不妥當的互動。

作為科研工作者的你,得有多努力?

Shirley 別人下班,你做實驗 別人週末,你做實驗看文獻 別人過節 你做實驗處理資料看文獻想idea寫文章 別人聚餐你做實驗.說不上這個努力是多少,就是就是生活就是科研科研就是生活! 乙個禮拜是七天工作,不是五天工作。一天不是朝九晚五,而是9 00 23 00,通常中午12 00 13 30吃飯...

科研工作者目前或未來待遇怎麼樣?

鐘nobi 也都說了是家國情懷。把國家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的話,科研算是最能符合社會觀念的職業選擇了。再普通的當然也不會餓死人,但競爭確實很大就是了。另外,對於領域選擇,可能真的不是那麼精準,本科,碩士,博士學什麼,以後幹什麼都不一定能對口,但願意一直為某個細領域去積累也是很有價值的 James ...

現在的科研節奏,物理專業的科研工作者真的會去通讀朗道十卷嗎?

什麼叫做通讀?現在敏捷開發這麼流行,程式設計師還會把彙編,c,c 都學一遍嗎?很多基礎知識點自然是要會的。未必非要從朗道的書裡學,但參考朗道的書是必不可少的。 黑影大巫師 讀的人很少幾乎是鳳毛麟角 原因其他幾個回答都說了但還有乙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替代品太多太豐富有的甚至品質超越郎道 科學的東西需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