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能首次探測到黑洞與中子星相撞產生的引力波訊號,相比前幾次有哪些意義?

時間 2021-05-11 23:43:58

1樓:林浩翔

關於意義:證實了的話,那就是

雙緻密星並合引力波的最後一塊拼圖(當然不能排除以後還能看到夸克星並合之類)。

可以估算一下中子星-黑洞並合率而不是只給個上限了(之前是<610/Gpc^3/yr),進而限制一下各種population synthesis models和算一下r-process元素豐度之類。畢竟黑洞中子星都是恆星的墳墓,統計一下(不同死法的)死亡率肯定對人口統計有幫助嘛。

如果以後能看到包括不限於短伽馬暴,千新星,噴流餘暉,找到宿主星系和確認準確位置,那就是媲美上次雙中子星並合的大新聞,基本上當時所有研究都可以照搬過來做一次。事實上中子星-黑洞並合拋射物質量可以比雙中子星高出乙個量級,所以訊號比上次雙中子星更亮也不出奇。(雖然也可以是0,如果整個中子星被吞的話,所以說看臉)

更正原回答:大佬說的引力波資訊放的telegram不是Atel而是GraceDB。

下面原回答

剛聽完Rai Weiss報告之後觀眾的第乙個問題就是想套這個。。然後回答大概是(1)引力波訊號的具體資訊已經發到GraceDB上,想用望遠鏡看的人已經在看了.jpg(2)沒有任何電磁波對應體(3)本人評價偏向保守(「not satisfactory yet」)。

官方新聞在這裡(事實上自4月1號LIGO/VIRGO第三次執行之後乙個月內一共聽到了5個訊號:這個,三次雙黑洞,一次雙中子星)

pr-O3NSmergerMay2019

引力波資料在這裡

S190426c

電磁波跟蹤看這裡

GCN目前已知的資訊是:

沒找到伽馬射線, X射線, 光學, 射電對應體,也沒找到中微子。

沒找到宿主星系。

由引力波估算的光度距離是375+-108 Mpc(cf. LIGO O3 看雙中子星訊雜比達到8的平均光度距離只有~150 Mpc,不過中子星-黑洞的引力波會強一些)。這個距離是上次雙中子星事件的近10倍,加上中子星-黑洞拋射物可能會更少(甚至黑洞直接吞掉中子星),可知亮度至少得暗100倍以上,所以什麼都沒看到也很正常。

假設是天體物理源的前提下,LIGO/VIRGO給出的更新後的概率比估計是中子星-黑洞 : MassGap: 雙中子星 :

雙黑洞 = 12 : 5 : 3 :

0(這裡MassGap的定義是雙緻密星,至少其中之一的質量處於在假想的中子星和黑洞之間的「質量間隙」:約3-5個太陽質量)。推斷肯定至少有一顆中子星(>99%),以及有可能(72%)有黑洞吃剩的殘留物。

理論上最可能看到的東西是短伽馬暴(類似於雙中子星時看到的那個),然而畢竟伽馬暴不一定正對著我們,導致亮度會低很多(cf. 雙中子星時偏了20多度,亮度低了1000倍),所以啥都沒看到也很正常。最值得興奮的點應該是O3乙個月內就看到了這麼多東西,下乙個中子星黑洞+正對的短伽馬暴指日可待哈哈哈(滋醒

2樓:「已登出」

探測到了引力波?你把手向空中揮一揮,不知有多少個地球的引力子,引力波穿透了你的手,這垂手可得的地球引力波不去探,去探那遙不可及的什麼雙星引力波,你不覺得荒唐嗎?引力子,引力波是超光速的,又是縱波,穿透力極強,就憑現在的技術是根本探測不到的,要不然,空中到處都充滿了引力波,地球引力場,就是地球的引力波源,能探測到早就探測到了,不說雙星,你只把地球的引力波,月亮的引力波,太陽的引力波探測清楚我就服你了。

連近在咫尺的地球引力場的引力波都沒探測到過,還敢妄言探測到了遙遠的雙星合併引力波。

又比如,據說海水的漲潮與退潮是由月球的引力作用引起的,你探測到了海水的漲潮與退潮的碰撞與振動,能不能說探測到了月球的引力波?雙星合併有碰撞與振動也!只不過探測到了雙星合併的碰撞與振動(振動是有聲音的),離探測引力波還差得遠啊!

人類可以探測出乙個光子的弱光,但可以探測到多弱的聲音?

逍遙liuqimsn 人耳20到2萬。你談到探測就不只這些了。海豚的超聲波可以借助工具用聲納探測。次聲波也可以。所以沒有特定範圍。目前我所知人聲被探測,注意是人的聲音 G7到G10。這是吉尼斯的資料。 nun unu 聲音的絕對憑空的起源,沒有比這個在弱了。好吧,你這個層面更實際些。微生物進食的聲音...

人類能探測到其他星球的生命嗎?

李鄲 謝不邀。我的觀點比較悲觀 人類可能永遠不能發現外星生命。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探測到外星生命的難度極其極其的高。首先,外星生命可能完全是我們完全想不到的別的形式。我們現在的探測實際是只是在探測類地行星,而且至今都幾乎一無所獲,因為地球的條件在宇宙中其實是極其極其小概率的。而且即使找到乙個類地行星...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 天問一號 ,你對行星探測任務 天問 有哪些期待和祝福?

fyes 我覺得,可能是之前嫦娥次次成功,這次天問有點輕敵,第一次去火星,第一次就上繞落巡,步子邁得太大,實在是不敢有什麼期待,火星任務的失敗率太高,預感不祥。 螢火一號,是中國火星探測計畫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2011年11月8日,螢火1號 搭乘在俄羅斯的富比士號取樣返回探測器上一起發射公升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