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小作坊,衛生條件奇差無比,蒼蠅滿天飛,容器從來不清洗,為什麼沒人管,食品衛生監督局,幹啥吃的?

時間 2021-06-17 13:28:10

1樓:枯樹昏鴉

首先糾正一下,沒有食品衛生監督局這個機構。

食品安全監管職能由各級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履行,此機構是由過去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技術監督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人員合併成立的。基層機構改革後,不光在縣級成立了市場監督管理局,連鄉鎮都成立了分局,貌似人強馬壯,陣容強大,其實不然。首先來自不同單位的人員不能融合,人習慣於小圈子,視圈外人為異己,領導之間也是劃區而治,雖然是一塊牌子,實際上內裡是幾張皮。

這樣的隊伍是否有戰鬥力,可以想象一下。

其二是專業人員奇缺,原來的食品安全監管的好手都在衛生部門,其中不乏是全國第一批食品衛生監督員,他們具有深厚的預防醫學功底和現場監管經驗,還有豐富的專業法律知識,可惜這批人現在已改行做其他專業,大好的班子都散了,再也無法攏起來。現在的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基本是工商過來的,嚇唬小商小販還可以,談到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學、生理、生化、毒理就不知差了幾個十萬八千里,而這些都是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我每年都要作為第三方專家參加幾次對相關縣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考核,所見所聞,觸目驚心,因為涉及多方利益就不在此細表。

其三,監管工作避重就輕,從上到下熱衷於簽訂承諾書、做公示欄之類的表面文章,不到現場去檢查監督;熱衷終產品抽檢,不做食品生產經營的過程監管,題主所反映的現場髒亂,就是過程問題。有人認為只要產品檢驗合格了就沒問題了,大錯特錯。因為檢驗標準所涵蓋的專案極其有限,況且現場製作銷售的產品,如中餐、早點、滷菜等大眾消費產品根本就不做檢驗,就是這些產品問題最多,老百姓吃得也最多,但偏偏不檢驗,留下乙個巨大的監管漏洞。

然而,每年報出來的抽檢結果合格率卻都是98%以上,年年光鮮有進步,既糊弄了老百姓,領導又有了政績,可謂是皆大歡喜!

其四是監管理念的混亂,奇談怪論令人驚訝。例如同時要求監管人員對轄區內的所有管理物件做到監管全覆蓋,又要求監管「雙隨機」(監管人員隨機抽調,監管物件隨機檢查)。只要稍懂一點統計學的人都知道檢查全覆蓋就是普查,隨機檢查是抽樣檢查,正好是相互矛盾的兩個對立概念,上級命令要同時做到,確實是難死了基層工作人員。

再例如,多名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領導在多個場合宣布,發了許可證的單位我們管,沒有證的我們不管(據說此理論出自於前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可見流毒甚廣)。那些小作坊、小餐飲之所以無許可證,正是因為操作條件差、衛生狀況惡劣而無法發證,或者乾脆不申請發證。這些恰恰是存在問題最多、對人民健康危害最大、最需要管理的地方,同時也是最難管的地方,這些領導卻把鍋甩到了九霄雲外。

以上只是管中窺豹,略見數斑而已。

你知道有哪些食品自家產(小工廠,小作坊,天然,野生)的安全風險遠高於工業大生產?

小作坊的東西真是夠了,不是所有的都不到標,但是大多是這樣的。首先是環境,見過做掛麵的,掛在院子裡,經常有飛機停在上面。其實是物料,放在地上是經常的,其實現在農村汙染也很厲害,工廠都到農村了,很難說有不收汙染的物料。其三,人員的管理,天熱了穿拖鞋是常態,遇到摳腳大漢或者女漢子的機率很大。 安全,感覺安...

辣條是否大部分是小作坊生產的? 不衛生的辣條對身體可能有哪些危害?

然愛優 基本上很少吃辣條。也很少吃零食。在商店買的最多的東西就是日雜用品 剪刀。手紙,鞋帶之類的。因為我感覺它們就不好吃啊 比起媽媽做的過油肉,麻辣豆腐,爽口白菜,紅燒魚,酸辣土豆絲,臊子面,炒磨花等等人間美味,真的是差遠了! 已許國難許卿 我們鄉下小時候,週六週末會去某村里自己做辣條,一般都是自己...

如何經營乙個食品產品從小作坊到廠

經歷25年的風風雨雨,如今馬大姐已經是中國糖果食品行業的一顆常青樹。25年,馬大姐行乙個小作坊發展到大公司,從默默無聞變成行業標桿,這背後有乙個不得不提的人,她就是馬大姐品牌創始人,馬桂敏。因為家庭原因,1991年馬桂敏從工作了10年的海淀永豐糖廠辭職,靠借來的8萬塊錢,開辦了馬大姐糖廠。糖廠成立之...